怎样提高智力-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
一般来说,如果年龄较小,观察活动中应多找与其日常生活联系较多的事物,或最好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选用那些较熟悉、特征较明显、也容易观察的事物,逐步进行观察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已经形成,这时候再开始观察那些较为复杂、特征不太明显、容易忽略的、需要分析判断的细节、事物或事件。
(4)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因此观察事物必须掌握不同的方法。观察时要按照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以及观察的重点都是事先要明确的。否则很容易陷于杂乱无章的境地,无法获得完整、准确的认识。
常用的观察方法还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和实验中观察;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定期观察;正面观察和侧面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解剖(或分解)观察,比较观察;有记录观察和无记录观察,等等。
第39节:遵循感知规律
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和观察目的,应事先考虑用什么样的观察方法。有时候,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5)设法让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
观察任何事物都需要人的不同感官的协同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观察活动中,视觉无疑是很重要的,但眼睛并不是唯一的感觉器官。我们在认识和观察事物时,应该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比如要认识一种水果,除了用眼睛观察其外部形状、颜色、纹理,还可以用手摸摸它的表面,切开来看看里面的样子和果肉的质感,尝尝它的味道,用鼻子闻闻它的气味,等等。这样,可以从各方面获得对于该事物的认识,而且更加深刻。
(6)遵循感知规律
观察事物是为了认识事物,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而感知是有规律的,应该遵循规律去进行观察。
观察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观察得清晰、准确。因此,在观察前,对有可能提高强度的事物,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强度。如观察人的肌肉,绷紧时看得最清楚;观察蒸气的特点,水壶里的水要满到一定程度,效果才好。
被观察的对象与背景反差越大,观察效果越好。因此,要设法增加观察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如观察一种昆虫的形态、颜色,把它放在反差大的纸上,效果就会更好。
两个显著不同甚至对立的事物容易观察,因而在观察中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观察效果好。如两种不同的水果放在一起比较,往往能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运动中的对象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运动中的情况与静止状态有所不同。因此,观察某些事物,既观察静止的情况,又要看活动中的情况。如观察一个人,就应将静止状态与活动状态结合起来观察。
把有关联的事物组合起来观察,既能把握整体情况,又能把握具体情况。
2.提高观察力的具体方法
(1)深思立意计划观察法
某日。德国哥根廷。
40位心理学家正在开会,忽然,一个人冲进会场,另一个手持短枪的黑人紧追而入,两个人当场搏斗起来,一声枪响之后,两个人又一道跑了出去。这个紧张的场面仅仅持续了20秒钟。
接着,会议主持人要求在场的心理学家们立即就这次刚刚经历的惊险写下目睹记。在40篇报告中,居然有36人没有察觉到那个黑人是光头!
心理学家的观察力一般都应当是比较强甚至是比较精确的。但是,这一次,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观察时失之偏颇呢?
这是因为,心理学家们事先没有思想准备,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所以他们都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也没有任何观察计划,所以对“黑人是光头”这一重要的事实“视而不见”。这一事实说明,要进行有效的观察,必须明确观察的目的,制定相应的计划。
良好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培养那种以积极探究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学术知识更为重要。”在观察事物之前,明确观察的目的,根据这个目的制定观察计划,然后一步步地按系统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不致遗漏有用的材料。
针对同一对象,不同的观察者基于不同的立足点,选择的观察角度和计划也不一样。文可与和郑板桥都以画竹闻名。但二人观察竹子的时候却大相径庭:
文可与曾经在自己的住所周围种了各式各样的竹子,一年四季观察和比较不同竹子之间、同一竹子之间的不同姿态,因而对各种竹子在不同季节的状态有了透彻的了解,提笔作画的时候,自然“胸有成竹”。
而郑板桥观察竹子的时候,却是另外一番情形。“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郑板桥选择在早晨这一特定的时间段观察竹子,对竹子的感受自然与文可与不同,其“眼中之竹”实际上是经过典型化了的“胸中之竹”。
无论选择何种角度,都要根据自己的观察目的制定相应的观察计划,这样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又能培养出良好的观察品质。
(2)正午牡丹注重客观法
宋朝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欧阳修得到一张古画,画面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丛,花丛下有一只猫。欧阳修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可他的亲家吴育一看,就说出了门道:“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暗如线,此午猫眼也。”欧阳修听了,深感叹服。吴育若不是有着对客观事物细心的观察,不可能根据花的色泽、形状及猫眼的状态推测出古画中画的是正午的牡丹。
良好的观察效果,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观察的目的是为分析资料,为抽象提供事实依据,所以观察一定要客观。如果在观察中,仅仅根据过去的经历、经验、知识而主观地加以反映,往往使观察得出错误的结论。
自近代实验科学兴起以来,形成了一个牢固的传统,即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有实验的根据。这也反映出对客观性的高度重视。达·芬奇曾经说过:“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谬误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实性之母。”要做到确实性,首先就要注重客观性。
第40节:周密系统法
观察,有时是科学观察,其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从而掌握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规律,为能动地改造世界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观察务必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力求获得真实、准确的观察结果。客观地、真实地反映被观察的事物,是成功观察的首要条件。
(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主要特征法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唐初杰出诗人骆宾王的这首《咏鹅诗》,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当时年仅七岁的骆宾王,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首好诗,是由于他平素善于观察鹅,抓住了鹅的形态与生活习性的主要特征的结果。
提高观察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相对静止的有重点的观察。在比较的基础上,初步概括、归纳出来某一类事物的主要特征或某一个事物的个体突出性。
主要特征法是确保观察准确性的前提。它不仅需要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力,还有记忆力的参与。
主要特征法要求在观察事物时,认准被观察对象的主要现象和特点。这是针对一些人在观察时通常分不清观察中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或者总是注意那些有趣的、奇特的、自己喜爱看的现象而忽视主要内容而言的。
比如,我们观察一只乌龟,如果问“乌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可能不少人会说乌龟有两只小眼睛、短尾巴、四只脚和身子藏于甲壳之下,其实不对,乌龟的特征在于其背壳,四只脚两只小眼和短尾巴等这些都是其他许多爬行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而非乌龟所特有,因此乌龟背壳的硬度、形状、花纹才是观察的重点。
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点。运用主要特征法观察事物或现象,要针对观察的目的和对象不同,注意抓住其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方可进行。
(4)《昆虫记》周密系统法
“见过螳螂的人,都会十分清楚地发现,它的纤细的腰部非常的长。不光是很长,还特别的有力呢。与它的长腰相比,螳螂的大腿要更长一些。而且,它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一共有三个。总之,螳螂的大腿简直就是两排刀口的锯齿。当螳螂想要把腿折叠起来的时候,它就可以把两条腿分别收放在这两排锯齿的中间,这样是很安全的,不至于自己伤到自己。
如果说螳螂的大腿像是两排刀口的锯齿的话,那么它的小腿可以说是两排刀口的锯子。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上的锯齿和大腿上的有一些不太相同的地方。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对任何事物的观察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耐心地、细致地、一次次地反复进行。观察的次数越多,就越能够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区别出假象和真相、偶然与必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观察越周密、越系统、越全面,观察效果也越好。
成功运用周密系统的观察方法,要靠注意力的长期稳定来实现,而注意力所指向的并不仅仅是观察活动这一事件本身,而更多是在所观察对象变化发展中的规律。这就需要观察者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进行反复地追踪观察,以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掌握规律,而对类似情况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比如,用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观察月亮阴晴圆缺的情况,用数年的时间观察某一物种的成长规律。
运用周密系统法进行观察,不是囫囵吞枣,而是运用大脑,经过筛选、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符合规律的客观认识。
(5)有条不紊顺序转换法
观察一尾金鱼:从整体顺序来看,其叶菱形,分为上头、中躯、下尾三个部分,鳃以前是头部,肛门以后是尾部,而鳃和肛门之间便是躯干。从局部结构来看,以头为例,其前端有口,两侧有鼓起的眼袋和眼睛,眼的前面有两个鼻孔,两侧还各有一片鳃盖,鳃盖后缘掩住鳃孔,能开合,与口的运动互相一致配合,让水不停地由口流入,由鳃排出,尾翼长,肚子大,颜色鲜。
……
“人们往往把要做的事,看得太高,其实只需从最简单的工作入手,一步步地前进,便能成功。”观察要得法,首先就得学会有计划、有次序地察看,从不同角度、不同顺序上去观察同一事物或用同一顺序观察不同事物,从而把握观察对象的整体和实质。
观察顺序,可以是被观察事物的不同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东到西,从近及远等;也可以是被观察事物的不同结构组成部分的次序,如从头到尾、由表及里,从整体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