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广告人的江湖-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公司这边的业务都赶在了一起,上周一下子有四个提案要交,可是人手又不够,只好天天加班。当时有个新业务决定不接了,可是客户居然不答应,非要我们做,说可以再多给几个工作日延迟提案时间。我们都无奈了,再不接实在说不过去。
去年也曾碰到一个这样的客户,要做一本册子,我们觉得既占用人手又耽误时间,但婉拒硬推都不行。他们也谈了一些公司,最后就是认准了我们。后来只好接了,否则太不给人家面子。不过活做完了他们挺满意,付钱也特痛快。
要是我们的客户都这样该多好啊!
2007年6月1日
进入广告公司的那些人们
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被父母的朋友带到我们当地报社的广告部,那是我有生第一次到广告行业谋职,很盲目。当时好像和一个什么负责人聊了聊,便不了了之了。
十多年前的某天,我在《青年月刊》编辑部里和王元涛老师闲聊,我说我想进广告公司混口饭吃。王老师问我:你能随手画些小画、写两句睿智的短句吗?我边吃着桌上的糖块边想,觉得好像难度系数不大。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听到混进广告行业所需的具体软件版本。
那个时候我对广告的认识和绝大部分的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之所以要入行,是因为我认为与我当时学的美术专业比较对口,其他方面的条件一概两眼摸黑。
那个年代,中国的大学刚刚开设广告专业,学院派还处于襁褓吃奶的婴儿阶段。那时在广告队伍中摸爬滚打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三教九流,大家怀着不同的目的、从各个方向走到了一起。
那时做设计的,有学油画、国画、工艺的,还有学服装、建筑的,甚至有和这些根本不沾边的,只是在苹果电脑速成班里过了一水的人,也堂而皇之地在广告公司做起了设计。虽然他做出来的东西只是用若干电脑特效罗列的垃圾,但要知道,十年前你要是会玩苹果、能摆弄,那你绝对是太有才了。
做文案的几乎都是中文专业的,或者是文学爱好者。那时的广告文案还比较好写,还只是PS的点缀,没有如今这么受到重视,所以文案都有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觉。
当年的我,包里揣着画和诗歌、散文,经过一番曲折,终于混进了广告行业的队伍,并且渐渐站稳了脚跟,开始在博客里说三道四,自认为很专业。
如今广告专业在学校里都快泛滥了,一个中专都可能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更别说大学了。可是那些教广告的老师却没几个真正在广告公司混过,他们的经验都来自教科书和道听途说,真扔给他们一个活儿,他们照样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教出来的学生水平可想而知。因此,与广告行业迅猛发展、越来越专业和规范背道而驰的是,广告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越来越不好找工作,愁白了少年头。
我每次去美德学校培训文案或到高校进行文案科普讲座的时候,都会有学生说他非常喜欢广告,可自己没进过广告公司,而广告公司又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问我他该怎么办。看着这些不知死活非要做广告或者被稀里糊涂骗进这个专业的学生,我能说怎么办呢?
我只能说:你们有时间多去看看广告门户网站,那里有很多广告行业的八卦和招聘信息。 2007年5月29日
江湖论剑 连“呸”三声
阿三 灵智精实广告公司创意总监
《广告圈》杂志创办人之一
“开小灶”创始人之一
我是一个资深的唯物主义者,我打小就非常相信科学家们常说的“报应”。
中午打电话给黄大。他过年的时候送给我半斤铁观音,我喝着感觉还不错,很快就喝完了。所以我就问他:“黄大,你送我的铁观音喝完了,你是继续送我呢,还是帮我有偿再买一点?”我听得出来,黄大在电话那边笑得都快哭了。
下午就接到了黄大的电话。他却没有继续铁观音的话题,而是跟我说,他的书稿通过出版社的初审了,想让我写点什么。
不看僧面看茶面,我一口答应下来,我知道,这就是报应。来了就躲不过,还不如爽快答应,给朋友一个仗义的错觉。
然后问他怎么突然就想到出书了,因为黄大从来就没说过他在写书。倒是我一直在嚷着要写书、出书,就好像当你一直在向人吹嘘你有迅速成为万元户的致富经,而突然某一天当你还在喝稀饭的时候,有人一边数着一沓百元大钞一边问你数钱这么数好不好看。
我不敢怀疑黄大数的是假钞,因为他晚上把书稿发过来给我看,白纸黑字,都是真金白银。
这叫我不得不反省自己,这年代要写书,除非像郭敬明一样可以整段地拷贝。天赋啦、热情啦、灵感啦等,都是瞎掰。说到底,写作就是一场马拉松似的长跑。所以,我们就能理解,我们的写作之王村上春树,为什么几十年里除了写作还在坚持长跑。只是,我们的黄大毕竟不是“村上黄大”,藏在他身上坚持写作的动力是啥呢?
沿着记忆的长河向上追溯,曾经的那年那月,黄大还租住在西四环的西边,而我在靠近东六环的边上买了处低调的豪宅,我们俩垂直距离超过五十公里。那一天,我犯了下厨的瘾,便叫了几个人来家里吃饭,也叫了黄大。当然,我叫他只是象征性的,因为换成是我,我绝对不会换几趟车,跑五十公里外去蹭一顿饭。记得那天午饭到下午两点左右才开始——我们都在等黄大,他竟然来了!这说明,有吃的,他什么令人发指的行为都做得出来!
如果你不熟悉黄大,那么《功夫熊猫》里的阿宝你总知道吧?在一开始,你敢相信阿宝是块练武的料吗?但是在“吃”的激发下,他在荧幕上终于成了继叶问之后的又一功夫大师。他师傅浣熊陪他单练时,用心良苦地以包子为道具,借他的那根馋筋,疏通了他的任督二脉。
我想,黄大就是文学界的阿宝,只是,他没有浣熊师傅,也没有老乌龟摇晃着龟头教他写作上的真功夫。但黄大知道,馋就是他的老师,就是他坚持的动力。
所以,现在我也能理解,为啥前阵子他隔三差五就打电话问我在不在开小灶,问顾客里有没有他认识的人。每次我都是好心地说:你来吧,我给你安排蹭饭。如果现在我们来原音重现一下,那肯定是他在犯懒写不下去时对自己说:“坚持一下,再写一万字就奖励自己去开小灶蹭顿饭。”这情这景不知道在他内心重播了多少次。
前阵子沈浩波牵头,发起一个与百度文库的谈判,韩寒也有写文声援。在现在这样恶劣的出版环境下,靠写书当作家是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情!归根结底,这也是我终究不能铁下心来坚持写作的原因。如果法律规定只有作家可以享受一夫多妻制,如果国家对文学出版的投入像高铁一样多,我想我肯定早已抛弃一切削尖脑袋搞文学了。而且不单是我和黄大,搞写作的肯定比现在考公务员的还多——可是,醒醒吧,这哪可能呢?
那么,黄大憋着劲来出这么一本书,他图个什么呢?
莫非我们这帮70后对纸质出版物有着天生的情结?我的餐馆合伙人小金(黄大已经告诉我了,他也有邀请小金)弄了几期“出格”,没卖出多少,在家里堆呢。还有广告门著名的CEO劳博,出过一本“职场情书”,好像也没卖出多少。至于我自己,伙同几个人一块儿弄个地下刊物“广告圈”,最近两期销量也不好,家里也成箱成箱堆着呢。
现在黄大要出书,莫非是他嫌自己家里太空荡吗?——不对啊,黄大找我,说好了是要帮他增加销量的啊。
嗨,瞧我这乌鸦嘴,呸!呸!呸!
中国人?外国名
早,麦克!早 ,丽萨!
这是公司上班时常见的情景,两个同事在打招呼问候,虽然叫的是外国名字,其实他们都是中国人。
这种情况我们在港台的电影、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现实生活中,很多写字楼里也很普遍了。很多外企、准外企或一些有涉外业务公司的中国员工,大都有个外国名字,而且上下班称呼也都用这个洋名。如果忽然哪天某人提到了个中文人名,大家一时间都会觉得很陌生,往往会两眼茫然望着说话人。那个人赶紧解释说:哦,不好意思,我说的是汤姆。大家才恍然大悟:哦,你说的是汤姆啊。嗨,我当你说谁呢。
我曾经待过几家所谓的外企公司,虽然公司隶属某国际传播集团旗下,但是公司几乎没有什么老外,不过每个员工都用外国名字相称,说话还时不时要往外蹦英语单词。
真正的外企,是因为人家员工平时英语说的多了,中国话有些不溜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才顺口用外语替代的。但是在广告公司里,有很多人套用阿三的话来讲就是装B,明知道中文怎么说却偏用英语讲,尤其有些在外资广告公司混过的。其实我知道,他们就会那么两个单词,看国外原版广告也跟SB似的不知所云。
入乡随俗,我也起了个很怪异的英文名字。我曾咨询在国外留过学的同事:这个名字如果老外看了会有什么感受,会不会觉得很搞?他告诉我:那感觉就像有个老外向你自我介绍的时候说“嗨,我叫曹操”。
2007年1月12日
名副其实与其实难副
同事妖蛾子告诉我:新的汽车广告作品集出来了,那套广告的文案署名不是我,是后来入职的两个文案的名字,甚至连那首广告歌的歌词署名也都是他们。她接着说:在我们公司就不是这样,署名的时候美术、文案,该是谁就是谁,连外援都没有落下。
我告诉妖蛾子:不署就不署吧,事实是什么反正朋友都知道。那些名字对我来说,远没有创意本身有意义。
其实这种情况在广告行业非常常见,我早就习惯了。在很多作品集上,实际执行项目的创意人员的名字经常榜上无名,而上面署名的,几乎就没怎么参与这个创意;或者谁的名字都没有,只是简单署上集体创作。当然会有人拿着别人的作品,大言不惭地说是自己的,然后去面试。
造成这种状况有多种原因,最常见的情况是原来的文案或者美术已经离开公司,公司就干脆全当没有过这个人;或者是老大把功劳全部揽在了自己头上。很多广告的大佬,都是这样踩着创意人员的智慧爬上去而成名的。
我见过一些所谓4A出来的牛人,他们多是混混,平时趾高气扬,侃起专业一套一套。实际动起手来就大失水准,和他吹嘘的判若两人。所以我向来对那些所谓的大佬敬而远之,很少往他们跟前凑,或者背后写些什么歌功颂德的东西捧臭脚。
当然这也不是很绝对的,我知道有很多大佬是从小美术或小文案一步步做起来,他们之所以能成名,和一直以来的勤奋与努力分不开。而且,很多广告的创意的确是他们自己的原创,甚至执行都是亲自操刀,所以署上名字当之无愧。
2007年2月12日
好拍档可遇不可求
大致算了一下,我自入行以来,至少和六七十个男男女女美术设计发生过“关系”,生下了无数个“孩子”——我们把做出来的广告作品叫孩子。
虽然合作过这么多设计师,但合作起来比较顺手的却很少,算下来也就那么两三个。最默契的一位,是当年在HY的同事,我们去了另一家公司依然是搭档。后来虽然分开,但我还是常常把他介绍给别人当外援。现在,这小子自己开了家工作室,有时候文案搞不定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