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层次目标法(1)
三、层次目标法
1。解释
循序渐进,按步骤进行,是我们做事情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所谓层次目标法,就是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按照层次将较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孩子便能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地渐渐养成好习惯。
有的父母过于心急,恨不得孩子在朝夕之间就能变个模样。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要求孩子去做到,岂不可笑?一会儿让孩子做这个,一会儿让孩子做那个,甚至想让孩子一步登天,这非但不能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时间久了,还会引发孩子对父母的反感和不信任,养成好习惯难上加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研究员曾经指出:习惯之间不能机械地用年龄划分开,比如几岁到几岁培养学习习惯,几岁到几岁培养做人习惯,只能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在要求、水平、层次上要有差异。
孩子不是“标准件”,习惯培养要注意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要考虑到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孩子。
2。案例
“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往往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自信,同时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
有一个小故事。
一位著名的大学教授多才多艺,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把曲子拉得如此流畅时,他说:“我是这样来练习的。每当练习曲目前,必定先了解曲目是由几小节构成。比如,准备练习30小节,一天练习一小节,一个月即可练习完毕。不过,我并非从头到尾依次练习,而是从最简单的一小节开始,第二天,再从所剩的29节中挑选最简单的练习。用这种方法练完整首曲子,不但轻松自如,而且还在练完之后找到了各个小节之间的呼应关系,从整体上理解了这首曲子的境界。”
从心理学上看,这位大学教授的练习法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人总是具有惰性,往往会找出各种借口逃避学习和工作,尤其是有一些难度的学习和工作。而这位教授的方法恰恰满足了人的成就感,每完成一小节,就增加一份信心。
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不容易,实现目标更难。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每天中的每一件事上,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两次在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夺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在比赛中,就运用了一种十分巧妙的目标分解方法。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结合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还是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揭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很多时候,孩子做事之所以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自己太远,确切地说,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许就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3。要求和原则
我们看看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而提出的几条原则。
(1)运用“循环说”理论
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循环反复,是螺旋上升的。低年级训练过的,到了中高年级还要经常重复训练,否则很难巩固。因此,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已经培养过某些习惯,父母依然不要放弃,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循环,每过一段时间就有意识地强化一下。
层次目标法(2)
(2)运用“阶段说”理论
习惯形成各有不同的关键期,小学低、中、高年级有各自的训练重点,可以抓住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来进行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选择适合本年龄阶段的习惯进行培养,不能心急。
(3)运用“中心扩散说”理论
行为习惯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体系,要把所有的行为习惯都在短时间内培养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培养孩子的习惯时,就要抓主要的习惯进行培养。重点习惯培养好了,就可以带动其他好习惯的形成。
4。操作方法
(1)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父母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时候,不能只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办事。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
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左右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3个阶段。第一阶段,5岁~7岁。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能够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岁左右才可以分清站在他们对面的人的左右手。第二阶段,7岁~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并能初步掌握左右方向的相对抽象性,但对非直观、抽象的空间关系还比较模糊。第三阶段,9岁~12岁,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其空间关系。从上面的发展规律来看,儿童从小到大,对空间和距离的知觉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因此,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要他们理解几何图形结构及其空间关系,要他们理解圆形,老师要先讲解皮球,理解长方形,老师要先讲解电视机等,这样把实物和概念连接起来,他们才能逐渐理解。
孩子的成长和认知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科学性,了解、尊重、利用好孩子的成长规律,少走弯路。
(2)分层次确定目标
例如,同样是要培养小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就要求他们保持正确姿势,一笔一画地认真写清楚;对于中年级的孩子,就要求他们不但要认真写,还要尽可能做到整洁美观;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就要求他们树立一定的汉字意识,做到写出的字有一定的“艺术性”。有了这样的要求和层次,孩子就比较容易一步一步去做,容易达成目标。
(3)目标分解要具体
山田本一的成功表明,目标不仅要分解,而且要具体。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人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个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1。2米,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对第一组说:“你们能跳过1。35米。”而对另一组说:“你们能跳得更高。”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跳。结果,第一组由于有1。35米这样一个具体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跳得很高。而第二组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他们大多数人只跳了1。2米多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跳过了1。35米。由此可见有没有具体目标的差别。
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时,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把远目标变成近目标,把模糊的目标变成具体的目标。
家校合作法(1)
四、家校合作法
1。解释
大家都知道,教育不只是家庭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所以光靠父母和老师某一方的力量,要想教育好孩子是不够的,必须要联合父母和老师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时,我们也提倡“家校合作”。尤其提倡父母和学校主动配合。父母只有及时与学校沟通,并相互做好配合,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2。案例
在《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中,有一则《家务劳动承包合同》的案例,大意是这样的:
四年级学生正在与家长举行《家务劳动承包合同》的签订仪式。在班主任的协调下,全班学生与家长一一对应,认真商讨起来。有的学生选择了洗衣扫地,有的选择了拣菜、烧饭,大多数学生都选了两三个项目作为承包内容。双方在合同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校长和大队辅导员应邀担任了双方的见证人,在每一份合同上盖上了公章。
老师说:“这次家务劳动承包为期3个月,主要是为全班同学提供一个劳动岗位,促使大家学本领、练毅力、尽义务,从小懂得信守自己的诺言。我们也希望各位家长积极支持,帮助和督促子女学做家务,同时也应避免给子女过重的负担。希望双方共同履行合同。”
在这个基础上,学校还印发了“家务承包中期联系卡”,请班主任走访部分家长,督促家长履行合同。
从此,全班同学的家务劳动热情高涨起来,不少人除了坚持完成合同规定的家务外,还主动帮父母做其他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人悄悄地学会了几手“绝活”……
看,很多父母为之头疼的问题,通过家校合作,就变得十分轻松了。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站在一条线上的。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有着共同的爱心,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形成合力,争取最大的效果了。
其实,上面的这个案例也是前面“行为契约法”的延伸。通过家校合作,契约也发挥了最大的效用。
3。要求和原则
父母与学校沟通配合,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注重协调,并形成教育合力。
20世纪70年代,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协同论”,不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在教育领域里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当各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联要素彼此协调、合作、同步一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地向同一目标运动时,就会形成整体合力,就会产生大于各个要素孤立相加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协调效应。
1+1不会简单地等于2,必须形成合力,才会产生协调效应,也才可能使1+1》2。有很多人常说“5+2=0”,就是讲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相互抵消,没有发挥出作用。
4。操作方法
父母该怎样主动和学校沟通呢?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冉乃彦研究员给父母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具体如下。
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