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知道-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对社会新人构成竞争威胁,造成了竞争的无序和纷乱。
你的来信是一个典型,揭示了中国当代年轻人价值观被不断颠覆的历程,以及一种普遍性的精神困境。
我认为,市场经济社会仍然有其主流价值观,谁能够最大化地满足市场上的消费需求,谁就更优秀,而优秀的典型回报,说白了就是赚钱更多。但市场需求又是多元化的,因此优秀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回收废纸再加工,是一种能让人变得特别优秀的生意。张茵这样做了,她成为前几年胡润财富榜的中国首富。但是中国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一定对她最初的生意模式不屑一顾。
尊重多元化,甚至追求多元化,已是我们要学会的一课。但是太多人已经被过时的单一价值观教育弄得近乎脑死亡了,这是群体性的悲剧。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种僵化的大一统的梦中觉醒,在万紫千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颜色,并让这颜色艳丽到极致。
什么是优秀?没有教科书能给出标准答案。这类问题就像是在问什么是最美的颜色,红色还是蓝色?
你有多红,蓝色并不会在意。问题是你在意什么。优秀并不是人生的关键,最重要的是你是独特的,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本色极品。
最好让“优秀焦虑”远离你,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世象万物。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你要追求的应是独一无二的原创性。
第29节:择业的十字路口:行业、公司、职位,哪个更重要?(1)
第五编 面向社会的就业思考
择业的十字路口:行业、公司、职位,哪个更重要?
做财务的去“四大”,做市场的去宝洁、可口可乐,做软件的去Google、微软,以英语为业的来新东方。如果你是在微软做市场,在宝洁做翻译,在新东方做会计,在四大做计算机……是没有什么不好,但恐怕得不到超额回报。你的工作对企业诚然也很重要,但不会那么“要害”。
在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入错行。一旦有一天,你真正地进入人才市场,就会切身感受到职业经验的重要性。职业经验比相关学历要重要得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大学学历的人比比皆是,四年的大学专业教育远不足以决定你今后四十年的职业走向。
人生的痛苦莫过于:你想做某种事情,却因为外在的某些次要因素和某种诱惑,比如高薪、热门、名牌效应等,而放弃了自己的热爱。多年后,你会不断地感觉到社会竞争的压力将你挤压、异化,你会感到窒息般的忙碌,你想挖一个口子从工作中跳出来透透气,可是你已经失去了放弃的勇气,被塑造成了悲剧性的人物。你虽享受高薪、热门、名牌企业,却可能成为人生路上的失意者。
假使你热爱自己大学四年的专业,那么恭喜你;如果你恨自己的专业,同样恭喜你。我唯一不能恭喜的是那些不知何为爱憎,四年来没有痛快活过,对一切感觉都是温温吞吞的毕业生,他们面临的困境要复杂得多。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打破意识的枷锁,第一位的就业原则决不应该是所谓的“专业对口”,而应当是基于自我特质的就业对口。如果非要在行业、企业和职位三者中择一,我认为职位应该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先权。
不管在什么企业,不管在什么行业,你首先要确定的是自己要干什么。选择干什么就是选择你的个人特性。一旦你成为出色的专业人才,对于企业和行业的选择,自然会有更大的空间。为了获得进入某一企业或某一行业的机会,屈就在不适合的岗位上,可作为权宜之计,但不应是优先原则。
我们见过不少怨恨自身学历背景差的人,他们怨恨自己没能进入热门行业、名牌大企业。但是,我们也见过许多同样学历背景的人,他们在最火热的行业,在世界500强工作。即使他们一开始没有这样的机会,但他们知道要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销售员、最出色的程序员,潜心扎在一个职位上,把这一行当做到最出色,这是所有人的成功路径,是成为高级人才的唯一通途。至于换行业、换公司,只不过是大战略层面下的策略问题。
事实上,很多人在高成长性的小公司比在大型的名牌企业更有空间。他们在小公司里获得了更丰厚的回报,甚至很快成为了企业合伙人。这是一种选择企业的策略。对于那些明确自己要做什么的人,他们往往更有对企业前景的辨识力,加入创业企业可以获得更快的、压迫式的锻炼与提升。
我建议,那些自身素质优秀得一塌糊涂,却根本没有主见的人,倒可以选择一般的大型企业,因为你在大型企业里通过轮岗有空间探索的更多可能。折中的一种方案,如某个学生做过的那样,他的职业目标是成为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于是在众多顶尖外企中他选择了刚刚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那家。
第30节:择业的十字路口:行业、公司、职位,哪个更重要?(2)
人才自然有趋向于热门、高利润行业的流动惯性。关于行业,我的基本建议是,尽量选择自身专长、贴近行业核心业务的去处。做财务的去“四大”,做市场的去宝洁、可口可乐,做软件的去Google、微软,以英语为业的来新东方。如果你是在微软做市场,在宝洁做翻译,在新东方做会计,在四大做计算机……虽没有什么不好,但恐怕得不到超额回报。诚然你的工作对企业也很重要,但不会那么“要害”。
行业之外要考虑地域。从单纯职业因素的角度来讲,应当尽可能依据行业来选择就业地域。从事文化、IT行业,北京当之无愧是首选,比如从事出版业,北京的机遇百倍于其他地区。做金融、贸易则可以选择上海等地。应从行业集散的角度考虑就业地区。
还有一个更空泛的概念,就是体制。体制内外有别,涉及到的价值观层面也会不同。如果你想挣钱,大大方方地走进市场;留在体制内,如果你有特别的精神追求。毫无疑问,户口、编制这类的东西所代表的意义正在日渐式微,新时代青年不要为此折磨自己。
在择业上要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发挥自身才干,其次才是名牌单位、热门行业、大城市、户口等等。才干之外的东西,有好处,也有害处。我们应该以“是否有利于自身才干的发挥”作为终极性的衡量标准。
关于“转行”的知识扫盲
我认为要完成一次严谨的行业调查,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通过公开信息调查一个行业。
第二,通过半公开信息调查一个行业。
第三,通过亲身体验调查一个行业。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在校生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大部分人在就业或升学方面有“转行”打算。根据我的咨询实践,如果可以把所有来询者千差万别的困惑归结为一点,那么对这一点最接近正确的归纳就是转行困惑。
追溯到高考志愿填报,回想一下家长和老师是如何“合谋”为学生选择专业的。大部分人在选择专业时,几乎都是通过“名词联想法”来判断专业的。比如法律是热门的,哲学是深奥的,图书馆学是冷僻的。他们选择得太过仓促,知道的实在太少。而在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里,一选即定终生。若想换专业,等考研的时候吧!
一代大学生入错行的痛苦(他们在抱怨、在迷失、在无谓地进行身心消耗),将会降低整个民族的人才竞争力。这样的人才即使未来适应了“社会现实”,也很难具有创造力。
“转行”的学问是职业咨询的核心内容。我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如同梦呓一般地谈起他们的“理想”。实际上,他们梦想另一个专业,只是以此来发泄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痛恨;他们向往另一个专业,并不是因为更了解它,而是因为更不了解它!
空谈无益,我将根据长期职业咨询领域观察者和“赤脚医生”的经验,为困惑的年轻人进行基于常识的“转行”知识扫盲。
第31节:一种实用化的“求职预览”工具(1)
一种实用化的“求职预览”工具
这一点说起来特别简单,可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并未有意识地实践过。
一天,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坐在中关村的一家星巴克里问我:“你说我毕业之后该做什么工作呢?做软件、硬件还是互联网?”
我怎么知道?谁是学计算机的?
其实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知道。我们一起去上一些招聘网站(51job,chinahr,zhaopin),打开职位搜索引擎搜索计算机领域基本的工作职位类别。随便打开几个看看,看职位描述和招聘要求,你就知道自己距离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士还差多少。不懂Java就去学一下,不懂电脑组装就去海龙大厦泡一泡。为什么非要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呢?
我们对同一个职位,可以找到50条相关招聘信息,删掉个别企业的无理要求,提炼出这50条信息中的共同条件,所得的就是这个职位的行业进入标准。分析这个职位的招聘标准,有些是硬性要求,如本科以上学历,英语通过四级;有些是软性要求,如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我先强调软性要求的意义。比如做市场营销需要极强的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假如你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课业成绩很好,但是过于内向,不怎么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你看到这里基本可以考虑去改行了。因为本性难移,对于一个市场人员,沟通能力是比营销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看看宝洁公司每年招聘大量莫名其妙专业的市场人员就可以知道)。知识可以去学,但是性格不能勉为其难地去改变。招聘条件中诸如团队协作能力、创造性、对数字敏感等要求并非虚指,它们可能更重要。即使你可以蒙蔽一两家公司,但是欺骗不了自己,工作中的痛苦会带给你惩罚。
当你知道了自身符合哪些软性要求的时候,也不要盲目乐观。要加强这种良好的倾向,使之具体化。如果他们要求你有领导力,你为什么不做一些体现领导力的事情?你领导过什么团队,组织过什么活动?
再分析一下硬性条件。硬性条件可以分为两部分:核心条件和外围条件。核心条件一般指你必须要有的过硬技能,如果你要应聘做新东方的《新概念》授课教师,就必须会说英语;你要应聘做程序员,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编程软件。外围条件是指诸如大学本科学历、市场营销专业、英语六级、工作经验三年以上之类的条件。
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去看待学校的品牌问题?从概率上来说,名牌大学的学生是否比一般院校毕业的学生优秀?人力资源部正是将这种假设作为筛选简历的原则,他们要保证录用的都是金子。那些门槛性的限制条件,常常出自工作效率原则,但他们看重的实质并非如此!
你也许没有本科学历,你也许没有六级证书,你也许不是对口的专业毕业。但如果你已经具备了核心的工作技能,又在软素质上更胜常人一筹,为什么不去试试?虽然某些著名的500强企业只在某些定点的名牌大学招人,但是每年都有“混”进去的非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