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 >

第22部分

家事 作者:卫风-第22部分

小说: 家事 作者:卫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只好先说:“哥哥快坐,赶了那么远的路一定累了。” 

她哥哥沉默的坐着。他能说什么呢?妹子当年出嫁的时候,陪嫁已经装了八口箱子。会精打细算的女人,日子完全可以过得很好。可是这个妹子,显然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现在她寡妇失业的,拖着个女儿,将来如何生活? 

可是看妹子的样子,还端着秀才娘子的架子,寡妇再醮,能和黄花大闺女出门子一样吗?挑三拣四不说,还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跑到李家来,好象他们是要把她们母女推入火坑一样。 

“……要不是李家给我们捎了信儿,我们还没头苍蝇似的乱找呢。”陆秀云的嫂子毫不客气地说:“姑奶奶这是打的什么主意?是想在于江找份活儿干,还是想找个人哪?” 

陆秀云头低了一下,她嫂子不客气地说:“哦,姑奶奶是看不上我和你哥哥挑的人家,想自己挑是吧?有眉目了吗?你也来了好些天了,没托四奶奶帮你寻寻问问?” 

这时候的风气虽然不禁寡妇再嫁,可也不是什么值得敲锣打鼓满天下的光彩事儿。陆秀云满肚子的话,就是一时说不出来。 

她嫂子一看她这神情作态,就知道有问题。把丈夫孩子都打发出去,屋里就剩她们姑嫂俩,她嫂子问:“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你到底是个什么打算?说出来合计合计吧。姑奶奶自己拿的主意,肯定是条好出路吧?” 

陆秀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当然她也不能直接说,我想好了我要给李四当妾。她只是说:“我还小的时候,表姑母家也是常来常往的,和四哥挺说得来……” 

她嫂子愣了一下,冲口说:“可李四爷早娶媳妇了!” 

陆秀云看了她嫂子一眼,她嫂子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 

她真是不知道说什么了。 

虽然从公公那一辈分过家,他们这一支和本家越过越远了,可毕竟陆家在当地还是有祠堂有族谱的,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一家的姑娘给人家做妾的——再嫁是一回事,做妾是另一回事了。 

“姑奶奶,这可开不得玩笑。” 

“我没开玩笑。”陆秀云说:“我自己就算了,可我得替亭儿的将来打算。李家是亲戚,总得顾念着亲戚情分……” 

她嫂子抿了下嘴:“这就是姑奶有自己拿的主意?还是李家也愿意?” 

陆秀云不太情愿的说:“那个四奶奶心眼儿小……” 

“老太太和四爷是个什么意思呢?” 

她嫂子心里其实已经有数了。 

看李老太太的样子,虽然也算客气,但是那客气是对远房亲戚的客气法,要是李老太太有旁的意思,刚才就应该有所表示。 

而四奶奶,那就更不用说了。哪个女人愿意自家男人纳妾?除非缺心眼儿。 

不过李老太太和四奶奶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李四爷也是这个意思?” 

她嫂子虽然和这个小姑子关系一直不怎么好,不过也得承认,这个小姑子生得还是很俊的,而且她那身儿娇娇俏俏的作派,也很得男人喜欢。 

听她的意思,两人年少的时候有点儿那意思? 

那要是李四爷和她两个人愿意,勾搭上了,这老太太四奶奶再不答应也是白搭。 

她嫂子本来想着,陆秀云肯定是和李四爷有点儿什么了,才这么跟自己说。结果陆秀云有些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下她嫂子可要火了。 

合着李四爷自己也没这个意思,纯是她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啊?这叫个什么事儿! 

她嫂子忍着气说:“姑奶奶把东西收拾收拾吧,明天咱们就跟李家辞行。” 

陆秀云愣了一下,抬起头来:“什么?” 

“赶紧的回去,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她嫂子狠狠的剜她一眼:“人家明摆着是没看上你,才叫我和你哥哥过来接人的。你还做什么白日梦呢!” 

陆秀云忙说:“我不走。” 

看她嫂子脸色这样难看,陆秀云忙解释:“老太太是我们家的表姑母,李四哥和我从小就认识,他心里是喜欢我的。就是碍着四奶奶,所以才不得不作作姿态。再待个几日,我再寻个机会……” 

“寻什么机会?”她嫂子硬压低了嗓门:“李四爷要是对你有意思,就不会捎信儿叫我们来把你接走了。你还当自己是十七八的黄花大闺女啊?” 

陆秀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象是被抽了两个又响又脆的耳光,她低声说:“我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情形,要不然我也不盘算这个了。要是我找个穷汉,就得一辈子过苦日子,亭儿也跟着翻不了身。要是我能留下来,咱们家也结了一门富亲,将来柱子和拴保有人提携照顾,也多了条出路不是?” 

她嫂子也动心了,可是她不象陆秀云想的那么好。陆秀云的这些打算,听着很美妙,可是少了一个最要紧的条件。李四爷是怎么想的?他愿意不愿意娶一个拖着孩子的寡妇为妾?李四要不愿意,那说破天都没戏。这男女之间的事儿,一个巴掌拍不响。 

屋里头有些闷热,一点儿风都没有。 

陆家几口人的事儿,又林没放在心上。说穿了,前些日子姑姑的事情折腾得全家不安,那是因为姑姑毕竟还是姓李,虽然是嫁出去了,李家不能不管她的事。可是陆秀云……她可算不上什么正经亲戚。四奶奶要打发她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 



第三十章 消息
更新时间: 2012531 3:41:05 字数:2062 

胡妈妈在廊下正好见着翠香。翠香正要进屋,小心的用茶盘端着个茶盅,笑着招呼:“胡大娘。” 
“哟,这是端的什么?” 

翠香说:“是姑娘去石家做客,石家姑娘送的茶叶。咱们本地没得卖,姑娘特意让人泡了茶来给奶奶尝尝。” 

胡妈妈赞了一句:“姑娘就是有孝心,一口茶也想着爷和奶奶。” 

翠香进屋去送茶,替胡妈妈禀告过,掀了帘子出来说:“胡大娘是有事吧?奶奶正好有空,您进去吧。” 

胡妈妈进了屋,四奶奶已经换过了衣裳,白天见客时穿的那件秋香色的衣裳搭在椅子上。因为天热,衣裳上容易沾上汗渍,也容易生皱。那件衣裳袖子和后腰处都有点皱了,胡妈妈顺手将手裳叠了一下,准备收去洗。 

四奶奶趿着鞋从里屋出来:“妈妈坐。” 

胡妈妈应了一声,侧身坐下来:“刚才遇到翠香,说姑娘还特意给奶奶泡了好茶呢。” 

四奶奶疲倦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孩子吧,跟个小大人似的,心细。” 

胡妈妈说:“可不是么。听说一般人家的大闺女都很懂事,可咱家大姑娘比别人更懂事机灵呢。” 

四奶奶顺手拿起扇子,扇了两下:“嗯,她就是性子太散漫了,都是她爹给纵的。现在请了先生,多少得有点儿用处,哪怕只装个样子,也得装给旁人看。” 

胡妈妈笑着说:“可不是么。这规矩还不就是做给旁人看的。”她压低声音说:“今天下午有船过来,咱们铺子里的人也跟着一块儿回来了,人货平安。” 

四奶奶点了下头,等她的下文。胡妈妈说:“也打听着一点儿消息。” 

四奶奶顿时来了精神。她忍了这么些天,就是等去进货的人把消息捎回来。 

胡妈妈详详尽尽的从头说起:“咱们绸缎铺子里头这次进货,是二掌柜老宋带着他侄儿宋化和两个伙计一同去的,在房安停留了一天。徐秀才的事情在当地知道的人不少。都说这秀才命不好,娶了个败家的媳妇,讲究吃喝穿戴,还生的狐媚,引得秀才荒废了举业,淘虚了身子……这且不说。秀才前年病了一场,秀才娘子就卖田,花钱大手大脚,还有小丫头服侍。秀才一死,徐家就把徐秀才的娘子给扫地出门了。” 

“单为了这个原因吗?” 

胡妈妈声音比刚才更低了一些:“宋化请人喝酒,还问出一段情由。据说徐秀才原来有个同窗好友,姓田,名字倒是没打听清楚。田秀才在房安镇的书院求学时,曾经借住在徐家。徐秀才娘子对那位田秀才……关切有加,不避嫌疑。田秀才在徐家一住就是大半年,从春天一直住到年尾,差点儿连年都在徐家过了……” 

四奶奶微微笑着问:“这种事情,应该只是闲人捕风捉影的的谣传吧?” 

胡妈妈说:“人人都这样说的。田秀才和徐秀才本来关系很要好,跟兄弟一样。可是后来……徐秀才把田秀才从自己家中扫地出门,再也不来往了。” 

四奶奶沉吟片刻,放下扇子,伸手去端茶盅。胡妈妈忙先把茶端起来递给四奶奶:“奶奶您想,要不是有这事儿,徐家也不能说兄弟刚死,就把寡妇孤女的撵出了门吧?” 

四奶奶喝了一口茶:“我就看她不象个安份的。男人才死,还没出一年呢,这就急着张罗下家。” 

“奶奶说得是,瞧她那作派,断不是正经来路。这样的祸星万万不能让她进门啊。” 

胡妈妈回过事儿出去,四奶奶坐在那儿出了一会儿神,都不知道李光沛什么时候进屋来的。 

“怎么没点灯?” 

“咦?你什么时候回来了?” 

李光沛解了外袍扔在椅子上,挨着四奶奶坐下了:“想什么呢?我刚才在外头说话你都没听到?” 

“也没什么,就是有点儿累。”四奶奶说:“你闺女脸皮厚实着呐,出门做客,还拐了人家的茶叶回来。刚才特意的泡了来孝敬我,我喝不惯,你等下尝尝。” 

李光沛笑眯眯地说:“一点儿茶叶算什么?小姑娘们之间送个荷包手帕茶叶点心的不是很寻常么?我看闺女也不会白要人家的茶叶,肯定会想法儿回送点儿什么。她要是想不出来,你就替她拿个主意。” 

“还用你说,我心里有数。”四奶奶说:“听说这石家姑娘从京城来的,举止言谈都不俗,我看又林和她多来往着也没有坏处。对了,今天家里来客了,陆家一家四口来了,你已经知道了吧?” 

“知道了。”李光沛说:“娘那里见过了吧?说什么没有?” 

“他倒没说什么,他媳妇很能说会道,再三的谢老太太收留照顾陆秀云母女两个,旁的倒没说什么。我仿佛听说,陆家以前也很殷实,怎么现在看着光景大不如前了?看两个孩子身上穿的,那料子可不是新料子。” 

“他父亲那辈儿分了家之后不会经营,还因为与人争地的事吃了一场官司,田地一下就亏去一多半。到这一辈又都老实,不懂变通,只知道土里刨食,所以越发不如以往了。” 

四奶奶靠在他肩膀上,懒洋洋地说:“说得也是。既然人家大老远来了,看着老太太的面子,是不是留他们多住两天?” 

李光沛说:“回来我问问娘的意思——虽然说是亲戚,平时也没多少走动。我看娘对他们家也不热络,只是还顾念一点儿亲戚情面。你且招呼着,也不必太劳神了。我想他们也不会久待,一两天也就该回去了。” 

四奶奶小声说了句:“那可不一定呢——人家能舍得这么就走吗?” 

李光沛明白妻子话中的意思:“你瞧你,别总是冤枉我啊。我对她是真没有那种意思,赶紧让她哥嫂把人领走,好眼不见心不烦。”他端起茶盅把剩的半杯茶喝了,虽然茶已经冷了,但是味道还没全变:“嗯,这茶很好。到底是我闺女,什么时候都不忘孝顺爹娘。” 

+++++++++++++++++++++++++++++++ 



第三十一章 夫妻
更新时间: 201262 2:51:37 字数:2160 

德林和玉林两个赖在又林屋里不走。 
又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