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圣天-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是驷马难追,坠地不悔。”亚圣楚凤歌似乎感觉秦孤月会答应,急忙补充说道。
“可惜啊……”秦孤月看着面前的楚凤歌,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我不曾机缘巧合,看过你的《节皇十策》,也许我还真的会相信你,但是儒门干预皇权,乃是你毕生的愿望,你怎可能轻放?一旦放下,怕是你整颗道心都要受损,你会这样自寻死路吗?我不相信!”
“你……”亚圣楚凤歌也是聪明人,当即就意识到了,自己被秦孤月戏弄了:“你居然敢戏耍本圣!”
“如何不敢?“秦孤月反唇冷笑说道:“你不要说你有天下士子的支持,也许你还不知道,圣贤书院里三分之一的弟子,都已经是圣天社的人了!只要墨君无回到圣贤书院,出示《大德论道教化经》和《大仁广言诗书经》这两件首圣遗物,再公布你的罪状,相信儒门子弟是会知道,应该跟从谁的!”
“你想让墨君无取本圣而代之?”亚圣楚凤歌的面色凝重,似乎是在酝酿着什么一般。
“天下尚且是有德者居之,何况是儒门的亚圣之位?”秦孤月看着面前的亚圣楚凤歌冷声笑道:“这一点,在你当年在祖师祠堂里开辟小世界,想要毒死《大德论道教化经》的书中之灵时,就应该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吧!”
“你也知道这些事情?”亚圣楚凤歌看着面前的秦孤月,眼神飘忽不定。‘
“岂止知道这些,当年在绝地荒漠,我还被你们儒门的天刑贤者莫砺剑一路追杀了千里之远,险些送命……哼……”说到这里,秦孤月的嘴角微微扬起,带着一丝冷酷的笑意:“还真的要感谢你啊,楚凤歌,这真是一段‘缘分’。”
“秦孤月,你不要凝出了紫微星帝虚影,你就无敌于天下了!“亚圣楚凤歌似乎也意识到了,今日之事,已再也无法善终了,终于爆发,在他的身后,紫薇结界之中竟是凭空分出一个小世界来!
一座开阔无比,悬浮在天空之中出现在秦孤月的眼前,整座宫殿都是纯白颜色,就像是建筑在一块巨大无比的玉璧之上一般,洁白到没有一丝的瑕疵,云山雾海之中,到处是翩飞的文字,一篇篇文章如群龙飞舞,又好像白鹤舞天,那些一阵一阵的明朗的诵读声伴随着儒家格言化成一阵阵的熏风扑面而来。
整个空间里都弥散着庄严,正直,公义,道德的气息,令人仿佛身心都变得洁净了起来。
只见一身白衣的亚圣楚凤歌,站在那一座宫殿之上,在他的身后,玉璧宫殿之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用篆文写着的四个字,赫然是“诸圣殿堂”!
此时在这紫薇结界之中,凭空又多出来一个小世界,一下子就将秦孤月和墨君无,秦战天等人分割了开来,在这个小世界之中,只有秦孤月和楚凤歌两人。
隔着面前的壁障,洛绯凌在看到那座白璧雕成的宫殿时,连眼睛都直了。“这……这难道是……”
“为什么楚凤歌得不到《大德论道教化经》书中之灵的认可,却可以得到儒门传承,诸圣殿堂的使用权?”连墨君无也是大声喊了起来:“开什么玩笑,这是凝结了儒门诸圣心血之力铸造的小世界,威力还在天道法器之上!”
“岂止是天道法器!”黑月也是看着面前的诸圣殿堂说道:“传说儒门修士早在历史记载之前就存在了,就是乘坐这一件诸圣殿堂来到这里的,你说后人铸造的天道法器,岂可与这件法器相提并论?”
就在这时,站立在那诸圣殿堂之前的亚圣楚凤歌宏声说道:“秦孤月,诸圣殿堂由我儒教首圣所带来的,于是一代一代的儒者都得以进入这圣殿,研习先代贤哲的奥义精髓,待到他们成为一方大儒,则诸圣殿堂之中又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真迹,其中蕴含了儒门诸圣的精气神,早已是接近不朽不灭的存在,莫说你身后的这一尊紫微星帝只是虚影,即便真的紫微星帝临凡,也奈何不了我身后的这诸圣殿堂!“
“哦?“秦孤月虽然在看到这一尊诸圣殿堂的时候,也是心头一震,以他如今的实力境界,居然都产生了一种敬畏的感觉,就如同是在敬畏天道一般。
但是他的脸上依旧流露出一种不以为然的神色,“也好,若你没有什么手段,我反而会感觉索然无趣,既然你把你儒门首圣压箱底的法器都拿出来,那就来吧,你我今日就看看,究竟是我身后的紫微星帝虚影更胜一筹,还是你身后的儒门诸圣的执念更加顽固!“
“秦孤月,萤烛之辉也想与日月争辉?你太自大了!”亚圣楚凤歌手中已是多出了一支狼毫大笔,左手负在身后,右手执笔,在虚空之中写了起来。
他方才提笔写了两个字:“子曰……”这诸圣殿堂之中立刻就响起了一股郎朗的读书之声,随后一道一道的金光从诸圣殿堂的天空之中散射出来,瞬间布满了整个白璧宫殿,天上金芒与倒映在白璧之上的金光遥相呼应,一时间天上地下金光灿灿,竟让人产生了一种天人倒错,平地飞升的错觉。
“好气势!”看到这诸天祥瑞之景,就连秦战天都不得不由衷地赞叹了一句。
然而就在这时,秦孤月面对这数百道儒门诸圣的虚影,凝神屏息,在他的身后,六片羽翼,三黑三白,迎风而舞,左手黑暗骑士剑,右手圣灵千秋剑,严阵以待。
不是秦孤月不动,而是这亚圣楚凤歌得到了诸圣殿堂之内无数儒门修士的帮助,仅仅是提笔两字,竟是产生了一股威压,让秦孤月从心底之中,那一种敬畏之感,竟是愈发严重,让人无力抵抗,就好像有一种以一人对抗天下人,为千夫所指一般!
若是其他人,恐怕早就丢下武器,战意全失了,但是秦孤月是谁?
早年受尽他人的冷眼奚落,却不曾改变自己的初心,后来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夺下了圣无夜的江山,并放开史官,任其书写历史,可以说是根本就是我行我素,不在乎他人言语,超乎于俗世之上。
所以亚圣楚凤歌此时合诸圣殿堂之内,儒门诸圣之力,想要以天下舆论将他压倒,非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激发起他心中的一股斗志来了!
“来吧!”秦孤月猛地一咬牙,已是额头之上,两道一模一样的紫薇命星印记重叠起来,伸出手来,那一枚被他收入衣袖之中的罗睺星主再次出现,已是落在了他的身后,化成了一尊金身,面容却变成了秦孤月的面容,四条手臂,挥舞着四件法器,随着秦孤月双手双剑的劈斩,也做出了同样的姿势来!
在那罗睺星主的身后,紫微星帝虚影也是凭空以紫色的星芒,捏出一柄星芒重剑来。但凡人间君王,莫不是以诸侯为剑锋,山岳为剑脊,社稷为剑身,以大川为槽,万民为剑柄,持剑柄征战天下,紫微星帝手中重剑,却是以北斗为剑锋,南斗为剑脊,中斗为剑身,东斗为槽,西斗为剑柄,九曜为剑穗,持剑镇压诸天万界!
这样一来,等若是秦孤月本身的力量,在提升了十二倍之后,又经过了罗睺星主的一次加强,再由紫微星帝虚影再加强一次,这劈斩下来的一剑,还没有来得及落下,重叠的剑影已是在天空之中划出了一道漆黑的弧线。
人未到,力先到,整个空间都已经不堪重负了!
第635节 儒门首圣
若是其他人,恐怕早就丢下武器,战意全失了,但是秦孤月是谁?
早年受尽他人的冷眼奚落,却不曾改变自己的初心,后来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夺下了圣无夜的江山,并放开史官,任其书写历史,可以说是根本就是我行我素,不在乎他人言语,超乎于俗世之上。
所以亚圣楚凤歌此时合诸圣殿堂之内,儒门诸圣之力,想要以天下舆论将他压倒,非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激发起他心中的一股斗志来了!
“来吧!”秦孤月猛地一咬牙,已是额头之上,两道一模一样的紫薇命星印记重叠起来,伸出手来,那一枚被他收入衣袖之中的罗睺星主再次出现,已是落在了他的身后,化成了一尊金身,面容却变成了秦孤月的面容,四条手臂,挥舞着四件法器,随着秦孤月双手双剑的劈斩,也做出了同样的姿势来!
在那罗睺星主的身后,紫微星帝虚影也是凭空以紫色的星芒,捏出一柄星芒重剑来。但凡人间君王,莫不是以诸侯为剑锋,山岳为剑脊,社稷为剑身,以大川为槽,万民为剑柄,持剑柄征战天下,紫微星帝手中重剑,却是以北斗为剑锋,南斗为剑脊,中斗为剑身,东斗为槽,西斗为剑柄,九曜为剑穗,持剑镇压诸天万界!
这样一来,等若是秦孤月本身的力量,在提升了十二倍之后,又经过了罗睺星主的一次加强,再由紫微星帝虚影再加强一次,这劈斩下来的一剑,还没有来得及落下,重叠的剑影已是在天空之中划出了一道漆黑的弧线。
人未到,力先到,整个空间都已经不堪重负了!
“儒门诸圣领地岂能容你亵渎!”亚圣楚凤歌看到铺天盖地而来的紫色剑影,也是大喝一身,在他的身后,亦出现了一尊金色法相,却是他自己的模样,与那万千圣贤虚影一般,立在了诸圣殿堂的之前,手持巨大的毛笔,伴随着一声低吼,漫天浩然紫气席卷而去。
有人说过,楚凤歌其实是儒门最强大的亚圣之一,不仅是实力上的恐怖,天赋上的绝强,他也参悟出了自己的儒门之道,著《社稷论》,生生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儒家的道路来。
千秋之后,楚凤歌必然也会步入儒门诸圣的行列,成为这诸圣殿堂中的一员!
儒家是兼收并蓄的学派,并不是思想控制的工具,这一点在原始儒家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大德论道教化经》的书中之灵。感受到楚凤歌与儒家初始教义不符,而没有选择他,但是儒门诸圣却接纳了楚凤歌,就是这样的道理!
“楚凤歌,你不要再装神弄鬼了!”秦孤月低吼一声,已是眼神犀利如刀剑,“看你如何挡得住我的这一剑吧!”
“哼,儒门传承千万载,无数圣贤铸成的这一座诸圣殿堂,岂是你这一剑就可以劈动的!”亚圣楚凤歌低吼一声,在他的身后,一枚一枚大字居然由浩然紫气化成了实体,一个字一个字,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朝着秦孤月劈下的那一剑撞去!
秦孤月虽然见过亚圣楚凤歌在想杀墨君无的时候,用过将浩然正气化为实体的字的功法,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一个字的威力,居然就堪比星杰阶强者全力打出的一击,不禁心中一振,左手的黑暗骑士剑与右手的生灵千秋剑,竟是猛然向内一拍,两柄长剑竟是在他的手中合二为一,化成一柄如他身后紫微星帝虚影手中的那把巨剑来!以北斗为剑锋,南斗为剑脊,中斗为剑身,东斗为槽,西斗为剑柄,九曜为剑穗,持剑镇压诸天万界!
唯一不同的是,那巨剑的右侧剑刃是金色的,右侧剑刃却是沾染如墨。
双剑合一,秦孤月整个人的气势竟是又再上了一个档次,但是他也失算了,那就是在他手中的巨剑劈斩下来的时候,周围天空中一齐响起了诸圣吟诵之声,无数道光辉的人影骤然出现,顿时吟诵诸圣文章的声音响彻寰宇。
“子曰,学不可已
“子曾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