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她生母早亡,后妈要害死她,亲爹也要她死。
不过不要紧,她已经出阁了,潘家再也不能关着她。她已经从四方无窗的小屋出来,所有得罪过她的人,她都要报复回来。
“王爷,王妃来了,快请坐下。”贾氏赔着笑脸,连忙招呼着。
她挨过苏锦秋的打,知道苏锦秋的厉害。更何况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财产划分,王府那么多钱,只怕他们不看在眼里。
更何况今天主要要对付的是元俊卿,就先不要跟元凤、苏锦秋起冲突。
丫头端来椅子,苏锦秋和元凤在左侧坐下来。元老太爷心情复杂的看着元凤,元凤则是一派漠然。要说元凤跟元俊卿是相敬如宾的父子关系,那跟元老太爷就完全是形同陌路,元凤对元老太爷,连对路人都不如。
“驸马爷来了……”
丫头一声通传,元老太爷脸色顿时拉了下来,贾氏和元俊禧神色则有几分紧张。潘妤却是冷哼一声,神情隐隐有几分得意。
苏锦秋有几分明白了,看来分家之事,肯定有潘妤的主意在其中,而且还是很有把握的主意。按智商算,她确实是四人中最高的。
元俊卿进到屋里,身后是元俊禧以及其他儿女们,足足一大长串,瞬间把里间填满了,还有几个小的站到外头。
“给老太爷请安,身体可好。”元俊卿规矩见礼,语气客气生疏,不像儿子问候老子,只是生疏晚辈问候长辈。
父子之情,是真到头了。
元老太爷冷哼一声,道:“还没被你气死!”
元俊卿并不反驳,低眉顺眼,也不言语。
元老太爷冷哼着又道:“我知道我这把老骨头活不了多久,也不指望着你能在我死后照顾你母亲和弟弟。只想趁着我还在,把身后事交代了,免得我尸骨未寒,你这个好兄长就要把他们娘几个扫地出门。”
元俊卿轻轻笑了起来,十足的嘲讽,道:“老太爷想如何分家?”
贾氏马上把早就写好的分家文书拿了出来,丫头传给元俊卿。
就听元老太爷道:“我知道你眼里是没有我这个父亲的,这些年来犯下的不孝之罪,我身为父亲本来不打算跟你计较。但是此时分家事关你母亲和弟弟将来生活,你若是依了我,我们还是父子。你若是依然忤逆不孝,那就别怪我这个当爹的无情,一纸诉状把你告上官府。反正我也要死了,你母弟被扫出家门后也没有活路,那就不如拼的鱼死网破,大家一起死了。”
元俊卿听得有几分动容,身边元祈笙以及成年元家儿子们皆是脸色大变。
元老太爷这言下之意,若是不同意这份分家文书,他就要去官府告元俊卿忤逆。忤逆乃是大罪,地方上出了这种事,连地方官都要被牵连。
元老太爷真去告了,定罪虽然不容易,但若是任由元老太爷如此闹腾,元俊卿的官位怎么办。尤其是他的身体状况,闹腾不好死在外头,元俊卿以及元家,都要被他彻底毁掉,一朝回到解放前。
贾氏适时的在旁边道:“老太爷这话有些重了,只是兄弟分家而己,哪里需要如此。更何况这份分家文书,是族中长老们看过的,下面都有他们的签字。”
为了这些签字,她可是花了不少功夫的。只要
元俊卿听得挑了一下眉,低头看看手里的文书,嘴角勾起一抹轻笑,念道:“五进院子四套,良田两万顷,现银五十万两。这家分的……家里哪里有这些东西。”
从实用角度说,这个单子虽然写的简单,成功率却是最高的。
元老太爷?贾氏?元俊禧?只怕他们三个都没这个脑子。
目光不自觉得看向潘妤,潘妤冷笑看着他。
都说虎毒不食子,当初潘勤真心要掐死潘妤时,他还着实愣了一下。不过考虑到潘妤的情况,他若是有这么一个女儿,也会想掐死的。
“你还跟我装蒜!!”元老太爷一声怒喝,要不是身体不好,都恨不得冲上来打元俊卿。道:“你身为人子,对家中情况隐瞒不报,我问你要账本,你竟然敢不给,不就是怕分家时,你弟弟多得了吗。我也不想管到底藏了多少,你只要把这些给你弟弟,我就不管了。我还没老糊涂呢,你领着驸马的年薪,还有宗人令的差事,连带着侯府这些年的积蓄,全部都在你的手里,我只让你拿这出这么多来,根本就不是难为你。”
元俊卿拿着文书沉默不语,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元老太爷却是不给他机会,吼着道:“我也没几天活头了,只想临死前让你弟弟有个依靠,爵位的事我都不想了,只想给你弟弟留点钱而己。你若是不给的,那就别怪我不念父子情份,我连状纸都写好,先递到府衙再进京上大理寺,我看你以后还怎么抬起头做人。”
说话间,潘妤直接把状纸拿了出来,都没让丫头传递,直接甩到元俊卿眼前。
元俊卿接过来看了看,状纸写的很认真的,关于他不孝的几大罪状,列举的非常清楚不说。
这绝对不是为了吓唬他写的,可以直接往上递的。
“驸马爷还有大好前程,总不想这样毁掉吧。”潘妤冷笑说着,心里也有些打鼓,是她鼓动元老太爷这么干,不过元俊卿是个老油条,能不能成她心里也没有数。
不承想元俊卿莞尔一笑,无比痛快的道:“既然这样,我也只得从命。不过分家乃是大事,需要开祠堂,知会宗族。”
潘妤一怔,没想到元俊卿会这么痛快,马上道:“事不宜迟,晚上派人通知长老们,明天就开宗祠。”
“好,就明天开。”元俊卿说着。
第134章
元家是大族;侯府又是嫡长一脉;现在要开宗嗣分家;过来的长辈就多了。元家任族长是元俊卿;考虑到元老太爷的身体状况;分家事宜由元俊卿主持即可。但元老太爷和贾氏如何能放心;硬是坐着软轿,让人抬着过来。
元凤做为元俊卿的嫡长子,现任宗子;从常理来说;分家大事他肯定要出席的。但他没来,理由很简单;他对抽脑残没兴趣;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找,只说不参加。
苏锦秋却是早早起床,与其在床上跟元凤折腾,还不如去看抽潘妤呢。严辞拒绝元凤的闺房计划,早饭之后,婆子说元俊卿那边动身了,苏锦秋也坐上软轿跟着去了。
元俊卿正中高坐,元祈笙立其身后,苏锦秋坐了左侧第一个位子。右侧则是元老太爷,贾氏,元俊卿和潘妤。再旁边就是族内旁听祖辈,好像圆形包围圈。把整个大厅坐满,好些都是头发花白的老者。
“各位叔伯,今日开宗嗣,只因父亲要求分家,把分法也名列出来,我便请了各位做个见证。”元俊卿起身拱手说着,今天的议题算是开始了。
话完,元祈笙从他身后出来,把元老太爷列好的分家单子拿出来,大声朗读出来。
内容简单,但数据如此惊此,顿时许多人变了脸色,纷纷表示不可思议。
这也实在太多了。
潘妤虽然提前做了准备功课,要多重金手买,要么威逼利诱让族长许多长老在分家单子上签了字。但元家族人众多,收买的只有几个人,更多人就不知道这回事。
果然有人起身道:“历来分家,总是要把家中总帐拿出来,现在这样分家……岂不是让嫡长一房一无所有。”
元老太爷冷哼道:“怎么会一无所有,他当了这些的驸马,还有公主的嫁妆,这些东西对他不过是九牛一毛。”
“公主嫁妆只有公主的亲生儿女才有继承权,更何况历来分家,从来没有把儿媳妇嫁妆算在内的。爱护幼子之心,人皆有之,但偏心对此,连公主的嫁妆都要算计在内,那就过份了吧。”
一个头发白花的长者站起身来,直看向元老太爷道:“更何况算计皇家财务,若是闹开了,丢了脸面是小事,丢了性命和爵位,连累族中老小,那就是大事了。”
此话一出,下面顿时议论纷纷。贪儿媳妇嫁妆,说起来是失德,但最多没脸而己。但算计皇家,出了事,那就是大事,弄不好全族都跑不掉。
元老太爷脸成酱色,说话的是他堂叔,在族中向来德高望众,晚辈们对他十分信服。现在公然说会连累全族,那事情就大发了。
正想措词之即,就听潘妤起身道:“老太爷如何敢贪公主的嫁妆,只是驸马爷管理公主嫁妆这些年,手时钱财肯定不少。元家并没有分家,儿子之产即该上交父亲,即为家产。这一部分理应分割才对。”
白发老者却道:“驸马是可以在公主儿女未成年之前掌管家产,也可以使用嫁妆出息当做花销,但是公主即有子,剩余部分可该给其子才对,如何能算做公产分与二房。元家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别说对方是公主,就是平常家里,也没有把嫂子嫁妆分与小叔子的道理。人口多了要分家,这本是平常之事,分家是理所当然。但小婶子手长到算计嫂子嫁妆,真不知道是哪样的人家能教出这样的规矩。听说元二太太也是出身书香门第,如何能说出这样让人不齿之语,实在是怡笑大方。”
意正辞词的话语,呛的潘妤脸上红白一片。昨天元俊卿答应的那般爽快,她就知道元俊卿肯定还有后手,不过她也早就想到了。她花了那么多银子,收买了那么多的人,就是为了这时候用的。
更何况元老太爷把状纸都写好了,她就不信元俊卿敢拼前程不要,公然忤道元老太爷。其实她倒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到时候她自会怂着元老太爷真把元俊卿告了,分到的钱财不会少不说,元俊卿也彻底完蛋了。
元俊卿突然站起身来,一脸苦闷兼无奈的道:“分家虽是族中之事,说到底总是我的家事,今日叫各位过来,其实就是为了做了见证。我身为兄长爱护幼弟也是理所当然,父子之命,我身为人子,即使倾家荡产也该遵从才是,分家文书己立好,那就这样吧。”
话说的声情并茂,把心中无奈表达的淋漓尽致,他不想如此,但元老太爷一定要这样,他要顾全孝道。
众人的议论顿时又起来,百事孝为先,元老太爷是不慈了,但身为子者不可不孝,这也是大道理。连带着看向元俊卿的目光,除了同情之外,也有几分敬重之意。
对这样的老爹进孝,实在太不容易了。
白发老者忍不住道:“驸马爷不用如此委屈……”
元俊卿挥手道:“祖叔不必再说,百事孝为为先,我该如此。”
“唉……”白发老者一声长叹,也不再言语。
元俊卿道:“分家文书即无异议,那就请各位见证之后,拿到官府认证。”
下面的议论之声越来越大,却没人再反对。
分家到底是家事,要是元俊卿不同意,宗族还可以说道说道,现在是双方都满意了,那就没有别人说话的余地了。最多背后说元老太爷几句,果然是有后娘就有后爹,为了后头的儿子,什么事都敢干。
文书当场写好,几个长老签了字,众人看过之后,管事拿去官府公证。
元老太爷一脸得意,看着元俊卿的神情,有几分解恨。这些年来,他受了元俊卿太多气,这个儿子一点都不孝顺,现在终于用状纸把元俊卿压下去,顺了一回意。
贾氏则是大大舒了口气,不管怎么样,钱总是有了。有了这笔钱,不管元俊禧如何败家,他们娘俩这辈子都不用愁。
潘妤则有些茫然,这么顺利?
她算计了那么多,还有那么多后路可走,结果就这么简单,事情就完了?
己经拿去公证了,不可能再有变故了,但是……真实的不太现实。
没一会管事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