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弃妇-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云心痛难当,握住他的手,这样一个端正无私的男子却要受这许多折磨,上天待他实在不公,她轻轻抱住他,低声道:“倓郎,莫要想了,莫要再去想了,你还有我。”
李倓眼中的痛楚慢慢收敛起来,轻轻拥了拥苏云,开口道:“眼下还不是想这个的时候,我们还要去收拾着宫中之事。”
苏云点点头,道:“我这就去东楼,请梅妃娘娘出手。”她望着李倓,“你……多加小心。”
李倓微笑颔首:“云娘也是,多加小心。”二人就此分开,苏云向着东楼快步而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宫中要出变故的原因,此时的大明宫里人迹稀少,原本来来往往的宫婢和小宦也不见踪影,各殿大门紧闭,苏云独自一人走在宫道上,颇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索性东楼还有人在,她敲开门,问宫婢道:“梅妃娘娘可在?”
宫婢见她行色匆匆,愣了愣,点头道:“娘娘正在殿中歇息。”
苏云顾不得许多,迈步进去,道:“快,我要见娘娘,有十万火急之事要与娘娘商议。”
话音一落,只听殿门吱呀一声打开来,梅妃脸色焦急地走出来,望着她:“可是殿下之事?”
苏云点头,却是拜倒下去:“如今唯有请娘娘前去含凉殿,探望陛下,才可得实情了!”
相信诸位亲也看出来了,弃妇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了,还有不多就要完结了,感谢大家一直这么支持,还请继续支持弃妇,弃妇完本后很快就会开新书,请继续捧场哦。
第二百一十四章 避难
只是当苏云与梅妃出了东楼时,才发现宫门处处都已经紧闭,竟然有不少金吾卫兵士看守宫门,见她二人出来,虽然不敢无礼,却也是上前拜倒:“娘娘、建宁王妃,奉圣人诏谕,任何人不得擅自走动,离开宫殿,建宁王妃还请速速出宫。”
苏云与梅妃相顾失色,梅妃急忙问道:“圣人何在?本宫要求见圣人!”
那兵士道:“圣人已回紫宸殿,只是身子不适,怕是不能见娘娘了,还请娘娘回殿去,建宁王妃请随小的出宫去。”
苏云与梅妃来不及说上几句话,就被那兵士带走了,送出大明宫去,建宁王府的马车就停在这里。只是李倓却还不曾回来。
苏云满腹担忧,正要登车之时,赫然发现马车里缓缓流淌出一摊血来,她恐惧地望着那马车里,几乎要叫喊出声来。
“莫要看!”却是被人一把捂住了眼睛,是李倓,他小心翼翼将苏云护在身后,一只手撩开帘子,马车里果然是云琴的尸首,她胸前插着一把匕首,血四溅流淌,一片狼藉,云琴至死未曾阖上眼。
苏云攥住李倓的袖子,她没敢多看却仍然被吓得不轻,方才还活着人,就这样死在了她的面前,就是因为那个秘密。
李倓沉着脸,唤了宫门前守卫的侍卫,让他们负责收拾,问道:“方才有何人出宫去?”
侍卫恭敬地回答:“只有太子与太子妃乘马车去韦尚书府中,出宫去了。”
太子出宫去了!连太子妃也走了!看来下手的只会是太子,只是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呢?这个节骨眼,他们为何会离开大明宫?
苏云忽然想起云琴先前所说,太子曾听仆从说起,什么大军已奉命而来!她忙将此话转告李倓,李倓顿时脸色大变。低声问道:“这是太子殿下所说?”
苏云点头:“云琴亲口说与我知,是太子说出来的。”
李倓沉着脸思量了一会,低声道:“云娘,你速速回府里,带着安儿去秦府避一避,这些时日只怕长安要出大乱了,太子怕是调动了当日留在并州的十万兵马向长安而来。”
“并州?!”苏云脸色大变,“那不是龙武军忠武将军陆元展辖制吗?”
李倓叹了口气:“原本以为陆元展乃是忠君之人,却不料他竟然早已是东宫亲信之人,在军中这许多年。连我都未曾察觉,前些时日他暗中调动兵马,被圣人察觉。却恐打草惊蛇,逼得他作乱,才会命隶王前去云州和平卢,将两处兵马调动而来为的就是防范此事。”
平卢的兵马,不就是安禄山的兵马?苏云顾不得问这个。却是道:“只是如今已经过了数日,只怕那兵马已经在离长安不远之处,隶王殿下却是迟迟没有回音,却该如何是好?”
李倓吐出一口气:“长安尚有龙武军和十六卫,若真论起来,兵马也不下数万。只是如今监门卫在寿王手中,金吾卫大权却是被圣人许给了杨国忠,若是真到了兵临城下之时。只怕……”
苏云明白了,李倓这是要去找寿王商议抵抗叛军之事,她却仍是不放心,低声道:“只是圣人如今情形不明,只怕当真乱了起来。未必能够统一军心共抗叛军。”
李倓点点头:“我正是要与寿王商议此事,决不可让杨氏控制住圣人。否则便是没有叛军大唐也会大乱。”
苏云知道自己再跟着李倓,只怕会成为他的拖累,她点点头:“我这就回王府去,只是倓郎你要多加小心。”
李倓望着她笑了笑:“你与安儿安心留在秦府,待此间事了,我必然亲自去接你们。”
苏云按捺下满腹担忧,向他点点头,登上侍卫换上来的马车走了。李倓看着她的马车走远,这才翻身上马,疾驰向寿王府而去。
建宁王府已经是往常的平静,苏云下了马车,顾不得许多,一路吩咐潘妈妈与小巧樱桃:“……把哥儿的衣物和我的都收拾好,你们也带上衣物行礼,收拾妥当就准备好马车,我们要去庄子上避上些时日。”
她思来想去,秦府那边只怕也不妥当,到时候一旦被围城,只怕整个长安城都会被围困,倒是西城外的那处庄子上还比较偏僻安静,在那边躲一躲或许还能安全点。
小巧不明所以:“郡王妃,为何要去庄子上住?”
苏云此时也不好多说,只好道:“庄子上安静清幽,这些时日暑热难耐,带哥儿去那边住住也好。”
她又吩咐道:“快去请寿安公主,替公主也打点起来。”顿了顿,有道:“打发人去秦府送信,让大夫人他们也一道去庄子上,再使一辆马车去安国观,把真人接上,一道去。”
小巧不知情,还咕哝着:“这许多人去避暑,也不知道庄子上住不住得下。”
绿柳此时正出来,忙道:“住得下的,先前庄子上又建了几处厢房,便是怕郡王妃日后想去小住特意留下的。”
苏云松了口气,笑道:“还是绿柳想得周全,那就快快收拾了,随我去庄子上。”
绿柳低声道:“郡王妃,王府不能无人打理,就让婢子留下来照看着吧。”
潘妈妈也道:“老身也留在王府照应着吧。”
苏云望着她们,想来她们见此情形都已经猜到必然是有大祸事,却还肯留在王府,实在是让她感动,低声道:“既然如此,王府就托付与你们了。”
绿柳与潘妈妈俱是拜下道:“不敢。”
很快东西都收拾妥当了,苏云抱着安哥儿,带着小巧樱桃和几个婆子上了马车去西城,临走之前吩咐了王府紧闭府门,闭门不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要随意进出,只盼这场祸事能够早点过去,李倓能够平安回来。然后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与苏云一知半解的那些历史都完全不同,她已经无法预料到之后的事,究竟会怎样发展,玄宗是否能够平安无事,太子的叛军会不会攻陷长安,还有安禄山、杨氏他们又会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第二百一十五章 局势危急
庄子里,苏云抱着安哥儿陪着长公主与秦大夫人说着话,心里却是担忧着长安的局势,已经离开长安两日了,长安城城门自昨日便关闭了,不让进出,城里的消息也送不出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形了。
长公主似乎看出苏云的担忧,轻声道:“云娘放心吧,倓儿不会有事的,城中有十六卫,龙武军前日也已经进城,想必不会有事的。”
苏云轻轻应下,却是看见了长公主微微皱起的眉头,知道她也在担忧着玄宗与李倓他们,强打起笑脸来:“真人也不必担忧,圣人必然逢凶化吉,大唐福泽绵长,不会有事的。”
秦大夫人连连点头:“如今国力昌盛,百姓臣服,圣人必然安然无恙,真人宽心就是了。”
长公主正要说话时,却听小巧快步过来,急慌慌地道:“不好了,二奶奶怕是……怕是要生了!”
苏云三人大惊失色,算到了魏氏就是这几日临盆,可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生了,幸好走时候把产婆都带来了,苏云定了定心道:“去把产婆带过去,去准备热水剪刀,将房门紧闭不得漏了风进去。”她生过孩子,也算有些经验了。
秦大夫人最为焦急,这次是她带着魏氏来了庄子避难,轩郎和毅郎都留在了府里照看,若是魏氏有什么不好,只怕她会着急死去。
长公主倒还算镇定,与秦大夫人道:“咱们过去瞧瞧吧,也能帮着照看些。”秦大夫人连连点头,扶着长公主与苏云一道去了魏氏的厢房外。
只是魏氏是头一胎,不那么容易生下来,产婆进去许久也不见动静,只听得魏氏的呻吟声越来越高。想来是十分痛楚了。
秦大夫人早已脸色发白,闭眼默默祝祷,只盼着能顺利生下孩子,母子均安,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实在是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苏云也是十分担心,魏氏身子柔弱,这样简陋的生产环境只怕她未必能够经受得住。
樱桃此时快步到苏云身边,低声在她耳边道:“郡王妃,并州兵马已到长安北门前驻扎了!”
苏云大惊失色,急忙问道:“是并州的兵马?不是云州而来的护驾之军?”
樱桃脸色沉重地点头:“听打探来消息的人说。那十万兵马自并州而来,却是为了清君侧保太子!”
苏云身子一晃,想不到并州兵马这么快就到了长安。而隶王的云州平卢之兵还无音讯,却要如何解围,难道真得要让太子登位?那么已经知道真相的李倓只怕也不会有好日子过,自己更是保不住性命了!
可是杨玉环与杨国忠等人只怕不会答应,玄宗尚在他们手中。怕是会拼死一搏,那么长安之乱仍旧不得解。
李倓与寿王不知会如何处置此事,实在叫人放心不下长安的局势!
她望着怀里甜睡的安哥儿,还在厢房里苦苦喊痛即将分娩的魏氏,还有一旁忧心忡忡的长公主与秦大夫人,外边情势危急。而她也有老有小要照顾,只能振作精神,设法保住他们才是。
魏氏一连痛了好几个时辰。才生下一个儿子,产婆收拾妥当了,抱着孩子送到秦大夫人跟前,秦大夫人喜极而泣,对着这孩子与魏氏不知该说什么。
第二日。长安城的方向已经能够听到喊杀声,看来叛军已经与城中守军交手了。众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只盼着眼前的劫难快快过去。
打探来的消息却是让苏云有些回不过神来,太子所领叛军竟然向长安城中讨要李林甫与安禄山,更是言明,自己之所以被逼调兵前来长安便是因为李林甫心怀叵测,勾结节度使安禄山,意欲逼玄宗废黜东宫,为祸大唐,他才不得不铤而走险有此一举,只为清君侧保太子。
城中守军却是没有回话,不知李倓与寿王商议如何。
苏云听了消息却是苦笑起来,历史上并没有这一桩,太子李旦一直碌碌无为,直到安史之乱时玄宗南逃,他才称帝带兵收复长安,从来没有太子带叛军兵临城下,向长安城中讨要李林甫与安禄山的事,历史已经彻底乱了。
只是李倓与寿王若是肯把那两个人给太子,倒也是好的,至少能够确保以后没有安史之乱了,而太子如今也已经没有退路了,玄宗之后会是谁登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