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直面内心的恐惧(完整版) >

第5部分

直面内心的恐惧(完整版)-第5部分

小说: 直面内心的恐惧(完整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力交瘁,只为了证明自己值得人爱。极端的猜忌和吃醋会导向谋杀:如果他不爱我,也不可以去爱别人。

分裂人格者以为自己的害怕付出是源于不喜欢与人交往,其实不然。与生俱来的爱人的渴望在不断压抑中堵塞了,扩大了恐惧,以至于他想象伴侣应该任凭他摆布,还要放弃自我,被他消耗殆尽。他认为伴侣应该对他的“魔力”而着迷,热情稍有消退他就更加恐惧。我们根据这些就会明白分裂人格者一些莫名其妙的举止,尤其是感受到伴侣巨大无比的魅力时,魅力瞬间变成一种威胁,因为他受到牵制,于是爱转成恨;他不知道伴侣的致命吸引力是他投射过去的。

分裂人格者不太敢尝试长远的关系,比较倾向于短而浓烈、时好时坏的关系。婚姻对他而言,涵盖了所有的不完善,难怪他一旦不满意,理所当然要离婚。他认为长期的关系中免不了有背叛对方的时候,坚持自己拥有自由,理论多于实际,但他无意给予伴侣和他一样的自由。通常他是婚姻理论家、改革家,至少他勇于挑战习俗与传统,捍卫自己的生活方式,按照自己的意思过日子。说起来,他比任何人都诚实,并且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有的时候他也愿意拥有长时间的关系,只是被法律给吓退了,所以就经营类似婚姻的关系,而不愿结婚。

童年时与母亲的关系不好,或者对母亲非常失望的分裂人格者,会喜欢与年纪较大、比较有母性的女性交往,童年时渴望但得不到的,可以在女友身上获得补偿。这样的女性有时能给他温暖和安全感,要求又不多,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她完全理解他,他无法给予的东西她也不强求,他鲜少如此轻松,因而紧紧系住他的心。只有早年受创很深的人才会产生对妇女强烈的恨意,女士当前常有复仇的冲动。分裂人格者早年的生活让他不信任女性,觉得女性很危险,所以倾向于喜欢同性,或者找一个有男儿气息的女伴,或对他而言“完全不同”的女伴,譬如说柔媚非常的女人。这样的关系有若手足、同学,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上,而非源于异性的性吸引力。所有的关系中最难的是保持持续的亲密,夫妻当然要分房而睡,另一半如果不希望激起他抗拒或保持距离的话,势必得接受他的规定。

总而言之,精神分裂的人最难培养爱人的能力。他的自由和独立若受到胁迫,对什么都异常敏感;他的情感表达十分稀薄,如果伴侣对他的爱不那么强烈,同时又给他一个家以及安全感,他会感激涕零。愿意了解他的人,可以赢得他的好感,只不过他不善于表露也不一定会承认。



不加修饰的愤怒:分裂人格的侵略性

“谁打破我的距离,我就恨死了他。”

下面的章节中要谈侵略性,侵略性是最常用来表示恨的语言,又可以清楚地描绘出与恨不同的现象,这里的侵略并非恨的意思。害怕与侵略性密不可分,厌恶与恐惧会引爆侵略性,小孩会用“不喜欢”来表示心中害怕。当我们还小,不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克服恐惧的能力,只能无助地屈服在厌恶和害怕之中。童年的经验如挨饿、受冻、疼痛;生活规律以及生活空间遭到侵扰;感觉器官负荷超重,行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自我的存在遭受太多破坏和干预;寂寞……这一切会使孩子极度绝望。在这个时期,害怕是最强烈的不快之感,每一个孩童碰到这种情况时,常分不清恐惧和愤怒的区别,因厌恶及害怕而产生的情绪,一触而发展为愤怒或火大。

一个小孩要用什么克服恐惧,抵消心中的不快呢?一开始是无助的恼怒,大吼大叫,脚踢来踢去,乱打一通,诉诸机械式的宣泄和爆发。幼童的意识里还没有你、我的分别,表达愤怒时也就没有特定的对象,只能发泄自己的不满,讨厌所处的境况,抗议自己的身体受到侵犯。幼儿通常自然而然地表现他的愤怒,出人意料,不加控制,没有特定针对的人,因此显得毫不留情,事后也不会感到歉疚;会感到内疚时就跟“人”有关系了。

儿童的愤怒强烈无比,因为他彷徨无助,觉得受到胁迫,存在受到莫大的危害。他感受到愤怒与恼火,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小孩会“非常火大”或“非常害怕”,他迫切需要发泄一番。他会反射般缩回自己的壳中,抵拒整个世界。前文提到的两种行为是所有生命体不加修饰的表达恐惧和愤怒的模式:向内逃避、退缩、死寂;或者,向外逃避、发脾气、攻击别人。



目的一:宣泄

分裂人格者若始终没有交到朋友,无从体验被爱护、保护的感觉,只觉得被排挤、受威胁,就会困在似假还真的攻击与危险之中。这样的反应仍然属于初始的感官所有:当他消减过重的负荷,亦即宣泄心中恐惧时,态度粗暴冷酷,一如英语中的“滚出我的体系”(to get it out of one’s system)。

一个少与他人接触,觉得自己的存在饱受胁迫的分裂人格者,突然之间发起火来,不难想象有多可怕。他们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如同通讯中断,与原先的人格没有关联。当他索取本能欲求时,根本不为别人着想。从其性行为即可看出他们的忿与怒,在无法融入一体的感情世界里,共同生活的情感被抽离,只剩下生理欲望。缺少同理心的他们,是不可能从这种残酷情形中紧急煞车的,所以,他的怒火只是宣泄内心的分崩离析,不受牵制,事后也不会有任何的不好意思。没有安全感的分裂人格者无法想象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认为自己“只不过”稍加抵抗罢了,不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他们不知道自己苛刻、伤人和粗暴。有一篇关于一位青少年杀了一个小男孩的报导,当被问起杀人的动机时,青少年耸了耸肩说,他其实没啥特别的理由,只觉得那男孩有点儿烦。一个孤独、不与人共同生活的人,从潜伏已久的愤怒爆发出来的恨,往往使被牵连的人一头雾水,而且极度危险。和无法融入感情的性欲一样,他们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无所不用其极。《巴曲的自画像》(Selbstportr?樱 des Jürgen Bartsch)中有耸人听闻的例证。

美国心理学家辛载(Kinzel)认为在牢里蹲着的人的攻击性是一般人的两倍。有攻击性的人——我们将之归纳为分裂人格者——一旦恼火起来就超出常规,陷入慌乱之中,变成狂暴的攻击者。有一位病人曾经生动地叙述分裂人格者的世界:“谁打破我的距离,我就恨死了他。”这让我们想起《假想敌》(Das sogenannte B?觟se)中,作者罗伦兹(Konrad Lorenz)所描写的动物,当它们的势力范围被侵犯时,立刻扑上前去的反应。

分裂人格者没有安全感,孤立无援,因此心生猜忌,把别人的亲近当作威胁,一开始他觉得害怕,然后用攻击作为响应。明白分裂人格者对生命的基本态度后,他令人费解的举止也就有了答案。不经修饰、抽离自己、分裂的愤怒可以演变为暴力行为,如果有人向他逼近,他可以像踩死一只讨人厌的虫子一样把他消灭掉。他所有的本性及欲求都与人无关,于是将自己的情绪合理化,变得反社会,犯下罪行。

即使不举这些比较极端的例子,对分裂人格者而言,控制怒火还是一件难事。通常他们不需要忍耐什么,受苦的是他们周遭的人、事、物。原本只是要排解害怕的情绪,到了他们那儿,就变成了乐趣无穷的攻击行为,一意孤行,所有残忍可怕的手段都派得上用场。性虐待、粗暴、尖酸刻薄、极度冷漠、不可亲近、玩世不恭,翻脸比翻书还快,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们也欠缺掌控自己怒气的“中音”,不会衡量情况,只看表面,以他们的生活来看,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并无不妥。



目的二:争取

分裂人格者的攻击性还有另一种功能,他用愤怒来抵拒保护(也可解释为“不打不相识”),借着展开攻击,因此与人有了接触,这似乎是他唯一的桥梁。攻击是他争取某样东西的方式,与青春期生涩地追求异性的情况差不多。分裂人格者把害怕与渴望混为一谈,把青涩的温柔情意藏起来,变成粗糙火暴的攻击行为;他害怕面对尴尬,随时准备撤退;遭到拒绝或担心被拒时,原来的好感顷刻变成反感,对什么都不在乎。

分裂人格者的朋友得注意了,他们的攻击行为也有可能是一种追求和争取。他们易怒,拙于表达情意与正面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们不与人来往,自己也显得很没信心。根据我们从事心理治疗的经验,如果我们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慢慢地把心底的沟渠填平,他们会有认知自己愤怒情绪的能力,从而学习如何与人相处。



敏感的新生儿:分裂人格的成因

所有的创伤殊途同归,都会让婴儿从一开始就抗拒这个世界,保护自己,或者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

要怎样才能把分裂人格者害怕付出,誓死捍卫“自转”的生活方式以便保护自己的人格形成过程说得清楚呢?

他永远处于细致敏感的情境,寂寞、脆弱、心灵容易受伤。他刻意与周遭保持距离,别人的身体或心灵靠近他,会引发他类似雷达般精微的反应,随之而来的情感登堂入室,都让他觉得“太吵了”。距离之于他有绝对的必要,这样他才能处于其中并且活下去。距离给他安全感,觉得受到保护,别人不得其门而入,不会一下子就闯进来。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很放得开,不设防,划定范围,有的时候为了避免被外来的刺激所淹没,他也会关起一两扇窗。

也有一种可能,他处于一种强烈的机械式膨胀、暴力诉求的情境,不太喜欢朋友,也缺少社交的能力。别人眼中的他,当然显得既麻烦又不受欢迎。与他来往,我们常觉得不受重视,老是被斥责,无法获得他的肯定,也不被他所接受,最后只好退出。这就是分裂人格者典型的特征。

一个小孩如果一开始就对他的父母失望,尤其是母亲,将会影响他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也许他的性别不对,或者母亲照顾他十分吃力,以至于无法全心全意爱他;不在计划中诞生的孩子也常有这样的遭遇。

再往下看,环境是形成分裂人格的关键。所以,我们有必要谈一谈婴儿诞生之后,以及生命初始的几个星期中所处的情境。



不被照顾

和其他动物不同,一个小孩出生以后,无法自力更生的时间非常长,所以极其依赖周围的人。波特曼(Adolf Portmann)因此说人类都是早产儿。

要让一个小孩好好长大,必须有人照顾,这个小小世界必须是他能接受的,并且让他渐渐产生信赖感。要根据他的年龄满足他存活的需求。幼儿需要的是一种被保护、被扶助以及快乐的气氛,这样,成长的条件才会在他身上生根。小孩若是没有这样“天堂”般的感觉,要什么(没)有什么,就无从培养信心,当要对生命有所付出时,他会有被吞噬的恐惧。

奇怪的是,我们对小孩生长的必备条件所知太少,常低估他们的个别差异以及行为能力,我们也忽视外来影响在他们身上产生的作用。瑞士小儿科医师史汀尼曼(Stirnimann)对新生儿做的实验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著作《新生儿心理学》(Psychologie des neugeborenen Kind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