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作者:我想吃肉-第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埃床磺宕笫疲换崽砺摇:蠊铮蠡屎笥胩渝鼓芩闶歉救说牡浞叮匆丫黾薮臃蛄恕V劣诨实鬯准壹娌∮眩歉黾蛑笔恰ㄦ拥堋ǖ姆侗尽�
总结陈词:这是一群被〃照谁谁白痴〃光环照过的NPC,就等着被新兴势力完虐,以完成喜闻乐见的X丝大翻身的剧情,给正义方增加经验值的小怪。
谁想到这么一群小怪里居然出了个精英怪呢?余冼一封奏章,不啻一道惊雷,打到了政事堂的头上,也打到了一心要推行科举的人的心里。气急败坏的第一人就是颜肃之,可惜他要装得不偏不倚,不好轻易发表意见。往下数,第二个不满意的居然不是首倡科举的颜神佑,而是李彦,紧随其后的是丁号、霍亥,颜神佑看着这两老一中年脸红脖子粗地在那里争论,连甘铭都插不上嘴,深深地觉得这个世界玄幻了!
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米挚是旧族的脸面喉舌,自然对〃排挤旧族〃的科举制不满已久。然而首倡科举的是个实权派——颜神佑,这个人是不好随便攻击的。好容易余冼撕开了一道口子,米挚如何能放过这么个机会?在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队友的愚蠢之后,米挚对于横空出世的一个神队友重视了起来!当天回去就郑重将余冼作为客人请到了相府,向他请教。
余冼也没有客气,他本来对于这么一群居于庙堂之上、有着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的家伙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占着这么多的优势,又是在战争结束之后、需要文治的环境下,居然干不过人家草莽出身的暴发户!要你们何用?!你们还活着做甚?!基于对这些人智商情商的不信任,余冼压根就不跟这些猪队友一起行动——猪队友包括他哥余道衡——他单干了,自己上了个奏本。如果米挚等人智商还有救,就应该抓住机会,那么他不介意为大家支招——旧族虽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后援不用是王八蛋。如果连这样的机会都抓不住,那就算了,还是让他独自为礼法奋斗吧!
现在看来,米挚还没有放弃治疗,余冼心下大慰。米挚相招,他也痛痛快快地去了,心情与之前参加弱智同类的聚会时的愁云惨淡截然不同。米挚也没有让他失望,见了他,折节相交,也不摆谱说什么〃后生可畏〃、〃尔当用力〃的了。直接请余冼与自己对坐,夸赞他〃有干才〃、〃机敏〃会等等。余冼见米挚如此上道,态度也好了很多,心情也没那么灰暗了——他一直以为队友太蠢,需要自己孤军奋战,很有一点殉道者的觉悟。陡然发现自己并不孤独,一时面上春暖花开。
待米挚问计于他的时候,余冼也不含糊:〃齐国所依者,并非圣人,而是军功。她自己正在两难境地,若是为男,百愁皆消,不幸为女,与哪一派都有些合不来。兴科举,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武夫粗鄙,有几个识文解字?以门第论,武人子弟或有机会等高,再不济,还有荫职。若兴科举……我看那些武夫,是不会为李公等说话的。此事于他们无益,齐国强要倒行逆施,只会令他们不满。〃
米挚听的入神,问到:〃如此,齐国不足为虑?〃
余冼道:〃相公休要动她!这样的公主,她不依靠圣人而有了今日,圣人却是一片慈父心肠的!相公的眼睛,且放到政事堂!放到选材上来。〃
米挚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奈何吏部那个田舍翁委实可恶!政事堂里,一旦公议某事,全部由我做主。〃
余冼道:〃事缓则圆。请相公静下心来。只要此事成了,何惧他人哉?!〃
米挚道:〃你将事情看得太简单了!单说兴科举之事,他们就都会同意,我是独木难支的!原本老蒋还是有点骨气的,现在也装聋作哑了起来!太尉又休致了,唉……〃
余冼微微一笑:〃赵某是最没用的一个人,平日不过应卯而已,怎么就回死盯着古贺了?还查得那么仔细?〃
〃难道他竟然是个深藏不漏的高人?〃
您老还是有点蠢。米挚道:〃是我偶然听说,央他去查的。他虽然懒散,却记恨一件事情,最恨昂州出仕的那些人。蒋峦一时俊彦,怎么会发现不了其中的猫腻?蒋氏并不曾似相公想像的那样背离啊。不过趋利避害而已,他们的心里,还是知道善恶的。蒋氏现在,死不起了。〃
米挚心下大定:〃你说的是!〃有问余冼,接下啦该怎么办。余冼给他出了几个主意:第一、趁着科举还没有推行,赶紧往公务员队伍里多塞人;第二、朝堂上要力争,不要让推行科举的提议通过;第三、多多整理科举晋身的人的黑历史,证明这种取士的方法并不科学;第四,做两手准备,如果还是要科举,就要尽量往礼部里塞人,往太学、国子学里塞自己人,控制教育!这样,即使科举选官,选出来的也是和旧族有同样三观的人。
米挚大喜!连连称赞余冼是〃智囊〃,有说要保举他升职。余冼谦虚地笑了,脸上犹有忧色:〃我唯愿朝上皆君子,何敢计较个人得失?〃
米挚得了余冼的主意,就开始布置,发了上书活动。果如余冼所料,功臣派里的武将,没一个出来说话的。大周武将的个人文化素质比前朝好一点,也禁止是好那么一点而已,玄衣与昂州老兵普遍经过了扫盲,其他的部队里,依旧是九成九的文盲!高层军官个人素质过硬,一道中层往下,还是文盲居多。高层军官,按照先行的政策,连孙子都有荫职了,也就没觉得有什么迫切改变现状的需要。
是以米挚和李彦等人争执,一个说:利不十,不变法。何况现在利还没有看到,不到两年的光景就出了这么个蛀虫来?另一个就说:做事不能因噎废食,再说了,你能保证举荐上来的就没有问题么?
大佬们吵架,还有一点节制,下面的小弟们就没这么多顾忌了:关系到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经世报负,关系到家族的权势荣辱,怎么能够不激动呢?其实李彦、霍亥、丁号等人也各推荐了许多学生来做官,这些学生里难免有一种〃旧族祸国殃民,都是傻缺,天下大乱都怪他们〃的想法,以为对方太蠢,除了姓氏,旁的都没有,只要放到统一起跑线上,自己一定能完虐对方!这种心态之下的凝聚力,竟能与旧族数百年形成的荣誉感相抗衡。
都说相骂无好话,哪怕是在朝堂上,骂得急了,开始互相揭短的时候,言语也就粗俗了起来。武官们抱着手,看一群之前嘲笑他们是粗人的是文人骂街。骂着骂着,就演变成了斗殴。旧族子弟最重家族,且以家族为荣。尴尬的是,旧京来的旧族,也就米挚这样退得早的没有黑历史,其他的人家,最黑的无过于〃开门揖盗〃,凭你是谁,听到死了的父亲、祖父,被人参公鸡说是个不忠的小人,都会坐不住!哪怕你说的是事实,也要neng死你!
这就打上了!武将们两眼发光,如果不是上面坐着一个皇帝,都要喝彩了。势均力敌,这仗看起来很是过瘾!虽然政事堂里,土鳖占据了优势,在朝臣的群体里,还是旧族的人比较多一点。考试上来的土鳖草根战斗力比较高,旧族出身的官员数量占优,一时间大了个旗鼓相当。
颜肃之一张俏脸,黑如锅底——他看到战斗已经从后往前波及到九卿那里了,更坑爹的事,那个唐证道也被卷入了战团。唐仪再不靠谱,跟亲伯父也没有仇,唐证道对他还挺够意思的,他不能看着唐证道挨打不是?太子岳父将袖子一卷,手里的牙笏左右开弓。
颜神佑见状,站了起来:〃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将他们分开?!殴斗的都记下名字!这是要造反么?!〃武将们颇以为憾,眼看着侍卫们一拥而上,将殴斗的官员撕了开来。殿中御史来记名字,整整记了三页纸。
———————————————————————————————————————
议是议不下去了,只好暂时散会,政事堂跟着颜肃之开小会,讨论怎么处理这两页名单。法不责众,有时候就是因为责了之后没人顶替。颜肃之虽然正值壮年,却没有朱重八的劳模精神,天下人才也少,连太学还没有开课,连个预备役都没有。这种情况让颜肃之更生气了:〃都说说吧!要怎么罚!〃三页纸,近百人,集体降职?中二帝都觉得不妥了。
李彦道:〃不如记档?〃
霍亥很恨地道:〃你也被记,我也被记,恰似谁都没记!〃
颜肃之必要罚,颜神佑打了个哈欠:〃那就罚俸好了。一人罚一年的俸禄,正好补贴太学贫寒学子。〃
这个主意不错,颜肃之的眉头舒展了一点。又对米挚反对科举之事,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当面不好说,心里却在想:早晚找个理由让你滚蛋!米挚却一身正气,觉得科举实在是大大地不好,以人品取士通行数百年,也不见有什么不妥之处。纵使以人品取士,如果有出身寒微的人,真的各方面素质过硬,不是也有被举荐的么?天子既然分派了地方官代天牧民,就应该相信地方官,相信他们会为朝廷举才!
君臣交谈数句,真真话不投机。颜肃之头疼地问:〃还有何事?没有就散了吧。〃
蒋熙当了半天的壁花,此时才慢吞吞地道:〃各地秋收陆续结束,刺史将要到京面圣。
颜肃之打起精神,道:〃知道了,各刺史未必在京中皆有宅邸,着……户部吧,寻驿馆妥善安置。〃然后给都儿子和闺女使了个颜色——你们,留一下。
留下来就是商量推广科举的事情,三人已经达成一致,科举势在必行!但是,现在的阻力还是太大。颜肃之嘀咕一声:〃怎么我的朝上,还是那么多的旧族?〃颜神佑不吭声了,在昂州的时候,她那个保护旧族血脉的建议……也是功劳不小的。哪里想到这些得了她的好处的人,这么的坚定不移,平时好好好,遇到大事一点面子也不给她。
六郎没想那么多,只是建议:〃不如改个想法?依旧是科举,确不说是取士,而是为太学取生。〃颜神佑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有教无类!再于太学生里取士!〃六郎真是长大了!
颜肃之也是一脸欣慰,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这也是示弱于人,不痛快!你有点气魄好不好?!缩头缩脑的,像什么话?!〃老子是皇帝,又不是干祸国殃民的事情,凭什么让步?
六郎有点尴尬,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没有想到他爹觉得不满意。咬咬牙,六郎道:〃阿爹,此事急不得!政事堂能过,下面的人未必会真心去做呀!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儿不是怕事的人,可是此时,不好意气用事的。移风易俗,还需时日。〃
颜神佑想了一想,对颜肃之道:〃阿爹不妨这样想,纵使科举取士了,也未必要取了便用。〃
颜肃之一挑眉:〃怎么说?〃
意思就是开个中央党校啦!〃凡做官,不止是书要读的好,还要会做事。父母师长教做人,谁来教做官?难道要让百姓受苦?不止有德无能是祸害,会考试不会做事的更是祸害!还会让人觉得科举选出来的都是些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颜肃之的脸色好看了一点,他倒是不吝啬表扬儿子。也许是幼年时的经历使然,他还会对儿子道歉:〃是我心焦了,口气不好,你的主意很好,刚才的话不要往心里去。〃六郎到底没有中二彻底,挺亲爹跟自己道歉,内心十分惶恐,忙说:〃阿爹何出此言?父亲教训……〃一语未毕,却听到脚步匆匆。
颜神佑耳朵一动:〃好像是老霍,他怎么跑得这么急?〃
霍亥能不急么?他是来搬救兵的。李彦和丁号被唐仪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