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夏日里几乎每个休沐日这里都没有空过。
“来年,我让人在那里搭上天棚,这样,下雨也能唱戏,看戏。”
梅兰妮说,“有了天棚,还叫什么露天剧场。露天剧场要得就是这个情调,北京地区雨天少,如果真要雨天听戏,不如再搭一间室内剧场。外表弄的残旧些,里面设计的好一点,音响效果到位,剧场小点无妨,反正是包给家庭,朋友聚会使用。”
齐逸认真的考虑梅兰妮的建议。
残园因为仕林中的人常来,在北京已经有了名气。
每逢文人要搞什么活动,这里成了首选之地。夏天他们提供烧烤场地和工具,以及食物。小官们有时是几个人凑分子,有时是带了家人过来烧烤,这个过程是又玩又吃,很受欢迎,花钱又不多。而且回去时,客栈如今自己有车行,叫车也很方便。如今天气寒冷了,这里又提供暖锅服务。
涮火锅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年头的各种铜火锅制做精良。一般人家也能在家吃火锅。这时代火锅的肉比较丰富,羊肉,牛肉,猪肉,鸡肉,兔肉,鱼虾;还有很多野味,如黄羊,鹿,狍子等。肉切成了薄片,骨头加水,大锅熬汤料。
残园比较出色的是新鲜蔬果。大冷天,火锅旁放着绿油油的小青菜,小波菜,各类蘑菇,菌类,嫩绿的小黄瓜。如今,他家在廊坊建了大棚蔬菜基地。还有莲藕,慈菇等江南的水生植物。有时,客人吃了火锅后,还会买些新鲜蔬菜回家。最具特色的是,他们有些北方不常见的水果,他们的水果拼盘里会有菠萝,香蕉,梨,西瓜,哈密瓜,黄金瓜,白兰瓜,猕猴桃等。水果他家是不卖的。
再有,他家的茶水也是很有特色的。
讲到茶,这时的满人其实是不会品茶的。这点和当时的欧州人很像。
说到饮茶当然汉人领导世界潮流。他们说这个茶好,那个茶香,满人等就跟着抄价。所以很多茶,如碧螺春,狮峰龙井,庐山云雾这类的茶当时都被抄到了天价。真正问起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又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华家的人透过历史,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针对满人特别提供了茉莉花茶,茶的味品不出,花的味总能品出来。这茶还真受到满人的欢迎。总有人来问是那里买到的。
这年头卖茶是要茶引的,华记不会在皇城边上无引卖茶,但是,他家的茉莉花茶交相好的晋商经销,如今也成了京城百姓最喜欢的茶。
残园里还供应红茶,红茶是可以加其他料一起喝的茶,学着欧洲人加奶,加糖,这和蒙古的奶茶相象,满人没有入关前,和蒙古人有很多习惯相同,所以这种茶也很受欢迎。
红茶还可以加上柠檬片,做成柠檬红茶。如今他们从广南运来柠檬,做了茶也大受欢迎。
柠檬这种果子这个时代中国很少,但是烧烤时加些柠檬汁进去,特别芳香。烧烤时喝用柠檬水也别有滋味。
另外,他家的香料是别人比不过的。他们从印度进口孜然,胡椒,各种咖喱。
也有人学残园的方式经营,但是就是少了一些特色水果,香料,终是做不过残园。
残园有了特色的茶水,也有人就在残园开茶会。残园也有几样新鲜的茶点,很得人喜。
文人们来赏赏雪,写写诗,品品茶,一天的日子也过的丰富多彩。
除了吃喝,看戏,残园还有一项是玩乐。残园的金鱼从江南运来了名种,卖的正好。残园的鸟笼比制造局做的都不差。还有精致的蟋蟀罐,秋天从山东运来名种蟋蟀,引的八旗子弟如今恨不得把这里当成了家。
所以人气很旺,残园的收益当然也好了。
梅兰妮翻看着这几个月的帐本,“照这样的势头,再一年就能收回成本了。”
齐逸脸上的得意是难以遮盖。他证明了自己除了会读书外,也能做生意赚钱。
“豪强们还来打秋风吗?”
听到这个问题,齐逸脸上的笑容隐去了,“还能不来吗?不过,我也想出了应策。如今,我们只卖预定的。”
如今他们也学孙春阳,凭票据供应。如果要买东西,先买票据,凭票据去仓房领货。
今年的上半年,连马车都有王爷来白占。
如今,车行里再也不放成品的马车了,只放模型,看过满意了,就下定金,定金到了,才组装。
“又没有付了定金拿了马车,不付尾金的?”
“有,但是他也没占多少便宜,定金和车的成本差不多了。尾金不付,钱财上是没有多大损失,只是这种霸王行为让人十分痛恨。所以,付了尾金才装上橡胶胎,不付尾金直接让他滚铁轮子。”
他们的马车只所以受欢迎,是因为避震好。如果没有橡胶轮,马车的避震也很差,而且车厢下的避震弹簧很快就会断。车子回行保养和维修,要凭保修卡,不付尾金就得不到保修卡。车行卖出的每一辆车,都会有记录,这种霸王车根本就不会理睬。管事的会好声气的告诉他们没有这个零件,或没有那个部件,总之,就是没法修。
有一次,果亲王的管家带人来砸车行。
第二日正好诚信亲王的马车过来维修保养。车行里空空无人。管事就告诉赶车人说,没法做,因为修车师傅都被打伤了。又把事由告诉了一遍。又说今后也不敢再在京城地界卖马车了。
赶车的回去也好说明,这样推了几家王公的马车保养。这事就在京城里传开了。
原来,满人欺负汉人在满人眼里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如果后果是自家的不便,那就要引起公愤了。华记马车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斗车已经成为他们的时尚之一了。这事很快就捅到了皇帝面前。
乾隆想,弟弟年幼,决不会如此欺行霸市,摆明了是家奴借势生事。处置了几个家奴。
现今,再来强夺的就收敛了很多。
235 推广玩文化
现在,华记的品牌已经打出名气,他家的马车,葡萄酒在京城是最收欢迎的。
另外,残园边上的文玩店里的花鸟鱼虫,也是满人最爱。所以朝阳门外有很多的满人光顾。
满人到了这总能买到心爱的东西,如文玩核桃,琉璃板指,上好的鸟笼,蝈蝈笼等,名种的金鱼,养鱼的玻璃缸,加上奇花异草,各色的文房用品,还有漂亮的鼻烟壶等。
只要他们能想到的玩意,这里都能提供。所以,八旗子弟们如今也爱到朝阳门外华记文玩铺子里买些玩意儿。很多旗人的零用钱都进了这里。
如今说起玩,大家都想到八旗子弟。这是个错误。
真正的玩家是汉人,在满人还在深山老林里茹毛饮血的时候,汉人的玩家已经出了书,记下了玩物的各类笔记。
玩这件事,是和生活条件相匹配的。饭都没吃时,谁还会有心事玩?
如今八旗子弟不事生产,每月还有钱粮可领,平日无所事事,无非是聚众赌博,寻殴闹事。如今有了这样一个文玩的地界,吸引了那些老少爷们,让他们有事忙活。带着旗人居住区的治安也好了起来。旗人的首领倒都能想明白,不但不阻拦,还大事鼓励众人文玩。这文玩好过武打不是?
齐逸很会抓紧时机,文玩铺子里还卖前人和今人的玩物笔记。
还找来江南著名玩家的笔记,加以出版,如张岱的,,文震亨的等。
这些文章短小精悍,写的好,但是满人普遍的文化水平低,还看不大懂。
齐逸干脆就给自己起了个什么山人之类的假名,写起了,,,等通俗易懂的读物,尽往器具精美方便引导,重点介绍养蟋蟀的罐,养鱼的缸,养鸟的笼及其各类小器件。带动了华记文玩事业的蓬勃发展。
这样的书一出来,卖的极好,八旗子弟人手一本。想不到印这样的小册子倒赚了一笔。现在都印到第三版了。
为了推广玩文化,齐逸还创办了一个小小印刷厂,专门印刷自家的读物。
满人有钱有闲,缺的是文化,这种玩文化的普及推广,也算是一种文化同化的过程。
玩和吃喝是紧密相结合的。
中国人总结成四个字吃喝玩乐。就是说,吃饱喝足,还要会玩,人生才能有乐趣。
说到吃喝,放眼全球,纵观历史,还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强?在别人还是石器时代的时候,中国人的祖先就已经享受起了美味佳肴。
出土的青铜器大多数与吃喝有关。
吃喝到了艺术层面,那也是中国独创。
齐逸为自己捏造了个什么逸士的名头,写了(重点在茶具和茶道形式),,这些关于吃喝的小册子。
茶道,酒道的随他乱吹。有些文化的内涵不是三天两头就能学好的,但是,硬件和形式可以模仿的很快。
书中介绍了绿茶用什么样的茶具,红茶的茶具如何配置,功夫茶用的壶杯。抹茶如何冲调。还引伸到了各中药茶,果茶。
而葡萄酒也有许多的讲究,吃鱼配什么样的葡萄酒,食肉又是什么样的葡萄酒,餐桌上的葡萄酒,要陪什么样的杯盘,勺匙。一一写来,不厌其烦。
连带着残园旁的华记器皿部中的各类茶具,葡萄酒具,玻璃碗盘,等物常常销到无货。连带着一旁晋商的茶店中的茶叶也常被买的断销。
最逗的是那本,把三百年后的各种小吃,换成了明朝的背景一一写来。
馋的那些老饕们大街小巷的乱窜,到处寻小吃。
残园趁机推出了书中的小吃。
其他的商家也不甘落后,很快也推出“正宗”的招牌来。朝阳门外的小吃事业蓬勃发展起来了。
梅兰妮道,“你在清朝是了不起的两榜进士出身,在现代也是硕士毕业。就写这样的文章,太大材小用了。”
齐逸认真地,“怎么说我大材小用呢?虽然我现在写的都是写花鸟鱼虫,吃喝玩乐,但我这也是大事业。腐蚀八旗子弟,使他们成为垮掉的一代,这可是百年大计。”
梅兰妮听说,笑弯了腰,“写完了,还可以写,,,一路小吃下去。残园可以一一推出相应的小吃。这样还能为我们家做广告。”
“这倒是个好主意。如今我们家在苏州的点心师傅也不少,可以让他们来北京带徒弟。”
大雪过后,天放晴了。
梅兰妮用羊毛围巾包住头脸,在齐逸的陪同下,逛起门口这条大街。
几个月不见,这里已经大变样了。
商人们都懂的抓紧商机。加上朝阳门外这条大路已经修建好,沿路华记还建了几所商业房屋。那些房子如今都出租了。
有的开书店,南纸店,绸布店,小百货,南北货等。也有人卖下沿街地段,造房开店,饮食店,茶馆也一一开出。还有很多摆摊的。
原本冷冷清清的朝阳门外,如今成了一个新的热闹地界。那条大道也不用刻意起名,京城的人都顺口叫它朝阳门外大街。
梅兰妮走进自家的文玩店。掌柜热情的迎了上来。文玩店的掌柜姓潘。
梅兰妮看着铺子里的货架上放着货样,每种货样前都写上了货物的名称和价钱。
一边是开票处,客人到了这里,付钱开票,然后凭票让人去仓库取货。
尽管天气寒冷,店里还是有些顾客。有些人在看货架上的货,也有人正在开票。生意很兴隆的样子。
梅兰妮眼睛扫过皮毛架,一愣,“咦?这么这里的皮毛生意不好吗?”
那里只孤零零的挂了张兔皮。
掌柜忙介绍说,“天冷前所有的皮子都卖完了,如今只剩下几张兔皮。我们的皮子鞣的比别家的好,柔软蓬松。价钱又不贵,所以特别好卖。货一到,没几天就卖掉了。”
清朝立国以来,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