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缭谒持文辏烊巳刖┖螅桶丫┏抢锏陌傩崭铣隽顺恰D墙幸桓霾遥飧浇呐┨锒急黄烊巳α巳ィ傩彰涣松疲坏迷谡飧浇莶荽盍烁鑫雅锊厣恚欢吕矗鏊蓝乘啦恢涫;苟嗫髡庑┧旅砩嶂嘞嗉茫蠹也琶闱慷热铡:罄吹搅丝滴跄昙洌嫡饫锬痔浇蹋桥顺ⅲ杀唇松薄U庖黄负趺涣粝率裁椿羁凇;股樟怂旅砗兔窬樱腔鹕樟思柑旒敢梗≡缧┠辏饫锉榈匕坠牵鼓芴皆构淼目奚垢依矗。⒚防寄莸热颂诵南骡弧
梅兰妮在现代时,对于清朝的理解是来自于那些电视剧,漂亮的演员,华丽的背景,时髦的服饰,和那些格格阿哥们的情仇爱恨。谁想到,来到这个王朝,到处都是血流漂杵。满人在这片土地上的所做所为,就和当年日本在东三省一样!说什么民族文化的融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没见清朝被推翻,他们就和日本人勾结建立了满州国!
地方买下了,梅兰妮等人在常保的陪同下逛了野潭子的周边。那地方已是灌木杂乱,野草横生,在野草中还能看见不少遗留的旧物,乌鸦被打扰了,飞起,呱呱的叫着,让人感到一股凄凉。在野草的深处,他们发现了一尊大石佛,几乎完好的坐在莲花座上,旁边还有几尊立着的的石菩萨。看来这里过去的确是石佛寺。
饭桌上,齐逸把常婶的话转述给了叶,屈二人听。那两人亲身经历过官兵的镇压,所以很有感触。
齐逸又讲了要建园子的事,他说,"咱家的园子就以这些遗迹为主,你们帮着把它们考证出来,比如石佛寺建于什么时候,毁于什么时候。石佛来自何方。到时候,咱们在这些遗迹旁立石板刻字一一说明。"叶惟世和屈仪奉满口答应了。
保留遗迹,就是保留历史和见证。尽管后世有些人想美化英国法国侵入中国的事实,一座残缺的圆明园就能让那些人口里的'好意'破产。在徳国柏林最繁华的大街上,一直保留着二战轰炸过的废墟,就是要让子孙后代知道战争的残酷性。
185 客栈扩建
客栈的扩建工程当然不只是造园子。造园子只是其中一个很花钱的部分。
最重要的是要扩修从进士村到朝阳门这一公里长的路。这路原本就有,只是常年没有保养,有些坑哇,大车走起来很颠簸。而且,这路两边没有树木。在古代也许是为了防御的需要,因为谁也不会为攻城的那一方准备制造攻城武器的资源。
修路架桥原本是善事,可是在天子脚下做这事就有些忌讳。
要有一个妥当的理由。华家因为家中出了五个进士,为了感谢神灵的佑护,做些公众事业,这还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他们已经修了从通州到进士村的一部分路。通州到北京的交通是很繁忙的,虽然,这时候的通惠河还在使用,但是,这条河窄,漕运又繁忙,所以民间的运输还是走陆路的多。华家修好的那段路,行人觉的方便,京里也没人说什么。所以,这次他们要以客栈为中心,两头修路。正逢灾年,有流民过来,劳动力不缺。
这年大旱,直到六月才下的雨,秋收是没有了指望。秋种要到中秋节之后。这两个月,就有不少农人出来打短工。华家的各客栈都招工修路,造厕所,建休息凉亭。在路边挖种树坑。
工钱有两种形式支付,一种是付现金,另一种是付粮食。粮价以市场价的半价算。此时京畿地区的粮价已经是一石白米二两八钱银子。所以,绝大多数的农民工都选择要粮食,一个劳动力干一月能得到二石不到的粗粮,家里省点吃就能熬上三,四个月。所以,华家的各客栈都有许多人来要求工作。
各客栈的账房都忙碌起来,需要人手。
和娘名正言顺的到客栈账房相帮算算写写。她去工作,自然要派一个丫环跟去服务。开始时是文碧和书香轮流去,可是,两三天后,和娘指明要三妮去。
"我?"三妮有些忐忑。
梅朵也警惕的看着和娘。
和娘笑着对梅兰妮说,"婶娘,你不知,那两丫头不认字,老把做好的帐乱放。没的让人心烦。"梅兰妮转头问三妮,"要不你去试试?"常婶向三妮使了一个眼色。
三妮对和娘福了一下,"三妮愿意跟着大少奶奶学习。"头一天,三妮还有些不适应。可是,她勤快,会看眼风手式,很快工作就顺手了。除了倒水添茶磨墨等,还会帮着抄抄写写,整理归放。和娘对她很满意。
梅兰妮用这事教育那两丫头,"看见了吧?人有了本事哪都行,别整天琢磨那些不靠谱的事情,人到头来还是要靠自己。你们也趁现在还年轻,好好为自己规划规划吧。"客栈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商业那部分。华家已经买下了客栈旁边的宅基地,准备建造一些店铺,或者出租,或者自家用。
而齐逸还提议,在客栈里面再建一个图书室,也不用太多的书,多放些与考试有关的参考书,凭着住宿牌可以去那里读书或借书。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了。
华家的北京客栈主要是接待两种人,一种是运输队,那些就杂乱些,货物,车马等,都要有院子安放。占地也大些。再一种就是赶考的学子。前者是华家客栈的主要客源,而后者对华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他们是华氏用来保护自己的舆论工具。
所以,这次客栈的扩建工程中,要建造两幢为考生住的楼房。房间设计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参考了后世的标准客房,两张单人床,放些桌椅板凳,当然不会少了衣服架和脸盆架,每间房里都有大壁橱。
新奇的是,每层都建一个水房和厕所。用的是抽水马桶。和自来水。就是考虑到水塔的高度,才把每层房的高度限制到了两米。从井里压水,以他们目前的水平,最多也就是压到了五,六米。另外,房间都安装玻璃窗,这样光线好,便于读书。
这些天,梅兰妮他们每日和能海金掌柜商谈客栈的扩建计划。金掌柜还要做会议筹备。
梅兰妮虽然已经和华家北方企业的各层领导碰过面了。但是,一个企业要有凝聚力,除了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还要有相应的福利措施。这两者结合才是企业的管理。
所以,华家的人早就根据后世的管理制度和眼下的现实做了一定的修改。能海早就和梅兰妮商量了,要举行一次北方高级管理人员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不多,除了华家的人,就是能海,再加上金掌柜和康掌柜,前者是天津,北京地区的大掌柜。后者是西北地区的大掌柜。另外由边峰提议,邀请范大娘也来参加会议。这个提议当然也被接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这个商务会议定在了七月初的一个休沐日召开,那是为了方便叶,屈二人参加会议。
有人的地方就有宗派,华氏企业里也不例外。华氏企业是借南方洪门的力量起家,所以,在华家的家里,叶,屈二人对于南方的洪门人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北方大都是新发展的人才,但是,能海是很愿意看见有南方的力量加在其中。
范大娘是在女儿十三娘的陪同下,和康掌柜一行人一起来的。
梅兰妮把范大娘母女迎到自己家里住,客栈还没有安装抽水马桶和自来水。女人多有不便。
范大娘和女儿心里非常的高兴。这是因为梅兰妮没有把她们当成外人。也没有看低她们。
对于华家光亮的房间和方便的生活设施,范氏母女感到希奇,但也没怎么小家子气。很快就学会了使用。
傍晚时分,叶屈二人回家,梅兰妮为他们做了介绍。
因为事先叶惟世和屈仪奉听说过胭脂盗的故事,所以对这两位女客很感兴趣。特别是屈仪奉,他没想到十三娘是如此的美貌,自己倒先红了脸。
十三娘也眼睛闪眨看着面前的两个年轻人,主要是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进士。特别是这样的后生。
叶屈二人如今正当年华,虽然还带有一些青涩,也算得上正当年华了,两人由于营养较好,个头都偏高。从小又都参加训练,并非豆芽菜一根,人也有些粗壮。
最特别的是头上的头发留的比别人多,常人是光着整个头顶,在后脑勺开始留发,乾隆时期的发型已经将后脑勺基本留满了。而这两人只在前面剃了个半月印,这是穿越的男孩教他们的,这样一来,他们的辫子比别的人粗,垂在后面,还有了些潇洒劲。自然更符合汉人的审美观。比那金钱鼠尾不知要好上多少。如今,京城里正悄悄的流行着他们这样的发型。翰林院的年轻人几乎全改成了半月印。
晚饭后,梅朵邀请十三娘一起去了西南小院,年轻人都到在西南小院里。艾思德也在那里。这些天,每晚固定的时间和琅琦有联络。在等待的时间里,大家喜欢一起天南地北的聊天。特别是有了艾思德的海外奇谈,连和娘也顾不上矜持,晚晚前去。这些天来,和娘的眼界被逐渐的打开,不再局限于后院的家长里短。
艾思德这天见有美女加入谈话沙龙,更是起劲。话题被引到了英国最受争议的国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王后们。宫廷的血腥使所有人都有了兴致。
两位做母亲的,坐在东小院,谈着闲话,相互夸着对方的儿女。梅兰妮这些年养成了习惯,边谈话,边在手里干着针线活。
她的手里织着绒线活。问道,"十三娘的排行是根据她父亲家里来的吗?""不是,"范大娘道,"是根据我们那些姐妹结拜的排行。""哦,那十三娘姓什么?"梅兰妮又问。
范大娘沉默了。梅兰妮觉的问的孟浪了。
过了一会子,范大娘才说,"她父亲姓袁,他死后,她嫡母将我赶出了家门,我临走时带走了她,那时她才五岁。""你做的对。如果留她在袁家,说不定就为了那些人的利益就给祸害了,你看她现在多好!""可是,有人对我说,是我耽误了十三娘,没了姓氏的女子不好找婆家。""十三娘怎么没了姓氏?她可以姓范。你的女儿为什么不可以跟着你姓!"范大娘说,"你是真心这样认为的?""当然。她现在称得上是一位巾帼英雄。美丽又大方。"梅兰妮是真心的夸。"这世上象她这样出色的女子,我还不多见。"范大娘微笑了,"你见过几个人,就这样的夸她。""我从南到北也是有过几番见识的。这年头的女子大都是扭扭捏捏的,让人看的肚肠发痒。"和梅兰妮谈话还真开心。原以为华家出了五个进士,也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家庭。没想到和她们想象的完全不同。华家的人都平易近人。
家里的佣人并不多,梅兰妮对她们说话也很平等。没有颐指气使。
说到华家的生活,家中摆设也没见有多少富贵。但是生活舒适方便。华家的生活给了范大娘很多启示。比如取水,排水等。红河村的生活设施也可以改造一下。
186 圆桌会议
开会的座位排次,历来都是让人伤脑筋的。
英国的亚瑟王就用圆桌解决了这个问题。
金掌柜在梅朵的指导下,在会议室设立了一张大圆桌。围绕着圆桌放置了十把椅子。
梅兰妮邀请范大娘坐在自己的左边,梅朵自动坐在了她的右边,梅朵的右边,坐着能海。范大娘的坐边依此坐着华家的兄弟。能海的右边坐着两位大掌柜。
没人对这个座次有异议。好象这是很自然。
会议由梅兰妮主持,她把事先和能海商量好的企业规章制度和各项福利项目,让人抄写了,发给在坐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逐条进行讨论。
这份条例是穿越众写出来的,他们主要想听听这个时代人的意见。
也许,开始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