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囚服。他们排成—队坐在长凳子上,眼窝凹陷,正看着一个巨大的屏幕,屏幕上有个酷似“老大哥”(①老大哥(Bi8 Brother),英国小说《1984》中的独裁者。——译者注)的人在那里做演讲。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妙龄女郎,从这群人中间冲了出来,然后跑到了自己的小屋,走到一个大屏幕前。她握起一个很大的锤子,只见她快速地抡起锤子,锤子的动能不断增加,最后飞了出去,刚好击中大屏幕的中央,大屏幕“嘭’’的一声炸开了,里面发出了令人炫目的光芒。随后,抑扬顿挫的广告宣传语传到了观众的耳朵里,与此同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同样的字幕:1月24日,苹果计算机公司将会隆重推出麦金托什计算机,到时你会明白,1984年将会有多么的与众不同、多么的精彩纷呈。
苹果公司的这则广告和以前的广告相比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更加别具一格,让人赞叹不已。美国全国的电视台在他们的晚间新闻里反复地播放着这则广告,它所达到的效果相当于苹果公司做了数百万美元的广告。
苹果公司终于在1984军1月24日正式向世界展示了麦金托什机。这次展示会是在苹果公司的年会上举行的,展示的当天,苹果公司里集中了众多的员工、股东和新闻记者。史蒂夫特意穿着有双排纽扣的夹克,配了一个圆点花纹图案的领结。这是他最为得意扬扬的时刻。
在灯光暗淡下来后,史蒂夫在聚光灯的照射下出现在展示厅的平台上,他耸了一下肩,然后宣布展会开幕,接着他又用平缓的语调朗诵了他喜欢的诗人鲍勃·迪伦的几行诗,另外还有歌曲《时代在变》里的歌词。
约翰·斯卡利紧跟着第二个出场,他宣布当前苹果公司资金雄厚,没有长期欠债,而且苹果Ⅱ电脑销售状况良好,在12月份已经打破了历史纪录。他说完后,观众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史蒂夫又重新出场,他说他已经说得够多了,现在该让麦金托什机“自己”展示“自己”了。他从电脑包装袋里取出麦金托什机。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这台麦金托什机对观众“说话”了:
嗨,大家好,我是麦金托什机。能够从那个袋子里钻出来真是太美妙了。我现在还不习惯对着这么多人讲话,但我要与你们分享一句至理名言,这是我第一次遇见一台IBM公司的大型计算机时想到的:不要信任一台你提不动的计算机!
当然,我能够讲话,但现在我还是坐下来,静静地听你们讲。在这里我带着极大的自豪感向你们介绍这位像我父亲一样的人——史蒂夫·乔布斯。
这真是一种不同凡响的展示方式,在观众中间迅速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观众这么热情,其中一个原因是这台麦金托什机所做的开场白令人捧腹;还有一个原因是史蒂夫又重新回到了人们关注的中心。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麦金托什机的设计人是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就代表着麦金托什机。
史蒂夫这次的展示和以前一样也是毫无瑕疵的、非常完美的。史蒂夫具有那种感召别人的超凡魅力,同样他这一次也得到了观众的好感,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但唯一的缺憾就是他缺乏一种幽默感。
在随后的日子里,顾客们蜂拥进了麦金托什机的销售商店,想看一看这个在广告上说得天花乱坠的东西到底什么样。订单也随之而来,在销售业务最关键的100天之内,据史蒂夫吹嘘说,麦金托什机总共卖出了7万台。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4 告辔别“苹果” 我们现在应该考虑一下斯卡利的问题,他不能再待在苹果公司里了。他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做什么。
史蒂夫·乔布斯
在苹果公司里,约翰·斯卡利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完全被史蒂夫遮住了。史蒂夫对别人有着超级的感染力,身上也洋溢着迷人的魅力,他能够蒙蔽住一些人的眼睛,使他们接受他的错误观点。而约翰·斯卡利认为,史蒂夫这样做是在拿公司做赌注,他对新推向市场的麦金托什机做出了过高的估计。史蒂夫还是认为在麦金托什机推向市场的第一年里,也就是1984年,销售量一定会达到50万台,因为根据开始时的销售报告,这一数量完全能达到。苹果公司的两位主管都对这一销售计划提出了质疑,并希望史蒂夫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但不幸的是,他们随后被史蒂夫免职了。
当世界上很多公司都在看着苹果公司,认为苹果公司是未来的股份公司经营的典范的时侯,在苹果公司行政管理层却形成了一股非常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足可以把苹果公司分裂成几个部分。
在麦金托什机成功推向市场后,约翰决定要把麦金托什机研发组和“丽莎”电脑研发组整合在一起,然后由史蒂夫·乔布斯做他们的负责人。但也就是从约翰的这个决定起,事情就变得不妙了。在两组人员整合的第一天,当两组人员都集中在“丽莎”电脑研发大楼中厅的日寸候,史蒂夫向“丽莎”电脑研发组成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真是—群饭桶。”也就是从他这一句话开始,情况就变糟了。“我作为麦金托什机研发组的一名成员真是感到羞愧难当,”唐·登曼在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时说,“在史蒂夫发表长篇激情演讲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丽莎’电脑研发组的人员,他们眼里都流露出憎恨、愤怒的目光。当然,在我看来是不能责怪他们的。”
但实际情况是,并不是麦金托什机研发组的所有成员都认为史蒂夫的长篇讲话不合时宜。他的讲话也激起了很多人的情绪,当然是那种不良的情绪。一些麦金托什机研发组成员就认为,史蒂夫的讲话是绝对正确的。“我认为他的讲话真是太精彩了,”安迪·赫茨菲尔德说,“他就应该如此对他们讲。‘丽莎’电脑研发组的人就是没有振奋起精神。”
以后的事实证明,史蒂夫的任性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是他迅速走向危机的关键性因素。他的讲话也表明,在他的心目中根本就缺少一种人性化的东西,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苹果公司赖以成立的基础,而现在这一切好像在史蒂夫那里不复存在了。史蒂夫的讲话表明他有掌控整个苹果公司的企图,但这也预示着他真正掌控公司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杰伊·埃利奥特是苹果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副总裁,他也是麦金托什机研发组里除了史蒂夫之外唯一的苹果公司行政官员,同时他还是一个善于观察周围事态变化的人,他看到了斯卡利和史蒂夫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约翰是公司的总裁,”埃利奥特说,“但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史蒂夫手上。在公司主管人员开会时,你只要看一看史蒂夫和约翰的表现就行了。他们两人可以彼此对话,但其他本来要向约翰汇报工作的人员,反而得向史蒂夫汇报。他才是苹果公司真正的主管。”
“我们雇用约翰是来指导史蒂夫工作的,”埃利奥特解释说,“但是结果呢,却正好相反,是史蒂夫在教约翰如何做事。”
约翰·斯卡利是一个说话、做事从容、矜持而有理智的人,所以他明显不能容忍史蒂夫的行事方式。但面对着史蒂夫咄咄逼入的气势,他又无能为力。史蒂夫看起来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迈达斯一样能够“点物成金”,因为麦金托什机正在成为最畅销的电脑,并且已经占领了美国的电脑市场。与此同时,从史蒂夫本身来说,他也正在获得一种个人收益,因为里吉斯·麦金纳公司在大力宣传史蒂夫的事迹,目的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史蒂夫·乔布斯是“个人电脑的真正发明者”。最终这种宣传攻势达到目的了。
史蒂夫这个“个人电脑的真正发明者¨,在此时也即将成为危机风暴的中心。
古希腊有一个词语非常适合描绘史蒂夫这种人的行为态度。希腊人把这叫做“狂妄自大”(hubris),他们认为当一个人敢于挑战上帝的时候,他的行为特点一定是傲慢无礼的。而上帝对他的反应也是一样—在天堂里把这个桀骜不逊的家伙一棍子打趴下。
在1984年,一个比较醒目的广告用语是来自温迪公司的汉堡包广告,有一句广告词是:“有牛肉吗?”苹果电脑用户也开始同麦金托什机同样的问题。机器销售开始时的100夭里,麦金托什机显得耀眼夺目,但是细加观察分析,还真没有多少“牛排”。说起来也是一个笑话,麦金托什机的软件应用程序只有6种,即:麦金托什机数据记录程序、麦金托什机显示程序、微软文字处理程序,另外还有其他3种数据记录、显示和文字处理程序。当时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软件公司,包括为IBM公司的家用电脑开发出最畅销电子制表软件Lotusl2 3的美国Lotus公司,都还不具备为具有可视功能的计算机开发高难度软件系统的能力。麦金托什机与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展开了竞争,而IBM的个人电脑已有数干种软件程序可供选择安装,因此电脑用户只是把麦金托什机当做一台玩具,一台你可能喜欢但又不会购买的机器口
苹果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对麦金托什机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但结果却不容乐观。零售商们首先向用户展示的还是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即使顾客有时候问一下麦金托什机的情况,但他们最后买的还是IBM公司的个人电脑。电脑购买用户不喜欢没有扩展功能的机器,况且麦金托什机的屏幕太小,还没有绚丽多彩的颜色。
—位自由撰稿人回想起了与苹果公司的经理贝齐·佩斯坐在麦金托什机前写一篇演讲稿时的经历。演讲稿要求提交的时间比较紧,第二天早晨,贝齐就要把这篇稿件交上去,以便能在苹果公司极其重要的年度销售大会上使用。这位撰稿人习惯于每写一两句就保存一下信息,但这台机器只能把信息保存在一张软盘上。让人不可恩议的是,当要保存信息时,机器却把软盘弹了出来,接着就出现一行提示语,要求把装有微软文字处理系统的磁盘插入磁盘驱动器。撰稿人按照机器的提示做了,磁盘在磁盘驱动器里旋转了一会,却又被弹了出来,并且还伴随着一行提示语,要求把写有演讲文档的软盘再次插入驱动器里。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进行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这位撰稿人非常气馁,贝齐也因为拿不到演讲稿而焦虑万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麦金托什机没有足够的内存,而它的内部硬盘驱动器也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这一次算是苹果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实实在在地尝到了麦金托什机用户遇到的麻烦。后来,麦金托什机的研发人员把这种麻烦叫做“磁盘驱动器的奥林匹克”。
面对麦金托什机出现的问题,人们的抱怨之声此起彼伏。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和市场运营方面,史蒂夫还不是多么擅长,他只是相信自己的直觉以及依靠他的市场调查员们调查的结果,尤其是在1982年年初,那时正是史蒂夫春风得意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那种“点物成金”的人物,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在计算机的设计上,他更是我行我素,擅自决定计算机应该装配什么部件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麦克·默里形象地比喻道:“史蒂夫所做的市场调查就是每天早晨看一看镜子里的自己。”
到1984年7月,麦金托什机的销售额就让人有点担心了,卖出去的机器数量好像一直在减少。开始的时候史蒂夫还拒绝相信这个事实,他认为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