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

第11部分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第11部分

小说: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质藤本植物,叶茎略带白色,密生有节的长柔毛。我反复在脑海中搜索,在老家肯定是没有见过的,那么书本上呢?似乎教科书上也没有。
我没有一丝印象,只能摇摇头。
“这就是白英,性寒,味甘,有小毒。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这可是抗癌的良药!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的治疗,可惜啊!这么好的药没有人采集,现在药房里用的大部分都是人工种植的药材,原生药材量小,采集慢,所以价格偏贵,医院不愿意采购,而人工种植的药材常常为求速生而忽略了质量。有时候为了给病人治病,我会亲自上山来采药,但限于精力,只能帮那些大病和重病人……”
李主任的一番话,让我沉思良久……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急功近利者日多,野生药材品相不好,不够壮实,且采集不易,有时候连采药连工钱都挣不回来,所以人工种植越来越多,收益是高了,但药效却下降了。国家应该制订相应的制度来规范中药材质量的管理。
今天,我治疗癌症病人仍然常常会用到白英,而每每此时,我都会想起慈祥的李主任。再看看国家现在实行的GAP(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我不由感叹:国家正在为中药种植标准化努力,而我们学中医的,对医学的研究岂能放松和懈怠!
在返回的路上,我想起了队长在见习第一天遇到的胃病患者。忍不住问起李主任,为什么在患者一进门就知道应该让他做胃镜呢?
李主任笑着说:“这个并不难,这就是诊断学四诊中的望诊。患者一进门,右手捂住上腹,鼻头色青带黑,自然要考虑慢性胃病!”
我点头不已,望诊的重要太爷早就教过我,但是我还是不能熟练运用。看起来以后要多加练习了。
回到寝室,我把下午李主任所讲的,我所不知道的都记在了笔记本上,太爷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每天早上,我都会在七点半准时出现在儿科门诊诊室前,慢慢地王专家不再面无表情,他会在忙碌时让我帮忙配药,按着他的指示,我在不同的罐子勺出不同份量的药粉,虽然依然有十几种药粉,我不完全知道是什么,但比起最开始的毫无头绪,现在我已经有所领悟了。
有一天上午意外地不是很忙。我和王专家相对默然。我翻着书,王专家看着我。他突然间开口问道:“你真的那么喜欢中医?这么久还能坚持下去?”
“是啊!我太爷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教我学中医,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好中医。”
“我跟你不一样,我并不想当个医生,只不过我家世代行医,到我这一辈,就我一个传人,所以老爷子逼着我记下了祖传的秘方,不过也幸好靠它,我能混碗饭吃。我没有上过几天学,现在在医院上班,也是因为在当地小有名气,医院聘我每天来坐半天诊,看到你,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没有想到有人会这么喜欢当医生,对了!你将来不会留在我们这里上班吧?”
“应该不会,我的理想是回老家当医生,能够为老家的病人治病。”
“那就好,说实话,我挺欣赏你的。我的方子,你也偷得七七八八了,小子,你还挺厉害的。”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实话,在这儿呆了快三个月,除了几味药粉还不太清楚外,其他的药粉及治疗时各自的比例,我已经记下来了。假以时日,我想我应该可以灵活地应用了。
“告诉你吧,你所尝不出来的那几味药粉,都是复方的,所以你的舌头还是不够灵啊!不过好人做到底,我今天把那几种复方成份告诉你,不过,你可不要来抢我的饭碗啊!”
我有些诧异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王老师一直知道我在“偷师”,但一直什么也没有说,现在还要把秘方告诉我,我觉得我有些误会他了。
“小子,我老爷子知道我不是学医的料,临死都闭不了眼,他遗憾我不能把祖传的方子发扬光大,说实话,我也就是个照方抓药的江湖郎中,也只能靠祖传的方子混碗饭吃,把祖宗的东西发扬光大还要靠你们这些读过书的大学生,所以我把方子给你,不光希望你运用于临床,也希望你能深入地研究它……”
最后在儿科门诊的一段时间,王老师开始系统地指点我,而将我偷师所得的零零碎碎的东西,完整地串在了一起……
在见习返校的路上,回头望着我呆了三个月的中医院,心里真是思绪万千,除了感慨,更多的是不舍!
舍不得慈祥的李主任,也舍不得被迫学医的王老师,还有这里的山水,这里的病人……
 
第十七章:我的大学之制药篇
大学第四年下学期,大部分课程都已结束,同学们都在为大五的实习做准备,为能分配到好的实习医院在做努力,而我心里总觉得少些什么,虽然四年来,中医、西医课程各学了几十门,但中药的炮制太爷没有教我,学校也没有教,还有中药制剂学、中药鉴定学这些中药专业主修的课程,我们却未沾边,难道作为一个中医大夫,就没有必要学习这些课程?可我却真想学!
在朋友的引见下,我见到了中药教研室的陈教授,陈教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智慧型的人物。
我谈到了目前中医系所学的课程,和我的一些想法。陈教授肯定地说:“目前中医的培养方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中医懂医不懂药的情况十分普遍,药学虽然没有医学复杂,但这里面又是一番天地……”
我说:“那我可要拜您为师了!”
“这拜师酒你可得先请!”朋友说道。
“如果你想学,我借几本书你回家看看,不懂的可以问我,酒就不用请了!”陈教授一边说,一边给了我两本书,一本《中药制剂学》;一本《中药鉴定学》。
“中午我请客,一起吃个便饭!”我一边接过书,一边说道,同时给朋友使了个眼色,希望他帮忙说话……
我们一行三人来到食堂,在二楼学生餐厅包厢,叫了几个小菜和几瓶啤酒。陈教授喝了口啤酒,开始讲起中药现代化。
“由于汤药入口很苦,病人难以下咽,改变中药的入口问题,一直是药学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在口感良好、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的总的指导下,中药现代化取得了很多成绩。古人将药材粉碎后加上蜂蜜,做成蜜丸,就是一种办法。现如今就粉碎技术而言,就有了质的飞跃,超微粉碎机能使药材粉碎达到细胞级,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得到彻底释放;微粉后制成蜜丸,疗效也有很大的提高……”
陈教授看我们中医系的对药学有这么好的兴趣,继续说道。“由蜜丸改进成浓缩丸,不仅改变了传统蜜丸‘粗‘、’大‘、’黑‘的特点,服用量也减少了,达到了服用方便、口感良好、疗效增加的特点,糖尿病人也可以安心服用;还有颗粒剂,不用煎煮,开水直接冲服,给患者服药带来很大便利;β环糊精的包合计术,将有异味或易挥发的成分包合起来,既改善了口感又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中药透皮吸收增强剂的研究和运行,增强了外用药物的利用度,临床疗效也得到了提高!”陈教授如数家珍的谈论着中药现代化,让我的视野大大开阔。
“可是据我所知,中成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插言说道。
“你说的没错,现在为了使中成药的质量可控,质量标准更具有科学性,目前的指纹图谱技术,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陈教授描绘出一副中药现代化的美丽画卷……
我心里一直有困惑,中药的粉碎技术、除味技术、增强吸收技术都在取得成绩,那有没有想到整体提取中药中的生物场,而不是分离提取中药中的单体成分,中药材中也应当有整体观,也应当有阴有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药物提取到单体成分后,作用肯定发生了变化,那中医的辩证用药又如何体现呢?
我得好好看看这些书籍,我暗下决心。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很快看完了陈教授给我的两本书。对膏剂、糖浆剂、胶囊剂、丸剂等都有了大体的认识,但要制出成药来,还是没把握,况且很多问题还不明白,这里面的学问还很深。于是周五下午找到陈教授,想向他请教一些问题。
来到他的实验室,陈教授正在教学生使用高效液相,看我过来,非常高兴。
“书看的怎么样?”
“看完了,不过疑问很多?”
“说说看!”
“一个拟定好的处方,如果要制成浓缩丸,生产工艺中一部分药材需要提取其浸膏,一部分药材需要粉碎,这其中什么药材提取什么药材粉碎,如何确定呢?”
“嗯!书你还是看进去了!一般情况下,提取时成份容易破坏的和容易挥发的药材就粉碎,粉性足的药材也可以选择粉碎!这些都不是绝对的,还要看什么处方,最终制成多少成品!比如:六味地黄丸中山茱萸一部分煎煮提取浸膏;一部分与山药粉碎成细粉;而三黄片处方中取大黄一半粉碎成细粉;剩余一半大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陈教授边讲边用手比划,我是学中医的,看来把一个有些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给我讲清楚,的确有些困难。
“这样吧,我有实验就叫你过来帮忙!你也可以理论结合实际边操作不学习。如果今后到大医院上班,制剂学基本上可以不用学,但如果你到社区医院上班或者自己单干,学习中药制剂学和中药鉴定学是非常有用的。”
“书上得来终觉浅!今天正好我在搞一个膏剂的小试,你过来看看……”
陈教授给我讲解真空浓缩提取浸膏的过程,从来没有接触过浸膏是什么东西的我,看到黏黏糊糊的浸膏,我还以为是糖浆。
陈教授一边纠正我的错误,一边讲浸膏和糖浆的区别,在他看来中药系绝对不会出现的问题,在中医系身上出现了……
再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只要有实验,陈教授总打电话给我,让我过去观摩,有时也帮些小忙,动手操作操作,从艾条的制作到蜜丸、浓缩丸的加工,胶囊填充板的使用等都手把手教我,同时只要有机会,他就给我讲中药材的鉴别。
“中药材可以从形状、颜色、气味、表面、质地、断面来鉴别,传统的鉴别方法有一看、二闻、三尝,还有水试、火试,通过这些办法基本上都可以鉴别出真伪来!”
“不同的药材,往往有其独特的外形,而且这些外形特征一般较为固定。如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芦,锦皮细纹珍珠须‘;党参’狮子盘头芦‘;黄连形如‘鸡爪’;天麻头如‘鹦哥嘴’;防风根头如‘蚯蚓头’;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粉防己形似‘猪大肠’等,皆取其形。观察药材性状时,如系干燥、皱缩的全草、叶、花类等药材,应先用温水浸泡,待其展开后再观察。”
“各种药材多有不同的颜色。如黄连、丹参、紫草、乌梅、青黛、白芷、红花、金银花、牵牛子,皆取其色也。药材不同、加工方法不同、贮藏时间不同,都会影响药材的颜色。“
“气味包括气和味两方面,含挥发性物质的药材,多有特殊的香气,如阿魏、丁香、鱼腥草、败酱草、鸡矢藤,皆有嗅之难忘之气;对气不强烈的药材,可将其切碎或用热水浸泡后再闻。而辨别药味则需口尝,如乌梅酸、龙胆苦、肉桂甘、干姜辛辣、细辛麻等,口尝药材时,至少要嚼1分钟,才能准确尝出味道;对具刺激性及有毒的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