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的趣味-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个例子:120049这50年间,和175090(产业革命前夕)这50年间的实质工资,只相差9个百分点。5百年间只进步9个百分点,根本算不上进步。但也不要忘记,这5百年间也有不少阶段,是天灾人祸战争的经济倒退期。相对地,在产业革命之后(18002004)的2百年间,建筑工人的实质工资增长了13倍,平均每年的成长率高达1。3%。
接下来要回答的问题是:长期而言,拥有特殊技艺的工人,实质收入比一般体力工人高吗?如果差别不明显,那就没理由送小孩去当学徒了。答案是:(1)在12001300年间,这两种工人的薪资差距高达2。2倍。(2)之后差距就下滑到只剩1。5倍 。这个1。5倍的差距,维持相当长时期,直到1900年。(3)这1。5倍的差距,在19002000年间,逐渐下滑到1。2倍左右。在1960年代甚至只差到10%,2000年时稍微拉大到22%。这表示说,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化,英国博士和高中毕业生的所得差距,已经不明显了。我猜测这项差距,在美国会降得更快。
这项长期资料,可用来回答一个常见的疑问:英国的产业革命,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过去的说法是1760年代,因为在这个时点之前有两个特色。(1)还没能脱离马尔萨斯陷阱(人口的成长率大于粮食〔所得〕的成长率);(2)工商业的效率没多大进步。1760年代产业革命之后,情况就翻转过来了:所得的成长率大于人口成长率,工商业的效率与技术有显著进步。
这个概念可以用图形来表达,请在脑中或纸上画个纵轴,单位是实质工资(所得)的指数,1860=100。再画个横轴,单位是人口(百万)。运用前面说的那个数据(12092004年间的人口与工资),就可以描绘出很多点。这些点的联机:(1)如果呈现负斜率(也就是走势由左上向右下),就表示人口一直在增加,但工资反而减少。(2)如果这些联机呈水平状,就表示人口与所得之间呈均衡状态。(3)如果这些联机呈现正斜率(也就是从左下向右上走),表示人口一面增加,但所得的增加率更快。这就表示已经脱离马尔萨斯陷阱,进入工业化社会。
这套12092004的数据显示:(1) 1650年代之前,这条斜率是负的,表示还没脱离马尔萨斯陷阱。(2)在17301800年间,这条线的斜率是水平的,表示处于平稳的停滞拉锯状态。(3)从1800年代起,这条线的斜率呈45度角上升,这就是生产力大增,进入大幅起飞的工业社会。(4)这个图明确告诉我们,如何界定马尔萨斯陷阱的终点(1650年代之前)、转折进入过渡期(16501800年间)、起飞进入工业革命(1800之后)。
有一项数据可以左证,1650年代是英国经济成长的转折点。从15801920年间的文盲率来看,1660年之前的男性识字率,约在30%45%之间,1660年之后急速上升,1740年左右已高达75%。更显著的证据是女性:1660年之前的识字率不超过10%,之后急速上升,1740年时约30%,1860年时约70%。
Gregory Clark (2007)《告别施舍》
产业革命对百姓的生活有哪些帮助?17601860年间的建筑工人薪资,正好可以对比1800之前与之后的变化。如果以1860年的指数为100,则17601800年间的薪资指数,在60与45之间起伏。但在180060年间,虽然也有高低起伏,但大体而言指数以45度角的爬升:从45高到110。实质所得在60年间增加一倍,表示产业革命的经济效果很好。
最后一项对比也相当引人注目。爱尔兰的经济比英国落后,两个地区在政治与经济上,长期密切来往的结果,竟然让双方的实质工资,在17601860年间逐渐同步化。这就是理嘉图所说的:长期自由贸易后,双方的价格与经济福利会均一化。原本较落后的爱尔兰,把马铃薯卖给富裕的英国,让爱尔兰的所得(GNP)成长率快速增加。长期的结果,竟然是爱尔兰的GNP成长率,高过英国的GNP成长率。
这项结果看起来奇怪,但想想台湾与美国的例子就明白了。1950年代我出生时,台湾的GNP每人不到100美元,1970年代我上大学时不到1千美元。台湾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结果在30年内(19702000),台湾的GNP平均成长率至少有5%,而美国只有2%或3%。现在我们甚至还觉得美国货便宜了,这是我读大学时不敢想象的事。大陆在1980之前所得相当低,改革开放自由贸易后,所得成长率与外汇存底,在2010年时已排名世界第一,这就是自由贸易的好处。
我们是日月年地过一生,习惯显微镜式的机械时间观。这篇文章提醒我们,时常转换用长期的望远镜视角,可以减少许多目光如豆的偏见与狭隘。如果到了人生晚期时,为自己画出这辈子的起伏曲线,就能更明白在哪个阶段,其实不必那么做,或者在哪个阶段,其实应该要那么做。
参考书目
Clark; Gregory (2005):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12092004”;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3(6):130740。
36马尔萨斯陷阱的概念与证据
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17661834)在《人口论》(1798)内最有名的论点,是「食物增加的速度呈算术级数」(2; 4; 6; 8; 10),「人口增加的速度呈几何级数」(2; 4; 8; 16; 32)。如果人口的成长率,高于粮食的成长率,就可称之为马尔萨斯陷阱。我们时常听到非洲饥馑的事情,但台湾与中国大城市的餐厅,每天不知浪费几千公吨的蛋白质(厨余)。
Thomas Malthus,17661834
第一个想了解的问题是:人类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逃脱这个陷阱?英国是最早工业化的国家,最早逃脱陷阱。第二个问题是:其它先进国家,是在哪个时点逃脱的?第三个问题是:还有哪些地区尚未逃离。要回答这些问题,须先说明两件事:(1)马尔萨斯陷阱的概念;(2)要用哪些指针或数字,当作客观衡量的标准。
先介绍一项前导性的观念:工资铁率(Iron Law of Wages)。这个概念是古典经济学派理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提出的。以没有特殊技能的工人为例,如果他的实质薪资增加了,在没有避孕的状况下,就会生出更多小孩。这些孩子的消费能力,很快就超过他的负担。经济能力较弱或较不幸的家庭,有些孩子就无法养活。这个工人的生活,虽然会因为所得的增加而短期改善,但在出生率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他很快就会被孩子吃垮。接下来他只能养活自己、配偶和几个小孩。
David Ricardo,17721823
如果以几十年或上百年为观察单位,就可以发现工人的实质收入,长期而言刚好可以养活一家几口,不会有剩余。这种不会变富也不会饿死,只能求温饱(subsistence level)的所得,称为工资铁率,一般人无法逃脱这个铁率。这个概念在《人口论》之前就已存在,后来把这个概念学术化,称之为马尔萨斯陷阱。
以英国为例,现代的长时期统计数据显示,从公元前到1800年之间,虽然实质工资有过多次起伏,但都没有超越过铁率(勉强温饱)的天花板。现在把1800年界定为产业革命的起点,是因为从1800之后,英国的实质工资,就以接近80度角的趋势上升:所得的成长率,远远超过人口的成长率,人类终于冲破工资铁率,逃脱马尔萨斯陷阱。
这是1800年代前后西欧工业国家的情况,王公贵族与工商业界的生活富裕化,农民、贩夫走卒、无技术工人的生活,更是大有改善。美国在19世纪时,也急速加入这个行列。但也有不幸的国家,如中国、印度、非洲,一方面工业未能起飞,二方面人口成长率明显增高,在1920世纪之间,仍深陷在工资铁率内。今日世界上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口,生活在这个铁率、陷阱、黑洞内。
有一件很难马上接受的事实:虽然在17001800年间,已有蒸汽机和高度文明,但对1819世纪的大多数人口而言,从「温饱」的程度来看,恐怕不会比中世纪或新石器时代好太多。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虽然今日有飞机、有计算机、能登陆火星,但对仍在陷阱内的非洲人来说,他们的温饱程度,还比不上1800年代的英国工人。1800年之后的产业革命,虽然减少了先进诸国「社会内」的生活差距(工人与中产阶级的差别缩小),但却扩大了「国际间」(如英国和非洲)的生活差距。
接下来要回答三个问题:(1)为什么人类要到1800年,才能脱离马尔萨斯陷阱?(2)为什么在1800年时,英国这个岛国率先脱离陷阱?(3)为什么各国之间的经济成就,在1800年之后会扩大(严重化)?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脱离陷阱的关键因素,需要科技的突破。1800年之前,虽然瓦特已经改良蒸汽机,牛顿已发明微积分、能证明万有引力,但整体而言,1800年之前科技的平均进步速度太慢,每年约只有0。05%,大约是今日的113。这种速度不足以累积出逃脱陷阱的强大吸力。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较可争辩。并不是因为英国有丰富的煤矿、在世界各地有殖民地、有宗教改革、有启蒙运动。主因可能是;(1)政治与经济制度方面的稳定:英国孤立在北海,较不受欧陆各国之间的争战影响,在12001800之间,社会相对地稳定。(2)人口压力方面:在13001760年间,人口的成长相对缓慢,对粮食与自然资源的需求较少。(3)另一项社会性的因素,是富有阶层在经济上相当成功,在生育率上也较具优势。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较明显。产业革命后,各国的所得差距愈拉愈开,形成强国∕弱国、殖民者∕殖民地、核心国∕边陲国的对比,至今不变。以2002年的情况来对照:体力工作者的时薪,在美国是9美元,而印度只有0。38美元。这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强国掠夺弱国资源(石油、矿产)的事当然不是新闻,强国的工业在弱国排放污染,以邻为壑更是常态,美其名曰「全球化」。
人口增加的速度,快过粮食的成长速度时,每人的平均粮食就会减少,这是1800之前的状况。1800之后,在英国和西欧工业国家,状况就颠倒过来了。这些事情可用每人平均粮食摄取量的变化来显示,以下对比工业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实况,有历史资料也有现今实况。
英国的体力工人在1800之前,所得的75%用在饮食上,25%用在衣物与居住方面。以饮食来说,这75%内有44%是谷类与淀粉,10%是奶类,9%是肉类,8%是饮料(酒或其它),3%是糖与蜂蜜,1%是盐与楜椒。
接下来,对比1800年英国工人的薪资购买力,以及2001年非洲马拉威的状况。英国工人在1800年每日的薪资,可以买到3。2公斤的面粉,而2001年马拉威的工人日薪,只能买到2。1公斤。同样的比较:英国工人能买到20。4公斤的马铃薯,马拉威工人只能买到4。2公斤。牛肉是1。4公斤对比0。6公斤。整体而言,1800年英国工人日薪的食物购买力如果等于1,2001年马拉威工人的日薪食物购买力只有0。4。也就是说:在200年之后还相差2。5倍。这也是有无产业革命的差别。
若以1800年英国的平均每人所得为100,2000年时全世界有7亿人口的所得,比1800年时的英国还差。马拉威甚至只有33%,津巴布韦约107%,印度110%,玻立维亚120%,中国157%。这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