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云,胡不归-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荒苊饣觥Q罴嵴谄飞希嬉獾厣ㄊ酉路剑肫鹉掣鋈嗽倒把钏匦宰邮璐郑胀优常缴琊⒛芡懈兜奈ㄓ懈唢G”,就将那人唤至跟前痛骂一番。那人回到家中,忧惧难耐,日夜难安,竟因此担心至死。
见杨坚如此态度,内史省上下拟议处斩高颎。独孤皇后知杨坚罢免高颎心意已决,之前种种都未曾开口相劝,由得他去,可若是真要将高颎处死,她于心不忍。高颎的高才,高颎在独孤家对她的助力,对她的忠心,她皆是心如明镜,但高颎在某些要紧事上毫不松口,恰是犯了杨坚的忌讳。若是从前,高颎的治国之策、他的劝告、他的建议,杨坚都能听得入耳去,可是杨坚老了,杨坚变了,杨坚曾经的志向为皇权日益腐蚀,他最关心的不再是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他最关心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皇位,不被旁人窥觊,就像他曾经夺了别人的皇位一样。他需得牢牢守好了这一切。
高颎垮台,对谁的影响最大?那自是太子杨勇,若不是高颎一再阻挠,杨坚早已将这个不讨他欢心又威胁着他地位的儿子废去。故而,在杨坚看来,高颎必须办。王世积案的牵连,杨坚顺水推舟,高表仁手下的举报对杨坚来说则是锦上添花。
独孤皇后或可坐视高颎的失势,但她绝不忍看着高颎因此枉死。她与杨坚分析利弊,“去年杀虞庆则,今年杀王世积,若不出几月又斩杀了高颎,天下人将如何看待陛下?天下人怕是无法明白陛下的苦心,反而误以为陛下是要肃清旧臣。这于陛下的英明实在有所损害。”
杨坚虽日益擅权,但对于独孤皇后素来信服,皇后这般说,他听着也觉有理。近年来连连大案,一年斩杀一个上柱国,外边看起来实在有些过分,因而就此赦免了高颎的死罪,将他除名为民。
高颎被贬为庶民,杨笑澜觉得内疚,她总觉得,自己也是在高颎被贬的事情上插上了一脚的,心中总是难安。一日,她瞒了公主家人,独自带些礼物,只身来到坊巷间探视高颎。
对此巨变泰然处之的高颎正在接待兰陵公主,对她的到来有些意外,但没有推却她的好意,他相信杨笑澜必然知道,此举实在是冒险。
兰陵公主见到杨笑澜更是惊骇,像是被窥破了什么秘事,稍稍寒暄了会儿,便匆匆起身告辞。
疑云掠上心头,兰陵公主的表情杨笑澜至清楚不过,她的脸上写满了愧疚,可她为什么要愧疚呢?难道说,高颎被罢免一事,柳述有参与其中?可是……柳述与太子交好,若高颎倒了,太子也就失了后盾,这对于柳述来说又有什么好处?何况,杨笑澜对柳述印象颇佳,他始终觉得柳述是个正人君子,断不会在背后搞些阴谋诡计。定是柳述身份尴尬,自己不便前来,便让兰陵公主代为探望,想通此节,杨笑澜松一口气,释了疑惑。
高颎的眉宇间没有半分怨气和衰败之相,还取出南茶奉于笑澜,说到当年刚出任尚书左仆射时,母亲就曾告诫他,富贵已极,福祸难料,让他谨慎小心。他始终记得母亲的告诫,近几年更是常恐祸变,杨坚之所为,让他难以施为,还颇有些寒心,如今贬为平民,倒是一身轻松,他的使命终结了。“大驸马定会不解,为何某会将此事说与你听。不知大驸马有否察觉,朝上如今气氛诡异,原本属于两股势力的臣子合流,朝间一股暗流蠢蠢欲动。大驸马宅心仁厚,又得皇后信任,只是人心难测,世事难料。谨慎小心四字还请大驸马牢记。”
杨笑澜一揖到底,许久。对于高颎,她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崇敬之情,隋唐盛世起于大隋,而隋的繁华,高颎功不可没,若是没有高颎,杨坚焉有今日。只是,建国的理想抵不过岁月的蹉跎,抵不过权力对人心的腐化。杨笑澜无比清醒的知道,高颎的志向要待几十年之后在另一个君王的手中完成,彼时,江山易主,他们理想中的大隋,终会沿着历史的车轮前行,最后终结在杨广手中。杨笑澜不知为何英明又有作为的杨广会将大隋的江山速速耗尽,但她知晓,她曾见过的历史无可逆转,而个人的命运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
朝堂上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长孙晟终于带着染干驶入长安。对于染干的到来,杨坚十分高兴,重赏染干之余,还封了长孙晟为左勋卫骠骑将军。到了十月,杨坚册封染干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同时命长孙晟率五万人在朔州筑大利城安置在战争中归依隋朝的万余突厥人。鉴于原先嫁于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早早去世,杨坚又将一名宗女杨绾嫁给启明可汗,封号义成。
杨笑澜再次见到已被封为义成公主的杨绾是在杨坚跟前,独孤皇后也在,宫人向杨绾讲述着嫁去突厥后的种种事项。杨绾听得认真,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愿。末了,杨绾道:“陛下交给绾绾的不是儿女私情,是军国大事,绾绾深知,请陛下放心,谢陛下。”尚存些稚嫩的面容庄重,掷地有声。
杨笑澜听来心酸。杨绾温和坚定的神情令她想到了少女时期的杨丽华,那时她听着父母要将她嫁于宇文赟,会否也是这般坚韧的认命。杨丽华会否也这样同杨坚与独孤皇后讲,嫁于宇文赟,不是儿女私情,而是家族大事,事关兴亡。听宫人称她为义成公主,杨笑澜才猛然想起,原来这个女孩就是她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义成公主,在很多年之后,她曾为了她的经历而唏嘘不已。
这个肖似杨丽华的坚强女孩,将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她将救助在雁门被突厥军包围的杨广;她将把萧美娘从窦建德处接走,一同在塞外生活一十八年,还因是否要为杨广报仇与萧美娘产生嫌隙;最后李靖打败突厥,而她,以隋朝公主的身份终将死于李靖之手。杨笑澜曾经想过,萧美娘尚且能安然回到长安受到李世民的照顾,她缘何不能?只要她愿意,就必然会受到李靖的礼遇,只是……她想,她兴许是自杀的。这个女孩今后的一生将在陌生遥远的突厥渡过,但她的心却时时刻刻系着大隋,至死不渝。
想到此处,杨笑澜一个晃神,险些落泪。
她的表情从来不会漏过独孤皇后的眼去,回永安宫后独孤皇后问她怎么了。杨笑澜答道:“想到义成公主将来未知的命运,便觉难以抑制的伤感。”独孤皇后道:“义成尚且懂事,明白这事关国家,缘何笑澜……”
“是,我懂得。纵然都是为国,可是又有谁会记得?战士们在前线杀敌,攻城掠地,一将成名,永载史册,可是她们呢?有多少人会记得,为了让一个几乎灭族的突厥人和他的同族对立,要牺牲一个又一个的宗室女子,这些女子嫁去之后,还不能与她们的夫君同心,因为她身上还背负着国家的使命。更别说,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去联姻,为了笼络一个看似有才华的下属,将女儿下嫁……我只是在想,究竟到几时,女子才能摆脱作为祭品作为牺牲品的命运……”
独孤皇后注视着平静道出大逆不道之语的杨笑澜,她能明显地感觉她的愤怒、无奈与哀伤,她记得自己曾同她说过,莫要再说这些,免得招惹是非,杨笑澜听了,但多少年之后,她天生的正义感又一次冲破了她的劝告。这一次,她不欲教训她,她只觉得,此刻,眼前义正辞严的女子散发着一种特别的光辉,那是一种独属于杨笑澜的正气的光华。她抬起手,放于杨笑澜的脸侧,感受她逐渐发烫的皮肤的温度,她在心里默默说道,若是上苍有眼,她能弃后称帝,君临天下,那么眼前这个小人愿望当有希望实现。
只是,这一世,她终究是不能了。
、第六卷 人生如梦
第一百四十一回
自从宇文娥英有了身孕,备受珍视,原先住在李敏家中也算太平,但杨丽华总想着前朝诸多轶事,生怕她唯一女儿腹中的孩儿有个闪失,在杨坚与独孤皇后均赞同的情况下,索性让宇文娥英住在宫中,由得宫里头的人照顾。丈母娘发话,李敏岂敢不从,也就多些脚程每日来看看妻子。宫中滋补佳品不断,大夫的叮嘱一一做足,杨丽华比自己怀孕时更尽心,更悉心,因杨笑澜无法脱去面具的关系,她也狠狠心只让两人见了几次,就怕她一身煞气给冲了这宝贝外孙。
古人迷信,杨笑澜可以理解,但是当从杨丽华口中委婉地听明白她并不希望她多去看宇文娥英时,她心底里仍旧像是被针扎了一般。旁人可以这么讲,她自己也不会常去探视以防万一,但是她觉得,这话绝不该从杨丽华那里听到,她是母亲,但她也是她的妻子。面上和和气气说好,心底里却因这事总是有气。
杨丽华为着宇文娥英忙前忙后,常常五句话里有三句是说孕妇该怎么不该怎么,还有两句是对腹中孩儿的无限憧憬和疼爱。这些话听一次两次尚能接受,若真是讲个十七八次,听者才听到开头就知后续,这滋味怕是不那么好了。所幸的是,这段日子杨丽华很忙,在家中的时间并不多,但就是这不多的时间里,也足以听得陈子衿、冼朝与杨笑澜连连皱眉。这些话,不听不是,听亦不是,于是三人商量定了,平时得空了就躲到寺庙里头去。
这一日三人起了床,用了早膳,说笑着从院里过,才打算出门,就被杨丽华叫定了。三人齐齐回过头来,虽不曾有过眼神的交流,但同是为自己躲着她出门有些不好意思,笑容均是一滞,那默契的样子看得杨丽华心头发酸。昨儿还是独孤皇后提醒她,总在宫中陪伴宇文娥英,笑澜可有不满。她才答没有不满,就想起自己已然多日不曾与笑澜好好说过话,每日不是自己在宫中,就是她去了大兴善寺,想着今日笑澜旬休,特意和宇文娥英说要在家陪笑澜,岂知三人原本嘻嘻哈哈地有说有笑要去别处,见着她却都勉强起来。她自省,这段时日许是真对笑澜疏忽了,若是说话,成日里也总是围绕着孩子,孩子……这三人怕真是烦了,才躲了她去。原本打算问她们要去何处,自己可一同前往,话在嘴边打了个转,说出口的却还是自己要去宫里看宇文娥英,让她们不要太晚回去。
三人迭声应了,出了驸马府却都敛了笑脸,方才,杨丽华的失望溢于言表,她们只消问一句要不要一起,便能消了那不块,但是一切关乎孩子的话题实在给了她们太多困扰。寺里头,暮鼓晨钟,经声萦绕,杨笑澜一边想着早上杨丽华的表情,一边反省自己是否真的不该如此小气。她名义上说是孩子的外祖父,怎么都该与杨丽华共同进退,纵然杨丽华确实是为了这孩子冷落了家里,她固然是她的妻,而她何尝不是她的夫,她不是应该要全力地支持她么!
午膳后送了陈子衿与冼朝回府,得知杨丽华去了宫里还未回来,杨笑澜带了人直奔皇宫里接她,算作是赔罪。入了木槿苑,阻止了宫人通报,悄悄走向内里,听得宇文娥英问“母亲这般喜欢孩子,却没有与父亲的孩子,会否觉得遗憾?”当即停了脚步,隐了声息,侧耳细听。
只听杨丽华隔了一会儿才道:“天公不作美,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宇文娥英笑道:“那陈子衿没有孩子,冼朝也没有孩子,许是父亲不做美吧?”
“休要胡说。”
“有很多人都说是父亲不好,父亲无能,母亲可会后悔?”
“自然不会,你呀,休要听旁人胡言乱语。四郎她很好,很好,旁人又怎会知道。”
“唔,母亲对父亲可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