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真实的盗墓 作者:黑山马贼 >

第178部分

真实的盗墓 作者:黑山马贼-第178部分

小说: 真实的盗墓 作者:黑山马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逃荒到东北的山东人,骨子里面还有山东人的豪爽,耿直。但更加的粗狂。也都是性情之人。
几个人挨着火塘,这样的夜晚是最无聊的,除了单调的守夜,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我真想现在就去墓室里面,把里面的物件扫荡一空。然后就回到大城市去,享受一下那些万恶的城市的喧闹和灯红酒绿。那个时候,在城市待久了,就羡慕野外的闲云野鹤无拘无束的感觉,到了野外,却更加盼望早点离开这荒山野岭。人就是这么奇怪,那个时候,我们还年轻,还是很浮躁的。
“胡子,你们当兵那几年回来的待遇不是都很好的吗,这么走上这条路了”王二哥一直都很好奇,我们四个为什么可以聚到一起盗墓。
“好什么好啊,自家闲置待了半年,一个工作也没有分配,刚开始还行,口袋里面还有一点钱,也够卖烟抽的,后来那点钱就花没有了,也没有安排工作,我家里托人找了一个工作,待遇还算不错,我的一个战友的老妈得病了,医药费都拿不出来,为了这个我们哥四个就合计去盗墓,反正我们胆子大,什么也不怕,就这样误打误撞的挖开了一个古墓,也挣到钱了,通过这个也认识了沈胖子,这几年,我们就这样走过来了,干上这个,知道也折腾不了几年了,哪有这些古墓叫你挖啊,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的啊?”我一口气说了很多。
“是啊,我小时候,听老一辈人说,家里附近的古墓叠着古墓,很多古墓下边还压着古墓”王二哥说了一句
“什么,还有这样的墓葬,在人家的封土堆上挖墓”潘子问了一句
“不是,有意挖的,这边风水好,有的人家选址好的地方,地下早就有古墓了,上边封土层早就没有了,就是一片白地,后来又有人看上这里了。挖到一半,发现了地下是古墓,没有办法的,就新墓压着老墓吧,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那个时候,家里那边,在解放后,平整土地的时候,全都给推平了,留下的也没有几座了,要不咱们跑这么远的来盗墓啊,家里的现在只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古墓了,我是没有一个看上眼的、、、、、、”王二哥说的这种情况,我是没有遇见过,就是一座古墓下边还压着一个古墓,一般修建墓室的人,在挖到地下的古墓的时候,这帮工人就人修建墓室的工匠,变成了盗墓人了,甚至还会把原先墓室主人的棺椁打开,取出里面的随葬物件,这个谁是兵,谁是匪,谁也说不清楚,修墓人变成盗墓人
我先前聊过一个故事,就是在陕西,村子里面的一个老汉死了,同村的几个后生就去打坑,就是挖埋下棺材的深土坑,穷人家的可没有那么多讲究,自然也不会找什么风水先生看看墓地好坏了,一般就是向阳背山靠水,这个极速大概方向的。
村子的几个后生,就是挖墓坑的人,这个一般都是年轻的人,要是冬天,地冻天寒的,现在地面有木柴烧,把地面烧松软一点,在用尖镐,刨开冻土层,在用铁锹挖出墓坑,过去的棺材都是四个人抬的,要是有钱人家的棺材自然就更大,就要更多的人来抬了。穷人家的棺材就是一层单薄的木板,没钱的人家,就用锅烟子灰,(就是烧火做饭的铁锅地下的锅灰)多刷几遍就变成青灰色了,不是每个人人家都买得起上好的棺材的。
那天村子的几个后生就挖的是这样的一口刷着锅烟子灰的棺材的墓坑,这种坑自然不用挖的很深,四个人抬着的棺材,两边都有杠子的,中间拴着大绳子。棺材下到墓坑里面,上面的人在抽出绳子,这个极速穷人家的下葬方式,当然最好在覆盖上面的黄土。这样的穷人墓葬,自然没有去打这主意,因为,这里面根本就没有值钱的随葬品,一身打着补丁的衣服,还真没有人要。
就是这样的一个墓葬,几个挖坑的后生,一搞头挖下去,“咣当”一声,铁镐的头部感觉挖到了什么坚硬的物体上面,几个人拔看一看,底下一个绿油油的通体碧绿的物件,青铜器。就是随葬的青铜器。
这几个人立马把这个墓坑埋好了。现在还有活呢,还有一个墓坑没给人家挖呢,那个年代,挖坑的人都是好待遇,吃喝不说,挖坑的人,一般都给一瓶白酒还有一盒果子,这个都是叫干活的人。在地里吃的。吃了人家的果子,喝了人家的酒。在不干活,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好说了,不能这边挖着宝贝了,这边就不管了啊。
几个人匆忙的挖了一个墓坑,心思自然早不在这里了,墓坑也就将将可以塞下棺材,有的还有死人的家属,在整理一下,人家就告罪了,累了回家休息去了。这个自然就是假的,现在脑子里面都是刚刚挖出了又给埋上的那些宝贝了。现在这几个挖坑的后生,就等着夜幕的降临呢,这帮人早就商量好了,自然就是盗墓啊?这个就是挖墓人变成了盗墓人、、、、、、


疯狂的开始74开山见宝34


自然这些白天的给人挖墓的后生,夜里就变成了盗墓贼。借着月夜,挖开了白天虚掩下的发现的古古墓坑,把里面随葬物件悉数全部拿出来。自然也是发了一笔横财。
还有一个就是兄弟二人种地偶然发现古墓的事情,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兄弟二人,在山脚下平整了一块土地,种上一些粮食,贴补家用。每次在翻地的时候,都感觉地下有石板,当时谁也没有在意,只是以为靠近山脚,难免会有山上滑坡冲下来的石头。
每年挖到哪里兄弟二人自然就避让开哪里,也不去理睬。知道第三年,兄弟二人一起商量,于其每年都空着一块不种庄稼,今年咱们就把地下的石头挖出来吧,还能种上一些庄稼,最多费些力气。兄弟二人就在地面挖了下去,这才发现,地下的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一个长方形的石板。
兄弟二人虽然没有挖过古墓,但是村子附近也经常有人盗墓,自然就是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识了猪跑的。也意识到这下面是一处古墓,里面有好东西,取出来自然也不需要在种地维持生活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当天夜里,这两个人就在自己的田里,把那古墓的石板掀开,进入墓室里面。劈开棺材,拖出里面早已经化成枯骨的尸骸,把值钱的随葬物品,都给挖了出来,这种事情,在当地还有很多,基本都是盖饭取土,挖田种地无意中发现的。
在没有来这次。我在北京的老宅子里面看到了一篇白话的古文,讲的就是一对夫妻盗墓的奇异事情,自从盗墓以后,我多少就是关注古玩,古墓一些地方信息,北京周边的古墓,一般都探寻查访过,很多都是离村庄人家太近,根本就不好下手,还有一些就是清末时期的古墓,一般里面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自然也是懒的下手。
盗墓,不是那个古墓都看的上眼的,寻常人家的墓葬,是没有人动心思的,我看的那篇故事大概意思是。
襄阳有官吏张某,当夜其三兄弟同时梦到亡父诉说自己的坟墓被盗,并告诉他们盗墓贼的踪迹。贼人很快被捉到,为首的竟是一对夫妻。这不是最令人惊异的。
最令人惊异的是:那丈夫说:“我们夫妻以盗墓为业已有十余年了,每次入墓,都带着酒食。打开棺材后,按惯例,我和妻子会先跟墓主即那具死尸饮酒。程序是:我先自饮一杯,然后说客人喝了一杯啊。随后将酒滴入尸体的嘴中。再说:主人也喝一杯吧。
最后,我妻子也喝一杯。这时候,我会问:酒钱谁出我妻子便说:酒钱该主人出啊。然后我们才盗墓里的珍宝。但昨晚,打开棺材后,发现里面的人面色如生。我们依程序而行,当我说到‘主人也喝一杯’时,那死尸突然睁开眼睛对我们笑了一下。
我夫妻都被吓倒,等爬起身再看时,棺材里的人已是一具枯骨……”这些自然是真假难以考证,至于为何未腐的尸体瞬间变成白骨,这个谁也说不清楚,总之聊这个就是告诉大家古墓里面,奇异的事情多了。
辗转反侧,折腾了一夜也没有睡好。身子底下的石头搁肉不说,最可恶的就是潘子值夜的时候不知道从那里找了一些竹子给扔到火堆里面,火大不怕柴湿。但是烧竹子就和放鞭炮一样,不时的炸出很多火星,这后半夜就根本就没有睡熟过,不时的“噼啪噼啪”作响,我都怀疑潘子是不是故意的,看着我们几个人睡觉,这个家伙没事烧竹子。
早秋的湖北,晨雾中带着一丝寒意,几个人围着火塘,聚拢在一起,商量今天的事情。我的本意是今天我上午就不进去了,就在外面,叫兔子兄弟也进去见识见识,毕竟这样规模的古墓,也不是谁都可以赶上的,要是遇到都没有进去,这不算可惜了啊?
“胡子,你怎么不进去啊,叫兔子外边看着,反正他对这个吧不感兴趣的、、、、、、”潘子根本就丕懂我的心思,也不知道我想的是什么?
“你进去吧,我还是在外面看着被,也没有什么事情,里面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味道还不怎么样啊”兔子解释了一句。
“行了,不用争了,我上午不进去了,要是下午还能进去,我在进去,就叫兔子兄弟去见识见识一下吧,好不容易来到这里了,要不大刘你把枪给我,我看看可以打什么野物给大家打打牙祭”我知道,只要说到吃,首先同意的就是潘子
果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潘子第一个就同意了“我还害怕遇到好玩意没有人跟我搬了呢,这次就大刘搬吧,你要是打不种什么的,下午我就在外面,一定要搞点肉吃了,要不都不知道这肉味了,这可比咱们那次还惨啊,早知道就做一些煎饼果子拿来了,那个东西好吃啊!”潘子说的煎饼果子,不是现在马路边上看到那种煎饼摊子做的那种,和山东大煎饼差不多,却是东北的煎饼。
早年间闯关东很多一部分人都是采参客。就是从官内跑到关外,采参的山东汉子,这些人把山东的大煎饼带到了东北,就是玉米面还有豆面一些的杂粮做成的煎饼。这种东北大煎饼
,吃起来有一种微甜,最关键的就是抗饿,还有一点就是这煎饼耐储存十天半个月都不爱变质发霉,稍稍干了,只要在锅子上面一蒸,也变的松软可口,没有条件的,即使用火烤也行,也是焦脆好吃,这种具有山东特色的东北大煎饼,是很多赶山采参人必带的口粮。这个和烤馕都是是在野外,容易存储的食物,我们这一次,可没有那么讲究,出来咸菜,大米,还有几瓶宝贝一般的山楂罐头,还有几瓶酒,吃喝还真的没有什么了,对了,还有几个牛肉罐头,还有沙丁鱼罐头,这些都是没有舍得吃呢,没有刚出去,就是什么还吃什么的,最后饿肚皮的事情、、、、、、


疯狂的开始75开山见宝35


看着潘子,大刘他们四个人把昨天晒了一天,晚上又在篝火边上烤了一夜的树干抱着钻进了古墓里面,我知道,今天上午就我一个人了,要是里面的物件多,他们下午出来都是有可能的。
我准备这中午的午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民以食为天。早上吃完了,中午也要在吃呢,何况还是在这体力劳动十分大的盗墓这项工作呢。去山泉边接了两水壶泉水,
我现在都留着一个我们当兵时候那种配发的军用水壶,就是铝制的壶身,上面的一个褐色的硬工程塑料的帽子,背带是那种绿色的打包带,整个壶,灌满了水的一升半水,拎在手里沉甸甸。小炸药包一般。这个家伙关键还可以防身,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