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真实的盗墓 作者:黑山马贼 >

第123部分

真实的盗墓 作者:黑山马贼-第123部分

小说: 真实的盗墓 作者:黑山马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阴似箭,一晃又过了六年。此时的万贵妃不但仍宠冠六宫,而且是威行朝野,连宪宗也制掣不了她了。她内连宦官,外结权臣,太监梁芳、钱能、郑忠、汪直等,俱诌事贵妃,以宫廷采办为名,大肆搜刮,动用内帑无数,宪宗也不敢多问。
这天,宪宗思念亡子,百般无聊中召大监张敏替他梳理头发。对镜自照,忽见头上已有数根白发,不禁长叹道:“朕老了,尚无子嗣!”张敏一下伏倒在地,连连磕头道:“请万岁爷恕奴死罪,奴直言相告,万岁已有子了!”
宪宗大吃一惊,忙问道:“此话怎讲?朕哪里还有什么子嗣?”张敏又叩首道:“奴一说出口,恐怕性命难保。万岁爷可千万替皇子作主,奴虽死无憾!”站在一旁的司礼太监怀恩也跪下奏道:“张敏所言皆是实情。皇子被养育西内密室,现已六岁了。因怕招惹祸患,故隐匿不敢报。”宪宗又惊又喜,怀疑自己在做梦,当下传旨摆驾至西内,派张敏去领皇子前来见面。这个皇子是谁呢?原来,成化三年,西南土族作乱,朝廷派大将前去征讨,平夷之后,将男女俘掳解入京城。其中有一纪氏女,本是贺县一名士官之女,长得美丽机敏,被充入掖庭。宫中见她性情贤淑,又通文字,升为女史。不久,王皇后看中了她,命她管理内府库藏。
一天,宪宗偶尔来到内藏,问及内藏现有多少金银钱钞,她口齿伶俐对答如流,使龙心大悦。又见她生得明眸皓齿,妩媚动人,宪宗便在纪氏住处召幸了她。过了几个月,纪氏怀了孕。这事被万贵妃知道了,妒恨异常,派了一名宫婢去内藏打听实情。那宫婢是个好心人,不忍皇帝子嗣又遭残害,回去禀报贵妃说,纪氏不过是生了鼓胀病。万贵妃半信半疑,不太放心,便勒令纪氏退出内藏,移居同自己住处相近的安乐堂,以不时监督她。几个月过去了,纪氏生下一个男孩。对这样的喜事,纪氏却忧愁万分,她知道儿子一定逃脱不了万贵妃的魔掌,假如不设法弄死,只怕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也有人说是万贵妃派她手下的太监张敏把小皇子溺死)。
张敏看见小皇子十分可爱,所以好生不忍,他想皇上年纪越来越大了,几个儿子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急病夭亡,至今没有子嗣,我怎能做这种对不起社稷,对不起皇家的事来呢?他冒着杀头的危险,把皇子偷偷藏入密室,取些蜜糖、粉饵之类的食物喂养。由于张敏行事小心,一次次躲过了万贵妃的耳目。不久,废皇后吴氏知道了这件事,便把皇子接到自己居住的西内,悉心予以照料,皇子才安然活了下来。
再说纪氏听得宪宗召见儿子,抱着儿子放声大哭,说道:“儿去,娘不得生,若见一穿黄袍,有胡须的人,便是儿的父皇,儿拜见他吧!”她替儿子换上一件小红袍,抱儿子上了小轿,由张敏等护着,离西内而去。这时,宪宗正眼巴巴地坐在堂上等候,忽见宫门前一顶小轿停下,一个身穿红衣,胎发披肩的小孩子跳了下来,直奔堂前,一见到
他,便双膝跪地,口称:“儿臣叩见父皇”,向他请安。他悲喜交集,不由掉下眼泪,一把把儿子抱入怀里,放置膝上,仔细端详。良久,才喃喃说道:“这孩子长得真象我,确是我的儿子!”
宪宗派怀恩去内阁报喜,并说明原委。大臣们皆大欢喜,第二天早朝一齐向宪宗道贺。宪宗命内阁起草诏书颁行天下,并封纪氏为淑妃,移居西内。因六岁皇子尚未取名,又命礼部会议,替皇子定名叫佑樘。大学士商辂仍担心这位皇子会重蹈皇太子佑极的覆辙,但又不敢明言,只说让皇子母子住在一起,便于照料养育。宪宗准奏,命纪淑妃携皇子居住永寿宫,他自己也常常驾临永寿宫,同纪妃欢聚。不仅如此,宪宗还大胆地同其他妃嫔交欢,陆续又生了几个儿子。喜庆的皇宫里,唯有万贵妃一人恨得咬牙切齿。她日夜怨泣,说是群小们竟敢欺我,我决不同你等干休!这一年的六月,纪妃暴死。是被毒死的,还是被勒死的,谁也不敢过问,但谁都心中有数。宪宗也不追究,只是下令予以厚葬,并谥纪妃为“恭恪庄禧淑妃”。张敏见淑妃被万贵妃害死,料想自己也难逃毒手,便吞金自杀了。
万贵妃还想除去眼中钉朱佑樘。可是她也不是那么容易下手的。周太后为了保护孙儿,命宪宗将佑樘交给她,放在仁寿宫抚养。不久,朱佑樘被册立为皇太子。一天万贵妃请佑樘到她宫里去玩,周太后知道她不安好心,叮嘱孙儿,去了之后不要吃任何东西。到了贵妃宫中,贵妃劝佑樘吃饼,佑樘回答说,已吃过饭了。贵妃又劝他吃羹汤,机灵的孩子反问她:“这羹中有毒吗?”气得贵妃半晌说不出话来。“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防备我,记恨我,将来他一旦登上皇位,我不就死在他手里吗?”她觉得非下决心逼宪宗易储不可。
这以后,她一有机会,就向宪宗吵闹,要求废掉皇太子朱佑樘,另立邵宸妃的儿子兴王朱佑杭。尽管此时万贵妃已年近六十,可宪宗对她又亲又怕,根本离不开她,怎敢不听从她呢?太监梁芳等人勾结万妃,大肆侵吞内府钱财,害怕将来太子即位后会惩治他们,也帮着万贵妃一起攻击太子。宪宗只得答应了。第二天,宪宗找司礼太监怀恩商量,怀恩连连说不可,惹得宪宗很不高兴,竟把怀恩贬到凤阳去守皇陵。正想再召集群臣们商议废立之事,忽报东岳泰山发生地震,钦天监正据天象所测,说此兆应在东宫,宪宗以为废太子会惹怒天意,不再提易储之事,这才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万贵妃费尽心机也无法动摇太子的地位,不免肝火攻心,不久便得了肝病于成化二十三年春死去。万妃一死,宪宗好似失了主心骨,凄然说道:“贵妃一去,朕亦不久于人世了!”他主持贵妃的葬礼一如皇后之例,并辍朝七日。这年八月,郁郁寡欢的宪宗果然也得了重病,追随万贵妃而去。
万贞儿以一个卑微的宫女,半老徐娘之身,竟一举夺宠,宠冠后宫,做了二十多年无名有实的皇后。个中原由,无人能晓。至于宪宗的两个皇后吴氏和王氏,一个是新婚伊始便守活寡,一个是当了一辈子的傀儡。
万贵妃死后,自然是厚葬,也招惹了当地的土匪,先后有二波土匪对万娘坟下手。明代设官军守卫,有官员管理。清代改为坟户看守后,看坟人及家眷即住在园寝的第一进院落内,经世代繁衍,形成村落。后因院内狭小,清末民初就将民居扩建到园寝院外,形成现在的村落格局。
然而,无论万贵妃生前有多么受宠,身份地位又是如何的荣耀,可是她一定没有想到死后会落得被人挖坟暴尸的下场。
1923年,当地土匪侯现文领18人对德陵和东井的娘娘坟进行挖掘,由于人少墓大未能成功。事发后,侯现文被抓进监狱,终了一生。1944年秋,长陵园村的程老六拉起百余人的队伍,自称程六爷,占山为王。他重走当年侯现文的老路,在一天深夜,将队伍偷偷拉到万贵妃墓前,开始分头挖掘。经过三个昼夜的刨、挖、凿、炸,终于将墓顶打透,万贵妃的随葬品被抢劫一空。程老六找来6匹马,将金银器物连夜驮到长陵园村进行分赃。当兵的每人分到1两黄金、20颗宝珠,当官的每人分一金罐或相当于一金罐的器物,程老六自然将贵重的宝物独吞。
盗墓后的第二天,程老六便举行大婚。所用车辆浩浩荡荡,宰杀猪羊无数,其威风与排场为当地百姓所罕见。筵席之上,程老六媳妇头戴从墓中盗出的金顶凤冠,趾高气扬,俨然万贵妃再世,一派皇后气派。
可惜好景不长。半年之后,程老六和国ming党警备部队发生冲突直至混战,被乱枪打死在附近工部厂村的河套里,其妻妾家产俱被国ming党警备部队瓜分一空。乱世逆子,终遭报应。
这个就是明十三陵唯一的私盗记载,还有的就是乾隆皇帝巧取豪夺,偷梁换柱的盗陵事件了,这也是有历史可查的、、、、、、


盗陵1


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给可以翘起地球,我说,给我一伙民众,我可以挖开皇陵。当然,这个我们是没有想过的,土匪盗陵墓,关键是土匪的“土”字。土匪土匪,就是当地人,很多还是守陵人的后裔,家里祖辈就是守卫皇陵的,还有很多是那些修缮皇陵人的后代,知道地宫的入口。据说万娘坟的地宫入口,就是当年的一个参与修建的石匠的后人嘴里得知的。所以程老六才会那么顺利的开启陵墓,进入地宫。这也是十三陵被盗最为严重的一次事件、、、、、、懒
历史上面大家熟悉的乾隆皇帝也参与过盗陵墓事件,也就是我们眼前的十三陵、、、、、、
乾隆——权力最大的盗墓者乾隆盗墓堪称一奇,据说仅是为了盗取陵中楠木大柱。乾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雍正死后继承大位,改元乾隆,为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继位时,清王朝已经过康熙,雍正两代70多年的治理,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稳定,百姓安康。乾隆励精图治,促进了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绝唱出现了,此即“康乾盛世”。
乾隆在位六十年,享年89岁,加上三年太上皇,为中国帝王中实际在位时间最长、年寿最大的皇帝,自号“十全老人”。史载,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年——1787年),开始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乾隆就利用这次机会盗墓的,偷梁换柱。这次修葺,项目不全,且未尊原制,有的建筑还被拆除或缩建,“拆大改小十三陵”。民间广为流传“乾隆盗木”的故事,就是这次修陵过程中发生的。说是乾隆因为看上了朱棣长陵祾恩殿的金丝楠木大柱,这才降旨修明陵的,企图将长陵大殿拆毁。经刘墉(刘罗锅)、纪晓岚等人的劝阻,乾隆皇帝才放弃了拆长陵的念头。但他不死心,仍命人拆毁了永陵的大殿,换下该殿的楠木,用于建设自己裕陵。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破土动工,营建永陵花了10多年时间,规制仅次于长陵,与朱翊钧的定陵不相上下,“但长陵规划之心思不及也”。当年建陵时,每月花费白银不下于30万两。经过乾隆这次“修葺”,永陵祾恩殿确实缩小了,现代考古已证实了这一点。《大明会典》记载,祾恩殿重檐7间,左右配殿各9间,恩门面阔5间。乾隆重建后祾恩殿变为5间,恩门减为3间,柱网分布也与旧制不同。清朝皇帝自顺治始,多有“盗木”的习惯,用于修筑宫殿、陵寑,康熙、雍正都干过拆毁明代建筑建陵的事情。但打起前朝皇陵主意的,则只有乾隆。遗憾的是,乾隆的裕陵后来遭到孙殿英的盗掘,不知是不是一种报应?虫
孙殿英——最现代的盗墓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盗墓之事也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ming国初年出现的军阀盗墓,加重了这股盗墓之风,形成新一轮盗墓gao潮。其中,以孙连仲盗掘茂陵、孙殿盗掘清东陵这“二孙”为代表。“二孙”之中,则以孙殿英为甚,他使用了破坏性极大、用于现代军事用途的炸药,炸开了慈禧的定东陵、乾隆的裕陵,三天盗得宝物无数,共装了30车。仅从慈禧陵中盗得的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翡翠西瓜”,估价在白银500万两。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