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唐得道 >

第291部分

大唐得道-第291部分

小说: 大唐得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哗变的禁军把主要事情的矛头对准了杨国忠和杨贵妃。
他们不仅杀死了杨国忠,还逼迫李隆基意溢死了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嵬之兵变’。
以此同时,太子李亨在灵州得到郭子仪等武将们的拥护,以方便搅灭叛军为名,于公元756年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点李隆基也被迫当上了几年的太上皇。从这里可以看出,李隆基当时的身体还行,但由于他的昏庸和亲信奸臣,把一干信心拥护他的武将全部杀死,或贬出京师等等,他已经失去了武将的支持,被迫退位也没办法,最后郁郁而终。
后世史学家都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拥有拥立之功的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叛军。
从此也可以看出,李亨的继位就是很典型的趁势而起。如果没有发生安史之乱,他不可能这么快继位,甚至不能继位。因为杨国忠把持朝政,李隆基拥有杨玉环的陪伴或许更加长寿。历史上,李亨也没当几年皇帝,安史之乱还没结束就一命呜呼了。
既然李亨可以趁势而起继承一统,那么李瑁为什么不可以?刘得道认为有可乘之机,再三考虑下,答应了辅佐李瑁的请求。此次安史之乱非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它提前四年爆发了。李亨此时刚刚接触那些武将,能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还不一定呢。
二人在这坐高台上,初步达成了一个协议。一有适当的时机,杨国忠便闪动群臣强行拥护李瑁继位,到时刘得道便率领数十万丐帮帮众负责在长安街头摇旗呐喊,表示拥戴李瑁,这事并不算太难。
刘得道回到欣园已经是午夜四更了。
。。。。。。。。。。。。。。。。。。。。。。。
关于拥立李瑁这件事,刘得道昨夜或许是喝多了,认为有机可图,完全没有想到这事要是失败了后果很严重。大事若成自然是好处接踵而来,但是若是失败,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了。凡事都要想到它不利的一面。
第二天,刘得道认为不妥当了,急忙叫来了韩空,种沈两人。决定将李瑁与他协议的事跟他们说了,这两人足智多谋,或许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听完刘得道了话,韩空,种沈二人立即陷入了沉寂当中。他们感到事态的严重了。
韩空疑惑不解,问道:“帮主,您没喝多吧,这不是明摆着拉您下水吗,您真的答应了寿王的要求了?”
刘得道不可否认,当时有美女相伴,喝多了,迷迷糊糊就答应了。
“帮主,您认为寿王有机会继承大统吗,他名不正,言不顺,不得人心就算勉强得逞,也要受到一世骂名啊,我奉劝帮主还是隔岸观火为妙。”种沈的话一针见血,刺破了他的痛处。
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李隆基丢下长安数百万军民,仓皇逃窜,声望锐减。李亨就趁势继位,因为他本身就是太子,名正言顺。
话说饭可以乱吃。但是队伍千万不能站错。刘得道有些后悔了。李瑁现在有什么?就算没名分起码也得搏个贤王的美名也好啊。李瑁却选择了自暴自弃,(当然他有苦衷,老婆被老爹抢了,这事谁遇上了都不好受。)本事没一点,偏偏还有闲情跑去开j院,就算李亨挂掉了,李隆基也不会把太子之位个给他的。可以说,李瑁要什么没什么,跟他混,基本没戏。
种沈见帮主懊恼的神色,连忙给他出了个嗖主意:“帮主,这事您只是跟寿王有口头协议而已,事情若是不对劲,咱们可以坐避上观,置之不理就是,到时候寿王失势了他能拿我们丐帮怎么样?”
“额,这事还真能这样了”刘得道赞许的点点头。
谈完这话题,韩空转向另一个话题:“帮主,黄河帮最近龟缩在血杀帮总舵内,高力士大病未愈,我们要不要趁机将他们斩草除根?”
“黄河帮?”一听这三个字,刘得道想想就头疼了,黄河帮经历上一次失败后,再次龟缩起来,有血魂罩着,丐帮想报复也无从下手。刘得道沉呤问道:“阎变天最近有什么动向,他有没有跟高力士碰过面?”
种沈回道:“没有,不过阎变天最近与太子走的很近,李勇也悄悄的进入京城了”
“啊,李勇?”刘得道不由得失声叫道:“种先生,命顾非多派人手严厉盯住此人”
“知道,帮主”种沈也知道李勇是前太子李瑛之子,阎变天一直对他照顾有佳,这次接他到京师绝对有什么秘密?这阎变天又跟太子如此的近,到底有什么阴谋?
几天后,刘得道又一次接到了李瑁的宴请。事情可没刘得道想的那么简单了,这李瑁可是认准了他了,隔三差五的来宴请刘得道,若是拒绝;他便叫八艳之一亲自登门邀请,可谓厚爱有佳。这面子不能不给,刘得道没办法了。
李瑁可谓尽心讨好,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每次都有京师八艳一同陪伴。刘得道想拒接都不好意思了,脸上明显的贴上了李瑁队伍的标签,想赖也赖不掉了。
此时,关外的局势一时陷入了僵持阶段。高仙芝率大军死守潼关,顶住了叛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叛军只能在关外徘徊,粮饷吃紧,安禄山只好迂回扫荡。大唐危倒局面暂时缓和下来了,刘得道或许是多心了。
安史之乱或许没有相像中的那么严重,他能提前爆发,也能偏离了原来的历史轨迹了。
'  '
三百六三章 战争疑云
南阳城是两京之外,另一座繁华的城市,农业非常发达,素有京师的米仓之城。叛军一向是边打边劫粮的方式,南阳城正好是他们补充钱粮的好目标。
不过南阳城可不是那么好打下来的,它墙修建的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各种城防设施齐备,堪称大唐居安思危的典范,当然,它这个安,还有待商槯。
南阳城墙一律用整齐的石条、石板、石方、石柱等为基,墙体用“三合土”逐层垒成,外围再砌以青砖。中等型号的城砖一块就重35斤,由此可见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艰巨。
安禄山率骑兵率先赶到城下,仰面望去,不由暗叹一声:“好壮观的一座城,这样高耸的城墙,简直让人一看就丧失攻取得勇气,要怎么攻陷他,安禄山得费点心思了。”
南阳城墙的正墙高三丈,正墙上还有女墙,女墙上再砌砖垛,砖垛间的垛口是守御将士的了望孔和射击口,城墙上还建有雄伟的城楼、角楼、望楼,间隔而立。楼顶是重檐九脊歇山式,外有廊柱围绕,下临马道。
这些高高低低的建筑在城墙上构筑了一道立体防线,可以观察、隐蔽等等
叛军前军中军出了南阳城下,后军正源源跟进,安禄山勒马居中军。回首望向高大巍峨的城墙,特殊的齿轮状凹凸相间的城墙外边,还建有四座孤零零的望军台,下边没有通道和楼梯,只在台顶用木板与城墙相搭才能往来,它可以在攀爬城墙的敌军背后攻击、策应、了望敌情。
安禄山不禁啧啧赞叹一声,所谓的铜墙铁壁,大概是如此了。
叛军迂回杀奔南阳城,此时的李隆基又坐不住了。若是南阳城被叛军攻陷,大唐的损失绝不亚于东都洛阳。
李隆基心急如焚,他决定派大唐另一位名将哥舒翰率领刚刚集结起来的十万大军,赶往南阳驰援。
哥舒翰是突厥人,官拜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他的威名超过了高仙芝和封长清,是唯一能和安禄山并驾齐驱的将领。
他曾和吐蕃转战青海,屠城灭堡,威震天下。哥舒翰本是抗击安禄山的不二人选。——但是他老了。不久前,他在浴室内中风瘫痪。此后就一直在长安养病。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位“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的名将。他只是一个衰朽的老人。
可是现在高仙芝与封常清对上安禄山都吃了败仗。李隆基不敢再派他们去对抗安禄山了。能镇守潼关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因此他不得不选择这位老人,也抱有试一试的心里。
哥舒翰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指挥集结起来的十万大军急冲冲开往南阳。南阳离京师不算遥远,赶的快的话第二天中午就到了。
这个衰老的突厥人带着浩荡大军,有可能是走向他人生的最后旅程。整个大唐帝国的命运托付给了他。
此时的哥舒翰连上马都非常的吃力了,但他胸中仍然充满了荣耀——以及荣耀后的悲凉。前方是千丈刀山、万尺龙潭,而他体内的火焰已经渐趋微弱。他随时可能粉身碎骨,但至此也已别无选择。他和大唐帝国一样,手里都没有第二张牌可用了。
前军探马迅速递回消息,安禄山坐于中军大营内。大唐的援兵很快就赶来,他并没有太大的惊讶和慌乱,反而是笑而不语。众将不解,一问之下,安禄山道出谜底——围而打援
要攻入南阳城,安禄山很有信心,但付出的时间和代价肯定不少。况且大唐的援兵只需一天多时间就能赶到,与南阳城守军同时夹攻的话,叛军有可能腹背受敌。不过一旦将大唐的援兵打掉,那么对于大唐帝国的震慑力是惊人的,这也间接照成南阳城内的军心涣散,可谓一举两得。
当安禄山得知大唐援军的将领是哥舒翰后,立即做出了决定,围而打援。哥舒翰是军功赫赫的名将,但他已经老了,打败哥舒翰,安禄山非常有信心,况且他手中有王牌,近万的骑兵,这是打败大唐军队的最大优势。
叛军杀到南阳后,整个南阳城人心慌慌的。谁都知道一旦被叛军攻入城内,他们将面临着被屠杀的命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南阳城军民到显得众志成城,激发出天不怕地不怕的心理。
但是,没想到安禄山并没有急于攻城,反而是围而不打,这让南阳城守备马勇非常的疑惑不解。不过叛军不打,正合他的心意,只要能拖延几天,援兵已到,南阳城之围也就解了。
南阳守军龟缩防守,正合安禄山的心意。他留下一半的军马继续包围南阳城。同时,他亲自指挥大军加速前进南阳以东的飞图堡,这飞图堡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依山而建的一道关隘,左右是蜿蜒如龙的山脉,距关隘两里路外各有一道增兵口直达山上烽火台。
不过由于是太平盛世年间,这个堡垒已经荒废。安禄山决定据守在此,阻击大唐的援军。
他们刚刚赶到飞图堡,便听到山外喊杀震天,原来是大唐援兵的先锋部队已经杀到,见到叛军,二话不说,立即攻击过来。
安禄山立即下马,令大军据关镇守,自己只带了二百侍卫登到了烽火台上观察敌兵。发现敌军不多,他便命大将史思明率军出战。
双方一交手,胜负的天平很明显。大唐的援兵都是临时集结起来的民兵,那里是身经百战叛军的对手?
没多久,大唐一万多名先锋军就被消灭了。
没想到一下子就出师不利了,哥舒翰自然不会甘心了。他率援军急急来到飞图堡前,向上望去,此时太阳高升,阳光直射下来,群山之间盔甲皑皑,将飞图堡关口前一片平坦的大峡谷映得清楚明朗,从这座山峰望上去一目了然。
一关天险,若是强行攻击,代价可不少。哥舒翰犹豫了,他决定在飞图堡前十里处安营扎寨。安禄山想守就让他守,大唐有的是时间,叛军肯定拖不起。
平静了两天。在这两天内,双方都没发生过什么激烈的大战。见大唐援军没有上当,安禄山收起了对哥舒翰小视之心,决定主动出击,在飞图堡前对援军展开决战
两军就在飞图堡前的空山陷谷间大战一场,连绵不绝的喊杀声响遍四野。
喊杀声和兵器战马混合成一股轰天价地的无限巨响,一拨又一波的人潮和兵器在相互倾轧着的声音清晰地注入耳鼓。
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