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我不原谅 >

第28部分

我不原谅-第28部分

小说: 我不原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小生翻这堆积如山的资料的时候,一边儿翻一边儿就流口水:哎哟!那儿的教育太好了,简直就是天堂,基本每一样儿都正好跟中国的相反,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因篇幅所限,小生也只能“展示”天堂的一小部分,展示外国教育的一个剪影。
但这些足以说明理想中的教育应当是什么样了。首先,教育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让人成为他应当成为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而教育应该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最适合干的事,然后帮他朝那个方向前进。其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它的功能是把人脑独特的价值引导出来。最后,老师和家长必须平等对待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权利和自由。
当然,教育终究是个过于宏大宽泛的话题,要掰开揉碎说可以编几套丛书了。但它牵扯的现实问题忒多,这使得那些玄乎的教育理论看起来总感觉跟青春期小女生的日记一样显得矫情而离奇,有点儿钻牛角尖有点儿乌托邦不靠谱。但当您看到有很多国家拥有了先进的教育制度,把这些思想付诸实践的时候,还有啥好解释的呢?难道咱不应该跟他们学点儿吗?
恕小生愚见,这并非主张“全盘西化”什么的。这就好比西班牙拿世界杯冠军了,中国队还在亚洲区预选赛里被虐,有人建议咱得借鉴西班牙足球发展的经验,并(天真地)盼望有朝一日中国足球水平也能赶上人家时,你至少不应该骂他“胳膊肘往外拐”。
后来我再想,外国的教育这么美轮美奂这么引人入胜这么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其实也没啥高深不可告人的奥秘。
你看,它不过是让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把人脑的独特价值引导出来,并给学生人的权利。
它没什么特别的,它无非是把学生当人看而已。

学生是人。
这好像不是白马非马的哲学问题,也不是黑猫白猫的政治问题。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但就是有好多人搞不明白这事儿。







“反对”中国教育
孔子这样的大师和鬼谷子这样的奇才在古代教育史上简直数不胜数不胜枚举,咱也能从他们身上窥得中国古代教育之美轮美奂之千姿百态。而古代流行的讨论法则能将学生的内在能力引发出来,真是代表着教育的发展要求,代表着智慧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教”者,上行下效也。与英文education恰恰相反,中文的“教”强调的不是引导自身的能力,而是上行下效,说白了就是学别人,背别人写的书走别人走的路。如此说来,现在的中国学生真是达到了教育的极致。
朱熹对于中国教育影响也甚远。他不仅是死记硬背集大成者,更是教育堕落的始作俑者。自他这儿开始,中国教育就跟春晚一样,一年不如一年。
以上这些全部加起来,不过只是教育问题的九牛一毛。从乱收费到行政化,从暴利行业到学术腐败,要是都掰开揉碎了说,写完这本书小生怕是都要满头白发了。中国的教育简直就如荷兰的奶酪,千疮百孔。
中国教育之瓶颈在于高考指挥棒,握着这根指挥棒的则是大学。大学之单一乃是整个教育体制之基石,若将此基石毁掉,我们学生便能上演一出“越狱”的好戏。这件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不难,就是层窗户纸,真心想捅破无须忒费事儿。

It is only shallow people who do not judge by appearances。 The mystery of the world is the visible; not the invisible。
—Oscar Wilde
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以貌取人。世间的神秘在于可见之物,而非不可见之物。
—王尔德

王尔德这句话乍一看和主题没啥关系,仔细一看,还是没啥关系。一个东西你看得见它却不知它是啥玩意儿,多神秘!
这其实是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她那流芳百世的名篇《反对阐释》开头引用的王尔德的话(桑塔格也有个陋习,就是说个什么都要引用一下王尔德的话)。
发表于1964年的《反对阐释》不仅是评论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更是艺术的一次涅槃。桑塔格在其中批判人们普遍持有的对待艺术品的态度,即试图用一个所谓的“本质”来阐释一件艺术品。这种阐释,用她的话说,是“智力对艺术的复仇”。
但她远不仅是“反对”了阐释。在这篇不过数页的文章中,桑塔格从古希腊洞窟绘画说起,分析了“阐释”的来龙去脉,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即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艺术品。尤其是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In place of a hermeneutics we need an erotics of art(为取代艺术阐释学,我们需要一门艺术色情学)—更是醍醐灌顶石破天惊,不知让多少艺术家目瞪口呆自叹不如,又不知让多少文艺青年为之惊叹顶礼膜拜。
写到这儿我也无意再继续“反对”中国教育了,前面说了那么多已经够“反对”的了。所以这反对要加“引号”。
除了“反对”,更应阐释的是中国教育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又该怎么办。
1。?中国教育是怎么拧巴的
Wondering what god had wrought when He made life so sad。
—On The Road
揣摩着上帝究竟做了什么,竟让生活如此悲哀。
—《在路上》

羡慕嫉妒恨过外国学生之后,你不免还要悲伤地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质问上帝究竟做了什么,竟让我的生活如此悲哀?(比凯鲁亚克悲哀多了,他都上哥伦比亚大学了还辍学。)然后又要把头扭向一旁,哀叹自己为什么生在了中国没有投胎到美国去。
问是问得好。在痛骂中国教育之后,我们得打一个问号:它咋就这么不给力?
不过这哀叹严格来说并不准确。你应哀叹为什么自己生在了这个时代的中国。
你应感叹自己怎么没有早出生2000年,那样你就可以在战国时代做诸子的门徒然后跟他们天天唠嗑然后周游列国;或者你可以早生1000年,那样便可以在书院穿着袍子慷慨激昂地站讲台上跟志同道合的人讨论某个不靠谱的观点;哪怕早出生100年也好啊,那时你亦可于乱世中寄身在民国的大学,和同样在喧嚣中祈求心灵宁静的学者们交流思想,而那些学者不会煞风景地三句不离学分绩……
之前说了那么多西方教育不免有崇洋之嫌,那现在就让我们瞧瞧咱中国自己的教育,你会发现它也曾那么璀璨夺目美不胜收,远不是现在这般拧巴。它就好比一个女子,小时候是让大叔垂涎的萝莉,长大了也是迷倒众人的妙龄少妇,但如今已成了一丑了吧唧的欧巴桑。你没泡上年轻的她,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
过去老师动不动就对我们进行忆苦思甜的革命教育:过去我们如何如何,现在你们如何如何,于是你们必须得如何如何。那咱就也来个忆甜思苦,通过古人的记载追忆中国教育过去如何如何,再想想今天它如何如何,最后琢磨琢磨咱应该如何如何。
此景已然成追忆
要说中国啥事儿,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必须是孔子,教育也一样。刚才说到苏格拉底助产术的丰功伟绩,但你在网上上搜“谈话法”,人家先说的可是咱们的孔子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先进》
这篇看得我眼睛长茧的课文说的便是孔子“上课”的场景(现在老师用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学孔子的启发式上课,真是分外幽默)。
一本《论语》翻开,满篇都孔子和学生在聊天,从治国方法到诗词音乐,从人生理想到处世准则,千奇百怪无所不聊。和孔子唠嗑估计比和苏格拉底唠嗑更愉悦,因为苏格拉底和大多数哲学家一样,是同性恋,男同学估摸着一边跟他探讨“美之所以为美是否由于美”,一边还要防着他勾魂的眼神。然而和孔子则不必,他不仅取向没问题,而且大爱音乐,上课不用起立,但定要有销魂琴声相伴,高兴了还要唱两句(孔子若是生活在当今,肯定是一文艺青年,脚蹬马丁靴身着花格衫,带个耳机摇头晃脑)。
孔子当年就明白,学生爱聊啥就聊啥,自己在旁边当个服务员就行。不过服务员也不是好当的。现在老师上课和学生也有对话,不过大致都是这样:“比喻的作用是什么?”“形象生动!”简直俗不可耐。孔子那对话可需要相当技术含量。
比如《卫灵公》中,孔子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温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听到后故作矜持地说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问孔老师君子是否也有穷困的时候,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侧面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两种人有两种对待穷困的不同态度。你看,你问他问题吧,他偏不告诉你“正确答案”,多傲娇。这就是孔子发明的“扣两端”法:从正反两方面作出比较,然后让学生去判断。王尔德说:“有些作品很有耐性,很长时间都没被人了解,因为它们回答了还没有人提出过的问题。很久以后这些问题才会出现。”孔子的“扣两端”就是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回答问题,更能让学生悟出问题以外的道理:君子和小人之分别不在于穷不穷,而在于对待贫穷的态度 。
若说孔老师最脍炙人口的教育理念,就要数“因材施教”了(不过真是讽刺,此词并非出自孔某原话,而是之后朱熹总结的。一会儿我们即将看到朱熹是如何毁掉中国教育的)。
不知为什么,这四个字谁都会说,但没人会做(大家基本上做到了其对立面,“因教施材”)。咱可以观摩一下孔子咋做的:
《先进》中,子路问:“闻斯行诸?”
孔子答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孔子则答以:“闻斯行之。”
子路和冉有问的问题是一样的,而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这就有些奇怪了,所以公西华就问为什么啊。孔子说,这是因为这两个人不一样,冉有的缺点是“退”,畏缩不前,偏于保守,“故进之”,教他遇事果断进取;而子路的缺点却相反,是“兼人”,也就是胆大好胜,性情急躁,“故退之”,告诫他凡事要慎重考虑,三思而行,不要鲁莽轻率。
同一个问题,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这就是“因材施教”。(而让所有学生写出同一个答案则是“因教施材”。真是正好相反。)
这样教学生,能不受欢迎吗?在《子罕》中弟子颜回就赞叹孔老师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都欲罢不能了,可见当时孔先生上课多么有诱惑力(不知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