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我不原谅 >

第27部分

我不原谅-第27部分

小说: 我不原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人也没有“高考状元”之类的概念,学校和社会都不会宣传炒作,所有上大学的学生都是学校的骄傲。我们学校在大学录取季节在路边竖起大牌子告诉人们“我们的学生去了这些大学!”小牌牌插在马路边上,有好几百个,从附近的社区大学、州立大学到一流名校都混在一起。88
我想起我刚上××附中的时候就听说这所伟大的学校有着一个高尚的口号:“今天,我为××附中而骄傲;明天,××附中为我而自豪!”额滴娘哟,这口号忒感人了,听得小生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结果到毕业时候,最后一次走进校园眼瞅着那宣传栏光荣榜一块儿霸气的红布上赫然写着的是考进北大清华的“高材生”,校门口还摆着新出炉状元的巨型大头贴时,才明白过来,××附中只会为这些人而自豪。
其实这差别主要还是因为中国老师太自负,以为自己是上帝,全知全能,有责任拯救你们这些迷途的羔羊。凡是他们认为对的,只要你有不一样的想法就须不择手段地给你纠正过来。
咱可以从外国老师平日对待学生的方式看看谁是上帝。
在学校里经常看到老师或站或坐的不同姿态,一位老师竟然跪在那里辅导学生。这些在中国肯定不会发生,因为我们讲究师道尊严。
下课时,教师会站在门内让学生先走,楼道里,学生会侧身给学生让路。89
澳洲的南克奥雷中学还安排了学生和我们一起参观。在参观途中,校长主动和见到的每一个孩子打招呼,还亲切地抚摸他们的头。孩子们也十分友好直呼胡校长的大名。校长说,这是他们的规矩—教师必须主动和孩子们打招呼。90
我只记得从小学开始,校规里就要求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行什么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课上,一位女生不知何故与老师争吵起来,还把书摔到地上了,老师只是弯腰捡起书,耸耸肩说:“I’m sorry。”91
我从来没有听中国任何一个老师说过“对不起”这仨字儿,从来没有。想让中国老师跟学生说声对不起,哪怕有一天世界上所有人都会用中文说“对不起”了,中国老师也不会。
这样例子真太多了,只能拣几个写。反正我看了之后觉得相当惊悚:这老师跟我脑中“老师”的形象整好相反啊。他们才配得上“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呢。
中国老师见到此景也感到惊悚,于是就问外国老师:
看到一位澳大利亚老师对学生特别慈爱,特别亲切,于是我就问他为什么对学生这么好。他说“因为有他们才有我的工作,我想要继续我的工作,所以,没理由对他们不好。”说完朝我眨眨眼,一副不太理解的样子。92
老师跟学生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售货员跟顾客的关系。再夸张点儿,顾客是上帝,老师应当感谢学生才是。一旦搞懂这个,就不难理解外国老师为什么对学生这么好了,也能明白老师为什么不管学生努不努力谈不谈恋爱上什么大学了。
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你有什么资格管呢?
中国的老师们下次痛斥学生“你现在状态就是浮”或者把热恋的情侣叫到办公室一本正经地说“你们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之前,也应该先琢磨一下这个问题。

近年来网上有两条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神奇的传说:第一条说它墙上贴着20条振聋发聩的训言,以咆哮的语气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于是很多学生都对其顶礼膜拜,时常拿出来激励自己。第二条则是一张“哈佛图书馆自习室凌晨4点的景象”的图片,图片中自习室人满为患,全然不像是凌晨4点,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学习。看到这幅图片的我们如遭当头一棒,立刻心生愧疚,随即迅速关上电脑打开练习册做题。
后来我才知道,第一个传说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此训言自2007年起开始在网上流传,且先有中文版,之后才被蹩脚地翻译成英文。后来有人觉得这英文实在忒烂,就给哈佛图书馆管理员写信问是不是搞错了,没想到真搞错了,那管理员回信说:“我们哈佛大学里的各家图书馆(哈佛有70多个图书馆)都没有这类‘训言’ ……”93
这20条劝学训言只不过是中文意思套上了英文单词,中国人的观念套上了外国大学的马甲。
至于第二条则更为荒诞。您上哈佛大学图书馆网站就会发现,它们都晚上12点打烊。

中国学生那巨大心理压力的另一半,则是拜亲爱的家长所赐。
若说老师像债主,那家长简直就是债主;她生你养你相当于投资,自此你自动欠她一屁股债,以后就慢慢儿还吧。而还债的方式,就是“听爹妈的话”。从上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到找什么工作娶什么老婆,都要他们说了算。古代父母尚是包办婚姻,现在家长则更进一步,要包办你终生。
我发现怎么外国人啥都跟中国反着来,这家长的作风也是。
法国的孩子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家长甚至故意不参与意见,让孩子在决定的过程中自己教育自己。笔者的一位朋友说:“是他选择自己的未来,当然要他自己拿主意,如果他想听我的意见,他会问我。他们完全自信能决定自己的事。”我再去问同学,他们许多是从别的专业改学新闻的,一个叫安娜的女生说:“我喜欢自己选择、决定,并承受自己的判断结果,如果凡事都听父母的,那我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成人呢?”94
其实中国孩子也不想听父母的,无奈父母有债主身份,你不得不听。
安妮是一个18岁、读12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三)的女孩子,按照惯例,明年她就要上大学了,目前正是积极地申请大学的时候。但是她却一脸轻松地告诉我,“明年我不准备上大学,我要去英国旅游、住一年。”我问她:“父母同意吗?”她回答说,“他们很支持,还给我出飞机票钱呢。我住在一个亲戚家里,不用租房子,生活费我自己打工挣。趁现在年轻,我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95
外国有很多学生都有这种陋习,就是上完高中不上大学,先旅游一年,玩儿个痛快再说。家长一般二话不说,把钱凑够给孩子就完事儿。
这也忒不负责任了!
可能是美国父母从小就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的缘故,美国学生很小就开始自己为自己做决定。父母也许不会赞成孩子的决定,但是也不会把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面子联系在一起,更不会生硬地干涉。我与一个美国老师深入地交流过这个问题。她有一个读大学的儿子,她一直希望儿子能够读个好大学,起码应该是4年制大学,但是儿子最后却读了一个2年制的社区学院。我问她会不会觉得很丢面子,她一脸奇怪的表情,“这是他自己的决定,他自己承担自己的未来。我能给他的只是建议,这和面子有什么关系?”96
要是中国的孩子上了不济的大学,他娘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在单位都没脸见人,回家则要痛骂“妈的脸都让你丢光了!”
谈到人生目标时,学生可以一起讨论。有人会告诉你:“我将来想当汽车修理工”、“我想当橄榄球手”、“我想去非洲帮助穷人”、“我想到中国去教英语和当传教士”等等,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例子。美国学生的理想较为单纯,功利色彩要少得多,家长一般也会更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97
我的房东Kick先生告诉我,他的小儿子自己选择了学中文,将来准备到中国生活。我问他了解中国吗?在中国有熟人吗?支持孩子到遥远的中国吗?他笑笑说:“这只有孩子才能决定。这么重大的事关系孩子一生,怎么能他自己做主?”Kick先生看出了我的疑惑,轻松地说:“生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当然由他自己决定。”Kick先生说平时什么事儿都要和儿子讨论,连买个玩具都要和孩子商量。98
搁中国家长,这事儿简直看不下去:明天去中国,后天他要去非洲咋整!你这样儿当爹的不毁了他么?赶紧让你儿子上个名牌儿大学,找个稳定工作,多好!
多好?
我的一位同事,两个儿子,老大从小很独立,高中毕业自己决定不读大学,先工作。老二去年被著名的私立大学西北大学录取了。她在谈到两个儿子时没有厚此薄彼,而是说他都为他们感到骄傲,他们都很努力去生活、去学习,只是开玩笑说老大替她省了不少钱。99
我曾询问马上报考大学的Taylor,理想的大学是哪一个?哈佛?耶鲁?或者其他有名的大学?她告诉我们,现在还没有打算。对此,在场的她的爸爸文斯先生也没有表示出特别的表情,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是这件事重要么?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考什么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人生更幸福。100
外国家长管孩子的方式就是什么都不管。好,或者不好,不是你说了算,所以你不能替孩子选择什么。要想对孩子好,唯一的方式就是别总想着怎么让他好。
把中国老师和家长同外国的做个对比,就能发现这俩简直是天壤之别。倒不是说中国人都成心害孩子,谁都是为了孩子,但咱的想法往往很离奇:我活得比你长,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我知道什么是叫好,你才活几年啊懂个啥?反正听我的没错儿!
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孩子高一等,于是便有权利替你做决定。
若说外国的老师和家长有什么不同,无非是他们把学生当做一个地位平等的人。
经常有中国老师到外国考察教育时大惊失色,说什么“外国学生太自由了,他们总是拥有特别多的权利”诸如此类。
他们无非是可以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上什么大学而已。
他们无非是不会整天跟狗一样被老师家长拎着走而已。
这不叫“学生的权利”。这只是人的权利。

就像一开始说的吃饭之事,这事儿其实非常正常。反过来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每天都喂你吃饭,逼你吃这个吃那个的,正常么?
不正常吧。
如果孩子没有权利喂你吃饭,那你又有什么权利喂孩子吃饭?
是吧?
如果你把他当人看的话。

以上这些说的都是别的国家的好,在此还有两点要说一下。一是这里面所说的“外国”指的大多是美国啦英国啦德国啦等等。这些国家教育水平之先进应该是公认的。二是“外国”的教育并不是“一无不是处”,也都有自己的问题,美国政府这么多年来还一直使好大劲儿改革教育呢(都这么好了还改,改什么啊,知足常乐懂不?你看咱们中国多淡定)。不过瑕不掩瑜,就像即使玛丽莲?梦露有六根脚趾也无碍她的诱人,外国教育的问题并不能遮挡它的魅力。再说了,咱有句话咋说来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叨叨了这么半天,这外国教育展也要“胜利闭幕”了。你看通过这一部分小生也获得了新的体验—用引述进行了写作,而且发现此手法难度相当之大(怪不得本雅明写到翘辫子还没写完呢)。别的不说,光搜集资料就是一番浩大的“project”……在此还要感谢一下诸位参展者,尤其感谢《感悟美国教育—齐鲁名师美国行》的各位作者,这六十几位老师在美国的家庭和学校里生活了近两个月,可谓是给小生提供了热乎乎的第一手资料啊,且有几张图片也是从他们那儿搞来的。同样要感谢的还有《零距离美国课堂》《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等书的作者。
当时小生翻这堆积如山的资料的时候,一边儿翻一边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