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从校园到职场 >

第7部分

从校园到职场-第7部分

小说: 从校园到职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因为中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公有制下30年积累了可观的属于国家的公共财富,原有的社会价值导向体系被很多人当作烂尾楼给拆得基本名存实亡了,市场规则又没有完善,人们可以用各种歪门邪道八仙过海般地来挣钱。所以这个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一个社会没有太多的通过歪门邪道来赚钱的机会的时候,对德行要求的问题就变得明显了。
而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不管社会健康与否,如果你的德性不好,其实很难带好一个团队。因为大家不会信任你。你不太可能带好一个团队,你在社会上就很难做有意义的大事。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可以。
当然,社会科学中的问题基本都不是0和1那样清楚,不能绝对地看,只能相对而言。偷鸡摸狗之徒,纠集一群乌合之众,弄出些名堂,甚至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社会科学在短时间看,确实挺复杂,不容易理出头绪。但是在复杂的背后,从长远看是有规律和不变的东西的。所以我们还是要讲德行才对,特别是如果你希望在社会上发挥比较大的正面作用的话。
提问:能讲讲怎么看政治家的德行吗?
政治家由于对社会影响大,所以他们的德行就更重要了。所以按照这个道理,在历史上我们要求皇帝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努力做一个圣人,所谓的“内圣外王”。皇帝不肯认这个理的时候,下面的大臣可能会闹事的。这是中国文化,西方是否有这个传统我不太清楚。在与西方朋友交谈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普遍把搞政治的看作是“政客”,比较贬义,基本上觉得政客们能够不去乱来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对他们也就没有什么期望。“politician”在英文的使用中常常带有贬义,就是由此而来。
不过对政治家的评价,确实有复杂的地方。《论语》里孔夫子讲:“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就是说对君子我们不可以从小的地方去纠缠。对于一个政治家,我们不能只用老百姓油盐酱醋的眼光来评价。
比如对政治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杀了人来评论其对错,如对秦始皇。但是咱们杀人就要偿命了。这不公平是吗?是不公平,但没有办法。公平需要辩证地看。表面上看是同样的事情,因为是不同位置的人做,性质就可能不同。事实上,秦始皇当年“坑”掉的是460名神棍方士,类似现在的邪教之流。参见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当然这并不是说政治家就可以不讲个人的操守,就可以草菅人命;相反,他们的操守很重要,他们要为众生着想。
心理与性格修养
前面把最难讲,不具“时代气息”,可能也是大家最没有兴趣听的“德行”这个话题,勉强讲了一下。现在来讲相对容易一点的,就是人的秉性――心理和性格修养。
我没有专门学过心理学,我个人的心理学知识来源基本有三个。第一是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和像《人啊,人!》那样的小说;第二是自己不断琢磨;第三是从佛学中学到了不少关于人的内心活动的知识。
所以这部分我是作为一个外行,来给大家演绎一下。专业人士听了,可能会笑话的。当然更坏的情况是会哭,会因为觉得我糟蹋了这门严肃的学问而备感心痛。
前面我说过,中国文化中不太重视心理,或者说没有把心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来研究,而是混在了哲学里面。但是,佛学中很多内容都是在专门做相当系统的心理分析。只是这些佛经来源于印度,而且在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这部分内容也没融入世俗社会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比较小,所以它们不能完全算成是中国文化。我们不能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就去夺人所爱。
心理和性格西方人研究得很多,其内容要比价值观和道德更为丰富庞杂。当然他们很多理论也有不着边际的地方。我在这里只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体验,讲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也对大家有直接帮助的几个问题,同时给大家一些整体上的认识。更多的知识需要大家自己去学习。我经常给朋友建议,让他们去学一些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这对大家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大家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要小心为妙。这个学科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不同,其中一些理论偏执一端,将一些局部的道理无限推广,引出不少荒谬的结果。而且其中也带有对人性的各种合理与不合理的前提假设。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学了心理学,就总觉得自己能看穿别人的内心活动,然后就自觉高人一等,或自作聪明,把自己打扮得高深莫测或者不自觉地变得神经兮兮的。这就与学习这门知识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真正能够洞穿人性,需要长期的人生历练,而且需要有一颗纯净的心。否则,学习再多的心理学知识,也只是一些皮毛或雕虫小技而已。处理简单的事情还可以,遇到复杂的状况还是一脑袋糨糊,甚至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下面,我们依然是从大处,从根本的地方着眼,先来介绍一下人的心理基本结构是什么样子。然后按照层次逐步展开介绍其他几个重要的内容。
人的心理结构――显意识与潜意识
显意识和潜意识的改变
我们的显意识主要是理性部分,它是“讲道理”的,按照理性思维的方式考虑问题。潜意识则不同,它是非理性的、直觉的。所以,当我们面对理性的刺激的时候,比如我们上课学习,这个时候主要是显意识在起作用。这些理性的刺激一般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潜意识。
哪些东西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潜意识呢?是那些感性的、暗示性的刺激。特别是在我们的显意识放松,不对这些刺激发挥作用的时候。影视作品中的很多内容、市场宣传中的很多暗示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比如,美国好莱坞几十年来不断拍摄一些“二战”片,大讲美军如何与德国人作战,全世界都不停地播放。慢慢地,很多人就在潜意识里有一个判定,即当希特勒这个魔鬼要征服世界的时候,是美国人打败了希特勒,拯救了劳苦大众。尽管美国大片中讲的故事大都有依据,但是它们让我们头脑中慢慢形成的对“二战”这个影响全世界的重大事件的判断,却不再符合历史的真实。我们的世界观在不知不觉中便受到了影响,形成了偏见。
事实上,真正打垮希特勒的中坚力量是苏联红军。“二战”期间,德国与意大利一起占领了欧洲大陆以后,希特勒23以上的力量都放在了东线,用于对付苏联红军。这部分德军被打垮以后,希特勒的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希特勒无可奈何地走向失败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正是看到了希特勒大势已去,美国等盟军才终于开辟第二战场。后来希特勒希望给已经在诺曼底登陆的盟军网开一面,把柏林交给西方军队。但是苏联元帅朱可夫率领苏联红军没有给希特勒任何喘息的机会,先于西方盟军攻入了柏林,希特勒被迫自杀。
再比如,电影《*》中塑造的汉奸形象温文尔雅,那些抗日志士却相当猥琐。它在无形中会给观众什么样的暗示呢?其实这正反映出作者自己的世界观。我觉得作者就是要通过这个作品暗示世人当初她自己爱上一个汉奸是一段很值得赞赏的情感,民族正义与个人感情相比,后者更重要。为此作者特别把那些代表民族正义的人给描绘成了流氓混混。而这个作品最迷惑人的地方,在于作者借用了一个真实抗日志士的故事背景,然后植入了她自己当年与汉奸“相爱”的情节。这样做显然不是为了歌颂牺牲了的烈士。而电影的导演毫不掩饰地利用*裸的*来推销这个故事,就更有点过分了。
很多人会说,我看它只是为了娱乐,没想那么多。正是因为你没有想那么多,显意识不发挥作用,所以在娱乐的过程中,我们的潜意识会发生变化。也许你说作者也没有你想得那么复杂。也许炮制者有心,也许编造者无意,但是其影响却是客观的。这样的所谓作品,会通过影响人的潜意识而混淆黑白,贻害社会。
从上面的例子大家可以理解,任何国家其实都是不存在绝对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不论你的初衷如何,效果才是根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要是有边界的,否则“国将不国”。当然不同的国家把握的方式和尺度是不一样的,这在根本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价值导向体系。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很多知识分子津津乐道。它是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之前的躁动,不可盲目效仿和推崇。而西方国家由于长期对心理学的重视,所以在操纵舆论上面极为老练,相当具有欺骗性。苏联俄罗斯过去20年的不幸经历,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其被西方大大地忽悠了一把。
看清潜意识
我们认识自己,在本质上就是要把自己意识中的这两部分都要看清楚。不仅要看清楚已经存在的内容,还要看清楚外界因素对它们随时造成的影响。
因为潜意识也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它是能够被翻上来看清楚的,但是这要下工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怎么下工夫?我觉得有三个主要的办法:
一个是找心理咨询师。看心理医生,但是好的心理医生确实比较少。我认识一些搞心理学的最后自己都不太正常了。为什么?因为他总觉得他高人一等,他觉得他看什么事情都比我们清楚,最后自己有点变态。而且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法的有效性,在实践中也要打很大的折扣。
在心理上帮助别人,真正需要的,不只是心理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阅历,是那种通过丰富阅历培养训练出来的对人性的洞察力。所以向这些人请教,往往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第二个办法。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靠自我努力完成认识。我们祖先教导我们:“日参省乎己”。就是每天不断地去分析,不断地追踪自己的思维过程,去学习寻找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你慢慢会把自己的潜意识越看越清楚 。你看得越清楚,你对自我生命的把握能力就越强,你就越能把握住自己未来生命的走向。这是一个长期的工夫。但是这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办法。
其实佛教讲的修行在根本上就是要把自己的意识认识清楚。佛教里那些修炼,讲什么心有多少个结,让人去参禅,参什么?为什么呀?都是围绕这件事儿展开的。按照佛教的说法,当你能够把你的潜意识都看清楚的时候,你基本离修成正果就不远了。
在佛教中,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凤毛麟角。就是佛祖自己也没有带出几个修成正果的徒弟。这说明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意识活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没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操作程序可以保证你一定能达到目的地。所以我也只能介绍到这儿了。再讲下去,也还是云山雾罩,甚至更加混沌。
自我意识
刚才作为基础介绍了人的心理意识的结构。现在讲一下我们心理意识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自我意识。
小孩子刚生下来是没有自我概念的,他不认识自己,他分不清楚外在世界和他自己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一般是一岁到两岁的时候慢慢地他会混沌初开,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是和外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