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从校园到职场 >

第22部分

从校园到职场-第22部分

小说: 从校园到职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一年级结束,我心中总算有了些着落。可是在清华大学所有的系中,我们系的课程是最重的,所以我丝毫不敢放松。这种紧张的状态一直保持到我毕业。真有点像从地狱中走了一遭。这一点都不是夸张。我在留学悉尼读博士期间,我的身体差到了每天必须睡10个小时才行。坐别人的车出去玩,都觉得累得慌。而我在中学的时候,身体与一般同学相比并没有明显差异。
工作以后,我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也有不少人认为我真的聪明。
可是我自己知道,当初的我,并没有任何突出之处。我也曾被大学的课程搞得焦头烂额,被那些抽象的内容搞得不知所措。我至今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人。
在刚上研究生的时候,我同寝室同学对我说:“谢耘,其实你并不聪明,你只是很用功而已。”如他所言,如果说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只是我没有放弃,我顽强努力,我愿意付出巨大代价。
在大学的时候,当我逐步进入了相对自如一点的状态以后,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的一生,不是在走一个缓坡,慢慢地向上前进,而是不断地要攀登很多很高的台阶。每一个台阶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样的,都很难。这些台阶,我们拼死命向上跳,可能才能够到它的边缘。
是否能够上去,就看你的决心和毅力,看你是否愿意坚持到底,看你是否愿意不惜代价。这代价,既有体力上的,更有精神上的。上去了,你就将面对一个新的世界;没有上去,你就只能看着别人远行而去。
前面讲过我带的那个大专毕业的女同事。当初她上台阶的时候,也非常痛苦,精神几乎崩溃。但是,跨上这个台阶,她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在需要拿出勇气上台阶的时候,我们最好能够咬紧牙关,不掉链子。
其实,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道理。试图让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保持四平八稳,均衡周全,不偏不倚,始终走所谓的“中庸正道”,这从根本上就违背了客观规律。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通过不同阶段在特定方向上的突破,也就是局部暂时的“片面”发展,逐步积累而成的一个长期效果。每一个特定方向上的突破,都是一个需要跨越的“台阶”。当然,这里讲的是局部暂时的“片面”,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长远整体本质认识基础上的,而不是不识本质情况下的偏执于一端。这才是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客观规律的辩证法。
在黑暗中寻找出路
大学一年级结束,心中有了着落,我高兴地出去转了一圈。算不上旅游,只是去看看我在辽阳的舅舅和在大连的大姨。舅舅是电工,我在中学的时候,他教我装了一台五灯电子管收音机。而我小的时候,母亲有一段时间长期出差,就把我放在了大连我大姨家。我是在那里学会说话的。
暑期过得很开心。可是开学以后,困惑就来了。
我学习的方法非常笨,也非常累人。我总是要把课程里的内容彻底搞清楚,才善罢甘休,才觉得自己掌握了。麻烦的是,上课的时候,这样去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的话,我最多能听懂前半截。后半截课我就基本听不下去了,看教科书也一时看不懂,便拿小说在课堂上看。什么《天使的愤怒》、《人啊,人!》这些小说,都是这样看完的。所以我基本不记课堂笔记,因为我不习惯去记一些我还不懂的东西。
听不懂课程,我就去找老师答疑。可是我发现没有用。因为我自己就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结果整个大学期间,我好像就在开始的时候去问过老师三次,以后就全靠自己啃书本了。
因此,我的学习主要就靠自己下课以后看书琢磨。这可就费了大劲了。大家总讲要事半功倍,我这基本属于事倍功半。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在问自己:“这么费劲才能学懂那么一点内容,对吗?是不是我走错了路?”因为环顾四周,似乎没有人像我这样傻卖苦力的。这个问题我问了自己两三年的时间。
那段时间,我就好像是身处黑暗,看不不到出路在哪里。远处似乎有一点光亮,可是我不敢确定。
困惑归困惑,我不能停滞不前。我不能够自己骗自己,把不懂的东西生硬地放到自己的脑袋里。我必须理解,必须消化。既然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路可走,就只能这样硬着头皮埋头苦干。否则的话,自己糊弄自己,岂不是更糟糕?
我就是这样度过了大学本科的时光。说不堪回首是夸张了点儿,但是那绝不是一段轻松烂漫的日子。
当我毕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不知道是我把这个问题已经忘了,还是因为习惯了,反正不再追问了。
在入学20年的聚会上,我遇到了当年教授我们普通物理的高炳坤老师。当年他讲课,可以说是精彩之至。我好奇地问他,当年他怎么能够把课程讲得那样出神入化,他说没有什么秘诀,就是下的工夫大而已。
我们在潜意识中,总是有一种假设,认为存在一种最好的做事方式,一旦掌握了,就不会遇到麻烦,就会一帆风顺,就会立竿见影,就会出类拔萃,就只有成功没有失败。一旦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我们就开始怀疑,开始犹豫,总是试图去寻找这样的灵丹妙药。
人生其实不是这样的。在真实的生活中,没有一个想当然的模式和做法一定是最好的。更没有人能告诉你,作出选择以后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求仙拜佛算命都没有用。
我们只能是在限定条件下,在我们自己能够认识到的可能的选择中,挑选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也许由于我们自己的局限,我们选择的不是一条捷径,但是只要坚持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黑暗。三心二意只会让我们在黑暗中原地转圈,投机取巧的心态会害死人的。
其实谁也不比谁更聪明,但是确实有人更努力。只要你真正用心,你的分析判断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决策的有效性就会不断提高。这是一个长期用心实践的过程,而不是坐而论道、苦思冥想或求仙拜佛的结果。
当我们咬紧牙关走出黑暗之后,眼前的世界一定就不一样了。
现在我读书,就比大学时期容易得多了。有些很难的内容,我可以很快就掌握。许多朋友觉得难以置信。这都是因为当初我自己的坚持,坚持要理解才能接受,尽管费了牛劲。
另外在我工作以后,每当在其他方面面临类似困惑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当初这段经历。心中的犹豫越来越少,更容易坚定地去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不会在选择方向和道路的问题上自寻烦恼。
崇拜爱因斯坦的后果
我从小就热爱科学,在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中,我学得最好的是物理。因为物理讨论的问题我可以直接感受到。在中学,我可以像看小说那样看物理练习题集,解题的过程会形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很少需要动笔去计算。那个时候,我是不擅长逻辑思辨的,但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感悟能力比较好。
在中学时,我就看了介绍相对论的科普读物。那个时候,被相对论的奇妙所吸引,非常崇拜爱因斯坦。到了大学,在普通物理课上系统地学习了狭义相对论。对爱因斯坦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竟然能够坐在专利局的办公室里,就想出了光速不变,然后仅仅依靠一支笔,便推导出了宏观物质运动的全新体系,推翻了千年来我们的信念。而这些结论,后来被实验一一验证,绝无差错。
爱因斯坦的成就,加上自中学时代我就在程昕的点拔下,开始了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且还颇有收获,这使得我坚信:这才是聪明,这才叫才华,这才是我要学习的对象,这才是我要成为的人!我要像他那样去思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推论这个世界的规律。那些撅着屁股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人,那些风餐露宿满世界地寻找客观规律蛛丝马迹的人,都是水平不够,缺少智慧。
这听起来是否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
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而且这种类似的想法,在“聪明”人当中还真不少见。
后来,我又读了一些西方科学哲学的书,包括波普尔、库恩等人的理论。发现他们如出一辙:依据几个事实,或者几个假设,然后就开始逻辑演绎,展开复杂的思辨,把理论竭尽全力地外推,争取让它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他们都被尊为自成“体系”的“大师”。西方这种逻辑思辨的传统,应该是从古希腊就开始了。
这些影响,再加上当时我对数学分析的刻苦钻研,都使得我对理论思辨的追求更加狂热:“依据一点点事实,就能够推论出整个世界,那才叫本事。”
从*主义哲学中学到的实践的观点,慢慢淡漠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脑子的胡思乱想。一旦自己的臆想偶尔得到了证实,虚荣心便获得莫大的满足,且自认为又有了长进。后来身体变差,与这胡思乱想多少也有些关系。
我在清华期间染上这个毛病后,一直陶醉于其中,一个活人,变得有点像一部理性的机器。
直到我去了悉尼,我的同学Laurence给我看了《初心》那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在歧途上已经走出了很远很远,却还得意地以为自己快接近真正高人的水平了。
是中国文化,把我从狂热的逻辑思辨中拉了出来。心中慢慢地不再有那么多无谓的纠缠。这段故事在前面讲过了,就不再重复。
心地清静一些以后,才发现世界与我原来看到的不太一样。世界原本并不复杂,是我们的心把它搞乱了。
后来由此反思西方文化,也看到了它在根本上的局限。
说这些,并不是要否定大学期间严格的科学训练对我产生的非常积极正面的作用。相反,到现在我还感激清华那严酷的教学要求。
其实任何人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曲折起伏。凡事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只有正面作用,没有负面效果,恐怕只能是神仙才能做到了。
有曲折起伏并不可怕,该在某一个方向上钻进去的时候,就要下决心进去,而且要把它彻底弄清楚。可怕的是自己钻进去后,死活不肯再出来,失去了否定自己的勇气。那就真的会误入旁门左道,在歧途上越走越远了。
其实,如果你在一个方向上真的钻研透了,你自然就会出来。因为看透了,就不会迷信,不会攥住不放。执迷不悟,都是半懂不懂的人干的蠢事。
人生问题的困惑(1)
这个问题,是具有根本性的。
1980年5月的《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多年以后真相大白,原来这是编辑们主动策划的一篇文章,并非是“读者来信”。
这封信当时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讨论:人生的意义何在?其背景是“*”结束后,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出现真空。
那时我在念高中,自然也读了那些讨论的文章,而且也做了点思考。不过那个时候,这些问题对我来说还有点远,所以并没有很深的触动。
记得最后报纸上也没有讨论出一个让大家信服的结论。这也预示了中国社会将进入一个复杂的过渡状态。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人说了大意是这样的一段话:“人生是一个过程,走到尽头,你就会理解它的意义。”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胡扯。到死才能明白意义,那我们还讨论它干什么?
我自己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