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义怒由心生,冷道:“这叫审时度势,实事求是!以少胜多,是嘴上说说就能胜的吗?尹将军凭什么这么自信啊?事关大楚万千将士性命以及大楚国运,岂能儿戏?”
自信当然是有原因的,却不能在这说出,一来会被人当成疯子,二来走漏了什么消息,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尹旭回应道:“国难当头,大家在此商讨军国大事,怎么就儿戏了?宋令尹,是自己悲观,胆小害怕,莫要以此看待别人可否?能不能以少胜多,谁说了都不算,就像您说的实事求是才好。”
“哦,对了!”尹旭挪动两步,一拍大腿恍然道:“我差点忘了,有的人用兵保守,势均力敌就罢了,即便兵力优势也不轻易出兵。也不知道到底是保守过渡?还是避战畏敌啊?如今形势危急,这样畏首畏尾却是不好。”
虽不点名,他谁都知道尹旭说的是宋义。上次以四万大军在颍水一带应战司马欣,硬是不敢主动出击。之后司马欣撤军北上救援雍丘,宋义竟不敢追击,白白浪费了大好战机。此次,救援项梁更是故意拖延,拒不救援。这些事情历历在目,楚国臣子也都有耳闻,此时听尹旭这么一说,更是心知肚明。
赤裸裸的嘲讽,宋义气的脸色铁青,怒不可遏,奈何身在朝堂,当着楚怀王发火他是不敢的。再者人家尹旭没指名道姓,若自己说什么岂非主动承认,自己摸黑自己?
尹旭也不理他,躬身向御座上的楚怀王一礼,说道:“大王,救援赵国这一战确实困难,却势在必行。今日尚可联合各路义军之实力,拼全力一战。他日若章邯灭亡了燕赵,则大楚危矣,前后也不过几个月的时。救援则尚有一线生机,不救则等同坐以待毙。况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章邯、王离的布置也并非十全十美,伺机出战或有奇效,以少胜多未尝不可!”一阵侃侃而谈,尹将军不觉口干舌燥。
朝堂上再次出现各执一词的局面,一众大臣都暗自腹诽,按照以往的经验,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尹将军获胜。他们并未注意到,不经意间的心理暗示正在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不过今日事关重大,还要看楚怀王和其他重臣的意见。实际上熊心也很忐忑,不敢擅做主张,见到出现的僵持的局面,只得开口询问其他的人的意见。
首先被问到的是范增,虽说是项羽的谋士,终也算楚国的臣子何况其为人德高望重,智谋高远,于情于理都该询问。
因为义子孝顺膝前,近来范增的心情很好,面色红润,精神矍铄。闻听怀王召唤,步伐矫健出列道:“大王,老臣以为赵国当救,正如尹将军所言,唇亡齿寒。巨鹿之战并非是秦赵之间,而是秦国和我东方六国所有义军。此战若失败,反秦大业必然失败,义军将士的血将会白流,我们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所以事情本身并非救援赵国,而是保家卫国。”
楚怀王点点头,说道:“范老先生先归位吧,当阳君,你的看法呢?”英布本身是勇悍无比的猛将,实力不若,再者他是番君吴芮的女婿,大江之南如大的土地都控制在他岳婿手中。在楚国朝堂的的地位仅此与宋义和项家。沛公刘邦勉强能与之相提并论。
英布道:“大王,臣以为身为男儿,身为军人就该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今日战场的巨鹿,相比等到秦军兵临城下,应当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免我大楚百姓遭受了赵人同样的痛苦,不要受到兵祸侵袭。”
就战场的位置和对楚国百姓生活而言,在巨鹿决战于楚国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英布的话获得了不少赞同,支持者中以吕臣为甚。要知道吕臣原是陈王旧部,当初项梁武信君、上柱国的封号还是吕臣“矫诏”册封的。正是因此,他在陈王旧部影响力,号召力甚大,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
吕臣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是确实赞同尹旭、英布,二来定陶之战突围,他与尹旭、钟离昧并肩作战数日,早已结下深厚情谊。此时也算是表示一下对兄弟的支持,正是吕臣的表态带动了一批陈王旧部。出兵救赵的呼声顿时高了许多。宋义铁青着脸,说不出话来,他随实力强大,但一个巴掌拍不响。
几位掌握兵权的重臣一边倒向项羽和尹旭,楚国几大势力中只剩下一个沛公刘邦还不曾说话。故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宋义更是满怀期待,希望刘邦能帮自己说话,尽管可能这似乎微乎其微。
“刘卿家怎么看?”
最后一个发言,颇有举足轻重的意思,刘邦也因此小满足一下虚荣心。站起身来道:“大王,臣以为赵国须得救援!”此话一出,大部分人松了一口气,形式出现了一边倒,除了宋义,几乎所有重臣都赞同出兵,此时已然有了超过五成的可能。”毕竟宋义手上有楚国半数的军队,何况楚怀王熊心尚未表态,故而此事尚不能完全决断。
宋义则显得格外失落,自己力量虽强,却比不上人家多人联盟,孤掌难鸣,无奈啊!刘邦低头与身边的张良交换这个眼色,会心一笑,再次启齿,显然还有话要说。尹旭站在一边瞧的清清楚楚,看来子房先生又献计了。
想起临走去上蔡那晚的宴会,尹旭气不打一处来,之前的打算再次浮上心头。脑袋一片,恰好看到正襟危坐的韩王成,心中已有定计。
尹将军不由的会心一笑,心道:不着急,先听听子房先生的谋划再说!
!!
第一二五章先入关中者为王
沛公刘邦朗声道:“若巨鹿城破,燕赵灭亡,章邯、王离挥军南下。试问我等该如何?坚持抵抗,让彭城成为第二个巨鹿?岂非坐以待毙?或许弃城暂避南方?被秦军追究不舍?与其到时候狼狈不堪,倒不如现在与秦人拼力一搏,或许能另有一番结果。”
这番话说到众人心坎里,坚守抵抗,城破之日必然身首异处,弃城逃往必如丧家之犬般可怜。说起来还真不如在巨鹿打上一仗,至少是在在赵国的土地上,不用这样的担惊受怕。
若只是如此,刘邦的发言也没多少新意,但子房先生的妙计会这般简单?至少尹将军不信。只听刘沛公续道:“出兵救援赵国是必然的,但救援的方式还是有待商榷的。”转之词出现了,果然不其然!这才是子房先生的重点。
刘邦略作停顿,卖个关子吊起了很多人的胃口,这才续道:“昔年魏国大将庞涓大军围困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救援。齐王派出打将军田忌与军师孙膑救援赵国。时孙膑认为魏军尽出邯郸,则都城大梁空虚,故而大军围困魏都。庞涓闻讯只得回师救援,齐军于途中设伏,以逸待劳,大败疲惫赶回的魏军,遂解赵围!”
围魏救赵?尹旭心中一动,心念电转,分析起刘邦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按照眼下的形式,救的还是赵国,不过围困的对象变成秦国,围秦救赵。一瞬间,尹旭明白过来,刘邦或者说张良的意思是进攻秦国都城所在的关中。至少造成危急形式,命章邯分兵救援,这倒是不错。
只是秦国关中东有崤函之固,并不似魏都大量那样一片平坦,况且如今楚国也没有当年齐国的实力,能派出多少兵力进攻关中?咸阳和函谷关一带必有守军坚守,一时半会也难有成效。章邯有充足的时间,不疾不徐地攻克巨鹿,同样为时已晚。
张良不会不考虑清楚啊?进攻关中……关中……尹旭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心头猛震,记起历史上那个著名的约定,也终于把握到刘沛公和子房先生的目的。
只听刘邦续道:“如今章邯、王离率领四十万大军在赵国作战,这几乎是是秦国目前能调动的所有精锐。那么秦国故地的关中兵力不足,防守虚空,正是大好的机会。若是能派一支军队奇袭关中,咸阳告急,秦二世和赵高定会向赵国的章邯求救。无论是担心咸阳安慰,还是颇有胡亥与赵高的压力,章邯都会分兵回师救援。”
众人纷纷点点头,开始明白刘邦的意思。
刘邦续道:“如此一来,巨鹿的压力必将大大缓解,到那时各路义军联合出击,取胜便容易了很多。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学习孙膑,在途中设伏,伏击赶回增援关中的秦军。”
有人反问道:“沛公,如今彭城兵力有限,并不直接救援巨鹿,全力调动前进攻关中吗?”
刘邦摇头道:“不然,巨鹿还是得派大军前去救援,一来是告诉赵王,援军到了,只有这样城里的赵国军民也有坚守的信心,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二来,是要援军尽可能拖住秦军,从外围帮助赵国。三者,调动人马太多不仅会引起秦人的警觉,而且巨鹿的兵力肯定不足,难以支撑太久,那样反而适得其反。”
尹旭心中腹诽,刘沛公你何必不明说呢?明说自己去偷袭关中,让宋义和项羽去打巨鹿,这样多好!所有人都在思索,刘沛公的提议。宋义是打心眼里不愿意出兵,自然嗤之以鼻。对项羽而言,兵分两路,突袭关中固然是大功一件,但他更愿意去巨鹿。
尽管关中是繁华富庶之地,咸阳城里更是繁花似锦,攻克关中得到的回报无可估量。但项羽还会坚持去巨鹿,因为章邯在那里,杀死叔父项梁的仇人在那里,他要亲自前往报仇。其实决定支持出兵救赵,并非完全出自理智,宋义说的没错,项羽确实存了报私仇的心思。实际上这并无大碍,强烈的报仇冤枉反而会激发的潜力。巨鹿之战结束后,尹旭认为项羽之所以能九战九捷,与此不无关系。
楚怀王高坐在上,前前后后几个大臣的叙述他听的很仔细,从眼下的形势看,出兵似乎势在必行。直到刘邦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出兵的初衷没变,但方式有所变化。这让他想起初到彭城的那个深夜,与熊康的一番话。
想要再营造一份实力平衡,刘邦和尹旭是两个很好的利用对象。如今看来项羽和尹旭之间似乎达成默契,之前传言不和的消息似乎并不正确,熊心的注意力只能落到刘邦身上。
熊心也是聪明伶俐的主,刘邦提出这样的方案一定是要与自己的利益挂钩的,话句话说突袭关中这事他想去。既然如此,寡人救满足你,楚怀王心中冷冷一笑,已经有定计。表面上仍波澜不惊,说道:“众卿家都言之有物,都是为我了大楚的未来着想,但赵王的救援信函就在这,救援有否必须得有个决断。看众卿家的意思,支持出兵救援的人更多一些,既然如此,就这么办吧!”
宋义脸色一沉,楚怀王虽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小娃娃,但在这大殿之上,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就得执行。当然了,自己作为柱国老臣,拉下一张脸继续劝谏怀王收回照明也是可以的。要不要这样做呢?宋义正在犹豫时,楚怀王又说话了:“宋卿家反对出兵,也是出于谨慎,为了我大楚将士安全和社稷考虑,忠心耿耿,寡人很是欣慰。”
一句安慰,宋义的脸色稍稍好转,只听熊心趁热打铁道:宋卿家是大楚上将军,此番救援巨鹿,事关重大,需要你来主持!”
呃?宋义愕然一怔,有些反应不过来。事实上,除了尹旭,大部分人都愣住了。怀王这是在玩什么?让反对最激烈的宋义率军救援,这妥当吗?
熊心也不给他们疑惑的时间,立即宣布道:“寡人宣布发兵救援赵国,上将军宋义为此番援赵主帅,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英布、尹旭、吕臣几位将军协助!”
圣旨出口,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