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867部分

刺明-第867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亮迅速的叮咛。
“明白!”
“明白!”
魏然和赵宇晨两叮)队正,接到命令以后,立刻忙碌起来。他们将自己小队携带的黑色炸药,都集中起来,粗略的衡量了一下重量”就伺泻在一个干燥的布袋里,然后将布袋牢牢的捆绑好”在外面插上导火索。一个原始的黑色炸药包就做出来了。
“都督大人,你的手下在做什么?”
曹文诏有点好奇的说道。
“准备大炮仗。”
张准意味深长的回答。
曹文诏、黄得功、曹变蛟等人对望几眼,都不明白张准的意思。尽管辽东明军的装备,基本上都是以火器为主,各色火枪,还有各色大炮,一应俱全,可是”要说到对黑色火药的深切认识,他们和张准,实在是相差得太远。
明朝的武器生产和武器使用,是完全隔离的,双方基本上没有什么往来,至于消息反馈之类的,更加没有。负责生产火器的兵仗局和军器局,是典型的管杀不管埋的角色”他们生产出来的武器,质量如何,性能如何,他们自身根本不怎么关心。
使用火器的明军军队,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这些火器的。火器的质量和性能,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处所,他们也没有什么反馈的渠道。上头发下来什么火器,他们就只能是使用什么火器。至于研究更多的火器使用,那是他人的事情。这种严重缺乏刺激,缺乏动力的模式,致使明朝的火器成长,一直很是缓慢。
明朝火器成长最快的阶段,乃是徐光启和孙元化时期。因为这两个人都是有权力的大臣,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体例,为军队更新部分的火器,可以让兵仗局和军器局研究更多更先进的火器。外界有什么先进的火器,他们城市积极的借鉴,然后加以仿造。这使得明军的火器,和世界的先进水平,差距还不是很大。
可是,在这两个人都去世以后,明朝的火器研究,就基本停滞了。另外大臣,根本没有徐光启和孙元化的见识,也没有这样的兴趣。民间的火器研究,好像赵士祯等人,是根本得不到他人重视的,甚至正眼都不看一眼。这样一来,明军的火器成长,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了。
甚至,和鞑子相比,也日渐的落后了。皇太极即位以后,对火炮穆研究和制造,是很是鼓励的。他的沈阳的南面,还专门兴建了一个铸炮工场,规模相昔时夜。在孔有德带弃大量的葡萄牙技师和大炮工匠投降鞑子以后,鞑子的铸炮水平,已经在明军之上了。事实上,目前鞑子拥有的红衣大炮数量,就要比明军多出很多。
明军内部,对火器的使用,很矛盾。他们希望利用火器打败鞑子,却又觉得火器的性能和质量,都不如人意。在某些时候,火器甚至还不如传统的刀枪剑戟好用。好像曹文诏之类的,就比较拒绝火药武器的使用。他的军队,只配备了一些虎蹲炮,火枪的配备数量是很少的,大部分的士兵,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刀枪剑戟。
至于将炸药都集中起来,做成巨大的炸药包使用”他们简直不懂。甚至,他们连听都没有听过。事实上,要是他们晓得爆破技术的话,辽东军在攻城的时候,也不会如此的困难了。辽东军几次想要收复大凌河堡,都是失败在攻城下面。老实说,鞑子的箭镞,真的是很是的厉害。如果不克不及迅速的入城,死在城外的人”简直是太多了。
很快”魏然和赵宇晨都各自准备好了四个三十斤的大型炸药包。四个炸药包的装药,加在一起,就是一百二十斤,差不多了。不过,为子平安起见,黄亮自己又亲自准备了一个,总共是五个。
这时候,杏山堡的守军,还都在沉睡的状态,除哨兵之外,其他人根本都没有醒来。城头上的哨兵也没有觉察到,在城外已经来了好多的仇敌。整个杏山堡”看起来还是很是恬静的。
“上!”
黄亮低声的喝道。
两个爆破小组立刻飞身冲上去。
这样的爆破训练,虎贲军的每个协,甚至是每个小队,都是相当频繁的,基本上每三天就要训练一次。这是步兵最拿手的本领,固然要有最专业的训练。事实上虎贲军步兵的每个小队,至少都有两个以上的爆破小组。每个爆破小组的编制,都是三个人”一次就可以携带六个大型的炸药包。
“什么人?”
“站住!”
杏山堡城头的哨兵,发现城外有人冲上来急忙吼叫起来。
“砰!”
“砰!”
“砰!”
部分的守军哨兵,开始鸣枪示警。
辽东明军,装备的火器基本都是迅雷统。这是一种古老的火绳枪万历早期就开始装备了,口径跨越20毫米弹丸的重量跨越25克,威力还算可以,基本上能达到七八十米开外。如果近距离被打中,后果还是很严重的,25克的弹丸,跨越半两了。
可是”作为古老的滑膛枪,迅雷铳的准头,简直让人绝望。要是没有几百只迅雷统一起集中射击的话,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的。如果迅雷铳零丁射击,弹丸准确的打中了目标,那不是射手的水平高,而是老天瞎眼了。
听到枪响,黄得功、曹文诏、曹变蛟等人的心情,马上紧张起来。他们都觉得,虎贲军就上去了那么几个人,很容易就被全部撂倒了,须知道”在杏山堡的里面,是有几千的叛军的。幸好,眼前的一切,让他们觉得还算抚慰。虎贲军的人数虽然少,动作却很快,好像兔子一样,飞快的扑向杏山堡的北门。
杏山堡的守军,显然是没有想到,虎贲军的到来,会如此的快。他们根本没有认出冲上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虎贲军,还以为是什么人呢,就没有十分的留心。最后发现只是寥寥的几个人,更是没有放在心上。因此,城头上的枪声,其实不是很激烈。
很快,两个爆破小组,都顺利的达到了城门洞里面。他们安设好炸药包,点燃导火索,又顺利的返回。回来的时候,没有了炸药包的负担,他们的动作,显然要更快。片刻之后,他们就已经回到了解缆地。除身上溅了一些灰尘之外”没有任何的损伤。
“唉……”
“没反应?”
黄得功等人都有点惊讶的看着张准。
你不是说要炸开城门吗?怎么一群人上去了以后,一点反应都没有?难道是失败了?还是给我们做个样子?
“马上!”
张准笑眯眯的回答。
“轰隆隆!”
话音未落,一阵惊天裂地的巨响,马上传来。
黄得功等人猝不及防,浑身一震,下意识的蹲在地上。当巨响过后,他们感觉自己的耳朵,好像还在嗡嗡嗡的乱叫,旁边的人在说什么,他们全部都听不见。他们眼前看到的一切景象,都完全没有了声音。其他的明军”基本上也是如此。有部分猝不及防的明军,甚至被巨大的声响,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好了,城门炸开了,你们上去吧!”
张准神色冷峻的说道。
好大一会儿,曹文诏等人回过神来,急忙转头看过去。果然,透过升腾而起的黑色烟幕他们依稀可以看到,杏山堡的北门,基本上都坍塌下来了。大量的砖头、石块、泥土倾泻下来,形成了一道斜坡。他们顺着斜坡爬上就去,就可以顺利的入城了。
“亲!”
“杀啊!”
“都给我杀上去!”
曹文诏气势汹汹的大声叫起来。
城外的明军,有些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曹文诏这么大叫,这才反应过来。既然城门都打开了,他们还有什么犹豫的?抓紧时间入城啊!一旦城内的叛军反应过来封堵了缺口他们就麻烦了。
“上!”
黄得功也跟着大吼起来。
“冲啊!”
曹变蛟则是干脆拔出弯刀,自己第一个冲上去。
在三个总兵官的催促下,大量的明军,立刻向杏山堡的北门不竭的涌过去。很快他们就钻入了黑烟里面,顺着斜坡开始向上爬了。
杏山堡里面的叛军,显然是猝不及防的,他们被虎贲军狠狠的炸了一下,根本就没有机会反应过来。被炸开的北门,已经是一片的狼籍,周围的叛军要么是被就地炸死,要么是被震晕,完全没有人起来抵挡。圈此,顺着斜坡爬上去的辽东军,并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
一百五十斤黑色炸药的杀伤力,还是很可观的。那时的建筑,其实不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基本上都是泥砖和石灰有的甚至是泥砖和粘土,只有外面薄薄的一层,是石块或者青砖。这样的结构,固然经受不起炸药的轰击。
黄得功一马当先”带着自己的军队顺着袢坡杀入城内,顺着街道向四周扩展。
其他的辽东军,也纷繁跟在黄得功他们的后面涌入城去。总的来说,他们的动作还算快比刚才跑路的时候,要积极多了。
究竟结果,城门已经被打开,接下来的战斗”肯定是天获全胜的,冲在最前面的话,肯定可以立下更多的战功,获得更多的奖励。相反的,要是城门没有炸开的话,就要仔细的衡量一下了。
“大人,我们不进去吗?”
王时德看了看浓烟逐渐消散的爆破口,低声的问道。
“我们不凑热闹。”
张准摇摇头,淡淡的说道。
虎贲军在这个时候入城,不太合适。不是说虎贲军不肯意介入战斗,而是这次战斗的目的,比较特殊。这次战斗主要的任务,乃是抓人质。可以想见,在这个过程傍边,一定会有很多反人类的罪行产生。虽然说战争是残暴的,呈现罪恶的排场是在所难免的。可是,这类事情,虎贲军还是尽量的少介入为妙。
再说,虎贲军要是这个时候冲上来,那三个总兵官,没准还以为自己是要抢功劳呢。嘿嘿,攻打一个小小的杏山堡,都要抢功劳,那真是太丢虎贲军的脸了。
“大家争取时间休息吧。”
张准转头说道。
他估计,战斗暂时不会结束得那么快。祖大年要是真的有所准备的话,就算黄得功等人攻入了城内,也要一段时间才能结束战斗的。如果这么轻松的就被抓到,祖大寿也不会策动叛乱了。
果然,杏山堡里面,不竭的传来厮杀声,显示双朴直在激烈的交战。差不多一个多时辰过去了,眼看太阳都已经升起老高了,战斗还是没有结束。这时候,虎贲军战士们都已经在呼呼大睡了。
根据陆伊典他们的观察,战斗似乎在内堡僵持住了。原来,在杏山堡的里面,还有一座堡垒,祖大年等人,就潜藏在这座堡垒里面,继续负隅顽抗。黄得功等人眼看就要大获全胜,就差最后一步,固然要拼命的攻击。可是,祖大年的还击,也相当的厉害,急切间,黄得功他们也无法到手。
“说不定,最后还得我们出手。”
王时德皱皱眉头,有点担忧的说道。
从目前辽东军的战斗情况来看,他们的战斗水平,简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是虎贲军从辽东军里面招收人马,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严格的纪律,还有高强度的训练。他们的潜能,显然没有被完全的压榨出来。事实上,他们的潜能,还是存在的。
果然,中午的时间过去了,战斗还没有结束。陆伊典畴前线反馈回来消息,说黄得功、曹文诏、曹变蛟三人,组织力量,不竭的猛攻内堡,连续冲击了十屡次,都没有成功。现在,三人军队的损失,都相昔时夜。
幸好,在后面,陆陆续续的有更多的生力军到来,他们才可以不竭的组织进攻。
“祖大年,你投降吧!”
“你哥哥在锦州,已经被抓起来了!”
说话间,两人忽然听到城内传来大声的呼唤,似乎是黄得功的嗓门。同时,城内的厮杀,好像也慢慢的停止了。
“劝降?”
“不打了?”
王时德疑惑的问道。
听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