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之嫡女闺秀 >

第40部分

重生之嫡女闺秀-第40部分

小说: 重生之嫡女闺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整天,莞娴就一直靠在窗边,双手托腮,望着窗外的细雨发呆。

姓楚那家伙,平时一定很少与姑娘家相处吧?表现……还挺可爱的。(*^__^*)

这会儿的年轻男子,只要家里有几个钱、有下人伺候的,即便婚前不纳妾,也总有个把大丫鬟在房里侍候着,一方面是打点针线杂务,另一方面就是给主子暖床……可是听继母说,楚承瑛都二十了,居然屋里还是没有一个婢子,这在京城豪门大族的公子哥儿中间,堪称奇葩。

他这样,也难怪众人都怀疑他与去了封地的九皇子有不正当的男男关系。据说庆侯爷和夫人对此颇为头疼呀。

但她知道,他不是的。

单从条件和人品来看,楚承瑛确实是很好的夫婿人选……她脸红耳热的想。

难得的是,他思想开明,不像苏府里的人那么刻板不知变通。而且,他很有趣……想起他平日里沉稳淡定的模样,又想想在她面前,她嚣张他就踩她、她难过他又手忙脚乱的来安慰,她就想笑。

可是,他是继母的弟弟啊,这层关系永远都甩不掉。这年代的礼教森严,她和他之间,是不可能的。……况且,上回在庭院里听他说起过,他好像有喜欢的姑娘了。

她送爹爹的扇套,爹爹一直系在腰上;可送给他的香囊,她却一次也没见他戴过……他对她,大概只是出于对晚辈的爱护、对没娘的孩子的同情,并没有那方面的意思吧?

想到这儿,她一颗热乎乎的少女心,就好像被外头淅淅沥沥的春雨浇了个遍,凉透了。

算啦……以后不想他了。

崔太医那边大概是对老太太交代了什么,老太太没有再找大夫来瞧。

过了半个月,她的伤势还未完全好,老太太看了,长叹一声,差人去内务府上报了病情,摘下莞娴参选的牌子。

她脸上的伤,足足拖了一个多月,直到端午节前夕,才终于“痊愈”了。

而此时,苏家大房也为二姑娘容娴的婚事忙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唉唉,辰辰太花心了,两个男的都喜欢肿么办=v=顶锅盖……

添妆记

添妆记

而此时,苏家大房也为二姑娘容娴的婚事忙了起来。

二太太楚氏自然是要过去帮忙的,给大房出力的同时,自己也能观摩一下容娴的婚事准备过程,将来好给自己的两个继女操持婚事。

这天,大太太遣人来,说是嫁妆准备得差不多了,让二太太过去瞧瞧,一块儿再商量商量,看还有什么短缺的。正巧莞娴和瑞娴都在她身边,她便将她们也一块带了去。

莞娴瞧着那大红色、足足有三四尺长的嫁妆单子,心里暗暗称奇。

单子上,家具有各式黄花梨的罗汉床、酸枝木的美人榻、檀木几案、柜子、箱笼、多宝格……等等零零总总的,连绣墩坐垫痰盂鸡毛掸子都一一备齐了;用具则有素三彩的花瓶、罐子,青花瓷的杯盘、碗碟,翡翠玉石的盆景、摆设,还有金玉如意、琉璃屏风、文房四宝、药材香料。八铺八盖的彩缎衾褥、鸳鸯绣枕,以及软烟罗的门帘窗帘等更不用说了,除此之外,还有田舍若干、良田数顷,陪嫁家人两房、婢子四人。

至于新娘子的四季衣裳鞋袜、金银珠宝首饰、平日里用的胭脂花粉就更多了,长长的一大串名称,什么五福捧寿锦缎衣裳、各色彩锻织锦布料、翡翠珍珠手串、白玉包金镯子……看得莞娴眼花缭乱。还没看完呢,就被容娴拖进房去,说是让莞娴姐妹瞧瞧她的凤冠霞披,直到长辈们都商量完了,才依依不舍的放她回去。

“啧啧……二姐姐的嫁妆可真丰厚呀。”回去的路上,莞娴忍不住咂舌感叹,“唉,这许多东西,还有那么多的衣裳脂粉,怕是一辈子也穿不完、用不完呢……真是便宜了裴姐夫。”

“咱们家三姑娘呀,明明是个水灵灵的小姑娘,又不是账房先生,怎么就钻钱眼儿里呢?”楚氏笑着打趣道,“放心,你将来的嫁妆呀,只会比你二姐姐多,绝不会少一丁点儿。”

“我才不呢。”她吐吐舌,戏谑道:“您到时候随便给我准备些就成,我呀,嫁过去要白吃白喝,才不让人占便宜。”

“这是什么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做后娘刻薄你呢。”楚氏在她脸颊上轻轻拍了一下,含笑说道:“小姑娘家的,就说起自己嫁妆来,也不知羞。……俗话说的好,女大不中留呀。”

“娘,您取笑我,我可不依。”她佯装害羞。

“呵呵……”楚氏笑着解释,“你二姐姐的嫁妆凑起来满满十二抬,说多也不算十分多,算是应例吧,也没有逾矩。……咱们这样的人家嫁女儿,可不能太寒酸了,让别家看笑话。而且若是嫁妆太薄,你二姐姐嫁过去后,在婆家也抬不起头来。”

“总而言之,裴姐夫娶了二姐姐,可是赚大了。”莞娴撇撇嘴。

想必裴家是拿不出那么多聘礼的,容娴倒贴着嫁过去,真是亏呀。
 。800xiaoshuo。
嫁妆丰厚会让容娴婚后的生活好些吗?……希望如此吧,否则就太不值当了。

瑞娴在一旁听了她们的对话,只是掩嘴偷笑。

莞娴看了她一眼,又想起个事儿来,便问楚氏:“娘,我们姐妹俩,要给二姐姐添妆吧?……送什么好呢?”

“这个倒没有定例。”楚氏微笑回答,“你们是自家姐妹,年纪又还小,也没那么多讲究的……不拘什么,只要尽了心便成。”

“这样啊……”她想了想,扭头问瑞娴,“妹妹,你准备送二姐姐什么呢?”

她是无所谓,反正自己不缺银子,送什么给容娴都好说。可是瑞娴就不同了,只有每月二两银子的月钱,时常打赏下人都不够,还不时要做点儿女红贴补。

自己的礼若是送得重了,与瑞娴的相差悬殊,只怕她脸上不好看,故此先问问她送什么,自己的礼备得与她差不多就成。

唉,虽然瑞娴的亲娘不是什么好人,可出身无法选择,瑞娴本人毕竟是无辜的,她不会真的迁怒于瑞娴。在加上如今付氏也被撵走了,长辈们的恩怨,就这么随风散去了吧。自己与她好姐妹是做不成的,平日里客客气气的,井水不犯河水,也就罢了。

“我……?”瑞娴思索了片刻,怯怯答道:“我想绣一套花开并蒂的枕巾送给二姐姐,这样行么?”

“当然。”楚氏含笑点头,“难得四姑娘小小年纪,就有这般好手艺……连老太太都夸你呢。”

“娘过奖了。”瑞娴小脸微红,羞涩的低下头去。

“我手拙,就送几个香囊、荷包之类的小物件吧。”莞娴笑着点点头。

很快到了容娴出阁前夕,苏府的姐妹嫂子们都围在西院里,拉着容娴说话儿。

大太太颇有些伤感,对她淳淳叮嘱了许多,“嫁人后不比在家里,凡事不可再任性了……”

“知道了……”这个傻二姐还是乐呵呵的,“我又不是远嫁他乡,成了亲之后还是在京城里嘛,想见就能见着,你们别伤感啦。”

到了添妆的时候,老太太那份早就算在嫁妆里了,故此没有再差人来送,二太太送的是一套点翠镶嵌和田白玉的首饰,簪子、耳坠、手镯、戒指……应有尽有。大奶奶则是依例减了一等,送自家小姑一对斗彩鸳鸯瓷瓶、一对玉薰球,还有自己做的两套衣裳。

接下来就是她们姐妹了。

“姐姐。”莞娴上前,送上一对香囊、一对荷包、一对扇坠络子、一对玉坠络子,花色各有不同,皆镶着五彩的缨子。

“妹妹也没啥好东西恭喜姐姐,就送点平日做的活儿聊表寸心吧。”她谦恭说道,“希望姐姐别嫌弃才是。祝福姐姐婚后一切顺利、早得贵子。”

“嗯……多谢。”瞅了瞅那些东西,绣工普通,花色也是寻常,容娴收下,随意的点点头。

她知道莞娴的亲娘留下嫁妆颇多,原本以为她会挑一两件珍奇物事送自己呢,谁知却只是她自己做的小针线活儿……容娴不觉有些失望。

这时候瑞娴也走上来,将手中的锦盒递给她,“这是妹妹的一点心意,请姐姐笑纳……祝姐姐与姐夫百年好合、多福多寿。”

“哦?”容娴好奇的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头是一双攒珠累丝镶莲花的金凤钗,色泽做工皆是上乘,不觉眼前一亮,“妹妹真有心……多谢了。”

说罢,还讥诮的瞅了莞娴一眼。意思好像是在说:平日里我跟你那么亲近,我如今出嫁这么大的事儿,你却送些不值钱的小东西打发我,还不如走得远的四妹妹呢。

莞娴在她目光的注视下,一下子如坐针毡。

瑞娴不是说送绣品的么?怎么成了金钗?!她瞥了瞥瑞娴,却见她神色如常,心安理得的模样。……难道是自己听错?不可能呀,那时候楚氏也在呢。

她又看看继母,楚氏与大太太谈笑风生,好像没注意到她们之间的暗潮涌动似的。

这个瑞娴,这么玩她,是想看她笑话么?!

她一时有些不安。

自己手上就戴着一双金镯子,如果取下来送给容娴,这礼的分量是够了,可有瑞娴送钗在前,她这么做好像是跟着妹妹、不得不送,心不甘情不愿似的,容娴未必承她的情,别人看着她不如妹妹了再添礼,说不定也会背地里笑话她。

想了想,她决定干脆将错就错、一错到底算了。

于是她轻松笑道:“呀,四妹妹的钗儿真好看,姐姐我看着都眼馋呢。”

容娴斜了她一眼,“那是……你看,四妹妹待我多好啊。”

“三妹妹待你就不好么?”莞娴嘻嘻笑着,假装没听出她话里的刺儿,就用平日里顽笑的口吻说道,“我本来也想送些钗环给姐姐,可是觉着姐夫年轻有为、前程似锦,他平步青云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儿,到时候姐姐做了诰命夫人,可就瞧不上妹妹的小玩艺儿,若是丢在角落里积灰,又或者随便赏了人,妹妹可就伤心了。”

“这哪能呢?”容娴听她说自己夫婿将来有出息的话语,心里喜欢得很,神色也就缓了下来。

“所以呀……妹妹就送了些自己做的小东西了。”她吐吐舌,又笑道,“这香囊里,放的是自己培干的花瓣儿,莲花、桃花、桂花都有,妹妹早就采好了,就等今日送给姐姐呢。”

“这么早就开始准备了?……难为三丫头有这份玲珑心思。”大太太插了句嘴。

“没什么啦,就是记在心里了,看到花开时,便顺手采了。”她欠欠身,谦虚了两句。

实际上,这花瓣自然是小怪龙采集处理好的,她借花献佛而已,但这些外人不得而知,自然以为她根据四时花季而采摘的,东西虽不值钱,但这份心意可就无价了。

“小东西也不值钱,姐姐带在身边随便玩玩罢。”莞娴含笑望着容娴,接着说道,“这几年,咱们姐妹一块儿学规矩、做针线……想想真是美好的日子呀。姐姐嫁了人,可别忘了苏府的家人、别忘了咱们共度的那些时光……”

听了这话,容娴不禁想起自己在苏府成长的种种往事,想起昔日大姐瑞娴对自己的温柔关怀、想起自己和莞娴的打闹嬉笑,终于从嫁给心上人的喜悦中稍微清醒过来,心中升起对娘家的不舍之情。

“……多谢妹妹,咱们的情谊,姐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她哽咽着,将莞娴做的香囊荷包和络子珍而重之的收起来。

又望了望自己母亲,见她含笑望着自己。她这阵子操劳自己的婚事,脸上憔悴了些,眼角的皱纹深了,头上似乎也多了许多白发……

“……娘!”她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