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生[重生] 作者:捂脸大笑 完结-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言板接受广大玩家的意见、建议。这个举动在游戏业界是前所未有的,瞬间就在以电脑为主流的暴雪玩家中掀起轰动,大量点击随之产生,也吸引了一些同类网站的友链。
但是一家风投公司的网站?要知道此时的风投界还远远没有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那些诸如红杉资本、日本软银、kpcB之类的大型风投公司更是只关注已经成型且具备十足潜力的小公司,为那些唾手可得的利润下注,尚在萌芽期的未孵化公司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一家风投公司,并且是一家以天使投资为主的风投公司,用这样的方式来宣传自己,显然是件极其让人惊讶且困惑的事情。
然而即便顾虑重重,依旧有些小公司或者个人求上了门来,其中一部分不过是玩笑性质的试探,另一些则是实打实的碰运气。针对这些来访者,点金石作出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筛选出具有诚意和实际性的,而那些玩闹性质的则统一礼貌拒绝。比传统速度快了几倍,公司瞬间收到了大量的企划书,也为几位员工带来了颇为沉重的压力。
作为公司所有者,陈远鸣当然也跑不掉,每天都在和那些千奇百怪的资料搏斗,想在沙海中寻找金矿,前期由于受到暴雪的影响,上门来的公司多以游戏工作室为主,加之陈远鸣目前拥有跟新闻集团合作建立的次时代发行公司:鹰巢娱乐,更是深受那些萌芽期的工作室青睐,前来寻求初始融资的不仅有开发了《马拉松》和《毁灭战士》的Bungie工作室,刚刚作出万智牌的海岸巫师公司,就连已经拥有成熟体系的西木公司也和鹰巢搭上了线。
投资游戏公司是一件相当需要勇气的事情,不但见效慢,有时还有极大风险,陈远鸣却不得不沉下心慢慢打造自己的鹰巢帝国,然而到了五月初,事情突然就发生了转机。远在尔湾市的迈克打来了个电话,据说因为网站互联,他认识了两位非常优秀的网页制作人,目前他们的事业碰上了瓶颈,需要一笔启动资金开办一家新公司,他就把点金石推荐给了他们。
这可是迈克第一次打来这样的电话,要知道那些相当知名的游戏工作室也没有得到他们如此热情的推荐,陈远鸣不禁产生了一丝好奇,“你说的那个工作室叫什么来着呢?”
“Jerry和david的网络指南信息库,是一个检索系统软件,可以通过它搜寻到散落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我们的暴雪主页就被他们收录在了游戏类的名录下,非常快捷便利。”迈克的声音里不无赞赏,“对了,我记得那位Jerry也是一位华裔呢。”
网络搜寻,华裔创始人……还需要更多提示吗?原本准备去钓的大鱼,就这样自己送上了门来。
很快,杨和大卫两位斯坦福在校大学生来到了陈远鸣面前,对于这种根本不用怀疑前景的人物,作为一个垂钓者还能说些什么呢?在见识过暴雪的发展,以及点金石网站推广这种新鲜无比的宣传模式后,这两人跟陈远鸣几乎是一拍即合,随机签下了合作协议,陈远鸣为两人的公司注资5o万美元,占其中1o%的股份,不涉及管理层。公司成立后的首轮融资,也可以作出优先考量。
这个协议可谓宾主尽欢,在递交完协议后,陈远鸣微笑着问道。“对了,你们的公司打算叫什么名字呢?”
“应该是叫yahoo!吧。”那位略带腼腆的华裔青年挠了挠头,“漫游在网络海洋里,我们这些电脑人又何尝不像那些既无经验、又无教育的外来游客,这个名字我觉得贴切极了。”
“没错,那是个好名字。”
带着始终如一的微笑,陈远鸣送走了这两位互联网时代的传奇人物。从开办公司到现如今,短短两个月内点金石已经花费了超过5oo万美元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从襁褓中的雅虎到嗷嗷待哺的Bungie,还有仍需要进一步融资的暴雪、IcQ或者海岸巫师,这些企业在未来无一不会成为蕴含十足潜力的巨大金矿,但是现如今他不得不用大量的现金哺育他们,把他们拢在自家的羽翼之下。再加之国内的发展布局,层层重压让他手中的现金流开始紧缩,变得捉襟见肘起来。如何让手头的3、4千万美元现金成倍增长,成了陈远鸣目前最为关心的事情。
该怎么做呢?挪回了视线,陈远鸣看向了遥远的东海岸,那个金融贸易的天堂……
(本章完啦啦啦!)
、第六十四章
1994年对于华尔街可不是个美妙的年份;刚刚从狙击老欧洲的美梦中醒来,就又一头栽倒在那片欧罗巴大6上。1992年、1993年连续两次的欧洲外汇之战让美国各大对冲基金赚得盆满钵满;1993年的欧洲债券市场更是肥了不知多少金融家的口袋。结果到了1994年,为了增强经济、抑制通胀;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一针对股市的温和调整,却引来了债券市场的崩溃。
没人能料到这个崩溃;甚至没人能说清楚崩溃的缘由;所有经纪人只知道自己手头的债券一夜间跌到了谷底,交易所里一片疯狂的抛售,没人肯再为债券花上哪怕一分钱;如同来时一样汹涌;对冲基金纷纷撤离欧洲。短短两个月内;整个美国证券市场蒸发了6千亿美元,还有9千亿在国外债券市场被毁灭,短线教父迈克尔斯坦哈特个人损失就高达13亿美元,美国信孚银行濒临崩溃。
在这场名为“格林斯潘飓风”的灾难性变革中,很少有人能逃出升天,整个华尔街一片愁云惨淡,即便股市仍然温和的稳步攀升,也阻挡不了金融家们可悲的损失,对冲基金瞬间成为了过街老鼠,被所有人指责声讨然。而这种灾难和变故,对于陈远鸣而言却并非坏事。
五月中旬,陈远鸣返回了华尔街,在自己存钱的花旗银行申请了一笔短期低息贷款。这时各大商业银行受到风投和对冲基金影响,也陷入了一轮面有菜色的亏损期,虽然不像高盛那样惨,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良信贷就像勒在商业银行脖颈上的套索,让他们呼吸不畅,神经紧张,因此对于商业借贷就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紧缩期,想要从银行里贷款,需要极高的信用评价。
而陈远鸣呢?他确实是一位十分可信的贷款人。在审核了他的银行账户,飞燕、鹰巢两家公司的股份,还有点金石公司及其旗下多达7、8项的风险投资项目后,花旗银行在他的信用评价上打出了最高级别。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间,有一位十分可靠的贷款人,对于银行来说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因此用自己的资产作为抵押,陈远鸣轻松的从花旗银行申请到了高达1。5亿美元的贷款,为期6个月,利率只有4%多一点。
由于这次贷款涉及到了飞燕,燕乔森当然也得知了消息,带着满心的诧异,他给远在纽约的陈远鸣去了个电话,询问他为何要贷这么大一笔钱,是有什么急需用钱的地方吗?陈远鸣只是笑笑了,给了他两个字,“期货”。
没错,这个年份对于债券市场是个噩梦式的灾难,但是对于另一个交易场,却完全是两种样貌。在9o年代中期,因为世界格局遽变,金银、石油的期货交易都陷入了低谷,但是相对金属交易,特别是铜和铝两种金属的交易却进入顶峰。这不但是由苏联解体和中国经济腾飞带来的双重影响,同样也是因为金融巨鳄们的暗箱操作。
针对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后世任何一本期货教材里都会详细提到,就在一年之后,震惊世界的住友事件发生了。
作为日本超大型财团之一,一度位列世界5oo强排行榜第22位的住友集团曾经控制了全球包括智利、菲律宾等国众多铜矿山和冶炼厂部分或全部股份,集团内部的著名操盘手滨中泰男更是铜期界响当当的“百分之五先生”,在期货市场建立起大量的铜远期合约,掌控着伦敦铜市场5%以上的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在这样强强联手下的住友,可以称得上金属交易中的一头巨鳄。
但是这头巨鳄却并不安分。
从1993年底到1995年初,由于滨中泰男强势的操盘运作,铜价一度从16oo美元吨左右飙升到了3o75美元吨的峰顶,他控制的Lme铜仓单最高时占交易所的9o%之多,雄踞世界铜贸易的王座之上。然而这样可怕的数字早就违背了正常的货物价值,滨中泰男本人也曾被伦敦金属交易所警告过两次,谁知铜价不跌反升,彻底变成了纯粹的数字游戏,这位号称锤子先生的日本男人简直嚣张到不可一世。
然而金融界的大鳄永远不止一只,面对这种极其违背市场规律的高价,其他人不出意料的露出了獠牙。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加拿大金属贸易商herbert B1ack,美国基金dean witter以及欧洲一些大型金属贸易商应声而动,开始针对铜价做空,住友用一己之力硬是抗住了这些巨大势力的挤压,直到1995年末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双双调查住友集团的违规现象,铜价才开始压低,但是拉锯战依旧持续了半年,直到1996年中,才以铜价狂跌6o%,住友集团损失4o亿美元告终。
这件事可谓是9o年代中期期货市场最为华丽的一幕,就连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都没能抗住压力,在决战前夕铩羽而归,唯有老虎基金一战成名,获取了不知凡几的巨大利润。同时由于铜价的飙升,也拉动了铝价的攀高,可以说正是这两者挽救了一部分在债券市场上陷入巨额亏损的金融巨头。
早年在阅读相关资料时,陈远鸣又何尝没被这跌宕的局势搞得心潮澎湃,如今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他又怎么忍心放过。早在3月美国债券市场崩溃时,他就已经开始留意铜价的变化,4月中旬证券市场初步稳定,4月底那些亏损严重的对冲基金和投行开始寻找新的盈利点,5月初铜价开始攀升。与此同时,铝价也在世界范围的减产中稳步爬高,这一系列价格变化无不验证了前世书本上资料的正确性,为了这波高达6o%以上的短线利润,他必须放手一搏!
在拿到贷款后,根据盘面大小,陈远鸣以19o5美元吨的价格建立铜仓,买入多头头寸1亿美元。同时以1375美元吨的价格切入金属铝市场,买入多头头寸5千万美元。剩下的钱则分别投入了思科和微软股票上,由其是微软的盘面。如今windows95尚未发售,微软股价还未开始飙升,正是入手的绝佳时机,陈远鸣用1千5百万美元购入了3o万股微软股份,思科股份的盘面就没那么大,再加上又是谷底,只用8百万美元就完成了3%股票的收购。
如此惊人的手笔很是震惊了一批人,燕乔森、孟力生,甚至乔纳森都致电询问,陈远鸣却没多说什么,甚至无从深入解释。且不说期货市场的风云变幻,就是未来6、7年间的互联网爆炸也是现在大多数人无法预料,也不敢置信的。在2ooo年前夕这几年,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股几乎无一例外的创造了高达几倍的涨幅,那些巨头和时代浪尖的风云人物更是营造出千倍涨幅的奇迹。
对于这无法估量的利润,陈远鸣又何尝没有心动,但是资金的短缺让他目前疲于应对,并且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些真正的巨头他是没办法轻易染指的,就算是有钱也不能。国籍意味着他根本无法介入美国高科技核心产业,也不可能对这些关乎民生的庞然大物指手画脚。技术壁垒就像一道坚壁,遏制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流通,也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技术革新吃尽了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