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春茂侯门 作者:繁朵 >

第465部分

春茂侯门 作者:繁朵-第465部分

小说: 春茂侯门 作者:繁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他的弱点太多了,长安的侯府占了天子脚下的便利也许还不那么显得孱弱,江南的游家可是极好作文章了。即使唐慎之足够狠心,不理会抚养自己长大的长辈们的生死,太子的人能够潜入客栈里割去卓昭质的头发拿给唐慎之看,难道唐慎之以后的侯府在太子跟前会安全到哪里去?
以唐慎之的身世,他便是有机会招揽武艺高超之辈,为了避讳也是不敢的。更不要说,东夷山的事情一解决,他也就没用处了。而且他的父亲唐勒死的很早,母亲游姿更是一直病歪歪的,仲崇圣一旦下了山,或者死了,唐慎之若暴毙、病逝——有他父母的例子,谁都会说是他自己福薄。
游氏紧锁着眉头,思来想去半晌,却也是无可奈何,只得道:“你这孩子,这些事情你自己明明就不太应付得过来,做什么还不肯告诉长辈?你这哪里是体恤,你这……殿试那日听说你被留在了宫里,我险些就……你姨母我虽然不敏,可好歹长你一辈,见过的事情总归也多些的,纵然不能给你出主意,总也能宽慰宽慰你。”
唐慎之自是赔礼认错不迭,他现在身份非同以前,虽是叛王之后,却是咸平帝钦封的侯爵,游氏也不能当真怎么骂他,说了一番,就叮嘱道:“虽然你如今封了侯,但因你祖父的缘故,往后还是继续谨言慎行才好。”
既说了这话,游氏却感慨:“也不知道当年你父亲为你起名‘慎之’,是否是这个意思?”
提到早早亡故的父亲,唐慎之神色也不禁黯淡下来,道:“只可惜父亲与母亲都去了。”
“任家实在没良心。”游氏蹙着眉,道,“即使你父亲不是任平川的亲生子,可他当年本就是觑中了顾秋水的产业、自己答应了接纳他们进门的!顾秋水偌大产业,放在谁家寄养个小孩子,不说怎么的锦衣玉食,也犯不着特别欺侮了罢?这次任平川被削了爵,我看实在是太轻了!”
唐慎之叹了口气,道:“任家……我如今倒有事情要求姨母。”
游氏皱眉道:“你直说便是,自家人犯不着提一个求字。”
“我想让父母合葬。”唐慎之沉吟着,道,“原本母亲让我金榜题名之后,再去任家商议此事。但现在此事已经无需经过任家了,反倒是父亲的灵柩也要从任家祖坟里起出来重新安葬……”
游氏闻言,点头道:“是这个理儿,你打算将他们葬在何处?”
“首选自是北邙,只是到底还是要寻人过去看了才知道。”唐慎之思索片刻,道,“不过姨母也知道,圣人封了我这个侯,事情却还没结束,东夷山那边……不管朝廷最终决定怎么办,总归不会拖下去,到时候我必然也要去西域一回的,可母亲停灵江南这些年,我实在希望能够尽快将她与父亲合棺。”
洛阳北邙山自古为入葬佳穴所在,帝陵几选此处,王孙贵胄,于此山中各自圈地,是古往今来公认的吉穴。从前朝起,在这山中安葬就没平民百姓的事情了,还叫任慎之时唐慎之当然是想都不敢想的,但现在他又是侯爵又是宗室,倒也可以去看看了。
“这么说来你过些日子就要去西域了?”游氏沉吟道,“的确,不管仲崇圣是打是降,此去西域万里迢迢,一来一回也要好些日子了。但你父母只你一子,若要安葬,你不到场也不像话。若只是先将他们的灵柩移到洛阳去,我来安排就是。”
唐慎之郑重的谢过了姨母。
姨甥两个私下里谈过了话,这事情也算是向侯府交代过了——毕竟齐王是反叛过且又死在咸平帝手里的,虽然如今唐慎之封了侯,可往后怎么样还不太好说,四房根本就没心思庆祝,唐慎之自己也不赞成为此摆酒。
有几家送了礼来贺他封侯,都由游氏回礼应付,横竖是不想引人注意——不说唐慎之其实前程未卜了,就说卓家今年出了六名进士,囊括状元和榜眼,这风头已经太过,唐慎之这一件实在是没人想庆祝了。
……不过仿佛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比如说。
卓昭节在唐慎之回来后的次日,见娘家暂时没事儿了,思念丈夫和子女,正打算与游氏告辞,不想正好遇见丁氏陪着三夫人过来,只得先把告辞的话咽下,陪着游氏接待她们。
三夫人的脸色有点迟疑,还有点不好意思,丁氏倒是有些跃跃欲试,叙礼落坐后,妯娌两个先寒暄了几句,三夫人就吞吞吐吐的说明了来意,她却是来催问婚事的。
听出三夫人的意思后,游氏有些为难,原本因为不知道唐慎之的身世,游氏觉得性情温柔的侄女卓昭姝会和温良恭敬的外甥是很好的一对。但现在唐慎之成了宗室,还是身世如此复杂的宗室,温柔贤惠却心思不多的卓昭姝做个贤妻良母足够,要做好义荣侯夫人就有些悬了。
最重要的是游氏心里对唐慎之的未来也没个谱,这会是尊贵的君侯,可回过头来,唐慎之甚至是生死难料,到时候他的妻子还能得好吗?虽然说卓昭姝与游氏没有血缘,但总归是在她面前长大的,三房和四房又没仇恨,游氏便觉得不管是为侄女想还是为外甥想,这门婚事还是不要结的好。毕竟卓家现在也衰微了,还不如让唐慎之另娶大家之女,也好多拉个帮手,以后继续富贵的可能还大些。
然而三夫人现在带着媳妇专门过来,说是问游氏对这门婚事怎么看,这意思就是还想把卓昭姝嫁给唐慎之了?当着女儿和侄媳妇的面,三房是女方,游氏怎么也说不出来不赞成的话,只得道:“本来以为任家不管他,我父亲母亲把这事情托给了我,我也就以姨母的身份接下来了。结果如今才知道他另有身世!这宗室中人的终身大事我哪里能多说呢?想想还是择日让七娘进宫时问一问皇后娘娘的意思吧!”
三夫人正要说话,丁氏却忽然道:“四婶说的极是,唐表弟今时非同往日,这终身大事确实是不能轻忽了的,到底侯爵夫人迎娶起来排场也不小呢!好在侄媳听说,皇后娘娘向来喜欢七娘,若是七娘去说,一准能成。”
她说了这话,游氏和卓昭节微微惊讶,三夫人也露出不安和不喜的神色——三夫人只是问游氏对之前约定的婚事怎么看,丁氏这话倒成了让卓昭节到皇后跟前为唐慎之和卓昭姝求赐婚一样了。
虽然这会没有外人,可三夫人到底觉得这话说的女儿很没有面子,便出言呵斥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你四婶是说义荣侯如今的婚事该由皇后娘娘做主,皇后娘娘要怎么赐婚那是娘娘的事儿,你若是不会说话就不要说了!”
丁氏微微一撅嘴,似甚委屈,然而畏惧婆婆,倒也不敢多说话了。
但被她这么一提,三房的心思昭然若揭,三夫人本来不想明说打算继续这门亲事,现在也不能接着装糊涂了,只得尴尬的坦白道:“我前两日就打算过来的,慎之……义荣侯性情与八娘相若,从前郑家姐妹的事情,少年人么总归有心软的时候,而且也正因此显出这孩子的慈仁来啊!只是想着不要打扰了这孩子下场,这才耽搁了,没想到这孩子还有这样的来历。四弟妹,之前咱们是说的好好儿的,这两年为此我都没给八娘看旁的人家,如今八娘的年岁……你说这事儿……”
游氏心里清楚的很,三夫人和丁氏今日过来,还真不全是冲着唐慎之的侯爵之位来的——只冲着榜眼这个名次,足够三房把郑家姐妹丢到一边去了。
如今唐慎之又是宗室又是侯爵,三房哪里能不抓紧了?
游氏自己统共两个女儿现在都嫁了人、孩子都有了,嫁得也不差,就连侄女,也都嫁得嫁、许人的许人,不必留着唐慎之给自家的孩子。她对三房的印象也不坏,倘若能帮三房一把,游氏也不介意。
然而唐慎之的身世揭露背后有太子一系的明显推手,游氏哪里能对他的前程放心?这些隐秘事不方便告诉三房,何况即使告诉了,三房现在明显是被侯爵和榜眼这两块招牌迷住了,也未必听得进去。
游氏飞快的思索了一下,觉得现在赞成和不赞成都不妥当,赞成的话,以后唐慎之下场不好,三房恐怕反过来又要埋怨自己,而且届时没准自己房里也被拖累,再说现在她能不能做唐慎之的主,游氏自己心里都没数;不赞成呢,当场就要得罪三夫人与丁氏,几十年的妯娌都没红过脸,实在不值得。
所以她想了想,决定还是把事情推给皇后:“三嫂说的正是,我这几日为这孩子担心着,倒是忘记先去和三嫂说声,还劳三嫂亲自过来,实在是我的不是。”就直接道,“若非慎郎改回唐姓,这事情我这会就定了,问题是现在不问过皇后娘娘,我便是答应了,又怕反而误了八娘。”
三夫人也不能肯定皇后会任由游氏来决定唐慎之的妻子人选,听了这话虽然失望倒不觉得游氏是推脱,只得叹了口气,和丁氏一样把目光放到卓昭节身上:“那就劳烦七娘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何阻止挑拨离间
卓昭节临回家之前得了这么件差事,回到雍城侯府当然要和宁摇碧说起,宁摇碧听了之后,不禁笑出了声,道:“这件事情现在最该问的是唐表哥自己罢?”
“母亲问了,但表哥说他如今无心此事。”卓昭节道,“我想也是啊,东夷山的事情到现在都没议出个结果,还不知道是打是招降,再说表哥才和母亲提了要把姨夫姨母合葬,这会子哪里有心思想到娶妻上头?”
又道,“至于表哥怨不怨七嫂之前迫着他拿郑家姐妹表决心,却不清楚了。”
宁摇碧哂道:“岳母大人说这件事情问问皇后娘娘也是正理,回头你进宫去与皇后娘娘提一提,看看娘娘的意思罢。”
“唐表哥往后会怎么样?”卓昭节忍不住问,“母亲不大赞成这件事情,因为不知道唐表哥的前程到底会如何,他的祖父总是齐王啊!”
宁摇碧微笑着道:“这可难说得紧。”
卓昭节挑眉道:“我怎觉得你仿佛晓得什么?”就扯着他袖子,“快说快说!你怎么什么都瞒着我?半点不拿人家当妻子看了吗?”
“我怎么敢?”宁摇碧伸指在她粉嫩的颊上轻轻一划,微微而笑,道,“确实难说得很啊,这回太子已经下定决心要让古家甚至是祖父起复了,唐表哥的身世又是他们揭露出来的,如今虽然帝后和宰相都不赞成他们这么做,然而太子决心已定是其一,早有准备是其二,咱们家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你问我唐表哥往后,我哪里能保证?”
卓昭节失望道:“那你揣测下呢?有几种可能?”
宁摇碧沉吟着道:“若无意外的话,他最差也就是守着这个爵位却做不了官,就这么过罢了。”又道,“他这两代也许还会被朝廷忌惮下,往后大家都把这往事忘记得差不多了,也和寻常人一样,若子孙争气……”
“三房如今虽然还住在侯府,八娘算是侯府的娘子,可一旦祖父……三伯父不过一个六品散官,八娘的婚事确实需要抓紧辰光了。”卓昭节忙道,“我看三伯母和七嫂的模样,只要唐表哥能一直保着这爵位不被夺了,也无性命之忧,没有实职她们也未必在乎。”
卓家三房因为是庶出,偏敏平侯在元配死后续了弦,三位嫡子争世子之位闹得家门不宁,庶出的二房、三房根本没有说话的地方,只能两边不得罪的艰难度日,那时候三夫人是只求不被拖下水就谢天谢地了。
但四年前局势变幻,世子人选定下来,沈氏母女出了家,侯府重归宁日,各房也有心思考虑以后了。
毕竟敏平侯这把年纪,一旦去世,大房袭爵为敏平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