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重生八十年代农妇 >

第2部分

重生八十年代农妇-第2部分

小说: 重生八十年代农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那我自己去镇上回信吧,四妹还得几天才回来,我担心耽误了。”
高翠花心疼儿子,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还是点了头,“早些回来,别瞎晃悠。”
“嗯。”
回了房间,刘芸自己从箱子里翻了五块钱出来,把头发梳成个马尾,带着信和高翠花打了招呼,就出了门。
刘芸刚出了院子。秦大周夫妻正拿了锄头走出门,看着刘芸的背影,都有几分疑惑。
“大周,你看三弟妹也没有人家说的那么差,这两天处着感觉人挺好的,干活也不偷懒,性子也平和。”李梅忍不住说起了刘芸的好话。
秦大周皱了皱眉,“先看看再说吧,你心思直,可别让人骗了。”
“人家骗我干啥,我这啥也没有的。”李梅难得的给秦大周摆了脸色。
“好好好,我错了行不。咱们赶紧走吧,爹他们早去地里了,”
李梅这才露出一个笑容来,提着篮子跟在秦大周身边。
刘芸按照记忆中的路线走了半个小时才走到镇上。
八十年代的小镇真是说不上是镇,就是一条街道,两边有些卖东西的,走穿头也只要二十分钟就够了。不过这镇上的环境比起村里的确实好多了,水泥的路面,两边的房子都是两层楼的水泥房,一楼做生意,二楼住人。
刘芸把手里的信给寄了,出了邮局后,在镇上看了看。这个时候的生意都很简单,除了小卖部以外,还真没有其他的什么生意,连卖衣服鞋子的也只有一家。这个时候大家对于做生意都不热衷,一些人下海了,还被称为冒险家。这个小镇上敢于冒险的也没有多少人。
按照记忆中,这里应该有个车站。平时有两班到县城里去。周围的村子里的人都会通过这里,人流量倒是挺大的。
沿着街道走了走,看着街上的人的穿着打扮,刘芸对这个时代的感觉才越来越真实了。自己这是真的是从二十一世纪倒退了三十年了。这是上天赐予自己的生命,一种另类的重生。她从心底珍惜这次的生命,并决定要更好的活着。前世她虽然靠着自己在大城市立足,但是也是依靠了前夫的实力,这一次她一定要好好的赚钱,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去。
八十年代的一天,刘芸为自己的重生找到了目标:活着,并且活的精彩。
回到家后,高翠花还在煮着猪食,其他人都在地里干活去了。其实已经忙的差不多了,但是庄稼人总是闲不住,没事的时候也要去地里刨刨草,看看田里的水足不足。
刘芸自觉的去给高翠花往灶里添火,火烧的很旺,用的是昨天她去砍回来的柴火。
一锅猪食出了锅,高翠花那这个大水瓢就往桶里舀。
舀满了,刘芸就提着桶出去喂猪。
两个人一阵忙活,终于把煮给喂饱了。高翠花又去找大刷子刷锅。
刘芸在一边帮着舀水,边说道:“妈,我嫁过来这么久,都没有回过家,明天想回家里看看我妈。”
原主嫁到这里后,因为受了伤,连三天回门都没有回去。现在自己顶了人家姑娘的身体,肯定要弥补的。
高翠花虽然看不上刘芸,但是也不是胡搅蛮缠的,再加上这几天刘芸的表现还凑合,心里也没有那么膈应。“行,明天让梅子去供销社里给你买几个罐头带回去,可别让人家说我们家不知礼数。”
“嗯,谢谢妈。”刘芸觉得高翠花虽然称不上好婆婆,但是至少也不坏,这个时候的人,还是很淳朴的。
刘芸的娘家刘家村离秦家村不远,走路也就一个小时就到了,如果有自行车就更快了。秦家当然是没有自行车的,刘芸一早上换了双布鞋,提着袋子就和李梅一起出门去供销社买东西了。
钱是高翠花给的,不过秦老实又偷偷的塞了五块钱,让多买点。李梅也舍得,把高翠花给的三块钱和秦老实的五块钱都给买完了,两盒绿豆糕、三个罐头、两斤肉、两包红糖,这时候拿着这个回去是很有面子的。
李梅把高翠花送到了路上,再三嘱咐,“回来后可别说漏嘴了,要不然又要闹了。”
“我省的,大嫂,你快回去吧,别耽误了。”
提着回娘家的礼物,走在路上,刘芸心里一直很忐忑。她的记忆中,刘父在刘芸还很小的时候就走了,家里还有个打自己五岁的哥哥刘成,哥哥和母亲张柳是很宠爱刘芸的。但是这次和秦家的婚事,让母亲张柳伤透了心。
刘芸想不通为什么秦老实要为自己在部队的儿子娶自己这个名声差劲的姑娘,也奇怪为什么张柳会这么反对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看起来不错的男人。
被这些事情纠结着,刘芸倒是没觉得路程远,感觉才一会儿,就到了娘家门口了。
刘家也是土培房,一个堂屋,两边各有两间房。刘芸走到门口的时候,一个穿着灰色大褂的妇人端着盆子走了出来,身材很娇小,正是刘芸的母亲张柳。
张柳一见到刘芸,本来就病怏怏的脸立马就怒气冲冲,把盆子往地上一摔,“你还回来做什么,你不是说你生是秦家的人,死是秦家的鬼吗?”
说着还走了过来,伸手把刘芸往外面推。

、第三章

“妈,出什么事了?”一个二十出头的男人走了出来,长的高高瘦瘦的、眉清目秀的,见到张柳和刘芸的情景,立马就跑过来拦着张柳。“妈,你别赶妹妹走,她还小。”
张柳激动的抱住自己的儿子,“成子,你让她走,我不想看到她啊。呜呜……”
刘芸的眼睛也开始酸了,一股痛楚从心里散发到全身,感觉堵得慌。她想,这应该是原主还残留的感情了。她走过去伸手抱住张柳,“妈,我错了妈,求你不要哭了,妈你打我吧。”
“呜呜……你走啊,你不是我刘家的人了,不是了……”张柳显得很激动,她扑在儿子怀里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刘成看了眼眼睛红红的妹妹,心里也难受,可是母亲这样子却没法子再考虑妹妹了,“小芸,你先回去吧,妈这两天一直身子不好。”
“我不走,我就在外面等着妈。”刘芸觉得家里这个样子,自己更加不能走了。她现在成了这个身体的主人,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竟然是自己种下的心结,也应该由自己来解开。
刘成把张柳扶进了屋里。刘芸一个人站在原地等着,等了半天,里面还是传来张柳的哭声,她心里也跟着难过,将手上的袋子放在地上,随便找了块石头坐下了。她心里有些乱,到底其中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她仔仔细细的都没有回忆起来。
从上午等到了中午,一阵阵的冷风吹来,将刘芸的一张脸吹的干疼。她把手拢在袖子里,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刘成才走了出来,对着刘芸叹了口气,“小芸,妈让你进去。”
果然天下父母心啊。
刘芸提起了袋子,跟在刘成身后进了坐吧屋子。
张柳靠在床上的被子上,脸上没有血色,眼睛也是肿的。刘芸眼睛酸了酸,吸了口气叫道:“妈。”
“坐吧。”张柳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看着刘芸那冻得通红的脸,她擦了擦眼睛,“他们家人对你好不好?”
刘芸点点头,“家里人都挺好相处的。”
“听说秦战国连婚礼都没有参加,这也叫好吗?”
“他是军人。”
张柳摇了摇头,似乎有些认命了。“算了,你既然认定了,也已经过门了,我再反对也没用了。”
“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保证让自己过的好。”刘芸握着张柳的手,那只手长了厚厚的茧子,很粗糙,和她那张看起来柔弱的脸很不协调。
“小芸,今天妈要你保证,除非秦战国对你不好,要不然不管你以后知道了什么,都不能把自己的婚姻毁了。”
刘芸一听,心里有些惊讶,“妈,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柳面色肃然,“你答不答应,如果你不答应,以后就不要再进这个家的门了。”
“我答应,妈,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经营这段婚姻的。”她也没想过要离婚,不说秦战国这个人不坏,这军婚可不是那么好离的。
得到刘芸的保证,张柳舒了口气。擦干了眼泪,从床上滑下来套上鞋子,“行了,你难得回来,妈去给你做点好吃的。”
刘芸忙抢着道:“妈,你歇着,我来。”
张柳回头怪异的看了眼刘芸,“家里的油瓶子倒了你都不扶一下的,还能做饭?”
“额……”刘芸暗自流汗,这光顾着勤快做事,都差点露陷了。
要说这原主也确实啥也不会。她虽然从小没了父亲,但是张柳和刘成都对她很宠爱,家里的田地少,张柳平时也去收牛粪赚钱,家务活刘成全包了,所以长到十八岁了,刘芸连地都没有扫过。看着这双手软绵绵的,也知道是没干过什么活的。
刘成在厨房里帮着张柳做饭,刘芸一个人在出嫁前的房间里四处看着。房间里收拾的很齐整,一块格子布把桌子盖住,上面放着花瓶,里面还插着野花。花还是新鲜的,应该是经常有人打扫的。刘芸心里一动,有这样的娘家人,这原主也算是幸福的了。
房间里的东西很简单,柜子里面的衣服已经空了,除了一张床,其他的都没有。她倒在床上,闻着房间里淡淡的香气,有些迷迷糊糊的。
她似乎做了一个梦,自己在一个树林里的大树后偷偷的看着回村的小路,她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只知道一定要等下去,然后等着等着,小路上出现了一抹橄榄绿,那是一个军人。走近了,才发现这人长的很高大,五官很刚硬。他的眼睛很黑,很锋利的感觉,直直的盯着前方。突然,他往自己这边扫了一眼,然后自己的心砰砰砰砰的跳。
跳着跳着,突然觉得心里闷的慌,喘不过气来。
“这孩子,这样都能睡着。还把手压在心口上,也不怕做噩梦。”
张柳刚把刘芸的手拿起来的时候,刘芸就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妈,我刚刚压得慌。”
“你手压着心口能不压着慌吗?赶紧起来洗手吃饭了,待会让你哥送你回去。”
看着刘芸起来了,张柳才转身出了房间。刘芸坐在床上揉了揉眼睛,刚刚自己梦到的是秦战国吧,拜托,干嘛要梦到他呀。她拍了拍脸,让自己更加清醒。
刘芸事先没有说要回来,张柳也没有准备菜,只能去村子里的刘拐子家切了块白豆腐,又把家里存着点腊鱼腊肉的拿出来翻炒,七拼八凑的弄了五个菜。
看着桌子上的菜,刘芸心里心酸,这一餐肯定把家里的菜都给折腾了。“妈,干嘛弄这么多菜,多浪费啊。”声音有些哽咽。
“平时就我和你哥两个人,也吃不了多少。你快吃,待会趁着天色早,让你哥送你回去。”
“妈,我一个人能行,何必让哥哥多跑一趟。”
“没事。”刘成宠溺的笑了笑,“你一个人走,我不放心。”说着还给刘芸夹了一筷子腊肉。
刘芸吃了一口,心里感慨,这家人能对自己再好点吗?
一家三口气氛融融的吃完了午饭。刘成去收拾桌子洗碗了。刘芸陪着张柳唠着嗑。对于女儿已经嫁入秦家这件事情,张柳也在努力消化了,看着眼前的宝贝女儿,张柳免不了对她的未来担忧,也多了些嘱咐。
“婆家不比娘家,你回去了和你嫂子们多学习做家务,要不然会惹人闲话的。”末了又不忘提醒,“战国是军人,你作为军嫂,要体谅他。竟然选择了,就不要有怨言。”
“嗯,我会的,妈。”刘芸乖巧的应了。
对于女儿如今变的这般懂事听话,张柳心里感慨良多,看来女人果然是要成家了才会成长。原先那个性格倔强的女儿,如今也能这么乖巧的听自己说教了。
即便再舍不得,张柳也还是让儿子送姑娘回婆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