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重生八十年代农妇 >

第18部分

重生八十年代农妇-第18部分

小说: 重生八十年代农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芸点了点头,一脸的严肃,“就像计划书上的,我们成为股东后,按照此计划获得了盈利便按照股份分红,若是失败,则主动退出酒店。赵老板这酒店如今的情况,只怕比我的这个计划书上最差的后果好不了多少吧,既然如此,何不拼一把。我看赵老板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要不然也不会随着大流盘下这个酒店了。”
赵老板眯了眯眼,似乎也在思考眼前的形式。他之前让他们两人上来谈,也只是带着几分好奇,这个明显年龄不大的女人到底能说出什么花样来,没想到倒是让他大吃一惊。计划书虽然简单,但是也很清晰。包括酒店的规划,后期营业上的安排,菜色,名字,这些都让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如果真的按照他们说的做了,自己就不是唯一的老板了。
“赵老板在担心以后我们分了你的权利?”
“你,你怎知道?”
刘芸笑了起来,“我不知道,只是比较了解现在每个下海经商的老板的心理,出来干都是想要成为人上人,自然不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地盘。不过赵老板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吃一个饼和两个人吃三个饼,到底谁多谁少?而且赵老板既然懂得股东制,自然也应该明白这个制度的好处是大于坏处的。不止风险平摊,还能多些人出谋划策。我们百年秘制卤肉虽然名字不算顶响亮,但是在城里也算是有些名头,再加上我添加的新菜色,还有一些陆陆续续的宣传方式,绝对是稳赚的。“
“你就不怕我看了你的计划书,但是拒绝与你们合作?”
“计划书只是一个阶段的安排,后期想好要持续赚钱,需要靠这里。”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相信赵老板不会鼠目寸光。”
赵老板眯了眯桃花眼,他有些心动了,但是……“百分之四十……”
“和股份无关,我保证即便是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赵老板赚的绝对比现在翻倍,我们这属于技术入股和招牌入股,说起来,赵老板你这边出的也只是场地和人工,若是我们这次合作不成,我们再坚持几年,也能干起来的,如今来谈这个,也只是想走先一步路而已。”最后一点确实是她所考虑的,时代变迁太快了,她想尽快的跨出一大步,累积财富把握好接踵而至的机遇。
赵老板一咬牙,反正死马当活马医,要是真的不成,这两人也得自己滚蛋。他桃花眼一眯,伸出手来,“协议书拿来看看。”
刘芸从容的笑了笑,然后从包里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合同。
“这是正式合同,赵老板是要先看看,还是现在签?”
赵老板一看,果然条条例例的都很正儿八经的,这女人确定没读大学?怎么感觉比李牧那个财经毕业的还精。
他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还不是很想签约,不过看到最后一句“若三月内不能盈利,则自动退出酒店,且赔偿百分之四十损失。”桃花眼亮了亮,笑眯眯的签了字,“成,你们要是赔偿不了,那个卤肉的配方拿来也成。”
生意人嘛,总是能看得到哪些值钱的东西的。
顺顺利利的签了合同。赵老板拿过自己的那一份,“刘芸?”
“赵木山?”刘芸差点看岔眼,这要是再多一笔,她铁定当场喷出来。
与赵木山约好了三天之后开始正式对云城饭店进行大改造后,就互相告辞了。赵木山还装模作样的要送送,刘芸眯着眼看这他笑了笑,直笑的他不好意思了,才道:“不用,我这边近。”
秦大周跟着刘芸出了饭店的门的时候,还一直云里雾里的,他敲了敲脑袋,“小芸,咱这就谈成了?”
“嗯。”这也算是这个年代的好处,生意人都很直接,不像后来那样谈个生意也要酒桌上海喝一顿,结果本来就一桩普通的生意,硬是让两边的人都累死累活的。
“那咱接下来该咋办,现在我脑袋里晕晕乎乎的,感觉找不着方向了。”
“大哥,先回去吧,我正好还有事情要跟你和大嫂说说,这马上要正式动工了,有些事情也要说清楚。”
“还有事啊?”秦大周惊讶的问道。
刘芸要和秦大周夫妻说的正是股份制的事情。这次签约她签的是自己的名字,但是秦大周夫妻肯定要分红的。不过至于每家分多少,他们还需要商讨一下,以免后面因为这个闹了矛盾。
去菜市场接了李梅回家后,一家子人坐在小客厅的桌子边,刘芸郑重其事的拿出了合同。
秦大周拿着笔,有些犹豫,“小芸,咱们都是一家人,就不要分这么清楚了,你到时候给多少算多少。”他这也是实诚话,不管是技术还是去谈的这件事情,都是刘芸一个人促成的,他总感觉自己在占老三一家子的便宜。
“就是小芸,我和你大哥啥子也没出,倒是好能去酒店里帮忙就行。而且咱们菜市场的摊子还在呢,也能挣钱。”
刘芸摇了摇头,“大哥大嫂,我知道你们的心意。但是当初我啥子也没有的时候,是你们一直支持我,出钱又出力。现在有出路了,我肯定也不能放下你们的。这份情我刘芸要是不记住,日后谁也看不起我。再说了,这事还没成呢,还不一定赚钱,咱们这么做也是方便日后好有理有据的,这别的事情就算了,钱的事情也一定要分清楚,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如今可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秦大周和李梅沉默了,他们知道老三家的一直在带着他们发家致富,但是现在想来,觉得很不好意思了,出谋划策和手艺都是刘芸的,他们可不能再想着平起平坐了。
“这样吧,小芸,咱们之前的钱,我这边的分红全都投入到酒店的再建设中,我也去酒店帮忙,啥子事随便安排,你这边的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只用给我百分之十就够了。我和你嫂子心小,咱们菜市场的摊子赚钱就够花销的了,分红的钱存着以后攒家产。”
“好吧。”秦大周能说出这番话,刘芸心里也挺安慰的。秦大周夫妻是本分人,是值得以后深交的人。
这些合同正式签订后,刘芸和秦大周夫妻也开始商议后面的计划了。后期秦大周和刘芸肯定用在酒店的时间更多,那么菜市场的摊子就得李梅一个人来了,她一个人明显忙不过来,刘芸建议请个帮工来。
李梅舍不得工钱,“算了,我一个人能行,手脚快点就行了。”
“嫂子,人多的时候要是客人等不及了,那流失掉的生意可不是一个工人的工钱能抵的,而且也会让客人对咱们产生不好的印象。后期想要做大,请人是在所难免的。”
秦大周也不舍得自己媳妇受累,“请人吧,你以后不止要看摊子,还要照顾琳琳,要是累坏了可就不好了。”
见自己男人都这么说了,李梅有些松动了。“那成,这几天我仔细观察观察合适的人。”
刘芸就知道,她这观察观察也不知道到何年何月了,她要是不把这事情安排后,哪里放心去酒店那边啊。
第二天一大早,刘芸到了摊子上就把一张招工启事给贴在了小木屋的墙上了。二十块钱一个月,工作时间短,这样的待遇是很不错的。
来应聘的人还挺多的,秦大周夫妻都不懂,直接让刘芸过目了。刘芸经过一番筛选,挑中了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谢小山,也是从农村来城里投奔亲戚的,容貌有些木讷,但是手粗脚粗,看着就是个利索的人。
谢小山来上班的第一天,刘芸就给她敲打敲打了。“小山,只要你好好做,我们这不会亏待你的。可千万不能因为这城里的日子就忘了咱们以前的那些好品质。”
“嗯,芸姐你放心吧,我在家里干活可比这多多了。”谢小山听不出刘芸话里的意思,只是一个劲儿的表示自己很勤快。
见小姑娘这淳朴样子,刘芸也不多说了,只是点点头,给她介绍了平时工作的内容。
谢小山每天负责的事情也不多,主要是早上去刘芸她们家里跟着李梅一起出摊子,然后人多的时候跟着打包卤肉,打扫摊子卫生,卖完了之后和李梅一起把东西送回去。谢小山对于这工作非常的满意,“我们村儿的姐妹出来找了个保姆的工作,一个月才十块钱呢,还总是挨主家的骂。”
她的手脚倒是蛮快的,做了两天就很熟练了。有了谢小山的加入,刘芸和秦大周就开始去酒店走动了。赵木山将店子里的人召集了一次,将两人介绍给了员工们。那天聊天的两个大妈看到刘芸这一晃眼成了他们的二老板,脸色都变了,见到刘芸的时候也躲躲闪闪的。
刘芸觉得挺好笑的,单独找了他们两个谈话,表示自己不介意他们那天对酒店的猜测,但是以后这种事情就不要谈了,可以再酒店内部自己聊,但是不要去外面了。虽然自己也是通过他们的谈话受益的,但是便宜别人的事情她可要扼杀在摇篮中。
两个大妈见刘芸没有辞退他们的意思,而且看起来挺和善的样子,也终于放下心了,只是更加注意管着自己的嘴了。她们可没有忽略和善的二老板说到不许他们去外面聊的时候,那眼里的严厉。
对酒店的情况作了一番彻底的熟悉后,刘芸就和赵木山一起商讨了饭店改造计划了。首先名字不能再沿用之前公家的名字了,按照合同上说的,改成‘百年大酒店’,因为刘芸坚持既然用的是百年秘制卤肉的东西,那么就应该使用百年的名字。
赵木山对于名字无所谓,他最看中的是不是能挣钱,管它名字是啥,反正这大老板还是他赵木山。
名字改了之后,就是对于酒店本身的规划了,现在酒店里面是楼上楼下两个大厅,地方挺大,但是看着规规矩矩的,没啥子特色。而且桌子都是大圆桌偏多,像那种两人座和三人座都很少。刘芸仔细观察了地形,开始找了画图纸的师傅把自己脑袋里的设计描述出来,一楼以大厅为主,墙壁的位置给他抠出一个落地窗的样子来,窗户旁边摆放长方形的桌子,靠中间的位置则摆放大圆桌,墙角的位置则是稍微大点的长方形桌子。另外再从中间隔出三分之一的地方来作为大厅,专门用来置办酒席之类的。二楼的规划则是以雅间为主。还是照例抠出一大块的窗户出来,摆放着雅致的小桌子,靠墙那边的位置则装成一间一间的小包间,专门用来给客人谈一些生意或者重要事情的。
赵木山听的目瞪口呆,乖乖,这么一修,自己这破旧楼要成什么样子了,他开始期待完工之后的模样了。
装修师傅说要一个月的时间,赵木山一听不得劲,找了关系又找了个工程队来,边的人马分工合作,一定要半个月的时间给搞定。
酒店装修需要时间,刘芸也没有让那些宫人们闲着,印了一堆的宣传单给他们去发,什么开业大酬宾、优惠劵奉送之类的。好在这些大叔大妈们都是能说会道的,发起传单来也不含糊。
在此期间,刘芸也累的够呛,之前的服务员都是老大叔老大妈,这类型的人形象上来说太旧了,根据规划,这类型的人都转到后面做后勤了,前面重新找一批年轻的男女。工作服要定做的,全身一整套绿套装加上白围裙。她画了样子让服装店子赶制服装后,又开始招聘新人了,招人是个难题,这个时候农村的小青年们很少会到城里来,城里的又嫌弃这工作不体面。招聘摊子摆到菜市场三天了都没有一个人来。
这个时候赵木山就被拉出来了,策划出来了,这人招不到,你这做大老板的总要出点力吧。
于是赵木山干脆请朋友给镇上打了个电话,城乡合作,开始在农村招人了。把招聘的条件和待遇一说,让村长门帮忙宣传一下,没想到才两天的时间,还真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