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490部分

醉枕香江-第490部分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笑了出来。

“卡!”陈珂辛喊了暂停。

王组贤捂着嘴直笑,朝陈珂辛摆摆手说:“导演,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可是我一看到他这样子我就想笑。”

林宥伦将领带重新系好,看着王组贤问:“我这样子很好笑吗?”

陈珂辛无奈地耸耸肩,只说休息几分钟,然后再接着这段拍。

这时候林宥伦的助理阿杰走了进来,附嘴到林宥伦耳边,小声说了两句。

陈珂辛正在那边布置下一场戏该怎么拍,林宥伦把他叫到一边。

“今天我有点事,这场戏放到明天再拍吧。”

林宥伦已经和王组贤打过招呼,说完就直接带着阿杰走了。

吴君茹正好过来探班,进来的时候正好和林宥伦擦身而过,她一边走一边回头,心里正纳闷着,今天的戏这么快就拍完了?

等见到陈珂辛,她才知道原来是林宥伦中途有事要先走。

私底下没人的时候,陈珂辛叹了一口气,向吴君茹诉苦说:“现在你知道我这个导演做得多不容易了吧?演员都不是我能管的,演好演坏全看她们的心情。”

“你也别这样说嘛,看在林先生的面子,我想没人会随随便便来应付这件事吧。”吴君茹安慰陈珂辛说。

陈珂辛不置可否的耸耸肩,没有再说什么。

——

斧山道片场是背靠着一座山头的一片斜坡地,隔斧山道不远处就是清水湾道,从这条蜿蜒的山路,可直达清水湾邵氏影城,当年邹闻怀、何贯昌“反出”邵氏,创立嘉禾,向政府申请到这片地新建片场,然后就这样“守”在邵氏的“门口”。

嘉禾片场里有一栋内部人员叫做玻璃屋的大楼,当年许贯文、程龙、洪劲宝这些人的办公室都在这里面,现在这边被改建成用来接待访客的地方,蔡阑和查传椆就等在这里面的一间房内。

林宥伦走进房间,蔡阑和查传椆都一起站了起来。

“林先生,总算不负所托,《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我们已经拍完了。”

蔡阑说完,查传椆有些遗憾地搓搓手,“因为胶片太重了,保存条件又有些特殊,所以没办法直接带过来,不过我们已经把剪辑好的片子交给了嘉谊院线。”

“两位辛苦了,晚上我给你们摆酒接风。”林宥伦和蔡阑、查传椆分别握了握手。

《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制作为时两年,按照林宥伦给出的剧本大纲,耗资近四千万,拍摄组行走了大陆70多个拍摄地,前期蔡阑、查传椆还在大陆那边实地调研了三个多月,行程4万多公里,深入挖掘到了不少动人的美食故事,总共作出了7集。

送走了蔡阑和查传椆之后,林宥伦马上就给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的黄立成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了他这一消息。

听说这部纪录片拍完,黄立成也很高兴,但是林宥伦邀请他去新近落成、还没有正式开馆的香港科技馆看这部电影,就让他有些弄不明白了。

接完电话,黄立成把陈然和刘达都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一部纪录片拍了两年多的时间,花掉了4000多万,最后却只拍出来7集,这小子不会是在耍我们吧?”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是应大陆政府的请求专门拍摄的,陈然这边也没有安插人手进去打探消息,他这位主管情报的负责人,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知之甚少。

一部总共不到7小时的纪录片,制作成本居然高达数千万,这简直是让人难以想象。

“我这边倒是受到一点消息,说这部纪录片好像采用了美国那边最先进的一种拍摄技术,因为成本太昂贵,好莱坞拍电影都不用,只有拍纪录片的时候会用一下,而且反映这种片子,对反应设备、银幕大小都有很高的要求,前段时间香港科技馆建设期间,林宥伦曾经向那边捐了一笔钱,说是帮助建造一座放映厅,我想他就是为这部纪录片准备的。”刘达开口说道。

“那小子给科技馆捐钱就是为了放映这部纪录片,这也太……”陈然咂咂嘴,“败家”这个词最终还是忍住没有说出来。

刘达抽了一口烟,“这可不好说,这小子做事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现在你觉得他只是为了做这件事,兴许后面他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陈然还有一点想不通,“那这部纪录片按照你的说法,在国内根本没地方播啊?”

“肯定还会转成普通的格式,而且这部片子拍出来重点也不是想在国内播,所以这个你不需要担心。”刘达解释说。

陈然点点头,“行啊,到时候我们跟着老黄一起过去凑凑热闹,看这小子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

这事商议妥当之后,陈然有事就先走了,刘达继续留在黄立成办公室里,看他眉头紧锁的样子,便知道他还有其他的心事。

“老黄,你在担心什么呢?”

“中央当初交给我们的任务是找林宥伦拍一部能够改善我国国际形象的纪录片,他现在拍的内容讲的却是中国美食。”

黄立成说到这里,刘达已经猜到了他心里的想法。

“所以你担心这部纪录片并不能让中央满意?”

黄立成点点头。

刘达开始给黄立成分析说:“站在你的立场上,会这么看很正常,但是如果你换一个角度,站在林宥伦的立场上,你觉得他会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他在这部纪录片和香港科技馆放映厅上花出去的钱都是实实在在的,你觉得他会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黄立成给自己点了一根烟,“你的意思说,这部纪录片还另有玄机?”

刘达耸耸肩,“这个我也只是猜测,等到时候去看了不就知道了吗?”

——

新竣工的香港科技馆,11月23号这天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科技馆的其他馆室都还在内部装修中,唯有以林宥伦名字命名的科技馆放映厅正式投入使用,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这里将连续的放映《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

托马斯来的比较早,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放映厅,在这之后见到林宥伦,他更发出了由衷的惊叹。

“林先生,没想到你居然用iax技术在中国拍了一部纪录片,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不知道托马斯先生对这项技术怎么看?”林宥伦问起了一个题外话。

托马斯耸耸肩,“拍摄成本和放映成本,必须要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这项技术才可能真正的普及,你也知道,这项技术从67年被发明,直到现在也只局限在一些科技馆里使用,要想真正实现推广,必须要有其他的新技术来推动。”

托马斯并不知道未来的走向,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在林宥伦印象中,iax能够在商业电影领域得到推广,很大程度上是由3d拍摄技术推动的结果。

极光公司内部已经开始对3d拍摄进行研究,想要取得成果恐怕得等上好几年的时间。

林宥伦花大力气用iax技术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目的只是想把这种技术先引进来,让更多人了解,等以后时机成熟,iax电影和iax影院计划就可以同步展开。

林宥伦和托马斯关于iax技术的话题还没有讨论结束,又有客人到来,两人的探讨不得不匆匆结束。

第一场放映,林宥伦邀请的主要是香港文化界、传媒界的一些朋友,同时电影界的邹闻怀、何贯昌也收到了邀请。

在这一波客人中,邹闻怀、何贯昌故意落在了最后,以便留下来和林宥伦说话。

“林生,我听说你为拍这部纪录片花掉了四千多万,真是大手笔啊!”要说这部纪录片真的花了四千万,邹闻怀是有些不太相信的,不过纪录片对外这样宣传,他也只能顺着这么说。

“我相信邹先生看过这部纪录片就会明白这笔钱花在了什么地方,两位里面请!”林宥伦也不多做解释,不过言谈举止中却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信。

邹闻怀、何贯昌对视了一眼,本来这次来完全是为了照顾林宥伦的面子,不过现在他们对这部纪录片倒是生出了几分兴趣。

“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两人朝林宥伦点点头,一齐走进了放映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665章 (舌尖)传奇【二更】

黄立成一行因为身份特殊,在放映厅门口只是和林宥伦点点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彼此都心照不宣。

在科技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客人们陆续走进放映厅内部,呈扇形布局的大厅最前面是一块巨大的银幕,里面的工作人员还特别向众人介绍了这块银幕的大小,22米宽,16米高,是香港目前最大的一块银幕。

黄立成三人一行人坐下的时候,听到身后有人在小声议论。

“这个放映厅设计得有些不太合理啊,银幕这么大,观众的座位应该离远一些才对。”

“说不定是人家故意设计成这样的,你没注意到这边放映设备都和普通电影院不太一样吗?”

“这是放纪录片,不是放电影,内容不行,画面拍再好有什么用?”

“确实,林宥伦写小说、拍电影确实厉害,但纪录片要想拍好,需要更多文化底蕴,就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那几个人在后排座位上为这个问题争论了起来,前面陈然偏过头来,在黄立成耳边小声说:“老黄,你觉得这部纪录片靠谱吗?”

“先看看吧。”黄立成这个时候也不好做判断。

放映厅内灯光渐暗,画面开始在银幕上显现出来,从开场的水墨画动态特效字幕,就已经显出制作者的用心,而随着英语旁白的响起,一幅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展现在观众眼前,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些场景一一在银幕上展现。

黄立成紧盯着银幕,眉头下意识地皱了起来,他已经发现这部纪录片,确实和一般讲美食的纪录片不太一样,而坐在他身后的那几位,有人突然说了一句。

“这不是用一般摄像机拍出来的。”

经他这么一提醒,其他人这才发现到,银幕上做展现出来的画面不是一般的清晰,这样的画面已经和现实中用肉眼看到的相差无几,便是那些耗资上亿的大制作电影,也没有哪部能达到这样的画面水准。

邹闻怀、何贯昌也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情况,两人已经就此事议论了起来。

“听说美国那边有一种iax技术,使用特殊的70毫米胶片拍摄,影像清晰度放在这种大屏银幕上效果十分惊人,只不过是成本太贵没有被普及应用……林先生拍这部纪录片,应该用的就是这样的技术,难怪他会给科技馆捐了这么一个放映厅,放在一般的影院或是电视上,还真展现不出这样的效果。”何贯昌咂咂嘴,他现在是真的被林宥伦这次的大手笔给折服了。

“这么说来,那4000万的制作成本都是有出处的了?”邹闻怀抱手看着大银幕,表情显得严肃。

相识这么多年,何贯昌又怎么会看不出邹闻怀心中的想法。

“你是不是在想,如果用iax技术来拍电影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效果?”

邹闻怀转过头看着何贯昌,反问道:“你觉得林宥伦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他没有这样的想法,怎么可能花这么大的劲儿来拍这样一部纪录片,也许这项技术的商业运用还不成熟,但他已经在开始做准备,最终目的肯定是要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商业电影上。”

“我觉得这是好事,林宥伦把这项技术完善成熟,然后我们也可以跟着受益。”

邹闻怀叹了一口气,“可这样一来,以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