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

第173部分

鹂语记:话唠太子妃-第173部分

小说: 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吴月华只管张扬,笑着说:“包在我身上了,我的女孩儿,定然比世人都要强的。”
周宝璐便笑道:“你先把这事儿说准了再来说嘴罢,别这会子放了话了,回头办不成,活打了嘴。”
吴月华便笑道:“娘娘就爱小看我,这会子我先说了,回头我办好了,嫁闺女的时候,娘娘可得要赏东西添妆呢!”
周宝璐笑道:“好。”
温夫人忙替女儿说不敢,吴月华笑道:“娘娘最大方的,又疼我,自然也疼我女儿的,到时候定然给赏的!”
东宫一时间还谈笑风生起来了,倒真像一家子呢。
没几日,吴月华在东宫的院子里摆酒,只请了方夫人与温家亲眷等,且借摆酒这件事,果然招了那一家的夫人进宫说话儿,吴月华的那一种宠妃的气势,言语间颇有点说一不二的味道,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空间,那夫人连半点儿拒绝的情绪都升不起来,只是没口子的应是。
而且兴奋的满脸放光,未来的儿媳妇这样有体面,今后前程还差的了?
回去立即请了媒人上门去提亲,温夫人亲眼看见平日里那样了不得的老太太,向来看不上她们母女的,此时一口一个宁姐儿,一脸慈祥,爱的了不得。
两家人的亲事很快就敲定了,那温夫人带着宁姐儿进宫给吴月华请安磕头,这件事也用不着刻意宣扬,也是帝都城很快就传遍了。
不少人对温家想要送女做妹妹结果做成了女儿,先是愕然,继而失笑,都觉得十分有意思,东宫这位宠妃,倒真是个妙人儿呢。
且这件事出来,也有不少人家对做吴侧妃妹妹这件事,有些偃旗息鼓了,对温家那样的没落人家,女孩儿做了东宫宠妃的干女儿,虽然算不得多有体面,至少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可对于那些门庭高贵的人家,倒是真怕丢这个人了。
就算太子爷和太子妃都容让三分又如何?侧妃再受宠也是个妾,平日里撞撞木钟,奉承一下得些好处,这些高贵的公侯夫人是不怕做的,可真做了干亲,又觉得没了脸面了。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也有那种自己觉得有体面,与太子爷或是周宝璐这位太子妃有亲的,在家里的时候想着吴侧妃不至于敢在太子妃跟前撒泼的,还颇为不信邪,没承想进了宫,话还没说完呢,吴侧妃就过来夸女孩儿了。
偏周宝璐还一脸无奈的说:“你这是做干娘做上瘾了?也罢,一个也是女孩儿,两个也是女孩儿,倒不寂寞,我是不理会的,你只管问夫人。”
“太子爷说了,我命格不好,天生缺些什么,我也不大懂太子爷说的那一套。”吴侧妃笑道:“只是太子爷说,我得收十二个女孩儿做干女儿,才能补上呢,叫我有喜欢的女孩儿就跟太子爷说去。嘻嘻”
夫人们吓的落荒而逃。
虽说东宫有了这一尊镇宫女神,彪悍流于帝都,人人知晓,可权势和利益这一样东西,诱惑力实在很大,总有人心存侥幸,认为自己会是毫发未伤中彩的那一个。
据周宝璐的不完全统计,从吴月华解决温家之事到熙和八年底,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吴月华凭着这套百试百灵的干娘之策,吓跑了七家人家,公侯俱有,当然也有两家十分没眼色,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八竿子打不到的转角亲戚,也不瞧瞧自个儿有没有那个体面,也来说话,说不准就还特意冲着这干女儿的好处来的。
可惜东宫有周宝璐坐镇,自然有分寸,一个暗示,吴月华就不客气了,柳眉一竖:“二殿下府里还缺人呢,太子爷昨儿还在说。”
恩威并施之下,再蠢的这就都偃旗息鼓了。
不过,这一年来,帝都从宫里到豪门到民间,渐渐的流传起了主母认干女孩儿的风尚来,而且慢慢的形成了共识,听到有人认了女孩儿,不由的便会意一笑。
这倒叫周宝璐有点儿哭笑不得,她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看在大公主的面子上,为了帮温宁一把,才有了这个主意的。
竟是给了各家主母一个又体面又婉转,不伤两家情面,也叫人不好记恨的法子来了?
就好像这会子,消息灵通无比的大公主跟她笑道:“哎呀,嫂子你听说了没,前儿贵妃娘娘还认了个干女儿呢。”
已经是熙和九年的万寿节了,内外命妇齐聚懿德殿开宴,周宝璐这两年来,真正的瘦了下来,也不知道是苏沈氏的药有效,还是因为她长大了,脱去了婴儿肥,眼睛越发的大而明亮,脸上线条利落起来,不再有那种软乎乎的少女之感。
容颜越发端贵,肌肤丰盈,艳光四射。
周宝璐二十岁了!
她笑着睨了庄慧公主一眼,并没有评价一句话,只是笑她,庄慧公主在宫外头,对宫里的消息也这样灵通。
而对周宝璐来说,宫中的情形,事无巨细,自然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哪里有她不知道的呢?贵妃到底做些什么,她一清二楚。
贵妃掌宫虽然也有好几年了,在因着祥瑞案说错了一句话就被关了两个月之后,贵妃终于摸透了皇上的脾气,后宫事务皇上没有兴趣理会,只需保持足够的平静就好,但只要敢把手伸往前朝,哪怕是一句话叫他老人家疑惑,也是不会轻易饶过的。
所以贵妃这两年韬光养晦,除了曲意奉承,邀宠固宠之外,也是十分着意掌控内宫,只是在周宝璐看来,贵妃先就没搞明白,这底下的奴才,谁是谁的人,谁是哪一方的势力,只凭人的奉承。
下人也是不能小觑的,周宝璐深知,如同高门大户的盘根错节一般,下人里头,也是一样的,各种交往,盘踞,渐渐形成了各方势力,当然也是关系复杂,来往交错的。
可贵妃的手里头,惯于去请安奉承的,做事总表忠心的,打旋摸儿跪着磕头的,就是她跟前的红人儿,各个要紧地方,都放的这些人。
贵妃这样,简直就是野路子,立足就未稳,这套班底,能成什么事?周宝璐只觉得好笑。
当然,这是周宝璐乐见的,尤其是在整倒禧妃一役中,燃墨颇送了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叫贵妃自以为事无巨细都在她的掌控之中,禧妃又的确中了招,卫贵妃得意之下,越发倚重燃墨了。
旧年底,卫贵妃将燃墨提到了尚食局为尚食,已经是正五品的女官了,照着她的年龄,实在是幸进。
这也是周宝璐的几次翻云覆雨,将她送上了这个位置。
燃墨把香兰提到了自己手下,这一点,叫卫贵妃十分满意,只觉得燃墨果然是个聪明懂事的,知道替自己铺排班底。
香兰虽然从东宫出来了,可到底在东宫有千丝万缕的,收服了香兰,也就是渗入了东宫。
东宫在内宫里算得是最为难以进入的地方,被整治的如同铁桶一般,卫贵妃努力了许久,也还只是在边缘上。
这些种种花样,周宝璐都心知肚明,十分好笑,这会子听庄慧公主说起卫贵妃的事儿来,也只是笑,庄慧公主笑道:“听说是文家老太太出的幺蛾子,要把她不知一个什么亲戚的女儿送进宫,张口就要封才人呢。听说倒是有几分颜色,贵妃的嫂子夹在里头十分难做人,才求了贵妃给了这个体面。说起来,文阁老奉旨出京巡视西北,并办理边境贸易等事,文家老太太近来颇爱出门呢。”
那个老太太周宝璐是知道的,十分敬谢不敏,不过提到他们家,周宝璐就不由自主的看了那边,正坐在稍远之地的赵家大姑奶奶,文蔚的妻子赵氏一眼。
赵氏向来不大爱奉承贵妃,且年岁渐长,似乎越发淡定,颇有人淡如菊的感观了。



、第178章 风声

178
也不知是不是感觉到了周宝璐着意的看了她似的;文大奶奶赵氏也转了头;看了过来;接触到周宝璐的视线,便微微一笑。
她袅袅婷婷的站起来;居然往这边走了过来,淡然而又恭敬的笑道:“有些日子没见娘娘了,今儿一见;娘娘气色真是好;想来这几个月接连几件喜事;娘娘自然是欢喜的。”
赵氏说的喜事;一是旧年九月里头;武安侯家的孝满了;周宝璐家的安哥儿与安国公嫡长女郑明珠成了亲;还是皇上亲自赐的婚,郑明珠是早逝的平阳公主所出,又是公府嫡长女,同胞兄长已经获封世子,身份是极贵重的,自己也是才貌双全,帝都闻名,出嫁前单是抬那大红花装饰的嫁妆,就整抬了一日。
第一抬是皇上赏的玉如意,第二抬就是太子与太子妃赏的百年好合,十里红妆,真是再没得可挑剔的了。
这一桩亲事虽说不上轰动帝都,但至少在不少人嘴里掂了个个儿是有的。
第二桩喜事便是周宝璐正经的兄长周安明,旧年底升了贵州镇抚,同月底,又得了嫡长子,把一家子欢喜的了不得。周宝璐自然也是欢喜的,忙使人往娘家赏东西,萧弘澄也打发人往贵州去了一趟。
周安明带了家眷在任上,周宝璐瞧不到侄儿,十分遗憾,只听去贵州的人回来回奏,说是周安明在那边一切都是好的,供奉也好,哥儿个头大,长的壮实。
还有一件喜事便是顾姨娘在生了两个女儿之后,于上月终于生了儿子,虽说这样子的锦上添花,周宝璐倒是不担心的,顾姨娘是聪明人,自己在东宫位置稳当,顾姨娘生了儿子之后只会更加恭敬。
果然,周宝璐打发去公主府放赏,看兄弟的人回来回话,说是刚过了洗三礼,顾姨娘就已经回了世子夫人,想把儿子送到世子夫人屋里教养,把世子夫人欢喜的了不得。
顾姨娘这两年在周继林后宅位置越发稳当,管理起周继林的姨娘、通房来得心应手,很是井井有条,不老实的向来没有出头儿的机会,周继林对她言听计从,陈氏对她当了家也毫无异议。
这阵子娘家的确喜事不断,可周宝璐听了文大奶奶这句话,却是微笑应道:“可不是么,这些日子确实好事儿多呢,年前庄柔公主又有了身孕,只怕还能添个哥儿,今儿又是父皇的万寿节,谁不喜欢呢?”
庄柔公主已经有了长子,因是皇上的头一个外孙,颇得圣上喜欢,满月的时候,就赏了个一等子爵的爵位。庄敏公主生了个女儿。
文大奶奶见周宝璐这样说,笑容更深了一点:“娘娘说的是,且我还听说,趁着今儿万寿节的好日子,皇上还要下旨,给娘娘们晋位分呢!可不是越发的喜庆了么?”
这个周宝璐是听说了的,而且也大约知道怎么晋位,旧年年中,荣嫔产下一子,是为八皇子,大约会晋妃位,宁妃升一品妃,这样,宫中三位妃位,就是贵妃、宁妃、荣妃了,再有身世够或者得圣意的贵人、美人晋位,自然是宫中的一件大喜事。
不过对卫贵妃来说,这显然算不上喜事,文大奶奶特意引起这个话头子,倒是有趣儿。
虽说朝堂之事,不可能有明晃晃的的贵妃党□□这样的说法,但庄慧公主身处的位置却是很清楚,文家怎么也算得上贵妃党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当初热闹了一阵子的暗指太子的祥瑞和童谣,就极可能是文家策划的,所以她这会子疑惑的在一边眨眨眼,但因着嫂子在跟前,她倒是没有说什么。
周宝璐闲闲的笑道:“有这样的喜事儿?你的消息倒是灵通呢,我竟然一点儿没听说!”
文大奶奶笑道:“不过是听着一点半点儿风声,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那回事呢,我也只是随口闲聊罢了,娘娘倒是别往心里去罢了。”
周宝璐笑道:“风声这种事,谁说的准呢,不过这世上的事,总是无风不起浪的,能听到一点半点儿风声,或许不是真真儿的,也难免有些影子呢?就是这真的还是假的,总得靠自个儿去想,表姐说是不是?”
说起来,周宝璐有时候想,在这帝都三品以上的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