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穿越]这一代 >

第41部分

[穿越]这一代-第41部分

小说: [穿越]这一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到晚上吃饭时卢秀贞的疼痛开始愈发频繁,难受了她就把身子弓起来,或者拉着床栏杆咬着牙忍着,身下的枕头和床单都湿了,你妹的!网上不靠谱啊!洗头、洗澡毛用都没有。

张磊找护士来检查了一下,说是开了三指。

“那开到几指能进去生啊!”卢秀玉赶紧追问。

“一般六指、七指就可以推进去备皮了”

“那三指到六指一般需要多久呢大夫?”卢秀贞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这可不好说,还是看体质,有人很快,有人需要一天,你还是问问你母亲生产用了多久吧!这个多少都有些遗传”说完拿着托盘就走了。

“你们让她扶着那个靠背的凳子,腿劈开来坐,对对就那样,这样会开的快些。”旁边一个中午生完的产妇抬起头提醒他们。

“要是能扶墙往下练蹲,开的更快”这位更有经验。

卢秀贞颤抖着拉着椅子的靠背,往下蹲着,很像一只青蛙,坐完一组肚子就疼的无法继续,她站在那里等劲过去了又往下坐着,这一宿果然是没什么起色,三个人中那两个累的够呛,主人公因为被疼痛折磨,精神反而有着奇异的亢奋。

当卢秀贞觉得自己终于到达了忍耐的极限时,天籁之音终于传出来“行,这个推进去吧!”这时已经是2号早上八点了。

掌握不好用力方法,大夫喊不对不对,往下用力,秀贞一次次地尝试,催产的药水已经打了一针了,她鼓励自己再来再来,那个姐姐同学的妈妈也进来看她,在她用力的时候还用手帮她往下推肚子,终于两次以后,小孩的哭声传了出来,接着就是比生产还要疼痛的缝合,生孩子卢秀贞都没喊,在这叫爹叫娘起来。

缝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一直到推出病房卢秀贞一点困意都没有,不科学啊!电视里不都演看一眼孩子就力竭而晕么!可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到了房间,大家都在相互恭喜,张妈妈据说提着糖和水果去医生、护士的办公室了。

“秀贞,辛苦了,现在难受么!”张磊赶紧凑过来,刚才听不到里面有什么动静,真是度日如年啊!

“很轻松,不难受了,生完就忘了疼了”看着他一脸胡子拉碴,眼圈又是带青的“你听我的,今晚上先回去休息,明天白天以后你养足精神在照顾我”

“嗯,等晚上探视结束我再走”

正说着进来个护士按了按她的小腹,卢秀贞疼的哎哟一声,那个护士看了看挂的水,眼风都没扫一下又出去了。

“孩子你看见了么?”

“刚在喂奶那儿看见了,说是检查完一会就抱过来,你没看到咱闺女真是俊啊!”张磊比划了一下长短“六斤七两,你吃的东西估计都补她身上了,褶子都比人家小孩少”

“呵呵!也不看看吃了多少好东西,我先眯会,你也在床尾那靠会吧!”卢秀贞终于沉沉睡去。

张磊仍旧像在家那样拍着她,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了……

 第64章 大开眼界

卢秀华和金水根坐着两辆走私的摩托车到了工业区的管委会,下来后经人指点不费劲地就找到了一个挂着“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牌子的房间,听到‘进来’的声音后,两人推门进去。

余主任一抬头,看穿着打扮就闻到了这两人身上浓浓的港商味道,他很热情地就迎上去“两位老板,免贵姓余,请问怎么称呼?有什么可以帮到你们么?”

“您好!余主任,我们是李老板介绍过来了解一下情况的,鄙姓卢,这位姓金。”卢秀华和他握了握手就开门见山地说。

“李老板?嘶,噢!请问是永辉发具厂的李老板么?”

“对,就是永辉发具厂,他回去后得知我想找个生产场地,就推荐了您这里”卢秀华一笑“李老板说您是内地少有的工作高效的干部,肯定能够帮到我们。”

“哎呀!李老板真是谬赞,谬赞,两位进我们管委会门口时是否看到我们宣传的牌子了么”余主任似低调实炫耀地一侧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你们可能不晓得,这条标语我们挂在那里,年初deng公南巡时就没有反对,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业区最好的诠释,不夸张地说,港商来我们这里投资,我们不但能够保证‘三通一平’,还能以最快的速度帮你们把手续都办好,在中国我们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

金水根听了点点头“那很好,我们今天来呢!除了了解一下车间的事,还有就是想先请教余主任您介绍一下这个政策是什么意思”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报纸。

余主任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上个月东南亚最大的毛纺制造商——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创办了一家叫做香洲毛纺厂的报道,香港媒体全程跟踪,细节非常详细“这个有什么问题么?”

“主要是报道中提到的‘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这两个新概念,我们这次就是想多了解一下工业区对于这方面的解释。”卢秀华给他指了指文中的这两句话。

“噢!这个啊!两位老板很敏锐啊!这样吧我能否先了解下两位是打算从事哪个行当的制造呢!”

“美发行业!我们在香港生产美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药水、养护药膏和美发配套器具,然后离岸出口外销。”

“规模大概会有多大?”

“主要还是在香港做,工业区这边我们想先试试水再看。”两人相视交换了个眼神,卢秀华开口回复。

“好滴好滴!我明白两位的意思了,这样吧!我们可以先去实地探访一下,边看边说怎么样!”余主任站起来比划了个请的姿势,微弯着腰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到了别人的地盘自然从善如流,三人一行坐着小车到了工业区里面,一路上路过的正在经营、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造的厂房,余主任都会详细地告诉他们,这家是做什么行业的,老板的背景,大致的规模,很快他们两就对工业区的经济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

这边的产业结构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构成的,灯厂、鞋厂、手表厂、录音机厂、发具厂……还有最多的就是生产各种配件的五金加工厂,目前行当上和他们交叉的也只有一个永辉,跟他们生产同种商品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出现,一定程度上讲他们在产品结构上有优势,不只是单纯的手工劳作,主要还是取决于商品的化学配方好坏,门槛较高。

余主任告诉他们,像他们这种情况,工业区提供土地,可以由投资商在区域内加盖办公场所,当然假使不想一开始就有大投资的,考虑到难处,他们也有现成的旧厂房提供。

三人最后来到一边开阔地,这里有一排排的废弃砖房“这里是早前集体或者大队搞合作社时建造的工厂,如果对环境要求不是太高的可以考虑在这里按要求改建,我们可以帮忙找施工队,绝对能够保证在时效内做好。”余主任随手打开一间屋子,让卢秀华和金水根进去参观。

里面现在是空无一物的,房梁倒是很高,“占地面积大概多少?”

“像这种厂房一般两种,小一点2000平方米,大一点5000平方米,看你们需要了,相比工业区里面,这里就是地理位置远一点,但是电、水、路和场地我可以保证通透的。”

“厂房还行,可以往上面加盖一层么,一楼是工厂,上面办公或者作为生活用。”金水根看了一圈问道。

“只要工程上面说可以,你加盖两层都行。”

“其他跟工业区里面有什么区别么?税收?补贴?”

“一样的,卢老板、金老板老实跟你们讲,现在工业区所有的厂家大多数做的都是‘三来一补’,少数五金厂是接一些内地单子的,不过他们的大头也是接外贸的标准件”余主任把门带好出来,信步跟着两人解释“三来就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一补就是补偿贸易,这么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不然。譬如说我们工业区的大顺制衣厂,三年前在我们这里算是第一批办起来的,当时我记得投资方第一年是拿出了80万澳元,厂房也是人家投资的,后来的原料、生产设备、技术(来样)还有外销渠道都是外商负责解决的”转头看他们听得认真,余主任也谈兴颇浓“我们这边当然不能什么也不出啊!所以工地、厂房、还有人工就是我们负责,等产品返销出口以后,厂子就可以分期偿还之前人家投资给你的技术、设备还有信贷本息的价款了。”

金水根眼珠转了转,这个好!有点空麻袋背米的意思,等于两头的路子都有人给你通好了,你只要选对东西,卖出去以后把欠的债还掉,最后还能落下一个厂子的固定资产,赞啊!比之前卢秀华辛辛苦苦买个淘汰设备做了自己去推销要宝大祥,看来这次自己的加工厂还是先退一步,把阿华的产品先搞起来靠谱!

“余主任,谢谢您给我们讲的那么详细”卢秀华握了握他的手“不瞒您说,我之前在香港顶了一个小工厂,有一条流水线给外商做产品的,不晓得到这以后想要享受这个政策,都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登记程序你们可以放心,工商、税务、外汇还有海关我们窗口都负责给敲章去办,主要就是你们要提供的文件资料。现在注册资本不要求,你们双方必须是法人机构的,但我想你们既然已经有业务来往应该这点不成问题”看他们点头确认了又接着说“最重要你要拿的到来料加工的合同或者协议,还有就是银行资信的证明,有这两个你到手了,后面需要的设立材料我老余也可以拍胸脯保证会帮你们都搞定。”

“余主任,那些小厂子怎么拿到来料加工合同的?我看很多机械厂也就是小作坊嘛!”金水根最奇怪就是这点。

余主任哈哈一笑“龙有龙路,虫有虫道嘛!人家自然有方法,这我可不清楚,但我私人可以给你们一个推荐,你们可以去广交会碰碰运气!”

“余主任,开玩笑吧!广交会不让民营进的。”

余中广意味深长地淡淡一笑“所以中国才会有句古话‘吃得苦中苦’嘛!”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65章 时来运转

金水根一进屋就扯掉领带,一蹬皮鞋没形象地躺倒在床上,卢秀华随后倒了杯水给他,自己也端着杯子坐在门口解着衣服想心事。

今年是他们来香港的第六年了,变化翻天覆地。水根从一个五金厂的小学徒开始,靠着收金属废品转手,从自己送货提货发展到雇佣散工办货,现在给他干的人大概有10来个,找的都是本地老港,不敢找偷渡客是因为这些人都太能吃苦,太会钻营,只要有一丝机会给他,撇开你说不定比你干的都要好。

去年他买了一辆小货车,现在手头上除了压箱底的本钱,已经攒了二十多万港币,可以说这是他的第一桶金。他最终梦想就是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加工厂,但是这趟跑下来他也看明白了,只要是个五金厂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得到标准件的订单,可惜的是僧多粥少,而往内地发展显然以现下的政策和他的实力背景,还做不起来。

卢秀华在发具厂干了四年,从小工做到领班,一个意外的机会他发现李老板有个闲置库房里有套流水线,问下来是当初买来做发膏和药水的淘汰设备,现在不用一来是因为产品竞争不过人家,属于鸡肋,二来李老板现在专营方向是假发和美发产品工具,像焗油梳、卷发球、理发刷这一类,所以之后他就起了心思。

他凭借记忆翻出以前和三姐的通信,果然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