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疯狂太岁 >

第18部分

疯狂太岁-第18部分

小说: 疯狂太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条当自己是主人的蛇,这个惊喜来得相当突然,仿佛天上掉下来一大块馅饼,“能知道我说话吗?能听懂我的意思吗?听得懂就点点头。”秋白傻傻的对着王锦蛇说道。
    王锦蛇抬起了头,也傻傻的看着秋白,秋白感应到它脑子里一片空白,意味着根本不明白秋白是什么意思,秋白失望之余又松了口气,要是真能听懂那就成jīng了,听不懂也没关系,或许长大一点就能听懂。
    “长大吧,长大吧,现在我可不怕你长大了。”秋白这下彻底放了心,因为从现在开始,这条王锦蛇才是真正的家蛇,不像别人家的有名无实:“王锦蛇又名黑眉锦蛇,从现在开始,你的名字叫黑眉。”
    秋白在黑眉的面前念了好几遍它的名字,加深黑眉的印象,虽然秋白不懂驯兽,不过小狗啥的总养过吧,多念凡遍名字小狗就能记住,相信黑眉喝过太岁水,应该不比小狗要笨,等习惯后,秋白一叫黑眉,黑眉就能听到,然后跑过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蛇也一样。
    PS:晚上还有一章;求下收藏。

第二十八章 陈大娘
        这一晚秋白终于睡了个好觉。
    八点来钟,秋白爬起床,照常洗漱外加跑步,从竹林跑过的时候,秋白特意去昨天发现尖顶菇的地方瞅了瞅,因为昨晚没有下雨,尖顶菇没有再长出来,让秋白好一阵遗憾。
    八点多钟正是凉快的时候,村里的张叔已经下地干活了,看到秋白从竹林里跑过,把他喊住,从地里摘了一根新鲜的黄瓜扔给秋白,秋白赶紧谢过,也没有洗,就用手抹了一下,把嫩刺抹掉放在嘴里就开啃,这黄瓜极嫩,又脆又甜,秋白吃得相当惬意。
    回家后的秋白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鱼坑上面的布揭了下来,昨天一天加上晚上已经让水泥干了,秋白是第一次弄这种工程,不过显然运气不错,没有成为豆腐渣,只要一会儿去田里弄点泥进去,再填满水后黑煞就可以入住,这里以后将是黑煞的安乐窝。
    进屋把七斤八斤赶了出来,两只小羊倒没有秋白想像中长得那么疯狂,不过也长大了近一圈,秋白秤了秤,七斤现在长到了十五斤半重,八斤长到了十六斤,变化最大的还不是那么的体型,而是它们的外形。
    昨天两羊还是小羊,所以秋白没分辨出来,不过今天它们长大了,秋白一下就看出来了,七斤是一只公羊,它的头上长了角,而八斤是一只母羊,土羊里的母羊是不长角的,但是会长胡须,八斤就长了胡须。
    七斤的羊角已经长到了五六厘米长了,八斤的胡须也差不多,这是两羊最大的区别,还有一个改变则是它们身上的羊毛,秋白第一眼看着就在心里惊叹,这羊毛真长真浓密。
    黑sè的羊毛都快垂到地面了,像在身上挂了两个屏风一样,两只羊都是如此,看上去有些怪异,有点像是牦牛的感觉,长这么多毛两只羊不会觉得热吗?秋白暗自嘀咕道。
    秋白的感应能力却在两羊身上吃了憋,因为他感应不到两羊的想法,好吧,感应能力明显还不太成都熟,秋白现在也搞胡涂了,到底需要什么条件。
    七斤八斤一跑出屋,就开始欢快的撒起野来,院子里的植物还丰盛得紧,够上它们吃好些rì子,很快便各自找了个地方开始啃起草来,秋白只是看了一眼就不再cāo心。
    捕蚊草早上不开工的,所以秋白的注意力很快就移到了昨天栽好的爬山虎上面。
    太岁水的效果相当给力,这点早就不用置疑,用扦插法移植的爬山虎只是一夜就已经重新生了根,并且长了十来厘米,并且成功的攀附在竹子上面,这也意味着用不了几天,爬山虎就能把周围的空间覆盖。
    “很快就能形成一张爬虎绿网,爬山虎是不会长虫子的,倒是省心得很,不过要是上面太密集的话恐怕下面就会显得有些黑,要不然弄点灯在竹子上挂着?既看上去好看又能照明。”
    秋白很快又了新的想法,而且他本来也得去镇上买菜来着,买点电线和灯泡只是顺手而为,根本不费劲,但是要是弄得好了,院子以后就会形成风景,自己住的地方弄得美丽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OK,先去田里挖土,等把鱼坑弄好后就可以上街买线和灯泡。”
    农村生活相当简单,尤其是秋白这样的,现在根本没田可种,所以时间大把,今天这两件事做完秋白已经无事可做,相比城里人的忙碌,秋白这样子真是显得有些颓废。
    找出昨天的簸箕,秋白朝浅水湾走去,那里都是泥,而且那个泥比较肥沃,用这种泥铺在鱼坑里效果自然极好。
    昨天的大雨让浅水湾水位还没有降下去,不过这没关系,秋白又不钓鱼,跑到浅水湾的边上用簸箕撮了几下,就弄满了一簸箕的泥土,顺手扯了几根花生藤,鱼坑里有点绿sè看着才更加舒服嘛。
    回到院子把泥倒进鱼坑,摊开铺平,秋白这才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一条小泥鳅,真是个倒霉的小家伙,和黑煞共处一室,肯定要不了多久就被黑煞给吃掉。
    挑了六桶水才把鱼坑灌满,秋白抱起水盆连太岁水和黑煞都倒进了鱼坑,然后把花生藤扔在上面,这个鱼坑算是大功告成,而且秋白还可以不用给黑煞找食物,自然会有老鼠送上门的。
    黑煞换了个环境显然有些不太适应,在坑里啪啪的甩尾巴,把水花打得哗哗的响,很快就搞得浑浊不堪,秋白也不管它,接下来就是准备去市里买电线和灯泡了。
    “咳咳。”咳嗽声从身后传来,秋白回头一看,顿时堆起了笑脸:“大娘,你咋过来了呢?”
    这位是陈大娘,秋白也可以叫她陈nǎinǎi,因为这位岁数快七十岁了,老是咳嗽,不过身体还算硬朗,平时几乎都是呆在屋里很少出来的。
    陈大娘的老伴十几年前去了,现在独自住在浅水湾,本来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老二也死了,就剩老三,老三结了婚带着老婆孩子出去打工,一年回不了一次家,所以这位陈大娘的遭遇很令人唏嘘,幸好她现在身体还算不错,平时做鞋子维持生活,但是也相当艰难,秋白回来这几天除了第一天看见她外,这是第二次。
    “秋白啊,帮大娘我穿下线呗。”陈大娘咳嗽着说道,大娘很矮,也许都不到一米四,咳嗽的时候更是弓着身子,让秋白觉得心里有些发紧,更是暗自咒大娘的儿子,这是大不孝啊。
    “好咧大娘。”秋白赶紧点头,这事太简单了。
    所谓的穿线就是把线头穿过针眼,因为陈大娘是老花眼,近了看不见,所以很费劲,不过秋白可不是,这种小事秋白不可能拒绝。
    陈大娘把针和线都拿来了,递给秋白嘴上说着谢谢。
    “大娘,这算啥事,以后有事你说话,你一个人在家多不容易啊,对了,你娃儿呢,啥时候能回来啊。”
    提起她娃儿,大娘脸sè就是一黯,沟壑密布的脸上都是愁苦:“我娃儿可能有事情嘛。”
    很轻松的把线穿好,递给了大娘:“大娘,一会儿我得去镇里,你有没有什么东西要买的?我帮你带回来吧,免得你再跑一趟。”
    陈大娘犹豫了下,还是摇了摇头:“算了,我没的啥子东西要带的,你自己去耍嘛,我走了哈。”
    “哦,好的,慢点啊,有事你说话啊大娘。”
    看着陈大娘的背影,秋白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陈大娘做的鞋子叫鸡婆鞋,这种鞋特别结实,而且特别暖和,但是样式相当的土,几乎没有年青人会穿了,而且还得冬天才有市场,像夏天根本卖不出去,现在她又干不了农活,所以生活艰难是肯定的,陈大娘的那家土房好像也是好久没有翻新了,顶上的瓦片很多都碎了。
    “对了,昨天下雨了呢,大娘屋子里会不会漏雨?”秋白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反正就是难受,于是喊了一声:“大娘,我去你家里坐坐啊。”
    PS:求收藏啊。

第二十九章 鸡婆鞋
        陈大娘的家里果然漏雨了。
    夏天本来是闷热的,就算在屋里也是一样,陈大娘家里却cháo湿得紧,而且地面又湿又滑,土墙的墙根那里居然还长了几朵蘑菇,不是漏雨才怪呢。
    “大娘,你家里漏雨了啊,怎么不修一下。”刚一说完,看到大娘的脸sè,秋白想抽自己,这不是废话么,陈大娘要能修那才奇了怪了呢。
    陈大娘没有说话,低着头快速的走进屋,因为走得太快,咳嗽起来,脚下一滑,秋白吓了一跳,赶紧上前一把扶住。
    “大娘,你慢点。”
    陈大娘住的里屋很是狭小,这屋子里好像更是cháo,地上有个盆里还有水,好像是接的漏水,秋白抬头一看,顶上一个大窟窿。
    “你坐一下哈嘛,我给你拿花生吃。”大娘倒是热情。
    “别,大娘,我就是来这里看一看。”
    陈大娘也没听,打开一个破旧的柜子从蛇皮袋里抓了一把花生,秋白瞅着那蛇皮袋里的花生都快没了,赶紧站起来拒绝,大娘却相当坚决:“拿去吃,我也没牙,咬不动的。”
    秋白接了过来,也没吃,环顾了下四周,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两张凳子,然后就是布料和杂七杂八的东西,极为简陋,屋子里可以称得上电器的就只有两件,一件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还有一个电灯,除了这个,连风扇都没有。
    “吃花生嘛。”陈大娘招呼道,又起身打开了电视,这台电视不知道多久没有打开过了,打开的时候居然传来嘎吱嘎吱的声音,秋白很担心会一下坏掉,不过好在还是启动了,屏幕上一片雪花,人影模模糊糊的。
    “这是十来年的老古董了吧?频道键居然还是那种扭动式的。”秋白在心里嘀咕。
    秋白自然不是来看电视的,看着大娘坐回床里,开始做鞋,秋白问道:“大娘,鸡婆鞋好多钱一双哦?”
    “去年是卖二十块钱一双。”说到这个,大娘脸上露出了笑意,显得很开心。
    才二十?秋白无语了,这也太便宜了吧。
    鸡婆鞋一点都不好做,需要用到许多布和绵花,鞋底是那种千层底,层层的布给堆起来的,再用麻绳一针一线的缝起来,这可是力气活,手上没力气的连针都钻不进去。
    弄得快的话一双鞋底也得三四天左右,然后就是鞋面的棉花,要显得厚实,因为这种鞋主要是老人穿的,一双鞋人开始做到做成成品,秋白估计怎么着也得近一个星期吧,这才二十块钱,刨去布料和棉花的成本,时间还不算,一双鞋能挣五块钱?瞅大娘的笑意,显然还挺满意的。
    五块钱能干啥?一根冰棍一碗凉糕就五块钱了,秋白暗自算了下,就算陈大娘天天不停的做鞋,一年也不过做五十来双,能挣两百多块钱,这简直不可思议。
    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秋白笑道:“大娘真是好手艺,我记得小时候我还穿过大娘做的鞋子呢,暖和的很。”
    “嗯,你小时候真穿过呢,这湾里好多人都穿过我做的鞋子。”陈大娘有些自豪。
    吃力的用稚针先把鞋底先钻穿,然后用穿着麻线的针头朝里捅,陈大娘的手指头上全是茧,却显得很稳,一下穿了过去,把麻线扯紧,把稚针在头发上划了一下,这叫磨针,保持针的锋利,然后又钻起洞来。
    秋白静静的看了一会,然后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