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不死穿越变形男 >

第157部分

不死穿越变形男-第157部分

小说: 不死穿越变形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鄙夷地看了小佛一眼,张衡转过头,望向窗外的苍穹:“宇宙古往今来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而我,则通过对大地和天空以及夜空中的繁星进行多年的观察后得出这样的解释:所谓宇宙者,要从它最起始的来源考究,我把宇宙分为三个阶段,形象地说就象一棵果树,分为树根发芽、长出树干和结出果实三个阶段。起初是溟滓期,天地一片混沌,无有形状,有了道根便产生了道干,这时的天地由我称之为太素的气体组成,这是个很长的阶段,我称之为庞鸿”。
听他解释到这里,小佛若有所思地思考着,确实,宇宙星体最初都是由气体凝结而成,没想到张衡竟然一语道破了宇宙星体的起源,没想到,在东汉时,便能有此见地,不简单啊。
听他继续讲到:“有了道干以后,开始产生物体。这时,'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地配合,产生万物。这一阶段我称之为太玄,也就是道之实。这便是我们所居之地之来源,天地万物莫不由太素结成,《道德经》里也曾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我所说也是据此而来,这便是我所主张清气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成的地在内的浑天之说。你以为如何?”
听他讲完,小佛突然感到张衡被称为科圣的原因了,这天地之说非大智慧的人不能思考,这一片混沌不可捉摸的天地竟然可以用如此浅显的道理来解释,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也。
“张公,您老真乃古往今来第一位让我感到有高山仰止感觉的天文大家,我虽不懂天文,不知地理,却知道您老所说乃是天地之正解,我对您老的佩服如……”虽是马屁之语,却无马屁之嫌,张衡淡然受之,笑而不语,头一次受到人家这般的夸奖,大大满足了他那内心中曲高合寡的寂寞灵心。
见小佛那求知的眼神仍然望着自己,张衡再次解释到:“所谓宇宙,古已有定论,战国的《尸子》中论到'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是空间,宙是时间,但争论颇多,不足为证。西汉扬雄却认为'阖天为宇,辟宇为宙',却说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起点的。我却不以为然,我所著《灵宪》文中则认为人目所见的天地是大小有限的,但是,超出这个范围,人们就'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也就是说宇宙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虽然同样是虚无之论,却更合常理,于未知之物不可盲测,怎可论及起点与已知,是以,我自以为,我述更合道义,你以为如何?”
“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对呀,这才是宇宙的本质,宇宙本就是无限大,无始无终的,我同意老伯的说法,宇是空间,宙是时间没错,但要强行给它定出个起点和边界未免就有些超出人力所为了,既然未知,便是未知,不可假装已知,这才是道学之极致态度,张老伯真乃达人也。”听过张衡的讲解,小佛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听小佛一语道破了自己的见解真谛,张衡感动的泪花涌动,紧紧拥住小佛道:“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哈哈哈,没想到小佛年纪轻轻,竟能有如此缜密之思维,看来,我之求知路上,不再寂寞矣!”
接下来张衡又说了起来:“天乃是星辰所在之地,它应是一个近圆形的椭球所谓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稍短千里,东西增广千里。通而度之,则是浑已。天上有一个北极,乃是枢星所在位置,日、月、五星都绕它而旋转。天还有个南极,是在你我足下,人不可见。人目所见之地应是平的,正在天之中央,所谓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也。是以,我以为我们足下之地应是个半球。这乃是我臆测之论,不知小佛以为如何?”
小佛沉吟不语,看着求知若渴的张衡,他真想拿出一本自然科学的课本给他,但这无疑会动荡历史的进程,绝不可为,于是,思考良久才回复到:“天地之形,你我皆不可知,是以,我也无法判断对错,但,天地星辰绕大地而转,我以为,大地应为圆球状,在围绕着某个轴心而转,不知张老伯认同否?”
听小佛不赞同自己的观点,张衡并未生气,却转过头看着天上的蓝天白云叹道:“亦是也,某不能飞天遁地,确无法知其形状,只能臆测而已,说出此番言论,确实是有些妄下定论,但你所说大地为圆球形,我亦无从得知,算了,还是别在这虚妄的事情上浪费精神了,我们来看些实际的东西吧,我来给你讲一讲我其他的玩意。”
指着浑天仪,张衡又说了个天花乱坠,小佛那是真不懂了,什么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之双重漏钟,让小佛不禁感叹这哪是东汉人士,难道张衡也是个穿越人士不成,这些连现代人也很难掌握的天文历法,在张衡的手里,都出现了,这个浑天仪,简直就是个天文钟啊,要不是制作工艺有些粗糙,这玩意简直就是国家地理中心的原子钟啊,而且比原子钟还先进,叫宇宙钟更合适些,直听的小佛咋舌不已。


第248章 额的神啊,惊倒中
更新时间2012112 14:36:07  字数:2647

 转眼已是响午,外面传来张菲儿那柔媚的喊声:“阿爹,小佛,吃饭了~”
席间张衡仍然滔滔不绝地卖弄着自己的先进思想,小佛那饭吃的也是断断续续,不时地得回答张衡的问答题,看的一边的张菲不停捂着小嘴娇笑着,更让他这顿饭吃的是有滋有味却食不知味。
饭后,张衡兴致更高了,喊着张菲和刘明汉又朝右院奔去,这次,带着他们来到另一间小平房里,里面竟然是一些木匠工具和一架象飞机又象木鸟的东西,张衡命刘明汉把这架奇怪的飞行器拖到院外的山岗上,一脸神秘地拒不回答小佛和张菲的好奇问话,只是说道:“一会你们就知道了。”
等众人站在山岗上,张衡神秘地伸出一根手指,沾上唾沫试了试风向,然后对刘明汉点了点头,只见这大汉果真勇猛,双手举起木头鸟,奋力往山下抛去,众人皆惊呼,眼见这制作精美的木头玩具就要粉身碎骨了,没想到,这只大鸟竟然迎着风势,往下坠了不到十米就呼的一下飞了起来,迎着山风往远处飘去,虽然不会扇动翅膀,却迎风而上,甚是奇妙,站在山头上的张菲等人不由惊呼起来,张衡则得意地歪着头看着小佛的反应,小佛则是一脸的茫然,然后是好笑,最后不知为何,竟然突然堆出一副惊讶夹杂着兴奋的表情,张开嘴叫道:“哟嗬,太了不起了,木头会飞了,天下太平了~”
听到前面一句,张衡刚想发出得意的笑,没想到后边来了句天下太平,一下把他给噎住了,这是哪跟哪儿呀!
刘明汉飞一般地冲下山岗,往木头飞机的落处跑去,山路弯弯并不好走,他却如履平地,脚法娴熟,一会功夫就跑到木飞机的下方了,看着头顶的飞机走向,他左跑右蹿,终于,在一个树林前接到了落下来的飞机,此时,在远处山岗上的几个人只看到两个小黑点碰到了一起,不由欢呼着往山下跑去。
小佛在前,张菲随后赶到,两人跑的是满头大汗,喘了好一会,张衡才慢慢赶到,毕竟年龄不饶人,他虽然经常干些体力活,却终是不如年青人跑的快,赶到后已经气不成声:“你,你们,等等我,累、累死我了。”
“怎、怎么样?小佛,我、我的小鸟怎么样?”一边喘气还不忘一边征求意见,只是问的有些暧昧,真有他的。
小佛这会已经喘完了,看他跑的满头大汗,不由摇头走过去,拿出一方手绢递了过去:“张老伯,先擦擦汗,这飞机真是不错,飞的又快又稳,要是再大些,估计坐在上面飞感觉会更不错!”
“什么?飞机?坐人?你也太能异想天开了,要是飞鸟上能坐人,那我们岂不是可以飞天了,这、这、这真的可以吗?”毕竟是科学家的脑子,虽然从未想到飞天,可是经小佛这么一提,以他的智商,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既然木头飞鸟可以飞天,那人坐在鸟上当然也可以飞不是吗?脑子中急转,他真有些躁动不已了。
看他动了心,小佛暗叫不好,这飞机可不是好玩的,要是真坐上人试验,一个不小心,那可就真的是机毁人亡了,而且也太超前了些,不行,不能让他试:“老伯,我只是随口说说,这飞鸟之所以能够飞行,完全是靠风力支撑,要是坐上人,必然无法保持风力的稳定,我看,这也只是个幻想罢了,老伯年事已高,这种危险的玩意,还是不要试为好,出个意外,你看,你的菲儿可怎么办呀!”
张衡一考虑也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扶着小佛说道:“好吧,这些新奇玩意还是等你们年青人尝试吧,走,我们回吧,我还真有些累了,人年纪大了,身体可真有些吃不消了。”
几人回到左院,坐在院子里的木椅上,小佛看着这满院子的木头家什,不由叹道:“我说张老伯啊,你不光是个科学家,还是个木匠呀,你看这满院子的木制玩意,说你是木匠八级工保证没人有意见!”
白了一眼小佛,张衡喝了品茶水:“没错,别的不敢说,这木匠活我可比一般的人强的太多了,一般的木匠只会做个桌椅板凳什么的,我做的,可都是最新奇的玩意,放眼大汉天下,我称木匠第一,没人敢称第二,你信不信?”
“信,你还有什么本事,不妨一块亮出来,别让俺一惊一乍的,怪挠的心慌!”看张衡的奇门绝艺是一门接一门的精彩,真不知道这家伙还有多少手艺没亮出来。
“好,我就再亮一手,咱除了知识渊博、手艺精湛,还有一门绝学一般人我是不告诉他的!”说完,他喝了一大口茶,站起身来,挥手道:“走,去看看我的另一门绝艺。”
领着众人来到另一间布置雅静的小屋里,一进门,众人就被这满屋子字画惊呆了,那是什么,是一头纤毫毕现的下山猛虎图,每一根虎须,每一道花纹都绘制的维妙维肖,正是后世专业画匠推崇的工笔佳作,这,这种画法不是在唐宋之时才出现的吗?为何在东汉就被张衡给琢磨出来了,只见画工细腻,光色艳发,妙穷毫厘真乃惊世佳作也。
再看另一幅,则是一副千字密书,小佛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来写的是什么字,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篆书工整地排列在三尺画幅上,每个字均不雷同,又每个字差别不大,这是什么怪文,小佛自认为自从得了子牙宝藏后对篆书有了深入的研究,竟然仍然看不出这些字是什么字!
“此乃吾精心收集的千寿文,怎么,认不出来了,这可是吾历时十年闲暇,查遍四库五书,方得此千寿之文,比之前朝名做百寿文更为精奇,怎么样,可称得是我大汉一宝乎?”老张头越来越骄傲,不过,这也不怪他,这些东东放眼天下,又有谁能比的上,又有谁能拿的出呢?
想那张衡博通古今,精研机巧,对一切学科均有涉猎,这绘画一途,亦是出奇推新,像这工笔猛虎,便是他日夜琢磨,打造出的一种全新画法所做,而这千寿文亦是他不泥古人的强横之作,还有这满屋子里奇画怪文,数不胜数,皆非东汉文坛画匠所能望其项背的。
张衡走到桌前,指着新作的一副魔兽图说道:“小佛你看,这是我参详古今兽作中的一些传说和图绘而做的一副魔兽图,兽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