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色政权那渗透到每一个人身边的思想操控机制,很快启动了一个庞大国家的高效模式。虽然这种亢奋的高效无法持久,但在全体动员令下,却能让整个国家在短期内爆发出惊人的潜能来。
斯大林也已经暂时放下了对内的清理,甚至连对从基辅战役逃回来的诸多将军们也没有惩罚,并快速的启用了那些在冷宫中的著名将帅们。而即使那些处在蒸发边缘的苏俄将军和官员们,也在庞大的红色宣传体系中感受到国家的危急,已经到了不是纠缠个人得失问题的时候了。
民族血脉的沸腾,很快加速了国家机器的运转速度。
整个苏俄土地上,除去乌拉尔以东,在总动员令下,到处像野草一样冒出众多的苏俄新兵来。数量之多,让看到了情报的孟享都是连连感叹,总算见识到了红警苏俄动员兵的廉价来由了。
众多还没有搬迁的苏俄工厂也已经满功率运转,日夜不停的生产着武器,美国的空运援助也越过了北冰洋,直抵莫斯科。
海量的苏俄新兵拿起了任何一样他们能拿到手的武器,不管是合格的还是不合格的,甚至连基本的培训都没有,就一队队的填充到了前线防守阵地的漏洞处,用鲜血和激情凝固着一道道新的防线。
一系列伟大的存在正需要苏俄人民来拯救。
戈培尔曾多次忽悠老希,苏俄人民不聊生,解放者姿态的德国大军一到,苏俄人就会揭竿而起,纷纷服从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已经纷纷而起的苏俄人没有揭竿,就被渗透到身边的组织锻造成了新的防线基石,让老希自认的摇摇欲坠的老房子,在破门板被踹开以后,愈发坚挺的伫立着。
苏俄人的斗志更加的高昂。
“害虫偷吃老白菜,虫子死了菜还在!”这首俄罗斯的古老谚语在到处被传诵。
在每个苏俄人心目中,击败过拿破仑大军的严冬是抵御任何敌人的护身符,只要坚持到冬天到来,俄罗斯还会继续挺立。
前线不计代价的牺牲,只为了拖延德国人的进攻脚步,让时间一分一秒的向后拖延。
而在东方的战线,苏俄军队谨守着乌拉尔山的另一侧,也没有在退步。当然主要是先锋军并没有再大规模进攻,甚至连对乌拉尔山以西的轰炸也少了很多。
大量在训练营中走出的华夏新兵来到了北方,适应着当地的天气,熟悉着周围的地理环境。
乌拉尔地区更是成为了双方菜鸟快速磨砺成长的地方,每天数千人的伤亡也昭示着这种成长的代价,尤其是伤亡占了大头的苏俄人。
但倒下了一批苏俄人,又冒出了一批新的面孔。乌拉尔地区的拉锯战,也让苏俄军队快速的在战火下适应成熟了起来。
……
“苏俄人的心态不错!”孟享感叹道,相对于华夏面对日本人入侵时候的混乱,苏俄人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同样在八月份结束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虽然苏俄人用出了喀秋莎火箭炮,作战也勇猛了许多,让德军损失越来越大,但这依旧没能挽回失败的结局。
在这个时空,15日基辅被攻破的第二天,损失惨重的苏军根据大本营的指示,转入了防御。
除了朱可夫的部队反攻胜利外,其他的部队均以失败告终,这场苏俄大本营发起反攻的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
是役,苏军伤亡和被俘的人数更大,超过了五十万。被击毁和缴获坦克三千多辆,火炮超过了六千多门,飞机一千多架。重大的损失,尤其是火炮等重武器的损失让苏俄迟迟没有缓过劲来,在随后德军的推进中,无力再抵挡。
德军突进二百多公里,在九月份兵临莫斯科附近。
“是的。苏俄人对冬天暴风雪的威力极度自信,情报中所说的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书中描写的差不多,莫斯科街头的行人并没有仓皇之色,各大机构照常运转,没有什么不安和骚乱!”范种点了点头道。
他知道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先锋军都不停的对苏俄人进行着宣传攻势,但在苏俄制度下,并没有引起大的骚乱。
“老毛子甩出了广袤的西伯利亚,却迟迟不肯和我们妥协,打定了主意要让西伯利亚的严寒来对付我们。不过,这一次恐怕他们打错了主意,暴风雪和严寒挡住了拿破仑,不一定挡住我们。”孟享轻笑道。
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德国人在严寒前的失败,都足以警示孟享。在两年前,孟享就已经开始关于西伯利亚的各种御寒研究了。
一年前更是开始储备御寒物资,甚至使得去年冬天的毛皮价格大涨,惹来了许多口袋里有钱的华夏人的不满。这也是今年对蒙古作战中,引来了众多国内资本追逐的一个原因。
今年棉花的丰收,和鸭绒服饰的研制成功,也让孟享底气大增,不至于通过基地的损耗一点点的积攒了。
安定的华夏爆发出的消费和生产能力也让孟享多了些自信,不仅仅可以满足华夏近千万军队,及时提供驻扎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军队和平民的衣食住行服务,甚至能与付出不少的生产能力来抢夺欧洲的订单。
虽然此时德国人的过冬物资的订单还迟迟没有最终决定,但孟享相信德国人会急切需要的。
“德国人的准备好像不是很充分,他们也是极度自信能在冬雪来临前,攻入莫斯科。但现在连绵的秋雨天气,已经让德国人的后勤出问题了。”范种遗憾道。
德国人的攻势被苏俄的秋雨天气滞缓了。他们已经拿下了乌克兰,但随着英美苏三国合盟的态势越来越近,老希担心油料的问题,所以在基辅会战大胜后,一边吸纳着胜利果实,一边派出了大军向南攻向巴库。
土耳其虽然加入了德意联盟,但却没有主动去找英国人的麻烦,也委婉的拒绝了德军大部队过境攻击的要求,而是自己直奔北方而去。
高加索地区的战火已经点燃,苏俄高加索附近的军区都调兵遣将,力保巴库这个苏俄最大的油田不失。甚至就连身陷先锋军攻击困境中的中亚军区都接到莫斯科的命令,要求抽调人手。
斯大林盘算的出来,只要巴库这个世界著名的产油区不陷入敌手,苏俄就有缓和的余地。要不然不仅仅资敌,就连苏俄的石油供给都会很困难。
“可华夏人的军队已经快到咸海了!”中亚军区不得不向莫斯科求助。
虽然先锋军北边战事稍歇,但进入八月下旬后,先锋军西方的战事却越来越猛烈。
先锋军的军队一路向西攻,新的分基地已经在费尔干纳盆地展开。这个仅4万平方公里的盆地已经在天山的尽头,虽然煤田偏少,但在04年起就陆续发现了奇米翁等一系列油田,油气资源很丰富,足够充当前进基地的能源需求。
正是借助着这个分基地的帮助,张自忠的队伍已经攻过了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攻占了中亚名镇安集延,此时已经兵围塔什干。
这一路民族众多,人口密集,又和俄罗斯人有很多矛盾,让先锋军可以快速突破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诸多问题。这使得抱着稳打稳扎总体战略思路的先锋军攻势稍缓,但吉星文等人的另一路却是漫过人迹罕至的哈萨克草原,攻克了产铜的杰兹卡兹甘,前锋更是扫过了后世著名的航天城拜科努尔,直指咸海。
华夏和德国默认的是欧亚边界,只要不过乌拉尔河,德国人更乐见华夏和苏俄斗个不亦乐乎。但老希心中也留了份心思,双方的默许界限在西南边是广阔的里海,却并没有任何的书面合约,甚至没有对此事具体的进行过商谈。
如果华夏军队先一步到达里海,甚至越过里海,贪图巴库这块飞地,岂不是也难以计较?
巴库油田这块肥肉还不知要落入谁之手,让老希不由加大了南方集团军群向巴库方向的攻势,在后勤保障有限的条件下,却滞缓了中央方向。
*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694章 蠢蠢欲动的日本人
第694章 蠢蠢欲动的日本人
“老希太贪心,一步落下就步步落下了!”孟享感叹道,其实他心中更感叹的是历史的惯性。
这个时空,有了华夏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助战,有了山寨公司的大肆武器交易,德国人比起原来时空的情况更有优势。在苏俄大地上一路高奏凯歌,再演闪电战的奇迹。但正是德国的强势刺激了英美的更多干涉,也刺激了苏俄人更加顽固的抵抗。
那些附从的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军队加入,并没有给进攻大军增加多少威力,反而因为指挥和后勤的问题,成了拖累。他们四处的劫掠,更是刺激了苏俄人的愤慨。尤其是苏俄土地上的那些少数民族一旦凶残报复俄罗斯起来,已经是部分目的的盲目行动了。直接把更多的苏俄人推到了德军对立面。
德军面临的阻力越来越大,但老希依旧采取着分路进攻的原则,把兵力分散,企图一举完成诸多的目标。
孟享也曾委婉的提示,都不管用。被胜利推到了顶点的骄傲的老希根本不会听来自华夏年轻将军的建议。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等依旧在南方攻伐,使得中央集团军群的力量稍显不足。
背水一战的苏俄人虽然损失更大,但依旧把德国人拖入了秋雨季节。
连绵的秋雨浸透的泥泞的道路,让德国战车进攻速度滞缓了。全民到位的焦土政策,只能让德国人依赖更加漫长的补给线,但越来越多的苏俄地下抵抗势力及游击部队,却让德国人在那条后勤补给线上焦头烂额。
中央集团军群虽然距离莫斯科仅一步之遥,但毕竟不是开了上帝模式,千里征战下已经人困马乏,难穿苏俄人众志成城下堆砌的最后一道防线。迟缓了半个多月,始终没有跨出这一步去。
秋雨和更多的死尸堆砌,使得苏俄人缓了口气,又朝着冬季战争拉近了一步。这也让这一段时间加大了对苏军事援助的美国人大松了一口气,开始考虑是否要迟缓一些实施类似一战的栽赃计划,再熬一熬苏俄和英国人。
但他们还没等做出最后的决定,日本人先蠢蠢而动了。
当听到土耳其和西班牙趁火打劫的消息后,日本人眼热不已。对于北上的进攻又再次纠结。本来日本政坛就是一个矛盾混合体,各种利益使得最终的战略意图摇摆不定,此时眼看着苏俄的虚弱暴露在嘴边,哪里能忍住口水?
北上派的干将们就跳出来又旧话重提。
“蠢货!即使占领了远东,我们能守住?不要忘了身边还有个先锋军!”东条英机怒骂道,“我们现在急需的是油料和橡胶,而不是土地。满洲的土地我们都不敢说能够稳守,难道还要把苏俄人推到我们的对立一面?支那人肯定在等着我们犯这样的错误!”
东条英机想到先锋军派驻在北方的二三百万军队后还有一百万的军队环伺在伪满周围,就感到一阵无力。
“南方同样有大片的土地,还有更多的粮食和垄断东西方贸易积累了数百年的黄金财物。只需要我们的战舰和军队一到,那里就属于我们!”东条英机顿了一顿,顺便又加了一句,“现在欧洲争霸,各列强聚焦欧洲,支那人北上又无法分神,我们可以避开他们,只要在南方仔细经营,养精蓄锐,我们会有更多机会的!”
他的后一句话不觉间已经流露出心中的担心,直接把华夏的威胁提升到了让日本人避其锋芒的高度。
日本人要南下,华夏这个庞然大物也同样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无论是本土还是伪满,都担心华夏的趁机报复。但自从先锋军提出的要求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