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6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夏人在苏蒙边界上的兵力越来越多,却引而不发,完善着后勤补给,铁路都快修到乌兰巴托了。”朱可夫再次说道,“而昨天我们的三个师对几处乌拉尔山口的攻击都失败了,加上华夏人在西伯利亚的活动,我们短期内恐怕无法彻底打通西伯利亚大铁路。无法得到欧洲的支援,远东的工厂又太少,那里储备的战略物资正在越来越少。时间长了对我们来说,只会越来越糟糕。我们需要另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第二卷扬帆,38到39 第661章 华夏不是德国
第661章 华夏不是德国
“什么办法?根本就没有办法可想。”华西列夫斯基双手一摊道,他的资历能轻,刚刚成为少将才一年,不过他的参谋作战部是苏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核心部门。无论是东线的,还是西线的消息和策略,都牵扯到他们。
但此时讨论东线后勤补给的方法确实让他有些头疼。
“只要大铁路这条大动脉不通,其他的方法都只是暂时的。”他冲着手下的一种参谋断然道。
“或许我们可以从日本人那里获得点帮助”一个上校参谋提议道,他们都了解和日本人和谈的事情。
“这根本不现实,不说日本人能够帮助我们的诚意有多少,他们可以拿出来物资也很有限。他们的关东军还需要防备华夏人,而更多的力量可能正在抽调向南方。他们自己的战略物资还不足,又能支援我们多少?”华西列夫斯基摆了摆手道,
“即使日本人真的答应给我们一批够分量的战略补给,我想我们也不一定能运到苏蒙边境上去。那里天空中的华夏飞机不断的飞过大铁路的头顶,只要有大规模的物资调运,我敢肯定,华夏的轰炸机会很快到来,就算他们不会占领,也会把铁路线轰炸的运不过一颗子弹去。”
众人都默然,华夏的空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只是他们现在主要在西伯利亚活动,远东地区的天空还能有苏俄战机盘旋,但肯定的时候,如果华夏人调整了攻击方向,恐怕远东的天空也会被五颗黄星的标志布满。莫斯科现在已经承认联盟的战机已经有些太落后了。
“没有了乌拉尔的那些工厂,远东的工业根本支撑不起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同样缺少了西伯利亚大铁路,我们靠着公路,凭借着那些有限的卡车,也保障不了前线的物资补给。更不用说我们的船只绕过大半个地球,到达远东的港口了。华夏人的拦截不能忽视,所以任何从外部的大规模运输支撑长期的战争消耗,都不太现实。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现在就通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解决大部分问题。”
……
“现在就决战,不可能”朱可夫一口就回绝了参谋部提上来的建议,“防守还可支撑一段时间,等待预备役部队的编入,如果现在进攻,不仅仅是损失更大,而且还可能会让整条边境的防线都随之崩溃。”
他对远东的情况比较了解,现在武器不占优势,兵力不占优势,一旦出击不利,造成防线被突破,整个远东可就没法收拾了。还不如熬到预备役部队赶上来,有把握一些再决战。
“东西两线作战,对我们很不利。需要尽快了解一方面,无论是胜败都可以接受,最忌讳长期拖延。联盟的精华在欧洲,我们首先应该确保我们的工厂和首都的安全。乌拉尔以东即使陷入了混乱,对联盟的影响都不会太大,最多以后我们再重新夺回来。”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眯着眼睛紧盯着朱可夫道,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在东方全力一击,即使远东的军队都打了败仗也不要紧,只要华夏人知难而止步于西伯利亚甚至是乌拉尔山以东。要知道一次大战的严重损伤,我们受不了,远来的华夏人一样受不了。一次重大伤亡的战役可以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以多出不少的预备役部队支援更加危急的西线。
你也应该明白,华夏人不是德国人。给他们一个西伯利亚,他们就已经被撑死了”
朱可夫闻听默然,他这一次已经明白了,舍弃三十多万甚至更多的炮灰的战术失败,可以形成整个战争的战略胜利。
“这或许是大将和元帅的区别吧”他望着眼前的那个被称为“苏军大脑”的前参谋长,脑海中不由冒出了这么个念头。
当然大将和最高领袖的区别更大, 斯大林仅仅考虑了三分钟,就同意了沙波什尼科夫的西线为重点的计划。东线的战略地位的淡化从一开始就被决定了。
……
东线苏蒙边境的决战在匆匆忙忙中开始了。
双方都准备的不是很充分。
先锋军四个军团,只到了三十万人左右。全力运作的外蒙分基地,只能暂时解决十万人的后勤补给。上千公里的外蒙一点工业也没有,根本谈不上就近支援。其他的还需要从后方运来。
而新修的铁路虽然从扎门乌德到达尔汗都铺开了摊子,但也不是一个月就能完成的,空运的力量都集中到了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苏蒙边界上的众多的物资只能随着大军一点点的带过去。
加上还需要考虑战役以后,对西伯利亚的控制,所以先锋军对储备的物资丝毫不敢马虎,宁愿拖延时间,增强力量。苏德一开战,华夏这边的压力骤然减少,剩下只是如何稳妥的展开自己的战略部署而已。若不是苏俄军队抢先强攻,恐怕苏蒙边境的大军再拖上一个月也有可能。
当然率先攻击的苏军准备的也不充分,火炮弹药都缺少,甚至食物都满足不了近三十万大军。不是像外蒙远征军那样被截断后路,而是运输不及时。
牢骚满腹的苏俄军队吃光了两天的口粮,混了人人一顿饱餐后,就走向了战场。
自从先锋军的四个军团陆续到达达尔汗附近,从东西两方面包抄过来后,苏军就放弃了那条已经被先锋军狼爪抓的到处是伤心地的漫长补给线路,从屡攻无效的达尔汗向后撤退了。快速跟上的先锋军与苏俄军队对峙在以苏赫巴托尔为中心的三百多公里苏蒙边境线上。
5月27日凌晨4点左右,苏军的一千二百多门大炮在这条线上的近百个炮兵阵地一起开火了,十几吨的钢铁在几分钟内就铺天盖地的倾泻在对面早已经观察标注好的先锋军的战略目标上。
仅仅过了三分钟,先锋军的炮火就开始反击了,目标直指苏俄阵地上那些在撕破夜幕**火焰的炮口所在。积聚了一个月的炮弹以数倍的数量对轰了过去。
虽然没有反炮兵雷达,但经过了数个月的准备,方圆一百公里以内的土地都已经数字坐标化了,在专门的炮兵坐标校对组的快速计算下,守在无线电台前的炮兵指挥快速的传达着一个个目标坐标,用炮弹喂出来的先锋军炮兵们快速的和火炮齿轮的旋转默契到了一起。扬起的炮口瞬时爆发的动能划破夜空,直向目标落去。
雷达站的扫描开始充当了火控雷达的角色,校对着最边缘的警戒炮的攻击试射,校准着苏俄炮兵阵地的准确坐标。但因为边境线已经到了分基地直辖范围的边缘,更远处的炮兵阵地已经不是警戒炮的攻击范围之内。直到十分钟后,先锋巨炮响起。
“轰轰轰”
当然两门先锋巨炮以每2分钟一发的频率的轰响整个天地后,已经不需要校准后的补射了。一吨多重的炮弹在火药的助推下,夹带着地狱大门洞开后的低沉的金属摩擦声,直接带来了岩浆般炙热的毁灭。一处苏俄炮兵阵地往往在一两发巨炮炮弹后,就在连片的殉爆蘑菇云中重新陷入了寂静的夜色中。
“呜”沉闷的呼啸从苏俄境内向先锋军的阵地划过,穿过了匍匐在战壕内的双方士兵祈祷上天的视线,开始挑战先锋巨炮的声威。
“那是什么?苏俄人的巨炮?”亲自来前线指挥炮战的孔慈感觉到了先锋巨炮方向传来的一阵震动,不由诧异道。
远在万里之外的孟享接到了指挥中心传来的巨炮受到攻击的提示,他也好奇的看了看虎四等人操作的巨炮平台相关的信息,随后不以为然的继续忙他的事情,嘴角还撇了撇嘀咕了一句道:“三发才有一发有效攻击,还不过是305毫米的炮,这样不破防,顶个屁用”
苏俄人好不容易挪上来的305毫米的列车炮对付二级先锋巨炮或许还可以,但对付可以抵抗自身火炮重击的三极先锋巨炮堡垒,一般情况下,自动控制不怕炮震的先锋巨炮可以对之无视。不等笼罩了巨炮堡垒的硝烟散去,那座巨炮的炮口已经自顾自的调整炮口,配合着另一座先锋巨炮对准了列车炮的位置轰了过去。
“轰”在四发先锋巨炮的重锤后,一团照亮了大半个夜空的殉爆火焰喷发出的四处散落的零件已经宣告了苏俄人对抗先锋巨炮的努力失败了。
整个夜幕笼罩的天地中,只剩下了双方两千多门大小火炮展开的战役前的常规对轰战。直到颤抖地平线上,新一天的朝阳冉冉升起。
第二卷扬帆,38到39 第662章 发现了苏俄人的新战机
第662章 发现了苏俄人的新战机
映着朝霞,苏俄的二百多架战斗机分别从五六个防御严谨的机场腾空而起,向先锋军的阵地扑来。
双方大军对峙的这段时间,地面部队只是小规模的试探敲打。但空中的战斗却一直没有停止。虽然已经明了华夏空军的优势,但完全放弃天空的权力,是骄傲的苏俄人无法忍受的。
每天都有大量年轻略显拙劣的苏俄飞行学员拿着天空的实战当做课堂,用生命的代价换取活下来的经验和荣誉。那些老式飞机每天都是十几架甚至几十架的摔落,存活下来的飞行员经受了战场的考验后,就慢慢的成了精英。
但他们对手产生的空中精英数量更多。
历史上的德国那么多的王牌很多是在东线产生,不是没有原因的。苏俄飞行员一开始的菜鸟水平也成了先锋军空军的磨刀石。
先锋军的飞行员在进入战场的时候,已经首先是一个合格的飞行员了,剩下的只是经受战火的熏陶。或许他们也会在苏俄飞行员的拼死猛冲下,战机坠落,但同伴的掩护和及时的救援,使得他们也从天空中一朵朵洁白的伞花中释放失败的阴影,重新在新的坐骑上踏上王牌之路。
华夏国内的数千的飞行员轮流着在北方战线上实战演练着,在这片自由的天空中记录下自己的第一颗星星。
主基地的培训中心里,飞行员依旧是培养的主力,三分之一的名额都是属于飞行系统的,不过更多的偏向了地勤人员方面的培养。
先锋军的地勤系统一直离不开空指中心和修理厂。之前为了全力防卫华夏的天空,孟享暴兵主要集中在飞行员上,其他的都交给了基地来处理。但随着曰本人的威胁的减弱,先锋军现有的空军力量足以压制苏俄初期空军的时候,孟享开始考虑摆脱基地的影响,培养自己的地勤队伍。
基地的种种限制始终在孟享心中留下了个阴影,依托外在的势力总是不稳妥的。孟享也不希望当他出现意外的时候,整个华夏的防御力量一下子回到解放前。所以虽然先锋军对空军扶持力度很大,但到目前为止先锋军正规的飞行员以及飞行学院和飞行俱乐部中的飞行学员才刚刚超过了万人,但比起苏美等过来板凳还是薄了许多。
不过,让孟享欣慰的是,先锋军的地勤体系已经开始完善了起来。不仅仅是地勤,飞机的制造和设计也开始在长安形成了核心产业。甚至民间的空运体系都开始兴起了。
与之对比的是,先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