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布衣官道 >

第884部分

布衣官道-第884部分

小说: 布衣官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粟一宵今天是有备而来,他的讲话概括起来有…,第一点他是讲江南要彻底改革,要破而后立。在这一点上,他举了华东的例子,认为江南要学习华东改革的经验,要尝试走干部大范围内的调动的路子。
第二点,他讲到江南经济发展的思路,他认为江南还是要依托传统优势,要以农业产业为核心来发展经济。江南的农村人口比重非常的大,农业产业、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关乎江南经济,更是关乎江南大部分的百姓的生产生活。而除了农业产业外,江南在水利发电、交通运输、高新技术,传媒娱乐方面都有不错的基础。粟一宵认为,这些基础的合理整合,是江南经济寻求突破的唯一机会。
第…,他讲了江南国企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在这一方面,他重点强调改善江南投资环境,坚决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最后,他更是直言不讳的讲到了政府商业化,企业政府化的问题,他认为对这样的行为要等同与**……
张青云认真的看着粟一宵的讲话稿,他不得不承认,粟一宵这人的确也是敢想敢干的人,他讲的这几条,基本讲到了关键点上,虽然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待商榷,但是大致思路,和对江南问题的认识是对的。
他讲话完毕,会场嗡嗡声一片,很快,就有领导和老同志直接找他释疑。第一个问问题的就是黄新权,黄新权问他江南农业特点,问得很细。黄新权问过以后,刘恻然又发问,随后竟然问题一个接一个,张青云大吃一惊,而粟一宵神色没有刚才的轻松了。
这个议程绝对是事先没有通知的,问问题的这些同志要么是中央领导,要么是江南的老干部、老同志,他们对江南的了解都是非常深刻的。
更关键的是他们问的问题非常细,涉及到江南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不只是单单质疑粟一宵的讲话。面对如此强大的提问阵容,饶是粟一宵厉害,也是疲于应付,有几个问题都卡了壳。
这一轮问题问完,殷林又开始点名,这次他点的人是王翰处。王翰处几乎又经历了和刚才一样同样的流程,王翰处部队出身,他本人做事情也是干净利落的,所以他在讲话中强调江南的问题要狠抓党建,要狠抓官*商*勾*结,要狠狠打击非常现象背后的利益链条……
他的发言相对于粟一宵而言要具体一些,也要细节一些。他讲话完毕也有人提问,但是提问的人明显没有第一波那么多。
就这样,一个个的轮下来,张青云被排在了后面的位置,他的前面是欧丹。针对欧丹的讲话,领导和老同志的问题也很多,欧丹虽然神色自若,但是也暴露出了其对江南的工作还是有不熟悉的地方。
但是在欧丹前面的陈杰的讲话让张青云很吃惊,陈杰的讲话丝毫不逊于粟一宵,不仅仅是内容方面,更重要的是他讲话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决心和气势让人很受感染。
陈杰的年龄也是过50的人了,看上去很有亲和力,但是其说话十分大胆。在会场,他是第一个直接讲江南的问题源于派系斗争的。虽然他没点名,但是他的矛头却直指江南太子系,丝毫不顾现在有太子系的领导在座。从这一点说,陈杰让张青云很折服。
另外,陈杰在讲话中是宏观于微观结合,江南的大政方略他讲,同时江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分析他也讲,江南政坛近十年的变迁和动态陈杰是了若指掌、信手拈来。
他的讲话并没有完全按照原稿走,而是在很多地方都插着举例,这其中,他甚至还举了张青云当年在江南省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期间推行的干部制度改革的几个小例。
有几个细节的地方张青云时隔这么多年,他自己都不是太清楚了。但是陈杰却能够准确的把事情的年因后果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的确是让张青云见识到他的厉害了。
还真让欧丹说中了,陈杰算是张青云的劲敌。共和国的官场果然是藏龙卧虎啊,粟一宵是人才,张青云更是被人冠了很多头衔。
但是,如真认为他们真就是才华绝世那就大错特错了,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更有强中手,陈杰其人虽然不能说一定要强过两人,但是较之二人,也是丝毫不弱的。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煮酒论英雄(求月票)
显然,会场上所有的人都对张青云的讲话感兴趣。(手打小说)究其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在此前,张青云出任江南省省长的呼声是最高的,而且张青云从华东到京城,这一路走上来,每一步可谓都是有一番传奇的故事,笼罩在他头上的光环很多,他的名气是很大的。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今天几名候选人都发言完毕了,客观的说,每个人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素养。看得出来,这次中组部挑选的这几名候选人是下了狠心的,绝对都是挑的精英之才。
更让人喝彩的是陈杰刚才精彩的发挥,无疑,会议厅所有人对陈杰的发言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每个人都想看看,陈杰珠玉在前,张青云又将有什么表现呢?很多老干部已经开始看会务资料中张青云的发言稿了。
张青云用手捏了捏自己面前的话筒,不慌不忙的开是讲话了。他的讲话也没有完全按照讲话稿来,而是临时更改了很多。实际上,前面的几人发言,也让张青云有了一些新的触动。
尤其是粟一宵的发言对张青云的触动很深,不得不承认,粟一宵那天宴请张青云对他还是造成了一些刺激的,今天他听粟一宵的讲话,完全在以一种批判的心态来听。
无疑,如果要谈对江南的了解,粟一宵是无论如何比不上张青云的。张青云在江南的土生土长,江南的人情世故,江南的社会百态,这些可以说深入了他的骨髓了。
另一方面,对江南的感情,粟一宵也比不上张青云。粟一宵在江南担任省委书堊记,更多考虑的可能是大局。而张青云则不一样,江南是他的家乡”谁不希望家乡好?
所以,对江南张青云除了拥有组织责任感外”还有很深的私人感情。江南的百姓就是他的父老乡亲,江南百姓的生产生活是他最关心的事,这也就决定了,张青云在考虑江南问题的时候,除了考虑如何妥善解决江南的弊端外,他还要考虑江南社会的稳定,江南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平稳。
正因为这个原因,张青云从粟一宵的发言中还是能找出问题的。
当然”也不一定是问题,而是张青云认为有些问题也许会有更妥善的解决办法”而无需要像粟一宵那般大刀阔斧。
张青云的讲话中心思想很清楚,那就是,江南的问题主要还是要依靠江南的干部群众自己来解决。中堊央这次问政江南,中堊央这次调整江南省委、政府班子,这是表明中堊央的重视。但是省委班子、省委领导更换了,到基层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是不是市县的领导班子也要调整?如果是这样,江南十多个市,八十多个县,如此大规模的换血,全都从外地调干部吗?
为了阑述这个道理”张青云直接驳斥了粟一宵的交换干部和异地调动干部的观点,他认为目前江南的问题核心出现在体制机制上,这个问题不解决,异地调动干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而且,江南和华东的情况完全不同,华东属于全省抱成团”但江南的问题却是**。所以,张青云认为,跨市调动干部和跨县调动干部就算是异地调动干部,根本无需像华东那般跨省动作。
张青云认为,有问题单单调整班子并不是好办法”尤其是大范围的调整班子更不可取。毕竟江南的痼疾要解决的同时,江南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平稳同样重要。
他强调,解决江南的问题是一个相对长久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五年以上。江南问题的需要一步步解决”不能企图一步到位。
为了说明这一点,张青云举例说明了江南问题恶化所经历的过程,一件事情从好到坏容易,但是拨乱反正却不容易。但是江南从好到坏这个过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何况现在要重新整肃?
张青云这样的说法有两个核心,第一个核心是他强调了江南现有干部群众的重要性,提出要解决江南问题,首先就是要善于利于江南现有的干部群众的力量。
而第二个核心,他强调的解决江南问题是一场持久战,驳斥了速胜论。
他的这两个提法完全是全新的提法,会场上大家交头接耳,显然,无论是中堊央的领导,还是老干部、老同志从张青云的讲话中都听到了有用的信息。
占江晖在唐,他听了张青云这样的讲话,神色明显缓和了很多。陈杰发言过后,他本以为张青云不会再有出彩的地方了,但没想到,张青云对江南的问题的确看得深,考虑问题的周全程度甚至还要超过陈杰。
“青云同志,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讲了江南现有干部群众的重要性,这一点很好。但是我知道,当年江南的干部改草是做得非常好的,为什么现在江南会是如此局面,你认为是因为改草的原因吗?”发言的是全国人大前民族委员会主任侯林。
侯林也是江南籍的干部,其籍贯是江南衡水,他本人是江南大学毕业,行政级别也是正部长级的干部,他在江南的老乡中是颇有声望的人。
但是张青云和其接触不多,据说在京城有个江南同乡会,能进这个同乡会的都是江南的骄傲,侯林便是这个同乡会的名誉会长,张青云因在京城呆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和这里面的人有接触。
面对侯林这样的老前辈,张青云自然是要小心应对,他道:“江南的干部制度改草是没有问题的。相反,我认为江南的改草很成功。刚才陈杰同志说得好啊,江南之弊在于派系争斗,官商纠结在一起,江南民谣有,四化论”这就很深刻的说明了江南问题的根源。
不管什么制度改草,如果没有很好的纪律监察体制,干部队伍和**沾上了关系,任何改草的成果都是保不住的。我们江南好干部制度改草,改的是干部选拔、考察、任用的方式,并没有涉及到其他。
所以,江南的局面恶化,和我们搞的干部制度娄草是没有关系的。只是江南局面至此,让我们大好的形势化为乌有,还是让人扼腕叹息的!”
张青云回答完这个问题,会场突然安静了下来,竟然再没有一个人来提问。停顿了大约十几秒钟,一些老干部老同志开始交换意见,而坐在正中的三巨头也在互相之间交换意见。
又等了大约一分钟的样子,杜总朝秘书长殷林招招手,殷林站起身来绕过去到杜总旁边,杜总对他附耳低语了几句,殷林回来后宣布休会!
张青云抬手看看表,会议整整开了四个小时,现在已经是下午一点了。看来,今天的会议要开一整天。
休会其实也是中午休息,中午午餐是准备的工作餐,一荤两素一个汤,主食有只有大米,总垩理和大家一起吃饭,开饭前他就讲了,今天是讨论江南的问题,所以午餐就统一吃江南的饭菜。
张青云吃完饭,趁着这个机会连忙去和刘恻然、何昆等老领导打招呼,他们都是离休干部了,早就淡出政坛。但是他们的影响力依旧是不可小觑的。
尤其是何昆,由于他现在住江南的原因,而且他刚退下来没多久,其在江南政坛还非常有影响力。当然,不管这些老干部、老同志影响力还有多少,站在张青云的立场上,在这样的场合下他无论如何都是要过去和他们打招呼的。
刘恻然这几年老得很快,有很多老干部,在位的时候意气风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