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富贵闲人-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珍顿了顿又说:“其实,我们这屋子里伺候我的两个陪嫁丫鬟香春和香夏也早就到了该配人家的年纪,因为我有个私心,所以一直没放她们出去。我想着,要是明年我再怀不上,我就把这两个丫鬟中的一个给你收了房,你看你瞧上哪个?”
李弘济有些不耐烦,“什么我瞧上哪个?我的心思不早都给你说了么?你既然这么说,那我就趁早撂个话给你,你跟前的这两个丫鬟,你趁早挑这府里合适的人家配了,别耽搁了人家。再拖下去,岁数大了,配不上好的。我这可是跟你说得交底的话。”
“我再寻思寻思。”乔珍有些拿不定主意。
“四爷,您要的冰镇酸梅汁儿和冰碗子来了。”桂花在外头说话。
李弘济在里面道:“放外面罢,我就来。”说完起身往外头走,一面走一面笑着说:“媳妇儿,我出去吃,不眼馋你。”
乔珍“唔”了声,坐在原地不动,想事儿。最后决定等到今年天凉快了,过了中秋,就在这边儿府里挑好的家生子配了。又或者是如果她们两个外头的家里有好人家也可以放出去,自己过活去。只是舍不得她们两个,还是希望她们能留在这府里。
一转眼,进了八月,过了中秋节,天气渐凉。乔珍去了自己铺子“弘珍堂”替李弘济拿两件喜欢的瓷器回来,一进门来竟然眼前发黑,差点儿晕倒了,好在那两件瓷器是后头跟着的丫鬟香春和香夏捧着,否则就得摔了。
香春和香夏见了,连忙将手中捧着的瓷器放下,上前来扶着乔珍到屋子里去躺着,忙着去请胡郎中来瞧病。谁知道胡郎中来瞧了,只是道贺,说:“恭喜四奶奶,您这是有喜了,因为您一直血虚,所以怀上了才会头晕,看这样子也得有一个半月了。”
“什么?我真的怀上了?”乔珍惊喜地坐起来,隔着帐幔问那胡郎中。
“老夫行医几十年,没有看错的时候。四奶奶只管放心,老夫这就去替你开补血安胎的方子。您这一回呀可要特别小心。”胡郎中捋须笑道。
“……这,这真是太好了。多谢胡郎中,香春,去吩咐外头的管事的封个大大的红包给胡郎中,另外付双倍儿诊金!”乔珍欣喜不已道。
香春高兴得一连声道:“是,是,奶奶,奴婢这就去。太好了!太好了!这一下四爷和老太太,太太知道了,不定多高兴呢!奴婢在这里向奶奶贺喜了!”
“嗯,好,你陪胡郎中去罢!对了,这事儿派人快去正房院回禀我婆婆,想必婆婆是要问胡郎中的话的,开完房子,让胡郎中再等一等吧。”
“是,奶奶,奴婢省得了,奴婢这就去!”
香春转身领着胡郎中一径去了。这里乔珍低头摸着自己的小腹,含泪万分欣喜地笑着。
乔珍怀孕的消息传得飞快,很快,整个信国公府从上到下都知道了。自从胡郎中诊脉诊出她怀上身孕开始,四房院就开是一拨一拨的来人。先是李余氏领了跟前的丫鬟婆子们来瞧她,千叮嘱万嘱咐地交代她这一回哪里也不许去,就在这府里待产。即日起晨昏定省都免了。又留下了两个自己跟前特别谨小慎微服侍的嬷嬷,让她们随时跟在乔珍身旁,一步不许离身,随时提点着她,不能乱走,乱动,乱吃东西。
接着又把四房院子里的丫鬟和婆子们都叫到跟前,说:“你们奶奶如今有了身孕,都给我仔细伺候着,说话小声,脚步要放轻,不许拌嘴,惹事生非。要是不听犯了事儿,我拿了定当狠狠处置,一顿打是少不了的,重了就直接发卖出去!”
这顿话训得四房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个个噤若寒蝉,俱都加倍小心起来。
接下来,老太太,几个嫂子们也分别带了人来瞧她,又是把李余氏说过的那些话,再添上些嘱咐她。总之,比起第一回怀孕时,气氛要紧张得多。这也难怪,乔珍嫁过来都第五个年头了,一直怀不上,这一回怀上了肯定属于望穿秋水那种,大家非常重视。不免担忧的情绪也消散了许多。
到了晚上掌灯时分,李弘济从衙门里回来,刚刚在外头大门上,就有门房的小厮向他报喜了。把他喜得手里头挂着马鞭就一径跑进来了。
“媳妇儿,太好了!太好了!”他冲进来,腰里还跨着腰刀,就一把抱住乔珍,连连在她脸上“吧唧”连亲了几口。
然后兴奋地在屋子里转圈儿搓手,说:“这一回,我可得亲自看着你,再不许你出去!”
“你这是要把我关起来坐牢啊?”乔珍打趣问他。
李弘济笑,“你就先暂时委屈下,等到生下我们的孩子,你想去哪里都陪你去!”
“好,一言为定!”乔珍笑得眉眼弯弯,又说:“这一下,我可以和香春和香夏说一说她们的事儿了。”
“我不是早让你把这事儿给办了么?你瞧你,还留着后手,我就说,咱们一定会有自己的孩子的。而且不止一个。我听我娘说,这女人一旦开了怀生上了,以后接二连三的生不少。”
“你当我是老母猪呀,接二连三生个没完。”
“我想最少咱们得有三个孩子,当然多多益善。”
过了几天,乔珍真就把香春和香夏分别叫到自己跟前,把自己的意思跟她们说了。指了两条路,一是给她身们契,让她们出去,自己回家去找人家婚嫁,她还给她们些陪嫁银子,只当是全这么多年的主仆之情。还有一条路是挑这府里的体面的家生子配了,以后还是留在府里在跟前伺候,当然陪嫁银子一样要给。
最后香春选了继续留在这府中,说是当年她被卖进侯府时,家里就有一个不成器的好酒好赌的爹,亲生娘早死了。这要是出了府回去还是没着落,倒不如留在府里,继续伺候乔珍。香夏则是选了出府回去,她家里就是这京郊的佃农,靠租种大户的田地为生,当年因为家里孩子多,养不活,爹娘才一狠心把她给卖了的。如今随着孩子们长大,出嫁的出嫁,成家的成家,日子好过些了,所以她想回去。乔珍也不留她,便给了她身契,又给了她五十两银子把她送出府去。
其实这么做之前,乔珍也想过把这两个使唤熟了的丫鬟留到自己生了再跟她们说这些话,打发她们。可是想到,要这么着还得等上一年,不是又蹉跎了她们一年吗?终究不忍心,最后还是软了心肠,提前把这两个丫鬟的事情给办了。
、第131章 生子(2)
日子一晃就到了次年三月底四月除,又到了槐树花开的时候;信国公府中四房院中的气氛开始越发紧张起来;因为据胡郎中说左不过就是这十日内乔珍就要临盆。李余氏早就命人将四房院的东厢房三间收拾出来做了产房。又把茶水间改成了个单独的厨房;房里一天都备着热水。乔珍要想吃个什么,也就近做了端来。
李弘济索性跟营里告了个长假,上头的指挥使也知道他成亲快六年了;好不容易才盼来这个孩子;这眼看要当爹了;定然是激动非常;巴巴得盼着能见到自己媳妇儿给自己生下这一个孩子呢;便准了。并说,等生下孩儿;办满月酒的时候一定上门儿来贺喜。李弘济自然说等办满月酒的时候满营里的兄弟们都请。其实这也是客气话而已,到时候只不过是请京卫指挥营里的正五品官衔以上的将官而已。
自从香春和香夏被打发了,乔珍就把桂花和丁香提到跟前来使了,为得是这两个丫鬟也在房里服侍了五六年了,虽然不像香春和香夏是从娘家陪嫁过来的丫鬟那么亲厚,可是比起这院子里别的人还是要亲近些。而且乔珍也打算等自己生完孩子出了月子,桂花和丁香也得配人了,这两个也有十六七岁了。挂花大些,今年十七,丁香小些,也有十六了。
两个人到跟前来服侍后,便又提了两个二等丫鬟菊花和青竹来填补以前她们的缺,做她们以前做的差事。
这边乔珍要临盆了,卫国公府里的世子夫人乔秀月也要生了。这是她怀上的第一个孩子,这些年吴义权家里纳了四五个妾,外头还有外宅绊着,她虽然是正室,论理说一月该到她房中的时候多,但吴义权却来得最少,根本不给她讲什么规矩。一开始,乔秀月跟吴义权没少闹,闹到后头公婆不管,吴义权越发的不给她好脸色瞧,甚至到动手的地步。
乔秀月因为乔珍的事情,延平侯府也不敢回去,要回去也只敢偷偷摸摸地回去找乔马氏哭诉。乔马氏也没有办法,只能劝她还是顺着吴义权,不要把关系闹僵,低个头算了,不然以后日子还长,该怎么过?
所以后来乔秀月回府又变了个样子,一味的顺着吴义权,看上房里哪个丫鬟了直接送了去,打马吊牌输了回来开自己的箱子,拿自己的体己银子给他用。一直哄了两年多,直到陪嫁过来的乔马氏塞的五千两银子都给吴义权输完了,才跟他把夫妻关系处好了些。可能吴义权也觉得把她的五千多两银子都给输了挥霍了,有些对不起她。所以这一年来才到她房里多了些,这也有她后来终于如愿怀上了身孕这事儿。
在她嫁过来三年后没有怀上孩子,婆婆吴朱氏便停了妾氏们的避子汤,很快就有两个姨娘给吴义权生下了两个庶子。虽然这两个庶子归在她名下养,但到底没有自己生出嫡出的儿子,这是非常巨大的压力。要是她一年两年的这么不生,以后她这世子夫人的地位可就得一落千丈了。
所以好不容易怀上的这个孩子,乔秀月非常宝贝,也寄予了厚望。要是一举得男,那这卫国公府的爵位就是自己的儿子继承了。有了儿子,她后半生才算是真正有了指望。就算是吴义权从今以后再不进她的房,她也能有儿子相伴活下去。
见乔秀月怀上了孩子,卫国公两口子到底对她的脸色要好些了。毕竟她是正室,要是她生下嫡子,卫国公府的这爵位才有合适的人承袭。不然倒希望她一病呜呼了好,好再给吴义权娶一个有身份的继室进来,生下继承人。
四月初六日的时候,乔秀月生了,生了个闺女。阖府的人都失望不已,她自己也是失落得不行,不过有个闺女也比啥都强。倒是吴义权来看了,挺喜欢这个小闺女的,说比那两个小子好,这好歹让乔秀月好过了点儿,想有了这个小闺女,两个人之间夫妻感情好一些,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生儿子。
而在信国公府那边儿,乔珍是在四月九日一早就开始阵痛的。她一发作,屋子里服侍的人便有条不紊地把她挪到产房里去。有经验的婆子们就告诉她不要慌,该怎么呼吸,该怎么翻身等等。其实这些乔珍都知道,所以按照婆子们指导的来,她做得特别好。
她在屋子里待产,外头堂屋里李弘济就焦急得等着。一会儿功夫李余氏带了一堆人都过来了,就跟李弘济说:“这才发作,还得等好几个时辰呢。你该干嘛就干嘛去。再有你一个男子在这里啥忙也帮不上,倒还添乱。”
李弘济却说:“我现在还有啥干的,不就是在这里等着我媳妇儿生孩子么?再说我到别的地方去心也在这里,还不如就在这里呆着呢。”
李周氏却笑道:“四弟,你还是去别处呆着的好,这满屋子的女人,就你一个男子,我们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合适。再有啊,你时不时地站起来满屋的转,看得我们眼晕,心里也跟着焦躁,所以我还是劝你去你的书房里坐一会儿,看一看你的那些古董玩器,擦一擦,捯饬捯饬,这就能过得快点儿,我们也好过些。”
李弘济闻言瞪大了眼,看着李周氏不确定的问:“二嫂,你说得是真的?”
李周氏抽绢子掩着嘴笑,“当然是真的?不信你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