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 作者:八宝饭-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渤海国新约》第一条规定,渤海国乃大唐之宗藩,为大唐之羁縻军州,受大唐指定的官员节制。第二条则强调,渤海百姓即为大唐百姓,无论何族何姓,都是大唐子民。第三条明确了渤海国的权力范围,即内政的管辖权,有关外交和军事权则交由大唐负责。以上三条为新约之最高条款,具有最高效力。
在新约中,对于渤海国的国王和大臣有着详细的规定。渤海国王为大唐渤海郡王,渤海国储君为大唐敕封的东娄郡王,国王及储君均由渤海国大氏担任,世代罔替。国王或储君的确立,需要大唐册封,无大唐册封者,大唐不予承认,渤海臣民也不予奉养。
渤海国沿袭三省六部制,政堂省长官为大相、宣诏省长官为左相、中台省长官为右相,以大相为尊,三相组建内阁,处理所有国事,向国王负责。担任三相的官员须为科举出身,每隔五年是为一届,每任不得超过两届。新的内阁宰相需由国王提名、荣勋院集体票决,国王提名之内阁宰相人员,每相不得低于三人。
渤海国成立荣勋院,由王储、三公、三师、各军卫大将军、六部及台寺院监首席大臣组成,监督内阁之行政,并依照国王提名票决历任内阁宰相。
两军十卫为渤海国常备地方驻军,由大、高、乌、杨、李氏指挥,向宪法效忠,接受国王及大唐指定官员双重领导,当国王与大唐的命令发生抵触时,以大唐为准。当大唐需要时,军队有为大唐征战之义务。在必要的时候,大唐可以军事干涉之手段,维护渤海国国体稳定。
渤海国之对外交涉,由鸿胪寺负责,鸿胪寺正卿由大唐指定官员担任……
这部新约中,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三处:其一,渤海国的军事和外交权被李诚中拿走;其二,明确了内阁对国内政事的管辖,通过三相并立、大相为尊的制度,将大相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并作出了任届年限上的限制;三,明确了军权归于五大门阀,但也限制了五大门阀对于国事的干涉——内阁宰相必须通过科举,在由国王提名后经荣勋院票决。
裴頲和韩延徽一条条向众人解释,渤海国重臣们都在细细思索。五大门阀可谓喜忧掺半,喜的是今后本族地位更加巩固,忧的是将来要想涉足国政就不那么容易了。各卫大将军们还关心一条,即军事上怎样接受大唐的领导。
对此,韩延徽解释,军事上,由大唐指派官员负责统管渤海国全军,以目前而言,即由营州都督李诚中所设之怀约虞候联席本部具体负责。他将联席本部的情况作了介绍,然后道:“李都督准备吸纳三名渤海**将进入联席本部,统一决策联席本部诸般事宜。按照李将军的指令,右领军卫中郎将高明熏及左监门卫中郎将乌荥力各率一千骑兵加入怀约联军,上述两人自动获得联席本部虞候职位,当然,所有军缁耗靡由两氏自行供给。想必高氏和乌氏都不会有意见。现在还有一个席位,不知哪氏愿意加入。”
这样一个重要职位显然不是谁都愿意放手的,剩下三氏都争了起来。
大玮瑎忙道:“韩虞候,大氏愿望!”
李元广也叫道:“金吾卫愿出兵两千,两千!”
杨玄恩叫道:“某家千牛卫愿出三千!”
韩延徽道:“目前只需一千即可,因为新军将接受营州军作训司训练,目前作训司尚无余力训练更多的军士。关于由谁加入的问题,最后还需李都督裁度。”
李诚中没有立刻决定,他还想再观察观察,听听钟韶等联席本部虞候的意见,所以止住了三氏的争执:“此事再议。这样吧,诸位都对新约有了初步的了解,想必还需要回去多想想,我给诸位一段时间,有什么需要补充和完善的,都拿出章程来。今日先议到此处。散会。”……
♂♂
第二十七章 诸侯之定(六)
众人散去后,李诚中专门将裴頲叫过来:“裴大相,我有件私事还需大相帮忙。!”裴頲忙道:“都督何事,但说无妨。”
李诚中道:“嗯,听说乌太傅家女娘颇有德名,这个……恩……我想请裴大相帮忙上门提亲,李某欲纳位妾室。”
裴頲笑道:“这个好说,裴某立刻登门提都督走一趟。”
李诚中拱手:“如此,多谢了。”
裴頲刚走两步,又回过身来:“乌太傅家有待嫁女娘三人,不知都督有中意者否?适才都督所言‘德名’,嗯,乌太傅有位幼妹,一直待字闺中,年岁倒是只比都督大三岁,不过品德显于上京……”
李诚中差点晕菜,这要是不说一声,自己岂不是娶错了,忙道:“李某所听闻的,是名唤云素的乌氏娘子。”
裴頲恍然:“某听说过,容颜秀丽,堪称上京第一,推拒了不知多少豪门子弟。不过都督放心,某定为都督玉成此事!”
听说纳妾的是大唐都督,保媒的又是当朝大相,乌胤度自然不会拒绝,能和李诚中拉上关系,这可是如今整个渤海国上上下下人等最为热切的期盼,只不过乌胤度有些遗憾,要是能够成为正妻,那该多好!
听说太傅嫁女,各氏门阀都眼红不已,高明熏挨个盘算了自家的几个嫡女,最后无奈叹息——这一代高氏没有几个容颜出色的女娘,送到李都督面前。只能徒惹耻笑而已。高氏没有,但其他几氏有!他们也纷纷找上门来,竭力向李诚中推荐自家女娘,就连大氏都动了心思。大封裔安排了个场合,向李诚中郑重推荐自己的幼妹。
李诚中这些天不经意的在各种场合被安排了多次“相亲”但他的眼光却已经被乌氏女娘提高了一大截,这些门阀之女虽然都堪称佳丽,可和乌氏女娘一比,就黯淡得没边了。再加上每天晚间长乐宫中安排的各种带色的小游戏,李诚中早就对平常的所谓美人不屑一顾。只是,乌云素既然安排了待嫁。这些天都不曾出现,倒令李诚中有些遗憾。
不过他也没有浪费,自己吃了肉,自然要让兄弟们跟着喝汤的。营州军是一个年轻的集体。年轻到绝大部分高层都没有娶妻,这些佳丽自己虽然看不上,但都受过极好的教育,不仅容貌端庄,而且知书达理。是手下弟兄们的良配人选。
李诚中将自己的想法很直白的告诉了大封裔,说希望为自己手下的弟兄们挑选一些妻妾。当然,李诚中很反对大包大揽,他的想法是。在渤海国高门之中选择一批待嫁女娘,带回柳城后交由自己的妾室婉枝来管束。学学医术、学学舞蹈什么的,让军官们自己去勾搭。只要两情相悦,李诚中就极力促成。
让豪门女子出头露面倒没什么,这个时代女子的开放度远远大于后世,何况这些女娘去了柳城后由“都督夫人”亲手管束,想来也不会吃什么苦头。关键是一大批渤海女子集体嫁给营州都督府众军将,其对渤海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大封裔当即一口答允,并将之作为国内当前最重要的事务来处理。
于是,五京之内开始了大规模的“选秀”经过严格筛选之后,百名女娘获得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她们将先往柳城,在婉枝的管束下学习,在之后的几年里,通过与营州军高层军将们的接触,光明正大的私定终身。
百驾车轿集体离开上京的场面是相当壮观的,自李诚中以下,营州军军官全体前往送行,大伙儿眼馋欲滴,那副竞相流口水的样子,让李诚中好一阵发笑。
“真是……壮观啊!”
王义簿不停赞叹,瞪出来了。
“都督对咱们不薄!”
钟韶道,他盯着倒数第二驾车轿,事前他已经打听过,车轿中的女娘是杨氏之女,他看过一眼之后便无法忘怀。
王义薄眼光比较毒,早就关注上了其中几位出色的女娘:“嗯,都督确实仗义。话说回来,某观杨氏之女、纪氏之女、崔氏之女都很不错……”
钟韶忽然冷冷道:“杨氏之女不许你动,其他随便。”
王义薄一呆,道:“凭什么!”
钟韶淡淡道:“你敢动杨氏之女,回头某就去约绿釉娘子,和龙山景色不错,绿釉娘子早就想去玩赏了。”
王义簿大怒:“好你个姓钟的!你敢!”
随即颓然:“好吧,某不动就是,你也不许找绿釉。”
又奇道:“绿釉喜欢和龙山的景色?真的么?嗯,那里确实不错……咦,你怎么知道绿釉……”
继而破口大骂:“钟四,你敢背着某去勾搭绿釉,某跟你拼了!”
扯住钟韶就要施以老拳,钟韶掉头就跑,转眼便躲入人群中没了踪迹,只气得王义簿恨恨不已:“钟四,你给老子出来,再不出来,老子把你当年吃人血的事情抖落开,看你还怎么勾搭杨氏女娘!”
一旁的千牛卫大将军杨玄恩听得就是一阵恶寒:这些唐军都什么人啊?那个钟都虞竟然还吃人血……坏了,似乎说的是某家亲女……他关心则乱,上前拉住王义薄问:“王指挥,你适才说,钟都虞……”
王义簿嘿嘿怪笑,笑得杨玄恩更是头皮发麻,连忙寻思怎生想个办法,找人赶过去知会一下自家亲女,千万莫跟姓钟的搭话。
除了为自己手下一大批单身汉们解决个人问题外,李诚中还要将精力集中到战利品上。这次的征伐渤海可谓收获极大,大得他晚上睡觉都会笑醒。
首先是两万七千余名战俘,这些战俘可都是青壮啊!对于人丁缺乏的营州来说。这就是一笔极大的财富!如今营州建设飞速向前,在在都需要人力,耕田需要人、作坊需要人、矿山需要人、放牧需要人、哪里都需要人。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青壮都是极好的兵员。他们虽然在战事中表现惨了点,但这不过是在渤海军中的表现而已,李诚中有信心,按照自己的训练方法调教出来军士,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当然,为了让这些渤海青壮安心在营州生活,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何谓后顾之忧。自然是家人!李诚中向大封裔和裴頲提出,要将这些战俘的家人也接往渤海,这一要求倒令两人有些感动。大唐果然是王师,就算对待俘虏也是那么仁义。大唐都督居然还为战俘考虑,想要帮助他们举家团圆!
战俘们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他们前往营州,整个家便等于失去了主心骨。忽然听说唐军愿意让战俘家眷跟随前往,这一条消息无疑具有极大的震动力。当即令数万家庭喜极而泣。
自第一批战俘及家人启程,至最后一批到达营州,整个迁徙过程耗时两个多月,共迁徙九万三千余口。整个营州长史府忙碌的运转起来。将这些渤海人丁分别安置在柳城、燕郡和锦县三地,极大的减缓了营州劳动力缺乏的弊端。为营州的建设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基础——在这个时代,劳动力指的不仅仅是青壮。就连老人和妇女,有时甚至是幼童,都是劳动力的一份子。
除了战俘,还有作为罪囚的朱氏、金氏和崔氏等族上千人,这些罪囚和普通战俘不一样,他们大部分都有比较高的文化学识,其中还有许多是各家自己培养的工匠,这些人的迁入,对于营州来说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除了人丁外,征伐渤海取得的第二笔战利品无疑要现实得多。这笔战利品就是物资,具有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国库支付的大唐军费,其二为抄没的三氏家财。
王师受大封裔和裴頲邀请而来,这笔军费自然要着落在渤海国国库上面。具体的细节李诚中并不去谈,这些东西都由怀约联军八虞候之一的崔和去谈。崔和终于将他的才能彻底展现了出来,在和渤海国高官的谈判中,充分施展了“狮子大开口”、“锱铢必较”、“哭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