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植 >

第3部分

曹植-第3部分

小说: 曹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听得,抚髯大笑道:“知我者,奉孝也。”说到这里,曹操按剑而立,大喝道:“荀攸、于禁听令!”
“属下(末将)在。”
“公达,命汝立即将今日植儿所为以及在帐内与本将辩论之言流传出去,将本将不屠徐州之事散布到徐州各城。文则,汝所部全听荀先生调遣。”
二人听得,齐声应道:“遵命(诺)!”
曹操轻点了一下头,摆手道:“妙才,你派人传令给先锋的元让,着他大军停一下,暂不往下邳进攻,先将广威附近小县都打下来,并且不准杀任何一个百姓,有违令者斩立决!奉孝,处理完其他事之后,你也去助公达一臂之力。其余诸将,与本将在广威停留数天,再作计较。”
帐中众人皆非笨人,此时已经明白曹操所谓攻心之计,于是齐声应道:“诺!”曹操命令已经下达,众人也就纷纷散去。
……
而此时,曹植却是和曹洪往城头上赶去,曹植走得甚急,仿佛怕那些百姓会被斩了一般。曹洪见到曹植这么一个孩子都走得如此快,忍不住叫道:“植儿,大兄的命令已经下达,谁敢违令杀百姓,你就别急了。”
曹植停下了脚步,回头用不哭更难看的笑容对曹洪说道:“子廉叔,植儿走得快不是心忧乐将军违令将百姓斩了,而是想早点远离父亲的大帐。”
曹洪这个粗人听到,先是一阵错愕,继而指着曹植哈哈大笑道:“方才看你小子镇定自若,子廉叔还以为你……想不到原来你小子也会害怕。哈哈哈……”
听到曹洪那得意的笑声,曹植忍不住反击道:“子廉叔,不要说植儿,你方才难道不害怕?”
曹植听得,脸容当即一滞,曹操自从入主兖州之后,威严日盛。当初曹嵩被杀,曹操怒火中烧之时,他们曹氏和夏侯氏中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相劝,生怕一个不好被曹操杀了。如今听到曹植的话,又想起曹操方才怒发冲冠的模样,曹洪也不由得一阵心悸。被一个后辈看穿心中所想,曹洪的脸皮有点挂不住了,于是干笑两声道:“植儿,我等还是不要说这个了。还是快走吧,若是让文谦等得急了,斩了那些百姓就不好了。”说完拉着曹植的小手,加速前进起来。
小小地胜了曹洪一阵,曹植狡黠一笑,lù出他那刚长出来的可爱小虎牙。
'。。'


第一卷 徐州风云 第四章 百姓感恩
“周若代全城三万老幼,多谢四公子活命之恩!”
“多谢四公子活命之恩……”
“四公子宅心仁厚……”
“四公子多福多寿……”
广威城上,一大片黑压压的人群跪倒在曹植那小身躯面前,带头的正是广威县令周若。整个广威城上百姓也跟着跪倒,有些jī动的老人家更是抱着刚出生的小孙子,老泪纵横地看着曹植不住磕头谢恩。
而那些带着孩子的fù女,却是一边将自己的孩子按倒在地上向曹植磕头,一边低声说道:“儿啊,且认好了,那个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曹家四公子。如若不是他,我们全家大小都要被杀了,日后长大了当好好为四公子效力,报答他的活命之恩啊……”
相似的一幕出现在广威城内各处,年纪大的对曹植感恩戴德,而年纪小的虽然还有些懵然,但却本能地觉得这是一件大事,对于父母之言默默记于心中。
饶是曹植多了一千八百年的见识,也未曾经过此等大场面,看着一大片跪倒在地的百姓,曹植一阵手足无措。只能手忙脚乱地上前扶住几名年过半百的老人,和声道:“老人家先起来吧,植当不起如此大礼。”
那几名老人见曹植上前扶自己,就变得更加jī动,连连叩首道:“多谢四公子活命之恩……”
这种场面是最不好控制的了,曹植接连用力,希望能先将几名老人扶起,但他人小力弱,几名老人又是铁了心,一时之间竟然扶不起来。曹植只得不住地说道:“老人家,快起来吧,植受你们如此大礼会折寿的。”
只是几名老人和后面的百姓仿若未觉,还在不停地磕头。曹植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扶不起,最后只能也“噗通”一声,跟着跪倒在一众百姓面前。
城头上百姓见得,齐齐jī动道:“四公子,你怎么了,快起来……”
不理那些杂七杂八的声音,曹植大声嚷道:“诸位叔伯兄弟,你们的好意曹植心领了。但曹植年纪尚小,当不得你们如此大礼。你们都起来吧,若不如此,曹植亦长跪不起!”
“这个……”曹植此言,让众百姓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还是广威县令周若反应最快,当先站起来对众人说道:“四公子守礼不敢擅越,诸位乡亲赶快起来吧,不要让四公子为难。”
周若这个县令在众百姓中还颇有威严,听得之后,几名年纪最大的老人当先互相搀扶着起来,而后对曹植说道:“老朽等已经起来,四公子还是莫要再跪了,老朽等受不起。”
周若见到,立即上前扶住曹植,说道:“四公子,你看大家都起来了,你也莫要再跪了,不然就要重复刚刚的事了。”
曹植对于这个可以坦然赴死的县令还是颇有好感,于是在他搀扶下站了起来。周若向着曹植淡淡一笑,继而回身对那些已经起来的百姓大呼道:“各位乡亲,四公子救了我们广威三万老幼,我们只是嘴上答谢,未免不够诚意!”
人群中有些年轻的小伙子听到,于是高声嚷道:“县令大人,俺们都十分感jī四公子活命之恩。但俺们都是粗人,大字不懂一个,不知道该咋答谢。俺们都听县令大人你的,大人你说咋样就咋样,俺们如果说一声都不是广威的好汉子!”
“对……俺们都听大人你的……”
看着周围群情汹涌的百姓,周若双手高举虚按,说道:“大家现在围着四公子也无用,且都回去准备最好的食物,然后一同拿来衙门款待四公子!”
“好!”
听到周若的吩咐,周围百姓应了一声之后,却是扶着老人,拖着家中小孩下城。所有人脸上都不自觉地流lù出急色,而经过曹植身边的时候,无论老幼都恭敬地向小曹植躬身行礼,以感谢其救命之恩。
受了几次礼之后,曹植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便和周若退到一边,避开人群。这时曹植身后忽然有人说道:“百姓所要的从来都是最简单,只要有口饭吃,只要有屋遮头,他们就心满意足。可惜当权者往往连这最简单的需要都给不了他们。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四公子此言道尽千百年来百姓所受之难,当千古绝句也!”
曹植听得来人声音,连忙回头视之,只见来人身子瘦弱,脸色苍白,但双目灵气过人,身上又有一股懒庸之气,提着酒壶正往嘴里猛灌。曹植认得正是郭嘉。于是腼腆一笑,礼貌地行礼道:“植见过奉孝先生。”
郭嘉轻点一下头,站到曹植身边喝酒,不过双目却是落到曹植身旁的周若身上。原来曹植对于郭嘉之话没有感觉,但他身边的周若一听之下,却是浑身一颤,整个人也呆愣在原地,同时不断地喃喃念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曹植听见身边的周若神经质似地在念道,怕他有事,就要出言叫醒。却被眼明手快的郭嘉一把按住,并轻声道:“这位县令心有所悟,四公子还是莫要打扰。”
曹植应了一声,用有些奇怪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这个周若。对于这个周若,曹植了解最深的莫过于他慷慨负死,没有求饶的硬汉表现。面对死亡的威胁,实在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而在这个贪官污吏横行的时代,周若竟然能得到广威百姓的敬重,可见其平日为官颇得民心。
不过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周若现在应该是人头落地了,但自己的意外阻止,却是让周若逃过大难。而如今其听到刘晔所言,又心有所感,显然是有真本事之人。
果然,未让曹植等了多久,周若却是叹道:“承平年间,百姓要受各种徭役、要纳各种赋税,若是风调雨顺,还能有个温饱。而若有几个大灾小难,或是如方今一般天下大乱,百姓只怕是朝不保夕,只能卖儿卖女度日,遇上粮荒,还要易子而食。百姓之苦,确实无分兴亡,大汉五百年江山,能保百姓温饱的日子,也就文景、武皇帝、光武帝寥寥几代罢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四公子实在说得太好了,周若敬服!”说完这周若走到曹植面前,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不以长幼而定学问之深浅,这个周若襟见识皆不错。”郭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暗点头。
而曹植耳中听着周若感慨之言,眼睛却是清楚地瞥见那些百姓投来感jī的目光,幼小的躯体下,那个超越一千八百年的灵魂却为此震撼不已。联想到自己穿越前那个年代,还有来到汉末之后数年的所见所闻,曹植知道周若所言非虚,心底也忍不住慨叹道:“确实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第一卷 徐州风云 第五章 对弈
周若叹道道:“若身为一方父母官,对于四公子所言感受最深。故此若此生不求有功,但求可保一方百姓安稳。”
曹植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世人每有凌云志,然多是志高而才薄,殊不知世事皆知易行难。周县令志只在保一方百姓,然却是做到了,比世上那些只懂夸夸其谈之辈强上数倍不止,植佩服!”
周若眼中闪过异彩,重重地点头道:“知我者,四公子也。”说到这里,周若叹了口气道:“不过这次如不是四公子tǐng身相救,恐怕若和广威三万百姓都要身首异处。若感jī不尽,四公子且少歇,若现在就去为四公子准备晚宴。”却是周若看出郭嘉寻曹植有事,告辞而去了。
曹植也没有阻拦,任由周若离去,自己却是与郭嘉走在了城墙边上。边走,郭嘉却是轻笑道:“平日只闻四公子一岁能言识字,两岁就读懂《孝经》、《论语》,通晓诸艺,未料到四公子亦懂如此多常人一辈子亦不能懂之大道理,虽甘罗再生亦不过如此。”
听到郭嘉的赞誉,曹植非但没有一点高兴之意,反而摇头道:“奉孝先生,植不愿意做甘罗。”
郭嘉原本半眯着的眼睛突然睁大,饶有兴趣地打量曹植,问道:“甘罗十二能拜相,四公子为何不愿做甘罗呢?”
曹植没有回答,反而望着郭嘉问道:“先生如此聪明,然每次献谋给予父亲,都只是得父亲赞誉为‘奉孝所言,甚合我意’。先生如此献谋之因,正是植不愿当甘罗之因。”说完还向着郭嘉眨了眨眼睛。
“嗯?”这一次,郭嘉神色终于有所变化了,眼眉轻挑,心中惊讶道:“小小年纪竟然能将世事看得如此通透?”想罢,郭嘉脸上惊色收敛,恢复那懒庸之态,说道:“闻说四公子通晓棋艺,不若我俩手谈一局,如何?”
曹植呵呵一笑道:“求之不得。”二人就在城墙上,郭嘉便让乐进派人去拿来棋盘案桌,就这么在城头上对弈起来。
汉末的生活其实还是比较单调的,由于此时的粮食产量并不高,就算是承平时日,平民百姓中无论男女一年到头皆要忙活,才能让一家勉强保个温饱。至于门第世家子弟,平日倒是不需要下田,闲暇的时间也颇多。但没有集合民间百姓的智慧,加上世家子弟还要保持风度,不可玩太俗的游戏,因此也导致这时代娱乐业并不丰富。
诸如抚琴、行酒令这类是属于文人的娱乐,而武人则以投壶、射箭等娱乐为主。若是天气好或是有钱的,就会邀些亲朋好友,出外踏青、打猎,或是在家中以诗酒会友。不过正是这时代娱乐业的单调,才养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