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植 >

第199部分

曹植-第199部分

小说: 曹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深吸了口气,拱手道:“茶坊更不简单,这茶坊的老板,对茶叶经过特殊的处理,让其与我等平日喝的茶截然不同。而茶坊店面的收益并不大,但据彧查探所得,茶坊贩卖茶叶的收益,更在天然居收益之上!”
“什么?”
听得此言,所有人都坐不住了,一座酒楼一座茶坊,每天每月收益高达六十万钱,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概念,足足可以换来四千石的上好米粮,若是要换差点的,六千、八千石都能换到。一年下来,五万石粮食绝对不少,而这仅仅是两间xiao店铺罢了!
曹操脸色再次变得阴沉,凝声问道:“文若,这茶坊的老板……”
荀彧知道曹操的意思,苦笑着点头道:“与天然居的老板是同一人!”下一刻,曹操眼睛半眯起来,没有再说话。
曹操起什么心思,众人都是心知肚明,但俱是不敢多言,只是暗暗为文稷默哀。只见主位之上曹了一下之后,大手一挥道:“今日会议到此结束,文若、奉孝、公达……”说到这里,曹操瞥了贾诩一眼,才继续说道:“文和留下,其余诸位,就各忙各的吧。”
众人听到曹操下逐客令,却是长身而起,纷纷离开。这时,与曹植一样在宛城之战立下大功,得到提拔的曹昂经过曹植身边,不解地问道:“四弟,你缘何还不走?”
曹植抬头对曹昂笑道:“植还有要事向父亲禀报,大哥你们先回去吧。”曹昂不疑有他,会合上在门口等他的曹丕等人,一同离开。
众人散去之后,大厅中多了曹植一人,当然十分扎眼了。曹操倒是没有动怒,和声问道:“植儿还有事?”
曹植瞥了郭嘉几人一眼,继而点了点头长身而起答道:“父亲,孩儿有一事禀报!”
曹操见到曹植难得地一脸慎重,轻“哦”了一声道:“植儿有事,但说无妨。”
下一刻,曹植却是说出一个让几人都惊讶的消息来,只听见他说道:“方才荀老师所言的天然居和茶坊,其实乃是孩儿和文将军一同合伙经营的产业,其中孩儿占收益的七成!”
“什么!”此言一出,厅中众人都难掩惊讶之色,连一直表现淡定的贾诩也没有例外。只不过贾诩的惊讶只是一闪而过,随后更多的是好奇。
曹操一听,整个人却是mí糊了,声音也带上了一丝威严,凝声问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汝原原本本地给为父道来!”
曹植应了一声,答道:“事情是这样的……”接下来,曹植便将经营天然居和茶坊的原因都说了一遍,其中只是对他和文稷的关系隐瞒下来。只说因为他与文稷比较熟,故而找上了他。
当然,曹植这些也隐瞒不了什么,其实在鄄城时曹操便已经知道曹植与文稷过从甚密,这倒是没什么。就好像曹昂跟司马朗,也是过从甚密,对此曹bsp;听到一切竟然都是自己这个儿子nong出来的,曹操却是哭笑不得,不过想起方才还准备对这两处下手,曹操的老脸也不由得红了一下。
曹植倒是干脆,说完之后直接说道:“父亲,孩儿自知能力有限,怕是难以管好这两处,不若由父亲派人代为接管……”
未等曹植说完,曹地摆手道:“无需如此,你做得很好。只需要按时向朝廷上税,为父也不会多管。”
见到曹操的笑容,曹植心头却是松了口气,这两处产业,总算保住了。不过想想也正常,如若曹植不说出因由,曹操以为是文稷的产业,肯定要下手。毕竟这一日能赚十万钱的产业,也不知会对他构成什么威胁,曹操绝不允许在治内有自己不能掌控的情况出现。
不过现在却是不同,由曹植经营,其实跟由他自己经营没什么区别,反而更可以锻炼一下曹植。至于其他的三成不由曹植所得,曹操倒也不在意,毕竟你要使人干活,总要给报酬吧。
只不过曹植给他这个惊喜,也太大了些。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


第二百六十八章五个同心圆理论
曹植的坦言相告,却是避过了一次重大的损失,曹操对此倒也没有责怪。毕竟一些大家族,都会经营商业,曹家以前也有自己的商队,只不过在曹操起兵之后,要散尽家财,因而这商队也没有再办了。
现在曹植出谋办起了商业,曹操自然不会反对了。在古人的思想中,其实并没有个人这么一说。好像曹植置办的产业,在曹操看来这并不是属于曹植个人的,而是整个曹氏宗族的。当然由于曹植是先置办的人,也jiao由他管理,曹操这个当族长的也不会多过问。然一旦曹操需要动用这些产业,那曹植就必须无条件拿出来,这就是始于周代建立,并一直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宗法制观念了。
在曹植重生前的那个时代的人看来,宗法制是周朝为适应分封建制统治形式而建立的一种制度,而这种制度在秦统一六国,废分封为郡县之后已经消亡。
事实真是这样?
在曹植看来,绝非如此。就算是秦统一天下之后,周代的制度根本没有消亡,或许表面上已经不存在,或者说在政治上已经废止。然而实质上,周代的种种观念、制度,其实早就深入了华夏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渐进,周代的观念和制度,会逐渐演变进化到适合这个时代罢了。
井田制看似废止了,实质历史上北魏的均田制就是周代井田制和汉代授田制的结合和演化。秦汉两代的政fǔ、官吏体系,还是出自于周代,只不过在其中有所变化罢了,后世隋唐的政fǔ、官吏体系,则又脱胎于秦汉等等。
这便是中华民族之所谓传承五千年而不间断之历史了,几乎每一种属于中华民族本土的制度、观念等都可以追根溯源而至夏商周三代,世界上唯中华民族尔!
宗法制也一样,政治上之宗法制崩溃了,然宗法制早就深入民族深处,宗族比个人更加重要。这也是为何,中国人并不崇尚个人自由的原因。他们认为,个人乃是家庭的一部分,你出生在这个家庭,被抚养长大,就有义务为这个家庭付出、维护。从父母之xiao家庭,一直扩散至三代、四代,这便是宗族。这种观念,是曹植重生前那个宗族概念已经开始崩溃的时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因为那是一个天下为sī的时代,而宗族理念,何尝不是一种为公的理念,两者截然相反,试问又怎能理解。
曹植重生前那个年代,喜欢将一个国家分割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部分来研究,其中以经济为核心,其余四种并齐。
事实上分割研究并没有错,起码可以清晰、直观地剖析,然而以经济为核心,则是大错特错。诚然,生产力的进步,是会影响到社会的展,这是无可否认的,但一切唯经济论,那或许适合西方,但绝不适合于中国。盖因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唯金钱论的国家,他所看重的更多是文化。
在曹植看来,对一个国家的剖析,应该分成五个同心圆。同心圆的最里层,乃是宗族,这宗族不仅仅是指宗法制度,更多的是直指人类的本源,生命传承。若然人类不能传承下去,那就代表人类将要灭亡了。
为何儒家一直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甚至礼记里面规定,成婚之后的男子,每五天就要与老婆、xiao妾进行一次xx。而对于生了xiao孩的母亲,又给予了截然不同的地位,原因便是保证人类的传承。这一点,周公、孔子都看得十分透彻,故而他们特别强调。
而第二层的同心圆,乃是文化。文化的传承,对一个民族而言至关重要。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为何会对此产生归属感,原因乃是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乃至共同的文化!如若说宗族,是让人类不致灭亡,那么文化就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纽带。任何试图摒弃、抹杀、否定本民族文化的人,都是本民族的罪人。或许文化里面有好有坏、有精华有糟粕,然而作为一个传承者,祖宗的东西都必须传承下去。若是强行割裂,那么这个民族离消亡亦不远矣。
西方同一片土地上,不同时期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并没有传承下来。以致他们的文化都是短暂而底蕴不够深厚的,一辆名贵轿车和一件古董瓷器,或许在某一时期价钱相等,甚至轿车比瓷器更贵。然而五十年、一百年、一百五十年后,轿车已经是废铜烂铁,古董瓷器的价值依然,甚至更高。
这个比较,或许就能看出东西方的文化的不同!
至于第三层的同心圆,才是国家,或者说是制度。这方面没什么好说的,世上并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相对适合的制度,能寻找到这相对适合的制度,那么民族大兴便离此不远矣。
同心圆的第四层,才是曹植重生前那个时代所一直鼓吹的经济。事实上经济要展,真的很难吗?只要政通人和,奠定了适合的制度基础,没有战1uan,基本上要展经济,一点都不困难。相反,若是强行将经济放在第三层,制度不全纵使经济展上去了,也会滋生**以及其他问题。第三层如此,若是将经济放到第二层,那问题更严重,产生的不仅仅是**,而是对整个民族文化进行破坏,长此下去,民族亦将消亡。
可笑的是,曹植重生前的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一个年代。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同心圆的第一层,也是最核心的人类传承,竟然进行了生育限制。即便那时代婴儿存活率高了许多,但这么做的恶果,数十年后自然会吃到。
同心圆的最后一层,也就是最外层,便是科学技术了。其实这一层与第四层的经济,倒是可以互换的,双方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一点,倒是不必追究太多。
毫无疑问,同心圆理论是越内层越重要。然而人的认识往往是由外及内,人往往最先看到的是最外层的科学技术,而后是经济,而后是制度……这也是为何,历史上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落后于西方,改革是先从科学技术再到经济,再到制度。然而最后改来改去,都不成功,或许要到大部分人,都能将东西方两个同心圆的内容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找寻到适合的路,才能成功吧。
曹植很幸运,他重生来到汉末,这个中华民族还处于领先的时代。而更重要的是,曹植的内心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的改革理念。将汉末这个时代,放入五个同心圆内,除了核心层没有出问题外,其他或多或少都有问题。第二层的文化观念有谬,应该予以纠正;第三层的制度已然崩坏到不适合这个时代,需要大改革;第四层的经济、第五层的科学技术都有改善的空间。
曹植要推行的改革并非由外及内或是由内及外,而是四层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最快最彻底,当然也只有1uan世,才能这么做。若换到承平年代,早就被既得利益集团打垮了。
扯远了,当曹操知道这些产业都是曹植置办起来的时候,却是忍不住说道:“植儿倒是给了为父一个惊喜。你这天然居和茶坊办起来,为父出钱粮养着的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他们的钱粮却是再次回到我曹家手中了!哈哈哈……”说完,曹操自己当先忍不住大笑起来。
曹操的大笑也属正常,自从迎天子到许昌这段时间,给朝中那帮米虫的钱粮,让曹操也有一种rou痛的感觉。在朝中当官的,不管是灵帝时代买来的,还是刘协落难长安时胡1uan封的,起码人人都是大官。年俸两千石的不在少数,一千石、六百石的更是一捉一大把,这些米虫,曹操不能不养,因为要靠他们维系朝廷这块招牌。
原本按照东汉初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