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662部分

曹贼-第662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襄阳后,不可大开杀戒,令人心不稳;不可害琮公子性命,务必妥善安排;荆州,必须由大公子继位。孔明可愿立誓,若有反悔,天诛地灭!若如此,我就愿意与玄德公合作…………”

“一言为定,若有反悔,天诛地灭。”

伊籍说:“既然如此,可使子龙率部前来。

不过行事之前,务必要小心谨慎,不可走漏风声。我会设法,调文聘和王威回来,谋取他们手中军权。此二人,皆亲综公子,绝不能掉以轻心。五日后,咱们就在州廨行事,铲除蔡氏。”

说着,伊籍伸出手,与诸葛亮击掌三下。

两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露出一抹笑容……

主公,我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些!

若大公子真有才德,必可以守住你这一片基业!

第627章 荆州变(三)

刘表头七日间临近。

襄阳在惶恐不安之中,迎来了荆州各方豪强代表。刘表在荆州经营十余载,虽算不得政绩卓绝,却也保得荆州一地平安。小规模的战事虽然不断,但在大体上,却没有出现什么战乱。

特别是刘表好文学,为当时江夏八俊之—,令荆襄文风鼎盛,甚得文士所赞赏。诸葛亮为刘备谋划荆州,可谓是占尽天时……

刘表病故,荆州惶恐。

各方人士各怀心思,尚未形成统一的主意,所以是一盘散沙。如果刘备能夺取了荆襄,则可凭借荆襄九郡为根基,东联孙吴,西取巴蜀,北据曹操。诸葛亮下的是一盘大棋,如果成了,则天下三分,将为定局。只是,诸葛亮也很清楚,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不得不小心谨慎。

总体而言,荆襄分为三派。

其中,刘表从老家带来的山阳旧部,支持刘琦,愿意和刘备合作。

而其余两派,分别是蔡瑁张允为的刘系,以及蒯氏兄弟为的本土系。相比较而言,蔡氏是希望能扶立刘琮,继位荆州,依托曹操,保持一定程度的自主;而蒯氏呢,则和蔡氏一系又不同。他们愿意听命朝廷,同时维护荆襄世族本土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蒯氏和蔡氏即为一体,又有所不同。但就目前而言,蒯氏兄弟和蔡氏的政治主张,基本上一致。诸葛亮,不敢小觑蒯氏兄弟。

此二人是荆襄名士的代表人物,有着非同寻常的智慧。

所以,他谋取荆州的计划,除了刘备和伊籍之外,再也没有和其他人商议。甚至连赵云,也不清楚他来襄阳的目的是什么。刘备只叮嘱他,听从伊籍的调派,绝不可以暴露出行藏。

就这样,赵云在伊籍府上,神不知鬼不觉的住下。

而伊籍呢,则好像没事人一样,协助蔡瑁准备刘表丧事,但暗地里,却悄然联络山阳旧部成员。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眼见看刘表头七日益临近,襄阳城内变得热闹非凡。

蔡夫人领着刘琮,出面接待各方来客。与此同时,蔡瑁也在动用族中力量,紧锣密鼓的与各方联络,游说荆襄世族,扶立刘琮为荆州之主。就这一点而言,不在襄阳的刘境,明显占据了下风。就在刘表死后的第二天,刘琦派人前来襄阳,请求蔡夫人等允许他返回襄阳。可是,蔡夫人却以江夏战事紧张,刘琦身负重任,不宜擅离为借。拒绝了刘境的请求……

随后,刘琦退而求其次,言真意切的劝说蔡夫人:我可以不做荆州之主,但请夫人能尊重家父辛苦才创下的基业,不要投靠曹操。荆州凝聚了家父心血,怎能轻易的就让与其他人呢?

更何况,那人还是一个国贼!

蔡夫人没有回答,只是把使者打离开……

也就是在刘表故去的第三天,江东孙权却突然有所行动。任海昌长陆逊为芜湖令,又派出程普黄盖,在春谷县集结兵马,对淮南虎视眈眈。孙权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令淮南三郡顿时紧张起来。甘宁立刻派出信使,火通报许都荀彧,同时又使人与于禁联系,告之实情。

于禁正在眺县,与关羽对峙。

关云长奉命前来江夏,协助刘琦守卫,与于禁李通数次交锋,给于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于禁正感为难,忽闻江东起兵,立刻改了主意。

他和李通商议之后,决定暂时退出江夏,返回弋阳郡。若孙权大举用兵,则准南必将危急。

宛城,郡廨。

贾诩端坐门廊上,状似若有所思。

手指在身前的古琴上拂动,不时出一两声悠扬琴声。

他眉头紧蹙,另一只手则捻着胡须。庭院里,几朵墨菊盛开,为这暮秋平添了几分生气……

“太中可在?”

庭院外,突然传来了羊衜的声音。

贾诩猛然扬眉,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举目向庭院外看去,“是子路吗?可是有什么消息传来?”

羊衜步履匆匆,走进庭院。

“太中,平春急件。”

“讲!”

羊衜深吸一口气,低声道:“江东孙权屯兵春谷,同时向芜湖调集粮草。

于文则担心弋阳郡有失,故而决意放弃鄳县,撤兵返还。文达太守派人来询问,他可否撤出平春。”

贾诩闻听,却脸色一变。

那双眸子陡然间闪过了一抹冷芒,呼的一下子站起身来,厉声道:“立刻派人回复李文达,并请他转告于文则。他二人就算是战死,也要给我钉死在江夏……孙仲谋还真是会找时机出兵,只是……哼,告诉他二人,若丢了鄳县和平春,他日我必将上书丞相,治他二人畏战之罪。”

羊衜吓了一跳!

很少见贾诩有如此激动的模样,他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按道理说,孙权出兵并无稀奇,于禁撤兵,也在情理之中,贾诩何故如此激动?脸上甚至有一丝凝重之色?这里面,恐怕另有文章……羊衜嘴巴张了张,似乎是想要开口询问贾诩。

只是,见贾诩面色阴沉,他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匆匆离开庭院,他将李通的信使找来,把贾诩的原话复述一遍。不过,措辞间明显婉转了许多,只是说荆襄破局在即,无论如何,李通和于禁二人,不可在这时候退兵,否则就有可能耽误了大局。至于淮南战局,不必他二人担心。贾太中已和许都联系过,早有了腹案。

反正,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李通和于禁:你们不能撤兵。

不但不可以撤兵,相反还要死死的守住鄳县平春两地,否则军从事……

这一旦牵扯到军从事,就算于禁是老资格,也不得不掂量一下其中的份量。信使战战兢兢告辞离去。羊衜刚准备去公房处理公务,却被人拦住,说贾诩有事情找他,请他立刻前往。

羊衜不敢迟疑,连忙赶奔贾诩的住所。

再见贾诩,他已经恢复了平常的模样,看上去非常冷静。

“江东,有贤人乎?”

“啊?”

羊衜被贾诩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说的一愣。

却见贾诩嘴角一翘,勾勒出一抹古怪的笑容,“孙权选择这时候出兵,绝非他本意……以我之见,他甚有可能已与刘备联手,否则断然不会在此时出兵。主公辽东大胜,孙权正欲求和,又怎可能在这时候出兵来犯?依我看,他出兵是假,解江夏之危是真…………春谷屯兵,只是掩人耳目,为的是让刘琦能从江夏脱身出来。淮南,有甘兴霸足矣,另外再派人前往徐州,使周仓自东陵岛出击,威胁丹徒,则淮南之危自解。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谁为孙权出了这一计………周公瑾,张子布?亦或者另有他人?

子路,此事你不必插手,专心于荆襄事务。

友学那边,行动在即,切不可掉以轻心……至于江东方面,我自会留意,你不必为此担心。

羊衜犹豫了一下,轻声道:“那文达太守和文则太守……”

“让他们向我禀报。”

第628章 荆州变(四)

如果以职务论,曹朋与李通平级。

南阳郡和汝南郡同为上郡,地位相等。而弋阳郡则是从汝南郡划出,本属于下郡。可由于其战略位置的关系,被列为中郡,所以从品秩而言,于禁的职务略低于曹朋和李通二人。

但问题是,于禁是元从老臣。

曹操谯县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于禁便追随曹操。

他参加过二十二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战役,也参与过曹操追击董卓,惨败而归的失利。此后,曹操立足东郡,一路征伐,于禁始终跟随,立下过无数勋,深为曹操所重。所以,从资历而言,勿论是曹朋还是李通,远远无和于禁相比。所以从地位而言,于禁反而高于曹、李二人。

如果是以曹朋的名义,节制于禁,很有可能会让于禁不满。

所以,贾诩决定还是有自己来节制两人。他官拜豫州刺史,汝南和弋阳郡,皆在他治下,所以是顺理成章。其地位原本就高于于禁李通二人,更不要说他有都亭侯后的爵位,也非于、李二人可以相提并论。由他节制两人,也可以避免于禁李通心中对曹朋生出不满之意。

刘表一死,荆州已成一盘散沙。

孙权这个时候在春谷屯兵,在贾诩看来,绝非正常举动。

依着孙权的性子,不可能如此大张旗鼓。如果他真要出兵,最有可能的办,还是借水军之利,偷袭濡须口,而不是春谷县屯兵。如果孙权不是用兵,其目的又是什么?贾诩很敏锐的觉察到,孙权春谷屯兵,不过是个幌子,他的真实目的,是要牵制淮南兵马,迫使于禁收兵。

可是,他为何要如此做?

于禁打得是江夏,和他孙权有什么关系?

答案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孙权和某些人达成了协议,所以才会做如此动作。他和谁达成了协议?

贾诩,感到了莫名的心悸!

曹朋曾和贾诩说过:若刘备得了荆州,必与孙权联合。

到时候,他们可凭借江水之天堑,与丞相呈鼎足之势。如果丞相取不得荆襄,刘备必成基业。所以,这荆州为重中之重,若不得荆州,早晚必成大祸!

孙刘联合,三足鼎立?

贾诩初闻曹朋这个说的时候,也是心中一颤。

他也在思考未来大势,如果三足鼎立之局一旦形成,则天下大乱,征战不止,势必生灵涂炭。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听从了曹朋的主意。

可这其中的风险,着实太大……

日子一天天过去。

刘表的丧祭,越来起近。

襄阳城内的气氛,陡然间变得有些凝重。也许是为了防止出乱,蔡瑁调王威返回襄阳,任襄阳统兵校尉,负责襄阳城内的治安。与此同时,刘备带着简雍,也从樊城来到襄阳,参加头七丧祭。

刘备,也是汉室宗亲。

算起来,他和刘表也是同宗。

他既然来了,那蔡夫人也无拒绝。不过,蔡夫人却以刘表丧祭,襄阳城内不宜驻扎兵马为理由,拒绝刘备所部人马进驻襄阳城。蔡夫人派人对刘备说:若玄德公你真心前来吊唁,大可以孤身前来,又何必带许多兵马?襄阳城中,治安良好,还请玄德公你放心便是……

可问题在于,蔡夫人此前,可是多次想要谋害刘备的性命。

若非刘备运气好,只怕早已命丧九泉。

所以,从这一点而言,刘备带兵马前来,倒也算不得稀奇。现在,蔡夫人划出道了,你刘备又该如何选择?

刘备,当然拒绝了蔡夫人的要求。

我的部曲可以不入襄阳,不过我也不会进去!

明天刘表丧祭时,我再入城吊唁。但在此之前,我会驻扎城外……总不成你蔡夫人敢在灵堂上杀人闹事吧!

蔡夫人无奈,只得答应。

就这样,刘

备在城外扎下了营寨,只等第二天丧祭开始,再入城吊唁。

这一夜无事!

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