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593部分

曹贼-第593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在唐宋时期,儒学都不是一家之言,而是百家争呜。

一直到元朝,蒙古人并不懂得儒学的真意,于是将儒学定位为儒教,彻底摧毁了儒学流传千余年的传统。至明时,儒学的包容性已不复存在。理学开始兴起,变成了一种扭曲的宗教。

曹朋可以在东汉,大谈蛮夷之学,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儒学,还有儒生,都在苦苦的追寻着儒学的真意。他们的包容性,注定了他们可以吸收各种不同的外来学术,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比经典,十个曹朋未必是周不疑的对手。

可是比见识,凭空多出一千八百年的经验,一百个周不疑,也非一个曹朋的对手。

曹朋抢占了先机,把话语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用一连串的提问,使得周不疑无法冷静思索,只能跟着曹朋的思路走。等到曹朋完全控制住了周不疑的思路之后,才予以凌厉的攻击。

周不疑虽仍旧挺直胸膛,但脸色却渐渐变得苍白。

曹朋所言,让他感受到了天下之大,他简直就是一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

不仅仅是周不疑,就连之旁的孔融,也不禁为曹朋的言语所夺。他神色凝重,沉吟不语。

“我在荥阳时,曾听闻元直和仲豫先生的辩论。

对于谶纬符瑞,我是不太了解。

不过我却知道,仲豫先生的〖道〗德文章,乃天下之楷模。他曾撰《东观汉纪》,详论朝廷得失,可以为后人所借荃。而元直,你今著有何等文章?以教化世人?

或许你会说,张良萧何,皆无著作流传,确有大功于社稷。

然今日言张良萧何”是因为他们已经做出了功绩。元直,我且问你,你有何功绩与我知呢?

若没有”你又有何资格,去指责仲豫先生?

你今十五,却弃学而不求上进:你今十五,置父母于荆襄,而身存许都,追名逐利:你今十五,未立寸功”却视先贤为无物。元直,非我严苛,实不知天高地厚,妄言圣贤,乃小人之举。

你言贵贱。

好,咱们就说说这贵与贱。

自古圣贤处身立命,皆凭借自身。易开篇有言: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言贵者,子文十五,与我征战河西;我十五时,捕佐邓叔孙,在海西立足;子建轻浮”然十四可做华美文章。再言贱者,我认识许多人,他们出身不好,门第不高,然十五岁已可以自立于世上。或戎马生涯,征战天下;或农耕田地,上可使国库充沛,下可令自己饱贪。

此,自强也。

元直”你何以自强?莫非,就是靠着呈口舌之能”而安身生命?”

周不疑脸色苍白如纸,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曹朋句句在理,让他的伶牙俐齿,毫无用武之地。

曹朋冷笑道:“贵者,凭借自身才学,文可安邦,武能定国。上马而平天下,提笔可令苍生安居乐业。或教化苍生,或功在千秋。凭自身之能,而能立于天地间,便是真真正正的贵者。

而那些不学无术,只知偷鸡摸狗,逞口舌之利,却无一技之长者,方为贱,卑贱的,贱,。”

曹朋就差指着周不疑的鼻子,骂他是一个,贱人,。

而后,他森然冷笑。

“某自生以来,无愧苍生。

我捕佐家兄,令海西大治,每年可向国家输送百万斛粮草。两淮之地,百姓安居乐业,自建安二年来,人口增加二十万;我征战官渡,曾率部斩颜良,诛文丑,纵横疆场,搏杀于两阵之间,斩杀上将无数;我出使朔方,治理河西,令河西重归中原,令河西从此不受兵祸。

我征战凉州,三年间令凉州兵祸平定,为朝廷建立赫赫功勋。

我著,可使幼童明天理,知古今;我著三字经,可是人知善恶,懂得忠孝……

周不疑,你又何资格评论与我?你有何资格,说我不是?在座诸人,那个不比你学问高深,你又有何资格,〖言〗论他们的不是?依我看,你没有资格评价任何人,若欲评价他人,先省自身。满座高士,尔一孺子,又有何等德行,列坐于此?若我是你,绝无脸面再留居此地。”

周不疑蓦地站起身来,手指曹朋,嘴唇颤抖。

而三双双眸光,冷漠的注视着他……

曹朋可以看到,他眼中有泪光闪动。

心里面也不由得生出不忍。

他还是个孩子!

受人指使,其尖也身不由己”“”

可一转念,那不忍之情,生生又压下来。

在这种时候,他绝不能有半点心慈手软。这和曹冲无关,这是他和周不疑身后实力的一场战争。

周不疑放下了手,转身拉开了房门。

在走出雅阁的那一刹那,他突然回身,朝着曹朋深施一礼,默默的拉上了房门。

“友学,说得好!”

“公子教玉的极是,这小子整日介的逞口舌之利,实不当人子。”

曹朋冷冷的扫了那些人一眼,突然长出一口气,站起身来,“融公,我心思不宁,实有些烦躁,且先告辞。明日我在府中设宴,若融公有暇,不妨前来一叙。朋失礼,先行告退了………”

他实在没有喜悦之情,相反心里面感觉,有些沉重。

周不疑那孩子,经他今日一骂,只怕是在许都,无容身之处了……

想想看,自己似乎骂的太狠了点。

可没有办法,这孩子整天介寻衅挑事,若继续下去,只怕是毁了他的性命。

他的高傲,他的倔强,他的才思敏捷,或许可以为名士,但若介入政治,早晚必死无葬身之地。

孔融烦为赞赏的看着曹朋,点了点头。

胜不骄,此君子之美德。

曹朋并不因为他辨赢了周不疑而高兴,反而透出沉重之色,也说明了他是一个有美德的人。

“友学今日所言,孔融已大开眼界。

待明日,我必前去造访,到时候与友学畅谈。今日聚会,却少了些兴致,不如就这么散了吧。”

其实,孔融何尝不为周不疑可惜?

应场虽然没有达成目的,可是已经和曹朋搭上了线。

对他而言,这已经是成功了……

所以,当孔融说散了的时候,他并未阻止,而是欣然答应。

既然召集人决定要散了,众人继续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义了。曹朋告辞后,在酒楼下绔坐马上,朝奉卒侯府缓缓行去。

此时,尚不到禁时,所以街上还很热闹。

远远的,曹朋看到一个孤独的背影,沿着长街,似失魂落魄般的走着。

是周不疑!

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而言,周不疑今天所受到的打击,是从未有过的经历。他自认瓣才无双,他自认才学过人,他自认博览群书,他自认见识非凡。可是在曹朋的面前,他往日那些值得骄傲的东西,好像镜中huā,水中月一样,变成了虚幻。从来到许都的第一次辩论,他从未失败过。可那些胜利,在现在想来,是如此可笑,如此的苍白,没有半点意义……

原来,不是他赢了!

而是那些真正有大学问的人,根本不屑于和他争辩。

曹朋说的那些东西,他从未听说过。而那些稀奇古怪的蛮夷之名,更让他感到了无比的茫然不知天下之大,何以妄言天下?

难道,自己在别人井眼中,真的只是一个跳粱小丑?一个浅薄之徒?

身后马蹄声响起,而周不疑恍若未觉。

一匹马,拦住了他的去路,耳边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周不疑!”

他抬起头,愕然看去。

在灯火下,周不疑看到了一张极为熟悉的面容。

“曹……朋!”

曹朋目光灼灼,凝视着他。

半晌后,他突然道:“元直,回家吧。

这里是成人的世界,有很多你无法想象的事情。回家吧,好生读书,待将来学成,再来与我争论。回去告诉你身后那些人,不要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有本事就站出来,莫要让小孩子在前面冲锋陷阵。我本来挺敬重他,可如果他只有这些手段的话,告诉他,他就是垃圾。

回去吧,相信你的亲人,正等你还家。”

周不疑最初,仍倔强的挺直了腰杆,和曹朋对视。

原本以为曹朋会再羞辱他一番,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迎接这种羞辱的准备。

可没想到……

也不知为什么,周不疑鼻子一酸,眼泪唰的一下流下来。

曹朋叹了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块方巾,扔到了周不疑的手中。

“元直,成名的方法有很多,但你却选择了一个最为愚蠢,最不理智的方法。

或许,你周不疑的名字可以迅被人们知道。可我向你保证,没有真才实学,早晚被人耻笑。”

说罢,曹朋拨转马头,扬长而去。

周不疑手里握着那右手帕,半晌后突然放声大哭。

原来,自己所做的一切,在曹朋的眼中,竟如此幼稚而可笑。原来,他早已经猜出了他的来历“……!~!

第547章 冢虎今何在 ?

周不疑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如同泄了气的皮球。

曹朋能看出端倪,曹操是不是也看出了端倪?一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别人眼中不过是跳粱小丑般的举动,周不疑就不由得一个寒蝉,汗毛倒立。他还要不要,继续留在许都呢?

周不疑的出身,并没有他言语中那么高贵。

母亲,是刘先的妹妹,出身望族。

可实际上,周不疑的母亲,不过是刘氏宗族里一个不起眼的旁支庶女。其情况,和邓稷颇有些相似。邓稷所在的棘阳邓氏宗族,祖上乃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郊禹。可随之邓氏的逐渐没落,邓家的宗族,却不断的展,形成了今日的棘阳邓村。邦稷,是邦氏的旁支庶出。

一般而言,庶出已经是低人一等,更不要说时旁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周不疑的母亲后来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寒门子弟,生下了周不疑。

这也是周不疑的名为何是双字,而非单字。

他从小就很好强,展现出了不同于同龄人的聪慧,渐渐有了些名气,在当地得了个,神童,美誉。

可这并不代表,周不疑就能得到母系宗族的认可。

不仅得不到认耳,他还必须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养活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周不疑因聪慧”而得到刘先的看重,便让他到自己身边充作书童。不过,也仅仅是一个书童而已。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周不疑随刘先到水镜山庄拜访,得到了司马徽的称赞。

而后,时为司马徽弟子的诸葛亮,对周不疑也非常友善,赞不绝口,令刘先对周不疑开始重视,并正式认下了他这个外甥。刘备入荆州”刘先照例拜访。哪知道刘备一见周不疑,就非常欢喜。甚至表示,愿意为周不疑引介名师,还承担周不疑就学需要的各种费用。当时,刘备向周不疑介绍了荆州名士刘巴,希望能让刘巴教授周不疑,使其得以成就一番功业。

刘巴”零陵人,与刘先同宗。

他是正正经经,零陵刘氏的嫡房所出,地位犹在刘先之上。

其祖父刘曜,官拜苍梧太守:其父刘祥,曾为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当初刘表进驻荆州,零陵刘氏并不与之相亲。时为江夏太守的刘祥,更是和刘表数次生了冲突,令刘表甚恶之,甚至生出了杀心。他扣住了刘巴”好几次设计想要杀害刘巴,但最终被刘巴机灵躲过。

后来,荆襄世族由对峙,而转为支持刘表。

刘祥也因为身体原因,卸下江夏太守的职务”由刘表亲信黄祖所替代,才算是缓和了关系。

刘巴十八岁的时候,为户曹主记主簿。

刘表数次征辟,更表示愿意举荐他为茂才,可刘巴对刘表一直怀有戒心,始终不肯就职。

说起来,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