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钱一致仕一麦仁走私盐
在刹那间,曹朋似乎已经想通了麦仁参与私盐贩卖的主要原因
只不过他出身好,家境又不差贩卖私盐者,大多亡命之徒,所以也不可能把他和私盐联系在一起再加上麦仁并不是自己出头”而是暗地里掌控一个庞大的私盐网络,加隐秘
曹朋不由得蹙起了眉头,一条此前从未出现过的脉络,在他脑海中渐渐清晰”
“也许,我又错了?”
“什么错了?”
“啊,没什么,我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
“这个”我们回去后再说”
邓稷没有再追问下去,以他对曹朋的了解,即便是问了,也不会有任何的用处
车仗,在麦家田庄门外停下
麦仁只早的站在田庄门外,一脸灿烂的笑容
“邓县令,您怎么来了?”
“闻听麦公身体康健,所以我前来探望一下麦公乃海西青老,我身为县令,还未得麦公教诲呢”
麦仁连忙道:“邓县令客气了”
目光,在不经意间,从曹朋的身上扫过
曹朋一拱手,“海西兵曹曹朋”见过仁公”
“曹公子何需客套?久闻公子人中龙凤,今日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说来也真有些奇怪,曹朋来到海西也有一个多月了,居然没有和麦仁见过面彼此倒是听说过,只是麦仁很少露头,唯一一次登门,也是在邓稷铲除陈升的那天晚上而那天曹朋,正好在长街负责伏击陈升故而麦仁也只是远远见过曹朋,但是并没有看清楚他的样貌
曹朋微微一笑,退到了邓稷的身后
这种时候,他可不是主客
“麦公现在可方便见客?”
麦仁连忙道:“家父正在后院赏梅,能坐着,但说话有些不太方便,连我听着都有些吃力”
“哦,那还请仁公通禀”
“不用不用,邓县令请随我来”
曹朋跟在邓稷的身后”迈步走进了麦家的庄院
如果单以面积而言,麦家的庄院,甚至还比不得陈升田庄的一半大可是走进去,便可以感受到两者间的不同一个是庄严肃穆,虽没有什么奢华雕饰”却能够让人生出敬畏之意
而另一个,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但怎么看都是暴户的气质
曹朋和邓稷在麦仁亲自带引下”穿过回廊
过二进庭院,进后院里在一个幽静的小跨院中”栽种着梅花一座独立的小阁楼,窗纱低垂
风拂来,红梅起伏,暗香浮动
那窗纱被卷起,飘飘然,如同白云浮游空中,在一片红色梅海里,显得格外动人
“集公,果然别具风雅”
“是啊,家父从前不好梅花,可这些年也不知怎地,就喜欢这一片红梅
我还和家父说,红色太俗艳了些,倒不如种一些名贵花中可家父不同意,说他只爱红梅”
曹朋在一旁,静静的聆阵,却一言不
待麦仁说完之后,曹朋突然道:“红梅俗艳,处处可见”但一朝盛开,其景致倒也堪一观啊”
麦仁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但眼中却流露出一丝不屑之色,好像对曹朋的这种说法,颇不以为然
而曹朋说完这句话以后,便再也没有开口他和邓稷迈步穿过花径,来到阁楼的门廊下停住脚步
邓稷朗声道:“海西令邓稷,特来拜见麦公”
阁楼里,一阵寂静
片刻后,从里面传来混沦的声音,但很含糊,反正曹朋是听不太明白
麦仁一蹙眉,而后苦涩一笑,上前轻声道:“家父说,他身体不太舒服,只怕无法接见邓县令”
“原来如此”
邓稷倒也没有露出什么不快之色,笑呵呵道:“邓稷来的冒昧,打搅了麦公的休息既然麦公身体不适,那邓稷改日再来,如何?”
阁楼里,没有回答
麦仁和邓稷复又出来,一路上连连道歉
邓稷显出很大度的样子,好像无所谓而曹朋紧跟在邓稷的身后,忽感一股寒意自脊梁骨窜起来,直冲头顶
他打了个寒蝉,蓦地转身
花海后,阁楼上窗纱飘荡,却又不见人踪
熬不住了,实在是熬不住了
虽然依靠太家的力量实现了越,让我很亢奋,但是体能上真的是极致了单章神马的,让他浮云去,我相信,老的努力大家看在眼里删兜里还有票面,砸出来,咱今天继续高歌前进
还有一句话忘记说了,谢谢兄弟姐妹们
有你们这样的读者,拼死也认了u
第147章 祖水河畔论英雄
下邳小城后宅,小夫人任秀,正在灯下缝补衣衫。
貂蝉,是汉代的女官名号。
而她的真名,就叫做任秀,自红昌,并州五原人。说起来,任秀和吕布也是同乡。不过,任秀从小便随舅父离开家园,远赴临洮。后来又辗转到了长安,还变成了汉室宫中的女官。
好吧,任秀这个名字听上去……
呵呵,的确是有些别扭。
我们也只需要知道她的名字,还是以貂蝉来称呼她。
也并这样子,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切一些。
吕玲绮蜷在榻上睡着了,她睡觉的样子,好像一只小猫。
貂蝉把一件战袍缝补妥当之后,放在身一旁。她抬头看了看祈儿,精致而动人的面庞,露出淡淡笑容。
“祈儿,你憋了一晚上,说吧。”
“夫人,为什么要帮那个小贼呢?”
祈儿口中的小赋,就是曹朋。
貂蝉笑了笑,“我只是想为君侯,找一个依靠。”
她站起来,都到窗边,为玲绮拉了一下被子,轻轻拂过她脸庞的丝。
此时的貂蝉,如同一个慈祥的母亲。吕玲绮虽然不是她亲生,但在她眼中,就如同亲生一样。
“君侯如今虽坐镇下邳,可是处境并不好。
他本就不是个雄主,虽说武艺高强,但……他做不好一个主公,所以早晚会有横祸。休看他凯旋而归,许多人都来道贺。可是我敢说,那些道贺的人里面,没有一个是真心的前来。”
貂蝉在祈儿身旁坐下,又补了一句,“包括曹朋。”
“那为什么还帮他?”
“因为其他人……”
貂蝉叹了一口气,露出一抹哀色。
“纵观这下邳城里,和君侯一心者,屈指可数。就算是那个陈公台,也只是想利用君侯罢了。陈汉瑜老谋深算,陈元龙八面玲珑……
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接纳君侯,不过虚以为蛇。”
“那小贼呢?”
“小贼嘛……很滑头。”
“嗯?”
祈儿疑惑不解,看着貂蝉。
“不过我觉得那孩子,和陈汉瑜那些人不一样。他虽然是曹公麾下,但给人的感觉,似乎不是他那年龄的人……祈儿,你能想象吗?一个大男人,居然同意打扮成女人的模样?若是换一个人,只怕早就翻脸。可是他居然答应了……那孩子的眸光很清澈,而且很深邃,我有一种预感,他将来定能做一番大事业。我今日施以恩泽,只盼他将来能够知恩图报。”
祈儿轻声道:“可是,他并不知道啊。”
“傻丫头,他知道的!”
貂蝉说罢,又拿起了针线。
祈儿则静静的坐着,看着貂蝉的侧面。
她暗她里握紧了拳头,在心里道:曹朋,他日你如果敢负了夫人的这份心意,我定不放过你!
阿嚏!
曹朋揉了揉鼻子,勒住照夜白。
下邳城,己经远远被抛在了身后。一轮皎月当空,却显得格外清冷。曹朋下意识的裹紧了袍子,扭头向身后看过去,嘴角微微一翘。
郝昭……那位铁壁将军,竟然成了我的部曲!
三国演义里,郝昭出场已经是在后期。当时是诸葛亮出祁山,意图夺取关中,而后北伐中原。郝昭奉命出镇陈仓,任凭诸葛亮使出了千般手段,力保陈仓不失,迫得诸葛亮不得不放弃了攻取陈仓的计划……在后世,有人称呼郝昭为铁壁将军,意思是说他守御城池,如铜墙铁壁。
不过,郝昭一生,似乎也只有这一个功绩。
此后他便默默无闻,至少在三国演义里,没有出场。至于他的前半生,更成了一个谜。
而今,郝昭的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的稚嫩,看上去并无出奇之处。他在吕布军中,为部曲督,掌二百人。
由于吕布起于边戎,所以这军中的编制,有些不同。如伍长、什长、都伯、屯将这四级军职,大致上相同。但是由屯到曲,便才了变化。比如曹操等人的部下,一曲有五屯,两曲为一部。
而边军却是两屯便成一曲,称之为部曲督,也就是君侯。
边军的一校,不过一两千人。一军也不过万人而己……但若在京畿地区,一校差不多就是七八千人。所以边军的校尉,只是假校尉,权力远没有京畿的校尉大,自然待遇也不太高。
但郝昭十七岁便能做到部曲督的位子,足以说明他的不简单。
此前,郝昭在张辽手下做事,本为陆阵后备军。由于陆阵营常置八百人,临战若有死伤,必须要从补入。而这个补充的人手,就是从张辽手中抽调……所以,也算得上一支精锐。
本来张辽还不太愿意,毕竟这精卒锐士不好练成。
但他对曹朋印象也不差,同时也知道,海西的确是很复杂。
曹朋兄弟二人能在海西立足,倒也是一桩美事。所以思来想去之后,张辽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郝昭,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但总体而言,估计他不会特别痛快……
想来他在张辽麾下做事,将来说不定能成为陆阵营的成员。
现在呢,却被调去了海西这么一个偏僻之地。恐怕换做是曹朋,心里面也会感觉有点别扭。
不过,他可不会放过郝昭。
就如同《天下无贼》里面,黎叔说过的那句话:这年头什么最重要?人才!
毫无疑问,郝昭就是一个人才。
所有玩过三国群英传的人都知道,三国游戏最大的乐趣,就是收集名将和谋臣。可问题是,曹朋重生的太晚了!建安年间,天下格局基本上已经呈现,许多名臣猛将,也都是名花有主。而曹朋的出身,又限制了他肆无忌惮收集牛人的可能……所以,当曹朋遇到那么多牛人时,很少想过能招揽过来。至于潘璋嘛……那绝对是个意外,纯粹属于被曹朋忽悠过来。
年纪太大的,招揽不来。
名气太响的,招揽不来。
出身太好的,招揽不来……
如此一刨除的话,能被曹朋招揽的人,寥寥无几。
此前曹朋最期盼的一个牛人,便是他那个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外甥。
而且,邓艾刚出生,还没有满岁。等他长大成人……我的个老天,连曹朋自己都不敢确定,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没想到,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来了一趟下邳,居然还真找到了一个小牛。最让曹朋高兴的是,这个小牛的条件,倒是很符合他招揽的要求。
年纪不大,但也不小;名气全无,出身草根……
这等小牛如果放过了的话,那可是要天打雷劈。
所以,曹朋这一路上就在想,怎么和郝昭拉近关系?
虎躯一震的事情,曹朋是做不来。
那……
唉,接着忽悠吧!
当晚,众人露宿于祖水畔。
郝昭不等曹朋吩咐,便安排好了警戒。
曹朋典满兰人坐在一处,低声的交谈起来。他们谈着此次来下邳的收获,谈论虓虎吕布之威。
不经意间,曹朋现郝昭在不远处坐下。
眼珠子一转,他突然问道:“三哥,若心勇武而言,温侯确是天下无双。这一点,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都是一个事实。
不过,要说到行军布阵,文武双全,温侯帐下,我推张文远。”
郝昭似乎有些好奇。
“张辽吗?”
典满想了想,“我好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