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家大争 >

第249部分

兵家大争-第249部分

小说: 兵家大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头上,见到这一幕的晋军无不哗然,城头上嗡嗡一片嘈乱,这些低声的议论仿佛震天大鼓敲响在李世民耳际,他头晕目眩,指着公孙策,嘴角哆嗦,气的说不出话来。
论他和长孙无垢的感情,很深厚。长孙无垢十三岁嫁给李世民。李唐攻进长安后,于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
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事成之后被封为太子妃,从李世民诸位夫人中一跃而出,彻底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册封她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
她于三十六岁时病故,死前劝谏李世民不要为她徒耗国力。死后葬在昭陵,李世民很怀念她,要在宫中修建高台,那样他就可以登高望见昭陵,却被魏征劝谏,李世民坚持修建。
长孙无忌望着自己妹妹,目光冷峻:“放箭!”
见李世民没有反对,晋军纷纷张弓,箭如雨下。
战车前,层层盾阵后,箭簇破空声不绝于耳,一道道箭仿佛刺进了长孙无垢的心里,她面色苍白,她没想到自己的哥哥会这么绝情。
在她看来,晋阳城破只是早晚。她只想保护自己儿女,由于李恪是晋国太子,她这个王后所生的子女被打压的厉害。
“长孙无忌!我杀了你!”
城头上瘸子李承乾拔剑大嚎,冲向自己舅舅长孙无忌,却摔了一个跟头。
李世民一口气喘顺了,深深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埋低了脑袋,不敢对视。
冷哼一声,李世民一挥手,晋军箭雨停下,城下扎了一地的白羽箭,陷阵士组成的盾阵成了一片白色。
他又见自己大儿子李承乾爬起来,还要去杀长孙无忌,走过去一巴掌抽过去,李承乾被抽飞,李世民恨铁不成钢,上去又一脚将暴怒中的李承乾踹晕。
“幽禁大明宫,好生伺候!”
“喏!”
李世民安抚了长孙无忌后,站在城上与公孙策对视,对于公孙策他有研究,所以断定长孙无垢并没有受到侵害。
长孙无忌之所以下令放箭,不是要杀长孙无垢,而是要挽救城中的长孙一族。太子李恪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对于生前陷害并逼杀他的长孙无忌,当然是能一拳打死就打死,绝不会给长孙无忌侥幸的机会。
长孙无垢就在公孙策身旁,若能射死,反倒是一件怪事。
李世民平息了愤怒,知道这是公孙策的攻心之术。
理清了思路后他又陷入了一波波犹如海浪的愤怒,这愤怒来自于长孙无垢对他,对晋国的绝望。
他没有说话,大手一伸,一把宝弓凭空凝聚,一根加长重箭被他扣在弦上,张弓,三棱箭簇瞄向城下华盖战车。
长孙无垢无所畏惧,直愣愣看着李世民瞄向她的箭簇,眸中泛着泪水。
公孙策站了起来,立在长孙无垢身前,左臂一探,雷电戟出现在手中,左臂一展,火焰如羽翼绽开,一面不断旋转的翎羽组成的盾出现在自己左侧。 
  
第九十五章 危机
晋阳北城墙上,李世民弓如满月,箭簇微移,瞄向公孙策眉心。
“晋王,你可要射准喽!”
公孙策高声提醒,手中雷电戟在身前如风火轮一样旋转,加上左臂火灵力化成的翎羽大盾也在旋转,他身影在雷与火之中隐隐约约,时隐时现。
李世民不搭话,猛地松开弓弦。
公孙策一脚将长孙无垢踹下战车,雷电戟投向那道急如闪电的青色箭影,半空中戟箭相击,雷电戟被击飞,青色箭影速度不减,直朝公孙勉面门而去。
公孙策左臂护在身前,青色箭影瞬间就击中翎羽大盾,无声息的爆炸,仿佛烟花一般璀璨。
火色的翎羽飞射而出,脱离公孙策一丈范围就会湮灭。
火焰熄灭后,公孙策手里握着李世民射出的加长重箭,对着城上大笑:“你的本事只有这么点?”
一把折断长箭,公孙策召回雷电戟,拉长孙无垢上车后又说:“做好准备,三日内就会攻城!”
“拭目以待!”
李世民收弓,望着公孙策离开。
他本以为公孙策会躲开,让他将长孙无垢射杀,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他还抬高了射角,没想到公孙策没有躲避,还为了保护长孙无垢,将她一脚扫下战车。
李世民不得不想的更多,他怀疑这是公孙策迷惑他的。可公孙策是出了名的重情,否则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挡他的箭。
回去的路上,公孙策脸色很不好。
他没想到李世民的灵弓威力会这么大,这一箭虽然被他挡下,可他依旧震的气血混乱。他觉得李世民这一箭还没有用尽全力,否则他不会这么轻松接下来。
如果攻城,魏军的神将和传承者在李世民箭下没有几个能挡得住。
将是兵的胆,也是兵的头。
神将大规模的阵亡,那么魏军想要攻破晋阳城,难度无异会增大很多倍,即使攻破晋阳,损失也是很大。
“传令,召镇南都督府威卫将军叶轻舟、第三戍卫大将军黄忠于九月初九之前,赶到晋阳。”
“喏!”
对付李世民的神射,那么就必须拿同样的神射手进行压制。叶轻舟是养由基的传承者,手中弓也是灵弓,金羽箭也是。黄忠更不用说了,只要他们二人赶到晋阳,不说压制李世民,也能牵制一二。
至于牛霸先,他的箭可以对付二流神将。一流神将可以看清他射出箭的轨迹,要躲避也不是什么难事。
回到大营,长孙无垢问:“你现在能送我走么?”
“可以,和你有关联的人,城破后我会交给你。你这么美的出家为尼着实可惜,去河东朝东观当道士吧!”
公孙策说完一笑,就返回大帐处理各地发来的情报信息。
此时的魏国接连得到秦周两国赠送的五万套铠甲,当即就将五万勇壮征召为天兵,补充进左右监门卫。
而前来的秦周使节很是纠结,没想到他们刚到夏城,递上礼单时就得知公孙策攻破平阳城,逼降六七万晋军,此时军力不减反增,而且上党魏军击败了李世民,已经朝晋阳城进军。
晋阳城转眼间,那就四五日的时间就被围困,他们很不解,对于魏军的高强度行军和高效率作战除了羡慕外,就剩下深深的恐惧。
公孙策半月的时间横扫冀州,如今一周的时间将要灭亡晋国,他们除了恐惧之外,还是恐惧。
秦晋两国之间的使节开始磋商,魏国独占河北已经将要成为定局,这让他们很不甘心。
这次魏国之所以能不受复活的军魂祸害,说到底还是因为魏国的底子薄,引不起列国的警惕。
列国之所以会混乱,还是因为他们相互让自己的军队在对方地盘内复活,所以才会整的他们都被战争拖住,让公孙策抓住机会,鲤鱼跃龙门,一举成为天下强国。
所以现在秦周二国有意结盟,乘着魏国开疆扩土,恩德未树,人心不稳的时候狠狠的插魏国一刀。
河北之地实在是太过紧要,这块地区在手,公孙策完全可以依仗大河天险,坐观天下之变。
而且公孙策这个人太厉害,如今他才二十四岁。如果给他时间成长,没人能保证,他会不会三十岁取的天下。
随着秦国使节张仪和周国使节狄仁杰公然在驿站接触,交谈隐秘,魏国密卫无法探得他们到底交谈了什么,可一道道由使节发回秦周的信息,让秦周两国风起云涌。
加上秦周两国边境不断增兵,前线告急书信接二连三,使得魏国上下看出了秦周结盟企图火中取粟,乘火打劫的意图。
而魏国在河东只能加紧训练,保证前线公孙策大军后勤不失。
冀州如今就剩河间郡还未攻下,余下各郡都被魏军攻破,如今正在肃清地方乱兵。所以冀州的魏军是不能抽调的,冀州地域广袤,这四十万魏军防守都显吃力,更别说增援晋州河东郡。
魏王与中书令陈宫、左右仆射朱标、孟胜以及留守的王猛一起商议,大纳言韩振龙主张迁都冀州魏郡邺城,魏王意动,而陈宫极力反对。
朱标与孟胜身份特殊,对于这场会议他们没有什么立场。
“陛下,如今河东极度空虚,秦周若是联盟。一旦动手,顷刻间就是二十万以上的大军数路来攻啊!再说河东不过一郡之地,哪里比得上冀州九郡之地广袤?”
韩振龙对于眼前的局势最是担忧,他不想失去现在尊崇的身份和地位。他女儿是太子夫人,他儿子是左监门卫大将军,他是相当于三公的大纳言,他不敢冒险,不想冒险留在河东。
他对局势看的清楚,如果秦周联手,河东根本守不住!
只有迁都,迁都到冀州腹心地区的魏郡或者邯郸、信都都成。
“陛下,冀州虽大,却是不稳。河东是我大魏兴盛之地,一旦丢失,全军必然动摇。那些不得已投降的野心之徒必然乘势而起,庞大的魏国必然分崩离析呀!即使殿下攻灭晋国,也回天无力!”
陈宫见公孙厉对迁都一事很意动,语气急切:“河东在手,东可虎视咸阳,南可威临洛阳,秦周二国决然不敢与我魏国决裂!如今这二国想要调兵攻河东,尚需七八日时间,只要殿下能攻破晋阳,秦周二国必然丧胆!”
“七八日的时间足够县城召集十万大军,十万人众志成城,必能坚守到殿下回军!” 
  
第九十六章 是战是和
陈宫见魏王摇摆不定,又说:“陛下,殿下自从军以来,每战疾如风,攻如火,纵观神州,何人能比?”
韩振龙见公孙厉犹豫,急忙说:“陛下,魏国如今家大业大,一旦夏城有失,才是真的完了哇!”
“只要陛下迁都,秦周二国一见无法一举摧毁我大魏核心,必然忌惮。等他们下定决心攻魏时,策儿也能击破晋阳,回师河东!”
陈宫指着韩振龙愤怒大吼:“你可知道什么是军威?只要迁都,河东的军队士气必然徒降!没有士气,他们怎么能打仗!还有前线的将士,他们又会怎么想?”
韩振龙也不怵陈宫,他女儿是太子夫人,儿子是大将军,还是魏王义子,他又是大纳言,一门三贵,对公孙策的心腹陈宫岂会怯场:“刘李两位夫人即将临盆,兵戈一起,河东有失,一片战火,你能担保她们不会受到惊吓?”
想到自己将要出生的两个孙儿安危,公孙厉坐不住了,正要下令,见王猛出列说道:“陛下,不可迁都!若陛下执意迁都,王某将奉太子军令,接管河东一切军政事!”
“大胆!王猛,你这是作乱!”
韩振龙指着王猛大吼,企图召集北宫宿卫。
北宫宿卫一拥而进,王猛掏出公孙策赐下的虎符,当值的北宫中郎将李子祁抬臂,北宫宿卫止步,李子祁看了看魏王,又看了看虎符,对王猛抱拳一礼:“愿听太子殿下调遣!”
韩振龙一见北宫宿卫站到了王猛那一头,当即就怒了,真怒了,正要指责王猛形同谋反,却被魏王一声轻咳打断。
“这魏国是策儿的,寡人只是代管。迁都一事事关重大,没有策儿的允许,再议迁都者,斩!”
公孙厉挥退北宫宿卫,缓了缓又说:“如今河东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寡人自认军事能力不如诸位。故河东军政事,寡人就托付给诸位了!”
“陛下英明!”
九月初八,秦军准备过河的消息传到晋阳,公孙策放下信,询问:“晋军的伏兵还没有找到么?”
卫劫抱拳行礼:“殿下,这些伏兵可能不在太原郡!”
“我也是这么想的,五万人很多,但在晋阳一带的话,最多也就消耗我军军力,将晋国灭亡的时间延后一点点,实际上起不到大作用。”
公孙策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如今上党郡只有郭亮手下的残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