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朝鲜-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我不想补充七连,实在是七连所受的训练是美式打法,跟志愿军战士的传统打法不大一样。就算那些补充兵十分优秀、作战能力很强,但仅仅只有几天的时间,他们完全没有办法适应,也没有办法做到默契。
我相信,细心的刘顺义也为冷枪部队物色了一批神枪手,但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没办法让他们加入。
惋惜的叹了一口气,我又将自己埋进了桌前的一大堆电报和文件里。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这关键的一场大仗我丝毫不敢怠慢,从工兵连到粮草弹药的接收我每一项都做了细致的检查,甚至还特地向庞师长要求了一批波*莎冲锋枪和转盘机枪加强部队的火力。
特别是转盘机枪,为了我们团庞师长可是竭尽所能、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或借或骗或要求的,一鼓气给我们弄来了三十四挺。
这些玩意可都是好东西啊,转盘机枪之所以会受到志愿军战士的轻睐也是有原因的。它的容弹量就不用说了,最大的优势就是比郭留诺夫重机枪轻得多,只要一个机枪射手和一个副射手背弹药就可以了。可熟留诺夫重机枪呢?两个人抬枪,一个人背防盾,一个人背支架,再来两个人背弹链……瞒打瞒算也得六个人,而且在战场上还得花时间组合,一旦阵地转移还得拆卸,有时被敌人狙击手或是迫击炮手瞄上了,那是跑都来不急……
转盘机枪就没有这些问题了,它只需一个人端着就可以满山乱跑,而且因为它使用的子弹与重机枪的完全一样,所以穿透力也不比重机枪差,这些优点使得擅长打运动仗的志愿军部队,有时宁愿要一挺转盘机枪也不要郭留诺夫。
有了这些波*莎和转盘机枪,使得我团的火力几乎翻了一番。我几乎就可以想像它们在成群成群的伪军中怒吼着倾泻出成片成片的子弹的样子了。
当然,我也很清楚这些装备个个都是吃子弹的主,如果子弹不够的话这些玩意还不如一杆步枪。不过好在庞师长给我分配了十个工兵连还有大批的弹药,这些就是我们打胜仗的资本啊
“报告”正在我想着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声女声。
听出了是金秋莲的声音我不由一愣,这几些天忙在准备打仗,早就把每天去看她一回的事忘记了,这丫头不会这么不识大体吧
想着我心里不禁有气,暗道如果她真敢在这时候跟我捣乱的话,我就要给她点厉害瞧瞧。于是就闷声闷气的应了声:“进来”
“报告团长”金秋莲掀开了坑道的黑布直挺挺的走了进来,在我面前敬了个礼说道:“团长,我可不可以提一个要求?”
“说吧”我没好气的应了声,从文件中抬起头来恶狠狠地瞪向金秋莲。
金秋莲看着我的样子也不在乎,似乎是猜透了我心里想什么似的,偷偷一笑后,一个挺身大声说道:“报告团长,我是来要求加入冷枪部队的”
“什么?”这巨大的落差让我一下子没能适应过来,老半天都没搞清楚状况。原本憋了一肚子的气正准备发在金秋莲身上,现在突然发现原来全不是那么回事。
“噗哧”一声,看着我的样子金秋莲忍不住笑出声来。但一看到我恶狠狠地瞪向她的眼睛,又马上收住了笑容站定。
好久没听到她的笑声了,应该说金秋莲的笑声很特别、也很好听。这不禁让我回忆起了过去和她并肩作战时的点点滴滴,想起了她老是爱和我抬杆,想起她虽是一个才十几岁的小丫头,却干着不输于志愿军战士的事……
“崔团长……”见我瞪着她发愣,金秋莲不由疑惑的提醒了我一声。
“哦”我清醒过来,随手翻了翻面前的文件以掩饰自己的尴尬,满口拒绝道:“我不能让你加入冷枪部队”
“为什么?”金秋莲不服输的看着我:“我的战斗经验不会比任何人差,枪法也不差,为什么不能加入?”
“这不是战斗经验和枪法的问题”我回答道:“你没看到刚加入我们的那些补充兵吗?他们也都是老兵,也很有战斗经验,其中有一些也是枪法很好的,可是你看到有人加入冷枪部队甚至是七连吗?”
“没有”金秋莲摇了摇头,随后又坚持道:“他们不能加入,不代表我不能加入”
“小金同志”我皱了皱眉头摆出了领导的架势。这要是在以前,也许我很愿意跟她多说几句,可是现在,我没时间跟她纠缠。
于是再次拒绝道:“你要服从上级的安排,你跟冷枪部队的王班长也是熟人,不会不知道冷枪部队受的是什么训练吧……”
“如果是因为这个,那我就更要加入了”金秋莲兴奋的打断了我的话道:“报告团长,这几天我闲着没事,天天都跟冷枪部队的战士一块训练,现在不会比冷枪部队或者七连里的任何一名战士差了”
“胡说这才只有三天的时间……”
“我没有胡说”金秋莲示威似的抬起了下巴,说道:“不信就去训练场看看要不问问胡排长也可以”
怎么可能?她的前身不是游击队的吗?这才三天的时间就完全适应美式打法了?但看着金秋莲的样子似乎又不像是在撒谎,我不由有些将信将疑起来。
想想自己这几天天天窝在这坑道里,也该是时候出去动动筋骨了,否则关节生锈了上战场那可是小命不保的大事。再说,冷枪部队的确也急需补充新血,金秋莲的枪法我也知根知底,的确是一个好人选。
于是就点了点头,手指在她面前虚点了几下说道:“如果不合格可别怪我手下不留情”
“是”见我答应,金秋莲兴奋的朝我致了个标准的军礼。
训练场上,冷枪部队和七连的战士正互相配合着朝斜面上进攻,一声声枪响传来,一个个由木桩或是杂草编成的假人应声而倒。
我很满意的看着战士们井然有序的进攻着,经过了对902。8的进攻,七连的作战部队和冷枪部队之间的配合可以说是经过了一次实战的检验。这不仅仅是打赢了一场仗取得了胜利,更增加了战士们对这种战术实用性的信心。
所以一从战场上回来,七连的战士就很自觉也很主动的投入到训练场中。到了现在,他们之间的配合已经越来越好,有很多时候甚至已经不用对讲机,只需要一个手势或者什么也没有,也可以做到互相协同。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有灵犀”吧,在战场上似乎很需要这个。看到这一幕我就稍稍放心了些,因为我知道,七连的人数虽然少了些,但战斗力却比以前只强不弱。
很快,三排的演练结束,该是轮到另二排上阵地的时间了。可我却听到李国强高声叫道:“一排,上”
一排?陈国忠的一排不是已经全军覆没了吗?
我震惊的望向李国强,愕然发现七连所有的战士都站直了身子朝训练场敬了个礼,我很快就明白了,他们是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这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用自己的方法恤怀那些逝去的英灵……
看着他们的样子,我胸口不由阵阵发堵,喉间就像塞了一个东西似的难受。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朝训练场敬了个礼
“二排上”
“砰砰……”枪声再次响了起来,这时我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金秋莲已经在队伍里头跟着战士们一块配合着进攻了。让我微微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她的动作十分老道,跟战士们也配合得很好,完全不像是只练过三天的
而且,那战斗的身影我似乎在哪里见过,有点像……几次从我手下逃脱的伪军特工女队长,又有点像曾经救我一命的神秘枪手……
不会的,我摇了摇头把这些想法从脑袋里甩了出去,大慨是因为朝鲜女人差不多都是那样吧
第五十六章 独生子
第五十六章独生子
第五十六章独生子
于是金秋莲最终还是实现了她的愿望加入了冷枪部队。像她这么优秀的战士,而且还可以与七连配合得这么好,我完全没有理由拒绝。
只是我有点不明白的是,当年我了解的她似乎早就对战争厌倦了,当然,这其中还包含着对战争的恐惧,这也是我动用关系将她调到后方医护部队中的原因。可现在我看见的她,却一点都没有对战争厌倦或是恐惧的样子,似乎还有些向往。难道说……这是因为她已经长大了?已经成熟了?
如果真是这样,我却觉得并不是件好事。适应了战场上的杀戮或是在战场上成熟起来的人,往往很难适应战后的和平。而现在,和平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了。
团部离七连的训练场不远,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而且七连也是一支由我训练起来的部队。如果我要去看看林雪或是金秋莲的话,那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借口。甚至还可以说,我本来就应该多去看看七连训练。因为一旦开打,七连就是直接隶属于我,并且在战场上由我带领的能发挥特殊作用的特种部队。
作为他们的指挥官,我更应该的做的是多去看看他们训练或者跟着他们一块儿训练。但我却没有这么做,一是我有太多的东西要准备,大战在即,而且很有可能是朝鲜战争的最后一仗,所以我必须尽可能多的考虑到战场上有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否则就是对战士们生命的不负责。另一个,则是因为林雪和金秋莲两个人都在冷枪部队,这让觉得有些怪怪的,每一回抽空去七连看她们训练,总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
于是我就告诉自己,自己必须要把这种感觉给放下,否则的话,这一回的战场将是我人生的尽头。更有甚者,还有可能因为我的死而连累许多无辜的志愿军战士。毕竟我是一团之长,我的牺牲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战士的士气和战场上的指挥。
最后一批补充兵也在黎明之前赶到了,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批三百多人的补充兵全部都是新兵。从刘顺义那了解到,他们之前在安东训练了整整六个月,这时因为大仗的需要才补充进我们团。
我想,这应该是有经验的老兵已经全都补充完的缘故吧不过这样也好,经过六个月的集训,基本的战斗知识也差不多俱备了,欠缺的只是作战的勇气和经验罢了,照想也不至于拖全军的后腿。总比以前在开进的火车上练习几个小时走正步、教教怎么打枪就丢进队伍里来的新兵要强吧
三批补充兵的加入,使我们团的总人数达到三千多人。一个连队两百多人,加上后勤、警卫和指挥人员,每营大慨一千人左右。
这些数字之所以都不太确定,是因为这几天人员变动很大,时不时就有老兵因为各种原因被调到后方。比如属于独生子女的、受伤后战斗力大减的、兄弟姐妹都在战场上牺牲的……从这一点来看,志愿军队伍里其实也有其人性化的一面。
后来我才知道,之所以会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一位母亲给她儿子的部队首长写了一封信,那封信的大意是求部队首长让她儿子回家,因为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还等着他养家之类的。部队首长看了后大发雷霆,认为这是母亲思想落后的表现,这样的行为会动摇部队的军心,要同时处分写信的母亲和在部队中的儿子。
这件事传到了彭总的耳朵里,彭总的第一反应就是把部队首长大骂了一顿:“你的儿子是儿子,别人的儿子就不是儿子了?搞什么名堂……”
于是乎,不但那个独生子被调了回去,部队中许多具有同样情形的兵也都被调了回去。当然,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原因。在大部份战士的感觉里,很多人都把这场战斗当作必死之战,所以才会将那些独子啊什么的调到后方。
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孩子只生一个好”这句话,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这要是在别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