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我独裁 >

第219部分

唯我独裁-第219部分

小说: 唯我独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干巴巴地说:“她说的半真半假,长生大帝化身给我们算卦是不假,传她法术也有这么回事,可是说媒这事情就没办过了。”

这两天的北京城人心惶惶。

戍戌政变后的几天里,大街小巷到处是一队队手提捕刀的清军号兵在巡逻,四处抓捕维新党,到处查封商号、馆铺,一些不相干的人也被抓捕下狱,天知道他们得罪了哪些人。

然而,从昨天下午开始,北京城内外都换上了鼻枪实弹的北洋陆军士兵。老百姓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纷纷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六月十七日,紫禁城的御林军在跟王辰浩的北洋陆军对持了一夜之后,在北洋陆军机枪大炮的威胁下,最后服软,打开城门。

王辰浩带兵闯入紫禁城,包围了慈禧的坤宁宫,并将光绪解救出来。

兵谏行动立时两天一夜,没有任何流血事件发生,这得益于王辰浩强大的军事实力,以至于清政府根本拿不出力量反抗王辰浩的兵谏行动。

慈禧在坤宁宫要死要活的,大骂光绪不孝,王辰浩不忠,荣禄袁世凯等皆是饭桶等。这光绪扭不开孝道二字,强大的社会舆论不允许他废掉慈禧,尽管兵谏政变,光绪依然无法置慈禧于死地,顶多也像慈禧囚禁他一样把慈禧囚禁起来。

慈禧被关进了颐和园,光绪令她专心礼佛不得离开佛香阁半步,从此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被关了起来,她的后半生只能在佛香阁里度过了。

政变之后,光绪重获新生,还可以继续当他的皇帝。光绪终于扳倒了慈禧,但是却没有拿回应该属于他的权利。令光绪悲催的是,他不但没有得到更多的权利,反而连政变前他所拥有的皇权也都没有了。

造成这种结果,是光绪所意想不到的。扳倒慈禧没有给光绪带来任何喜悦反而让王辰浩成为内阁〖总〗理大臣,成为〖中〗国实际的统治者。

王辰浩奉光绪的密诏勤王,光绪本想着不承认密诏,多次推脱成立内阁之事他不希望王辰浩成为内阁〖总〗理大臣。

然而,王辰浩早有准备,他早就料到光绪会不认账,因此在政变时便通电全国将光绪的密诏公布于天下人,连各国驻华公使和领事们也一一通告,全世界都知道光绪为求不被废掉答应王辰浩让来组阁。

各国列强对于维新改革是持支持态度的,虽然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但是眼下清帝国绝大多数地区依然实行的是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列强们的商品根本无法在华销售。以前英法等国认为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就可以打破〖中〗国的封建经济,打开〖中〗国市场但是他们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后便意识到,武力是不可能的,〖中〗国反列强的力量庞大无比。而随着两次清日战争、清俄战争和清西战争后〖中〗**力快速膨胀列强们不得不调整对华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列强期盼〖中〗国进行变法维新,只有通过清政府的变法维新,才可以打破原有的封建经济。列强各国不希望〖中〗国变成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但就眼前而言清帝国还是个农业大国,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列强国家的工业和经济水平因此就眼前利益而言,清帝国还无法冲击各国列强的经济,因此各国列强对于清帝国的改革是强烈支持的。

对于民间来说,老百姓是支持维新改革的。尤其是直隶省的老百姓,他们都从京津唐工业基地的建设中得到了实惠。原来只有一成人从事工业生产,现在这个比例已经急剧升到到了四成人从事工业生产和工业衍生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给直隶省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成为全国最富裕的省份。直隶省的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其影响力很快传遍全国,为老百姓们心中所期盼,所向往。

各省督抚对于维新变法持反对态度,因为光绪的改革让他们损失惨重。如今慈禧发动政变失败,朝廷局势斗转,王辰浩入主〖中〗央,各省督抚们顿时紧张了起来。

摄于王辰浩手里的强大实力,各省督抚对于王辰浩组阁一事还处于观望阶段,他们不敢公然去得罪王辰浩,只是静观其变,先看看王辰浩组阁对他们的利益影响如何,再做打算。

光绪本来以维新变法失败为由,认为不急于成立内阁,但地方督抚们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先沉默,加上康有为、粱启超回国后,联合禅嗣同等维新派全力支持成立内阁,迫使光绪不得不让步。

六月二十日,光绪正式下诏书,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任命王辰浩为内阁〖总〗理大臣,并组织内阁,继续推行改革变法事宜。

光绪要求王辰浩继续变法维新,实际上是计划让王辰浩去跟各省督抚们火拼,以此来阻挠变法。此时的光绪已经没有了变法的心思,而是一心想给王辰浩找麻烦,最好让王辰浩放弃这个内阁〖总〗理大臣的职务。

王辰浩自然不会上光绪的当。诏书下达后,王辰浩立即将王士珍等直隶总督府的小朝廷机构主要人员尽数调到北京。

王辰浩并不急于开罪各省督抚,而是先在〖中〗央进行改革,原先康有为等人提出的责任内阁制被王辰浩否决。责任内阁还是对皇帝负责,光绪试图想通过责任内闹来控制政权,这是王辰浩决计不允许的。

由于王辰浩掌握了京畿直隶军政大权,康有为等人也无法左右王辰浩的决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光绪成为名符其实的无权皇帝了。

王辰浩同手下人商议过后,决定在〖中〗国历代三省六部制基础上,参照美国三权分立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相关国家宪法,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并具备现代意义的国家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王辰浩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大体上都是根据〖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演化而来,因此没必要照搬西方政治制度。但是西方政治制度中很大一部分是先进的,符合当前〖中〗国的政治需要因此这部分制度予以引进。整体上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构想来打造〖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王辰浩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提出五省九部制,五省九部,意为九五之尊,象征国家最高权利。五省分别为立法省、司法省、行政省、

监察省和廉政省。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提名选举产生的帝国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理大臣: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的下级法院。监察权属于帝国合法公民,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帝国五省实施监督,防止权力腐化。廉政省以帝国廉政公署作为主要权利机关对帝国官员实施监督、反腐、倡廉,是对监察省的权利补充和牵制,防止监察省自身权利腐化。五省中立法、司法、行政三省是行驶国家职能的主要机关三者相互牵制制衡。监察省和廉政省是对其他三省的监督和检查,同时监察省和廉政省之间又相互监督,不至于腐化变质,即达到明朝初期的东厂的职能,又防止像明朝中后期东厂腐化的现象发生。

根据五种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宪法还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理大臣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批准〖总〗理大臣对外缔结的条约,建议和批准〖总〗理大臣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通过弹劾案撤换〖总〗理大臣,有权建议和批准〖总〗理大臣对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宣告惩治叛国罪,弹劾审判最高法院法官,弹劾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廉政公署官员:〖总〗理大臣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拥有有限的否决权1〖总〗理次大臣兼任参议院议长1〖总〗理大臣还拥有特赦权、对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和任命权:最高法院法官、最高检察院法官,廉政公署法官等在〖总〗理大臣因弹劾案受审时担任审判庭〖主〗席。

此外,根据惯例,最高法院有权解释法律,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宪无效。

九部分别为司法部、外交部、财政部、内务部、教育部、国防部、

交通部、商贸部、农工部。

大部分部门同欧美列强国家的部门职能差不多,只有个别部门融入了王辰浩那个时代的思想。例如国防部一词首次提出,统和陆军、

海军和空军,统一管理全国武装力量的建设工作,如武装力量的征集、

编制、装备、训练、军事科研以及军人衔级、薪给等。国防部的工作由具体交给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分别办理。国防部不负责统帅和指挥全国武装力量,凡涉及对外军事交往活动一般以国防部的名义进行,具体军事作战则由总参谋部执行。内务部也比其他列强国家的部门强大,囊括了几大部门,如民政总署、〖警〗察总署、宪兵总署、卫戍总署等部门。

人士任命上,王辰浩将原直隶总督府各部门总长升级为帝国内阁下辖的各部大臣。周复出任司法部大臣,伍廷芳副之。李鸿章出任外交部大臣,唐绍仪为次大臣。教育部大臣为蔡元培,商贸部大臣张赛,内务部大臣张枫,财政部大臣宋汉章,交通部大臣詹天估,国防部大臣王士珍,内阁秘书长阮忠枢,副秘书长杨士壤等,但凡国家要害部门的人士任命,都是王辰浩的嫡系人员担任,原来清政府〖中〗央的官员不是被提前退休,就是安排到偏远部门。

〖中〗央的人士任命jī起了相当一部分清廷旧官员们的抗议,但他们也就只能抗议一番,在王辰浩的巨舰大炮面前,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出格的动作。王辰浩特意委任庆亲王奕kuang为内阁次大臣,给足了奕kuang的面子,让旗人子弟无话可说。奕kuang碌碌无为次大臣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但王辰浩给奕kuang以重金贿略,利用奕kuang在宗室和朝廷的地位,拿奕kuang去搪塞来自京城各方的旗人子弟。对于奕kuang来说,有奶便是娘明知道王辰浩拿他当枪使,他也不在乎,反而心甘情愿的为王辰浩做事,在奕kuang的弹压下,京中旗人子弟也闹不起来了,帮王辰浩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在王辰浩的武力控制下,经过十几天的整顿,王辰浩在北京确立了帝国〖中〗央集权和各部门的行政职权划分,帝国内阁组建完成后,标志着清帝国〖中〗央完成了变法改革。

王辰浩在北京城的一系列动作,各省督抚们都看在眼里,他们摄手王辰浩的武力,不敢对王辰浩的〖中〗央改革法案提出异议,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省督抚们已经准备好阳奉yīn违了。

王辰浩太了解这些清末官吏们的心态了,他并不急于一时。如果现在就在各地推行新政的话,效果不会好到哪去,反而会jī起地方督抚们的反制。王辰浩手中的武力可以灭掉任何一省的反抗,但是一旦爆发武力冲突,其结果是很难预料的。王辰浩不敢保证各省督抚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王辰浩不希望〖中〗国的国力因此而消耗。

在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