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聊斋游记 >

第54部分

聊斋游记-第54部分

小说: 聊斋游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位仙帝构成五大仙门。这天下间的修行道,就是以三大道门,五大仙门为中心构成的。”
“我们出身于正统仙门,青帝仙门下。仙门的位置在东海的仙岛上。仙岛的名字就叫青帝岛。”
“仙门供奉的虽然是三位道君,但必须要对青帝保持恭敬,不可懈怠,青帝仙门开创至今已有万年,弟子辈分以‘天地玄黄、日月盈昃’,八字构成,你我排行为黄,算是四代弟子,在仙门地位可不低呢。”
“有时间一定过去看看。”听着这话,柳凭不由很是好奇,那仙岛到底如何玄妙。
醉红尘却淡淡的道:“没什么好看的。”
而后在这小世界内住下,可让花儿高兴的跳了起来。
这高兴的意思很是明显,想吃师叔做的菜了。
可柳凭哪有时间去做,顿时让花儿的小脸阴沉下来了,嘟囔着嘴很是不满。
“不满也没有办法,我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呢。”柳凭揉着她的脸蛋笑着说道。
喝了那杯青茶,益处可不小,送走气鼓鼓的花儿,柳凭静坐,慢慢消化着,细细检查着身体,将暗伤全部抚平。
而后修习着《寻思》。这术法简单,只是一个时辰便学会了。
使用之后,发现果然有效,不由心中大喜,快步走到书桌前,开始动笔。
《封神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上古有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
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
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
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
快速写着,将近五千字,这是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其中掺杂着封神榜的内容,写着写着,突然发现有些不伦不类。
本来《三国演义》是青书,《封神榜》也是淡青书,现在三国演义掺杂着封神榜,却立刻变成了金色,甚至赤色。
掉了不止一个档次。
“按照我的计划,应该是变成深青色才对,竟然不升反降,掉了这么多档次?”柳凭有些头疼的挠着脑袋,想要融合,果然不是容易事啊。
“这怎么办?”
有些苦恼,难道就光写三国演义,而不是封神三国?
这样可有些不甘心,垂着脑袋想了片刻,灵光一闪,打了个响指,自语着:“有了,我先写一个提纲。”
这是个好注意,有了提纲,便不至于东一句西一句,莫名其妙,混乱不堪了。
而后慢慢分析,细细融合着,其中还掺杂着柳凭自己的改变。
这两部小说的年代不同,不改变就融合根本不可能,而这改变,便得看笔者的控制力了。
三个时辰后,柳凭终于写出了第一章。
看着深青色的《封神三国》,柳凭抚掌,很是满意。
虽得意,可连续写了这么长的时间,就算是他也觉得前所未有的疲倦。
写小说,可真辛苦啊!


 第七十四章 道禁

听着柳凭竟然在写小说,而不是修炼,醉红尘气不打一处来,自己这师弟,天资如此绝然,不好好修炼,写什么小说?真是不务正业!
难免有些恼怒,气势汹汹,兴师问罪而来,这时柳凭已经写了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因为精神太过于集中,竟然连师姐的到来都没有注意到。
这个世界是仙道世界,因为宏伟之力的压制下,科技发展艰难,而其他的方面,却发展的很好,例如一些观念,支持商人,财产私有化,版权概念。
在中国的古代,根本没有版权概念之说,因为印刷太过于麻烦昂贵,小说曲词之类,只是消遣之物,无法实现盈利。
而这个世界,却能实现盈利,故此有很多小说家的产生。
一书出名,一字十文,百文的小说家,都是大有人在。
这个世界的文学环境,除了文字知识普及这点,甚至比现代的中国,还要好上不少,最为显著的莫过于追究盗版的态度,不是放之任之,故此小说家的权益受到了很大的保护,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写好。
能出版是第一道门槛,拦住了百分之九十多的小说家,能小火,拦住了百分之九十多的出版小说家,能大火,又拦住了那些只是昙花一现的小火小说家。
这大浪淘沙,不断淘汰的环境下,想要一书出名,何其艰难?有些小说家,写到白头,都无法出版,这便是小说界的残酷之处。
也有些人,天赋无双,是天生的小说家,懂得如何讲故事,如何挠到读者的痒处,轻而易举的出名,这便是人比人气死人了。柳凭并没有太多的天赋,他却有不一样的底牌。
这时,醉红尘推门而入,走了两步,来到屏风隔出的书房,见柳凭神情专注,无所察觉自己的到来,微微恼怒,暗暗想着,师弟啊师弟,你怎么能如此不成器?刚准备训斥出声,看着桌子上的纸张,到了嘴边的责骂,却戛然而止。
一张张纸晾在一旁,只见那些文字之上,透着青气,足有三尺,很是不凡。
这些青气凡人无法看见,就算是柳凭也必须运转灵力汇聚到眼睛,才能看见,而醉红尘自不同,轻而易举看得清楚。
“没有流传出去,就露出了青色……这虽是文气,但只要流传足够广,就有将其转化成气运的可能。即使文气转化的气运太过单薄,若无根浮萍,可依然不可小觑。”醉红尘微微动容,放下了心中鄙夷,来到旁边细细看着内容。
文气算是气运的分支,白色为普通,毫不留情的评价,便是垃圾文字。
赤色是差不多相当于能够小火的小说、诗词。
金色则是能大火的小说、诗词。
而青色,则是能够被名传青史,不被时间磨灭的上品,乃至绝品。
这小说,能呈现出青色,甚至颜色很深,自然让醉红尘的深感震惊。
醉红尘先看了名字,暗道,封神三国?好奇怪的名字!
又看着下面,竟然是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词!”
忍不住心中惊呼着,师弟的文采可真是不错,而后细细看着,不多时就将第一回看完,见没有了,顿时生出犹意未尽的感觉,还想多看一些,知道后事到底如何。
想到这里,不禁苦笑,这师弟,写一个小说,都能写得这么好?果然不愧是能生出青气的小说,竟然能引起自己的共鸣。能写出这等作品,便不再是不务正业了。
此时柳凭神情专注,下笔如有神,一丝丝青气从文字中生出,很是满足,耗费了不少时间,终于将第二回写完了。长长呼出一口浊气,突然发现师姐就站在自己旁边,盯着自己,不由吓了一跳:“师姐,你什么时候过来了?”
醉红尘笑道:“我听花儿说,你在写小说,就过来看一看了。”
“这样啊,你刚刚看了吗?觉得我这些小说如何?”
“看了一些,写得不错,只是可不要因为写小说而耽误了修炼。”
柳凭道:“这是自然,本末倒置的事情我自不会去做,师姐大可放心。”
醉红尘道:“那就好。”
柳凭将纸张放在一旁,说着:“师姐来得正好,我有些凝聚人花种子的问题要讨教。”
一日日过去,转瞬就是七日,柳凭每天写一二回,已写了十回,五万多字,足够出版一次了,便暂停了下来。而人花种子,同样也有了眉目。
抓着一块黄明玉,柳凭静静吸取着,片刻之后,缓缓睁开双眼,露出了惊喜神色:“成了,人花种子终于成功凝聚了。”
“虽然很小,但只要出现了,将其修炼成人花,便只是时间问题,我有不少修炼资源,可大大缩减这个过程。”
又闭上双眼慢慢修炼,一日之后,内视下丹田,发现那小小人花种子,已然发芽。
“终于踏入人仙一转了。”柳凭很是满意,心情大好,下了厨,做了不少好吃的,这让盼天盼地盼星星盼月亮的花儿终于露出了满足笑容。
菜肴很多,足有十三道,分量也很足,更是大呼满足。
几人大快朵颐着,方才叶儿去喊了果儿,到现在都没有过来。这让柳凭不禁问着:“难道是我做的菜不合果儿口味?她怎么还没有来?”
花儿边吃边嘟囔说着:“那是因为果儿太害羞了呗。”
醉红尘道:“果儿的确有些害羞了。”
叶儿道:“我觉得师傅得管一管了,再这样下去可不行。”
花儿道:“不过她倒是乐在其中。”
叶儿总结道:“家里蹲可真是令人难以捉摸的生物!”
柳凭哑然失笑。
用了这饭,大抵到了告辞离开的时候,柳凭突然想到了什么,那两张兽皮自己看不出个所以然,师姐或许能看出一些,何不让她看看?一念至此,便将兽皮取出。
兽皮一取出,本来神情淡然的醉红尘顿时惊疑出声:“这是?”
“这是前些日子我偶尔获得的,觉得应不是俗物,便一直带在身边,可不管怎么研究都无法研究出个究竟,便想让师姐看看,这到底有什么奥妙?”柳凭看着师姐的反应,心中一喜,连忙说着。
醉红尘接过,低头细细看着这两张兽皮,而后道:“这应该是法术传承,不过上面的道禁真是太多了,就算是我,也无法看穿。”
“道禁?”柳凭疑惑下意识问着。
“嗯,你看。”醉红尘点头,一双柔荑,闪现着青光。
就在此时,只见原本平淡无奇的兽皮之上,慢慢出现了无数个符纹,交错叠加在一起,玄奥异常。
柳凭只是看了一眼,便觉得头昏脑胀,不敢多看,移开了视线。
醉红尘显然也被吓了一跳:“这么多?这应该有些年头了,竟然还留下了这么多的道禁?不知道是什么法术传承,竟有数量如此之巨的道禁。真是惊人!”
所谓道禁,原来是仙道世界的加密措施?柳凭了然,继续问道:“那师姐你能解开这道禁吗?”
醉红尘想了想,郑重点头:“能。”
柳凭一喜,问道:“那师姐能帮我解开这道禁吗?”
醉红尘道:“可以,不过恐怕需要一些时日。”
————————
(推荐票好少啊啊啊!!哭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桃花先生

将兽皮给了师姐,让她帮忙解开道禁,虽有些不好意思,但也只能这样了。而后柳凭告辞,回了书院。
这时是上午,学子们正在上着课,柳凭收拾了一下,便去了学堂。
对于突然到来的柳凭,夫子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示意快点入座。
“怎么现在才回来?王宏怎么样了?”后面的祝英台小声问着。
柳凭道:“废了一番功夫,王宏的问题解决了,不过他估计一时半会没有办法过来了。”
“这样啊。”
小声嘀咕交谈,被夫子发现了,瞪了一眼,虽然没有说,但两人连忙噤声,不敢多议论。
不多时,终于放课,柳凭问着:“对了,杰之。你可知道,哪里有出书的地方?”
“出书的地方?奉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