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终结联盟-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以东瀛来说吧”
“东瀛人对太阳的热爱毋庸置疑,太阳神天照大神从来是东瀛人最敬仰的神之一,早在镰仓时代,生死难测的武士们就在随身携带的折扇上画上太阳的图案,一如大华帝国的文人墨客在自己心爱的扇子上写诗作画。”
“而天皇,恰恰被认为是天照大神万世一系的神裔,直到二战战败前,东瀛的学校都会认真地告诉同学,天皇的祖先是太阳神。天皇对东瀛人来说,就如上帝对西方人那般重要,明治维新让东瀛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西学也在东瀛广为传播,这些都没有丝毫削弱东瀛人对天皇的崇拜,尽管在东瀛历史中的相当的长一段时间里,天皇都没有掌握实权,像落于人间的神仙那般,不问人间纷繁世事。东瀛的历史是动荡的,充满了野心勃勃的惨烈战争,让外国人最为惊奇的是,天皇家族却从未因此中断过,虽然也不是没有被臣子废弃、谋害的天皇,可大华帝国历史上那种“今天李姓人当皇,明天朱家人称皇”的情况却始终未曾出现过。”
“在相当的长一段时间里东瀛人都坚信东瀛是神国,天皇是人与神的结合体,是东瀛人的祖先。受神道教影响颇深的东瀛,格外尊崇祖先,天皇对人们的统治是神圣的,为神庇佑治理的东瀛自然要肩负起统治世界的使命。在二战中,最能鼓舞东瀛士兵士气的口号莫过于“对天皇效忠”。为了天皇,这些士兵从不顾及自身生死,远离家乡的他们,时常会对着东瀛皇宫所在的方向叩拜,仿佛天皇就在眼前,他们以这样的礼节表达对天皇效忠的决心。而在绝大多数东瀛士兵眼里,由神圣的天皇宣布发起的战争,毫无疑问也是神圣正义的,不容怀疑。”
“直到二战后,对天皇的种种质疑之声才渐渐浮现出来,历史学家安丸良夫也曾经是一名坚定的军国主义者,东瀛的战败以及战败后社会的凋敝让他心痛不已,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笃信不疑的天皇,并写下了《近代天皇制的形成》。他用确凿的史实向人们指出,天皇对东瀛的统治虽然由来已久,但在东瀛历史上,天皇并不时时都握有大权,18世纪后天皇制的成熟概念才逐渐形成,而今天的天皇制也同古代的天皇制有本质的不同。公元7世纪之前的东瀛,根本没有天皇这种说法,在律令制改革后,人们用“大王”来称呼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天皇”一词起初只是此时此刻是一种宗教术语,是道教对宇宙的统领者的尊称,众所周知,道教并非东瀛的本土宗教,而是由大华帝国传入的。”
说到这,岳东明慢慢的放缓了语调,把头转向远处空无的天空上,沉声道:“天龙山居士,您说,现在,大华,是否也是如此的态势?”
说完,也没有像方才在玄天大殿内一样急切,转动脑筋相当的快的想了想站在大殿门口,凝神远望!
东瀛旧制!
玄智听完岳东明说以后,就懂了他的意思。
从表面上看,东瀛天皇确实是“万世一系”,菊花王朝堪称世界上历史最长的王朝,从建立至今,拥有着125位天皇,虽经过不少坎坷,却从没有被其他王朝取代过,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但深究起来,就会发现,“万世一系”只是此时此刻徒有其表罢了,天皇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东瀛战败后,关于天皇家族是否“万世一系”的争论从未停止。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东瀛历史学家井上清认为,天皇制在东瀛历史上时断时续,近现代的天皇制和古代天皇制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本质上看,菊花王朝根本称不上“万世一系”,今天东瀛人眼中的天皇制的历史并不长久,19世纪后半期的“王政复古”就是它的源头。
玄智明白,岳东明是在意指大**的影子天皇——大华**党!
这是一个成立八十余年的政党,建党之初,只有寥寥数人,但是,在经过了近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尽然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剔除了当时的政权,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是为现在的大**。
大华**党,并不在现今政治体制之内。
但是,现今的体制,是由他而创设。
大到大**主席的产生,小到大华一个小小村长的选举,都在这一党的控制之下。
建国之初,它就建立了渗透到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党组织,它的触角能够接触到现行各种侦查机关所到不了的地方。
一句话,大华不得不没有主席,但是不能没有它!
它,就如东瀛天皇般的存在!
所不同的是,东瀛天皇,现今转动脑筋相当的快的想了想一个虚权代表。
而它,却是大**的实际控制势力。
就连林氏集团之中,也有相当的多**党的人士,虽然平日里和常人无异,但是关键时刻,只要这个庞大的组织所有召唤,一切,就不同了。
而现在,岳东明担心的,应该是源于它。
一个内部派别林立的**党!
有势力支持林氏集团,就有势力反对林氏集团。
照目前倾向来说,这股反对势力,不可小觑!敌我之间,已经出现了此消彼长!
玄智呼了口气,道:“东明,其实,天皇的意义,不在于此!”
相当的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败,东瀛在战败后也依然有不少学者名流,固执地坚持天皇是神的说法,并继续对天皇顶礼膜拜。但安丸良夫不同,战后的种种现实让他逐渐意识到神化天皇的危害,他悉心研究分析了大量历史材料,最后竟然还是大胆地提出,为东瀛人敬若神明的近代天皇制只是此时此刻是幕府末期出于政治权力斗争需要伪造出来的学说。
东瀛近代的内忧外患是近代天皇制产生的重要原因。幕府统治末期,东瀛内有层出不穷的起义,外有不怀好意的西方列强,幕府的统治愈发软弱无力,人们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将逐渐沦落的国家拯救回来,重整国家秩序。当时的每个人都对未来焦虑不安,水户学派宣扬的天皇是不可超越的神裔,并进而树立起天皇对国家的绝对权威,而只要对他们这一时期的学说多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浓浓的危机意识。
现代的东瀛人一方面强调追求个人自由,一方面又一次凝色的一次在伪造的天皇说中寻找心理的依托,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耻辱,而天皇制就是东瀛人的“屈辱纪念碑”。
但一些保守派人士依然不能接受此种观点,他们认为天皇制在东瀛从来都是连续性的,天皇不参加国家大事只是此时此刻是在遵循一种传统,且天皇一直承担着整个国家的祭祀事务。但即便是在坚持天皇制是连续性的人士内部,也有不同的声响发出。社会学家富永健一就是其中之一,只是此时此刻长久以来,他眼中的“连续性”也转动脑筋相当的快的想了想天皇制形式上的延续,并不表现为天皇掌权的连续性。
天皇不得不被罢免或放逐是已然发生、不容更改的历史,也是最坚定的保守派人士都不能回避的事实。天皇的统治权被权臣中断是古代东瀛屡见不鲜的现象,若天皇的统治当真延续的话,就不会有镰仓幕府、德川幕府的大权在握,也不会有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掌握重权的枭雄人物了。
东瀛的近代天皇制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曾经出现过的皇权专制,近代的天皇制极其独特,这种独特为19世纪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其实,从18世纪开始,偏居一隅的东瀛就不又一次凝色的安全,东瀛近海间或出现的外国船只,甚至那些悄悄登陆的外国航船都让幕府寝食难安。1804年俄国人的船开到长崎,并提出了与东瀛通商的要求,1808年大布雷狄厄及北爱尔兰帝国人来了,1837年花旗国人也来了,他们都提出了和俄国类似的要求——通商。习惯了闭门自守的东瀛**不出预料地回绝了他们,可不安的感觉却与日俱增。为东瀛一度仰慕的大华帝国在1840年的**战争中的溃败,沦为了西方人的半殖民地,这让幕府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论国土,东瀛没有大华帝国大;论士兵,东瀛没有大华帝国多。东瀛社会是由一个个藩镇连缀起来的,等级森严,一旦西方人把侵略的视线移到东瀛,像东瀛这样结构松散的国家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幸运的是,国家的危难重新唤醒了东瀛人的民族意识,大敌当前,危机关头,东瀛人迅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必须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有国家统一了,力量才能凝聚起来,只有力量凝聚起来,才有可能**住外敌。
此时德川幕府建立时的魄力和横扫天下的气概已荡然无存,民心的流失已成必然,旧有的体制就如病入膏肓之人,已回天乏术。一些东瀛人在历史中寻找帮助国家渡过难关的对策,后期的水户学者猛地一刹那间发现古代大和朝廷的美妙之处,于是他们竭尽所能地美化天皇,将天皇渲染成完美无缺的理想统治者,他们希望这被神化了的天皇能团结东瀛民众,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归根结底,是历史让天皇重掌大权,亦是历史让天皇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国力凋敝之时,人们都需要一个力量强大的绝对权威领导时政,安抚大家焦虑的心情,要打击外敌,切忌自家阵脚大乱,而结合东瀛实际,天皇则是这一绝对权威的最好人选。天皇的神性有古老的史书为据,天皇在历史上也曾执掌政权,把天皇推上神圣至高的地位,既有利于凝聚天下民心,又一次凝色的一次不妨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
随着近代天皇制的建立,东瀛国民的自卑情绪逐渐淡漠,既然东瀛是神居住的国家,东瀛人当然自认为是神的子民。明治维新后的强大,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让东瀛人对天皇的权威更加坚信。
幕府在东瀛的统治有数百年之久,在这期间,绝大多数天皇都小心谨慎地扮演着“神”的角色,远离世俗百姓。因此,近代的天皇制的民众基础虽不能说绝对没有,却也是十分薄弱。而其之所以不得不如此迅速地建立,并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东瀛民族,除了要归因于水户派等东瀛学者在理论上的大肆宣传,也和明治**的教育政策息息相关。
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在登基谕书中,就已经开始大力渲染天皇的神性。各地发布的谕书都称天皇为神,是东瀛理所当然的主人,转动脑筋相当的快的想了想在此前的数百年间,东瀛纷乱不断,北条、足利之辈趁乱作恶,夺取了理应属于天皇的地方。而天皇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后,到今天依然保存着血脉。
尽管谕书巧妙地向东瀛人解释了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天皇都“默默无闻”,但当时的东瀛人还是对猛地一刹那间强调自己是“东瀛主人”,是“神的后裔”的天皇感到陌生,即便是身在皇宫所在地京都的百姓,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感受过什么天皇的神恩。他们的生活辛苦而艰难,并没有因为和天皇住所不远得到什么好处。
然而,谕告转动脑筋相当的快的想了想对百姓进行皇权教育的开始,转动脑筋相当的快的想了想让百姓对天皇的神性有个模糊的印象,明治天皇上台后不久,东瀛就开始了系统化的大规模的皇权教育。
大力兴办教育是明治**最为后来的东瀛人称道的维新内容之一,明治**从相当的早就意识到要教化国民,让天皇是神的观念深入每一个东瀛人内心,没有比教育更好的手段。当时教育的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传播西学,一个就是皇权教育。
教育的普及程度越高,皇权教育的效果就越明显,1871年